一种桩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40715发布日期:2020-12-18 16:36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桩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基础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桩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地面建筑物如果要建在地面上,地面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因此需要保证地面有足够的抵抗压力的强度,这个往往很难做到,所以就必须对承受建筑物的地面进行加固或者改善地面的承受方式,目前普遍的解决方式是在地基上打桩,使建筑物的大部分重量通过桩传到地面以下很深的位置,因为这个位置的地基比地面承受能力大得多。由此可见,打桩是将木桩或石桩等砸进地里,以使建筑物基础坚固。

钢筋混凝土桩是一种常用的桩身,在打桩时,通过打桩机将一节又一节的桩打入地下,当在上一节桩被打入地下时,这时候需要连接新的一节桩。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方式是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新来的桩与老桩进行焊接,如图1所示。但是在打桩过程中,通过焊接方式连接的相邻两个桩之间容易出现焊接失效的情况发生,即两个桩之间的焊接处易产生裂纹或断裂情况,从而造成连接不够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相邻桩之间连接可靠性的桩连接结构。

本发明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桩连接结构,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桩体,其特征在于:每个桩体的两端为公榫和母榫结构,相邻两个桩体中,一个桩体的公榫端插入至另一个桩体的母榫端内,并形成相邻两个桩体的结合部,在所述结合部通过连接组件将相邻两个桩体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所述的桩连接结构,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在桩体公榫端中预埋的具有螺纹孔的公榫连接件、在桩体母榫端开设的连接孔以及连接螺栓,所述桩体母榫端的连接孔与桩体公榫端的公榫连接件对应,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桩体母榫端的连接孔,并与另一桩体公榫端的公榫连接件螺纹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桩连接结构,其所述桩体公榫端中预埋的公榫连接件为浮动式结构,即所述公榫连接件在桩体的预埋位内具有周向上的移动间隙,且公榫连接件在桩体的预埋位内无法自由转动,所述公榫连接件的移动能够使其螺纹孔与桩体母榫端的连接孔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

本发明所述的桩连接结构,其在所述桩体母榫端的连接孔内预埋有具有螺纹孔的母榫连接件,当相邻两个桩体的公榫端和母榫端相互配合连接后,所述桩体母榫端的母榫连接件与桩体公榫端的公榫连接件共同形成与连接螺栓连接的螺纹段,所述母榫连接件与公榫连接件的端面相互紧贴或者母榫连接件与公榫连接件之间留有间隙。

本发明所述的桩连接结构,其所述桩体母榫端中预埋的母榫连接件为浮动式结构,即所述母榫连接件在桩体的预埋位内具有周向上的移动间隙,且母榫连接件在桩体的预埋位内无法自由转动,所述母榫连接件的移动能够使其螺纹孔与桩体公榫端的公榫连接件的螺纹孔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

本发明所述的桩连接结构,其多个连接组件沿相邻两个桩体结合部的圆周方向等间距布置。

本发明所述的桩连接结构,其在所述桩体的公榫端内预埋有公榫连接环,所述多个连接组件中的公榫连接件均连接在公榫连接环上,所述公榫连接环在桩体公榫端中采用浮动式结构,所述公榫连接件在公榫连接环上的连接采用浮动式结构,即所述公榫连接环在预埋位内具有一定移动空间,所述公榫连接件在公榫连接环上也具有一定移动空间,以形成两级浮动,所述公榫连接件在公榫连接环上无法自由转动。

本发明所述的桩连接结构,其在所述桩体的母榫端内预埋有母榫连接环,所述多个连接组件中的母榫连接件均连接在母榫连接环上,所述母榫连接环在桩体母榫端中采用浮动式结构,所述母榫连接件在母榫连接环上的连接采用浮动式结构,即所述母榫连接环在预埋位内具有一定移动空间,所述母榫连接件在母榫连接环上也具有一定移动空间,以形成两级浮动,所述母榫连接件在母榫连接环上无法自由转动。

本发明所述的桩连接结构,其在所述公榫连接环和母榫连接环上分别设置有供公榫连接件和母榫连接件移动的滑槽,所述公榫连接件和母榫连接件的连接部分别设置在对应公榫连接环和母榫连接环的滑槽内,且通过其连接部与滑槽的配合而限制公榫连接件和母榫连接件的转动。

本发明所述的桩连接结构,其在所述公榫连接件和母榫连接件的连接部的末端设置有限位部,即所述公榫连接件和母榫连接件分别与其连接部的限位部配合,并将公榫连接环和母榫连接环夹设在两者之间,以限制公榫连接件和母榫连接件在轴向上的移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相邻桩体之间采用公榫和母榫插接的连接方式,相比传统端面接触并相互焊接的方式,其能够增大相邻桩体的接触面积,并通过多个连接组件进行连接,使得相邻两个桩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从而避免相邻桩连接处出现断裂的情况。

2)本发明中通过相邻桩体公榫端和母榫端同时具有螺纹孔连接件的设置,使得与连接螺栓连接的螺纹段由相邻两个桩体内预埋的连接件共同配合构成,这样能够大大提高相邻两个桩体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同时能够通过圆周上的多个连接螺栓将桩体之间相互拉紧而实现相邻桩体的自动对中,避免出现某些结合部端面间缝隙过大的问题。

3)本发明中的连接件及连接环均采用浮动式结构设计,通过连接环能够大大提高连接部的刚度,而浮动式的结构设计,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相邻桩体内对应螺纹连接件之间的对中能力,保证两者形成螺纹段的直线度,从而使连接螺栓在安装时的螺纹连接更加顺畅,有效避免因施工误差造成的连接件之间错位,而无法进行正常螺纹连接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相邻桩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单节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相邻桩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相邻桩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相邻桩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桩体,2为公榫连接件,3为连接孔,4为连接螺栓,5为母榫连接件,6为公榫连接环,7为母榫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轴向”、“环向”、“走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层”、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下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如图2和3所示,一种桩连接结构,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桩体1,每个桩体1的两端为公榫和母榫结构,相邻两个桩体1中,一个桩体1的公榫端插入至另一个桩体1的母榫端内,并形成相邻两个桩体1的结合部,在所述结合部通过连接组件将相邻两个桩体1连接在一起,多个连接组件沿相邻两个桩体1结合部的圆周方向等间距布置。

具体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在桩体1公榫端中预埋的具有螺纹孔的公榫连接件2、在桩体1母榫端开设的连接孔3以及连接螺栓4,所述桩体1母榫端的连接孔3与桩体1公榫端的公榫连接件2对应,所述连接螺栓4穿过桩体1母榫端的连接孔3,并与另一桩体1公榫端的公榫连接件2螺纹连接,以实现相邻两个桩体的可靠连接,有效避免相邻桩的连接处出现断裂的情况发生。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相邻桩体上连接孔和预埋连接件的设置位置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在安装时,容易出现因连接孔与连接件配合不到位而影响连接螺栓正常连接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中的所述桩体1公榫端中预埋的公榫连接件2为浮动式结构,即所述公榫连接件2在桩体1的预埋位内具有周向上的移动间隙,且公榫连接件2在桩体1的预埋位内无法自由转动,相当于公榫连接件在上下左右的方向具有微小的移动空间,但是并不能转动,如公榫连接件采用正多边形的螺母,而用于安装螺母的空间为限制其自由转动的形状,所述公榫连接件2的移动能够使其螺纹孔与桩体1母榫端的连接孔3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这样,通过公榫连接件的浮动空间,能够适应桩体制作的误差,保证相邻桩体之间的正常连接。

本发明中通过相邻桩体之间采用公榫和母榫插接的连接方式,能够增大相邻桩体的接触面积,并通过多个连接组件进行连接,使得相邻两个桩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从而避免相邻桩连接处出现断裂的情况,而且利用公榫连接件的浮动结构设计,大大提高桩体的连接适应性,从而降低对桩体制作进度的要求。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主要在于如何进一步提高连接螺栓对相邻桩体的连接可靠性,由于连接螺栓直接穿过桩体母榫端的连接孔,并与另一桩体公榫端的公榫连接件螺纹连接,其对于桩体母榫端的连接固定实际是通过连接螺栓头压接来实现,由于桩体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较大冲击力而发生剧烈的震动,该连接方式容易造成相邻桩体之间的连接出现松动,因此,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所述桩体1母榫端的连接孔3内预埋有具有螺纹孔的母榫连接件5,当相邻两个桩体1的公榫端和母榫端相互配合连接后,所述桩体1母榫端的母榫连接件5与桩体1公榫端的公榫连接件2共同形成与连接螺栓4连接的螺纹段,所述母榫连接件5与公榫连接件2的端面相互紧贴或者母榫连接件5与公榫连接件2之间留有间隙。这样,相邻两个桩体均能与连接螺栓同时螺纹连接,从而大大提高相邻桩体连接的可靠性。

由于相邻桩体相互对应配合的母榫端和公榫端均预埋有具有螺纹的连接件,而两个连接件的配合形成与同一连接螺栓的螺纹连接,因此,对于相邻桩体上预埋的两个连接件的同轴度要求更高,为了降低桩体制作的精度要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桩体1母榫端中预埋的母榫连接件5为浮动式结构,即所述母榫连接件5在桩体1的预埋位内具有周向上的移动间隙,且母榫连接件5在桩体1的预埋位内无法自由转动,相当于母榫连接件在上下左右的方向具有微小的移动空间,但是并不能转动,如母榫连接件采用正多边形的螺母,而用于安装螺母的空间为限制其自由转动的形状,所述母榫连接件5的移动能够使其螺纹孔与桩体1公榫端的公榫连接件2的螺纹孔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从而保证施工过程中连接的顺畅性。

此外,为了提高螺纹连接的可靠性,避免连接螺栓因桩体震动而松动脱出,所述公榫连接件的螺纹孔呈由靠近母榫连接件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缩小的锥形,其开口大的一端能够与连接螺栓形成螺纹连接,而在越靠近开口小的一端,所述连接螺栓则需要一定外力且使连接螺栓前部螺纹形成轻微形变的情况下与公榫连接件螺纹连接,从而提高连接螺栓与公榫连接件的连接可靠性,最大程度避免连接螺栓松动脱出的现象。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区别主要在于如何提高连接处的刚度以及保证多组连接组件的同水平度。如图5所示,在所述桩体1的公榫端内预埋有公榫连接环6,所述多个连接组件中的公榫连接件2均连接在公榫连接环6上,所述公榫连接环6在桩体1公榫端中采用浮动式结构,所述公榫连接件2在公榫连接环6上的连接采用浮动式结构,即所述公榫连接环6在预埋位内具有一定移动空间,所述公榫连接件2在公榫连接环6上也具有一定移动空间,以形成两级浮动,所述公榫连接件2在公榫连接环6上无法自由转动。在所述桩体1的母榫端内预埋有母榫连接环7,所述多个连接组件中的母榫连接件5均连接在母榫连接环7上,所述母榫连接环7在桩体1母榫端中采用浮动式结构,所述母榫连接件5在母榫连接环7上的连接采用浮动式结构,即所述母榫连接环7在预埋位内具有一定移动空间,所述母榫连接件5在母榫连接环7上也具有一定移动空间,以形成两级浮动,所述母榫连接件5在母榫连接环7上无法自由转动。

具体地,在所述公榫连接环6和母榫连接环7上分别设置有供公榫连接件2和母榫连接件5移动的滑槽,所述公榫连接件2和母榫连接件5的连接部分别设置在对应公榫连接环6和母榫连接环7的滑槽内,且通过其连接部与滑槽的配合而限制公榫连接件2和母榫连接件5的转动。

其中,在所述公榫连接件2和母榫连接件5的连接部的末端设置有限位部,即所述公榫连接件2和母榫连接件5分别与其连接部的限位部配合,并将公榫连接环6和母榫连接环7夹设在两者之间,以限制公榫连接件2和母榫连接件5在轴向上的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