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成孔桩遇溶洞砼浇筑的方法及支护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56855发布日期:2020-11-25 17:36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成孔桩遇溶洞砼浇筑的方法及支护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成孔桩遇溶洞砼浇筑的方法及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溶岩地区分布广泛,很多地区溶洞众多,溶洞主要是由灰岩在水、酸性物质、微生物等的作用下逐渐被浸蚀,形成空洞的现象,故有灰岩的地方基本都有溶洞。在溶岩地区进行桩基础施工一直是困扰工程界的难题,尤其是单柱单桩,单桩承载力较大的情况,经常产生漏浆、塌孔现象,有时甚至产生大面积的地陷,危及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的安全,施工难度极大,影响了孔桩施工进度。

目前面对这种情况,一般的处理方式包括:

(1)不对溶洞处理,直接浇筑混凝土,该种方式的混凝土浇筑时,一方面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由于不能预测溶洞大小和体积,在浇筑混凝土时,会造成大量混凝土的浪费。

(2)对溶洞浇筑混凝土

对溶洞浇筑混凝土存在多种不同的施工方法。如直接对溶洞浇筑混凝土或者在溶洞中设置填充物后再浇筑混凝土等多种方式,总体原则是通过填充物填充溶洞。例如公开号为cn111549775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在溶岩地质条件下孔桩施工方法,该方法是在地面上挖掘出岩土形成桩孔的过程中,当桩孔与地下溶洞相交时,制备护壁模板,使用护壁模板封盖与桩孔相交的地下溶洞洞口处,然后向护壁模板接近地下溶洞一侧充填填充物,填充物包括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形成围堰,再继续挖掘出岩土形成桩孔。

对溶洞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法虽然避免了漏浆、塌孔现象的产生,但该技术方案存在大量混凝土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机械成孔桩遇溶洞砼浇筑的方法及支护装置,该施工方法及支护装置的应用,解决了孔桩浇筑涉及溶洞时存在的漏浆及塌孔现象,同时也避免了大量混凝土的浪费。

所述一种机械成孔桩遇溶洞砼浇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规划对孔桩定位放线;

步骤二:旋挖机就位并进行成孔施工,施工完成后孔底清渣,同时对孔深进行测量;

步骤三:根据成孔的孔桩确认,判定溶洞口位置的标高及溶洞口尺寸;

步骤四:制作支护装置

所述支护装置包括钢筋笼、电动液压杆、弧形防护钢板及辅助弧形钢护板;

根据孔桩直径和所述溶洞口尺寸加工定制弧形防护钢护板,所述弧形防护钢护板的尺寸大于溶洞口的尺寸;

将所述弧形防护钢板临时固定于钢筋笼外侧上,所述弧形防护钢板正对位置处设置有一辅助弧形钢护板,所述辅助弧形钢护板临时固定于钢筋笼外侧上;所述电动液压杆水平设置于钢筋笼上,所述电动液压杆一端与所述弧形防护钢板接触,另一端与辅助弧形钢护板接触;

所述弧形防护钢板及辅助弧形钢护板在钢筋笼上的位置与溶洞口的标高相匹配;

步骤五:安放支护装置

将所述支护装置放置于成孔的孔桩内,并调整支护装置的位置,确保弧形防护钢板与溶洞口位置相吻合;

步骤六:通过遥控装置使电动液压杆顶住两端的钢护板,使弧形防护钢板完全盖住溶洞口,同时给钢筋笼留出保护层;

步骤七:对孔桩浇筑混凝土。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防护钢护板覆盖溶洞口且每边外延至少100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防护钢板的弧形与钢筋笼弧形相匹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钢筋笼外表面设置弧形防护钢板,以及通过电动液压杆使弧形防护钢板紧紧遮挡溶洞口,由此,在溶洞内的大小不可预估的情况下,在砼浇筑时,使用本方法有效避免漏浆、塌孔现象产生的同时,不但避免混凝土的浪费也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所述一种机械成孔桩遇溶洞砼浇筑的方法使用的支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筋笼、2弧形防护钢护板、3电动液压杆。

具体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内容,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做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述一种机械成孔桩遇溶洞砼浇筑的方法的基本思路在于:根据成孔的孔桩确认是否存在溶洞,如果存在,测量出溶洞口位置的标高以及大小。根据孔桩直径和溶洞口的大小尺寸加工定制弧形防护钢护板,弧形防护钢护板的尺寸应大于溶洞口的尺寸。根据溶洞口的标高确定弧形防护钢护板在钢筋笼相应的位置,然后把弧形防护钢护板临时固定到该位置,并将电动液压杆固定在相应标高位置处的附加钢筋笼加强箍上,液压杆的另一端钢筋笼相应位置也要悬挂一块不小于200mm×200mm的辅助弧形钢护板,随着钢筋笼下放到孔桩内;调节钢筋笼的位置,确保钢护板与溶洞口的位置吻合;通过遥控装置使电动液压杆顶住两端的钢护板,使弧形钢护板能完全盖住溶洞口,同时给钢筋笼留出保护层;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

本发明所述一种机械成孔桩遇溶洞砼浇筑的方法具体施工工艺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规划对孔桩定位放线;

步骤二:旋挖机就位并进行成孔施工,施工完成后孔底清渣,同时对孔深进行测量;

步骤三:根据成孔的孔桩确认,判定溶洞口位置的标高及溶洞口尺寸;

步骤四:制作支护装置

所述支护装置包括钢筋笼、电动液压杆、弧形防护钢板及辅助弧形钢护板;

根据孔桩直径和所述溶洞口尺寸加工定制弧形防护钢护板,所述弧形防护钢护板的尺寸大于溶洞口的尺寸;

将所述弧形防护钢板临时固定于钢筋笼外侧上,所述弧形防护钢板正对位置处设置有一辅助弧形钢护板,所述辅助弧形钢护板临时固定于钢筋笼外侧上;所述电动液压杆水平设置于钢筋笼上,所述电动液压杆一端与所述弧形防护钢板接触,另一端与辅助弧形钢护板接触;

所述弧形防护钢板及辅助弧形钢护板在钢筋笼上的位置与溶洞口的标高相匹配;

步骤五:安放支护装置

将所述支护装置放置于成孔的孔桩内,并调整支护装置的位置,确保弧形防护钢板与溶洞口位置相吻合;

步骤六:通过遥控装置使电动液压杆顶住两端的钢护板,使弧形防护钢板完全盖住溶洞口,同时给钢筋笼留出保护层;

步骤七:对孔桩浇筑混凝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对孔桩进行浇筑时,不需要对溶洞本身进行混凝土浇筑,仅仅是对孔桩进行浇筑即可。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电动液压杆将弧形防护钢板顶在溶洞口处,避免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漏浆、塌孔现象的产生,同时有效避免了混凝土的浪费。

以上实施例的描述主要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描述范围,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以做出各种补充、变更和取代,例如可根据适用的接线盒的形状对盖板的结构进行适当的改变。



技术特征:

1.一种机械成孔桩遇溶洞砼浇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洞砼浇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规划对孔桩定位放线;

步骤二:旋挖机就位并进行成孔施工,施工完成后孔底清渣,同时对孔深进行测量;

步骤三:根据成孔的孔桩确认,判定溶洞口位置的标高及溶洞口尺寸;

步骤四:制作支护装置

所述支护装置包括钢筋笼、电动液压杆、弧形防护钢板及辅助弧形钢护板;

根据孔桩直径和所述溶洞口尺寸加工定制弧形防护钢护板,所述弧形防护钢护板的尺寸大于溶洞口的尺寸;

将所述弧形防护钢板临时固定于钢筋笼外侧上,所述弧形防护钢板正对位置处设置有一辅助弧形钢护板,所述辅助弧形钢护板临时固定于钢筋笼外侧上;所述电动液压杆水平设置于钢筋笼上,所述电动液压杆一端与所述弧形防护钢板接触,另一端与辅助弧形钢护板接触;

所述弧形防护钢板及辅助弧形钢护板在钢筋笼上的位置与溶洞口的标高相匹配;

步骤五:安放支护装置

将所述支护装置放置于成孔的孔桩内,并调整支护装置的位置,确保弧形防护钢板与溶洞口位置相吻合;

步骤六:通过遥控装置使电动液压杆顶住两端的钢护板,使弧形防护钢板完全盖住溶洞口,同时给钢筋笼留出保护层;

步骤七:对孔桩浇筑混凝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成孔桩遇溶洞砼浇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防护钢护板覆盖溶洞口且每边外延至少100毫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成孔桩遇溶洞砼浇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防护钢板的弧形与钢筋笼弧形相匹配。

4.一种机械成孔桩遇溶洞砼浇筑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护装置包括钢筋笼、电动液压杆、弧形防护钢板及辅助弧形钢护板;

将所述弧形防护钢板临时固定于钢筋笼外侧上,所述弧形防护钢板正对位置处设置有一辅助弧形钢护板,所述辅助弧形钢护板临时固定于钢筋笼外侧上;所述电动液压杆水平设置于钢筋笼上,所述电动液压杆一端与所述弧形防护钢板接触,另一端与辅助弧形钢护板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械成孔桩遇溶洞砼浇筑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防护钢护板根据孔桩直径和所述溶洞口尺寸加工定制而成,所述弧形防护钢护板的尺寸大于溶洞口的尺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械成孔桩遇溶洞砼浇筑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防护钢板及辅助弧形钢护板在钢筋笼上的位置与溶洞口的标高相匹配。


技术总结
一种机械成孔桩遇溶洞砼浇筑的方法是通过特殊的支护装置实现对溶洞口的封堵,所述支护装置包括钢筋笼、电动液压杆、弧形防护钢板及辅助弧形钢护板,将所述弧形防护钢板临时固定于钢筋笼外侧上,所述弧形防护钢板正对位置处设置有一辅助弧形钢护板,所述辅助弧形钢护板临时固定于钢筋笼外侧上;所述电动液压杆水平设置于钢筋笼上,所述电动液压杆一端与所述弧形防护钢板接触,另一端与辅助弧形钢护板接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钢筋笼外表面设置弧形防护钢板,以及通过电动液压杆使弧形防护钢板紧紧遮挡溶洞口,由此,在溶洞内的大小不可预估的情况下,在砼浇筑时,使用本方法有效避免漏浆、塌孔现象产生的同时,不但避免混凝土的浪费也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骆金科;李英章;顾飞;李怀柱;王建;夏林灿;伍鑫;杨云鹏;杨军;潘颖;胡渊;黄春洪;伍小季;苏廷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航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4
技术公布日:2020.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