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壳体内置阀的液压破碎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83059发布日期:2021-01-30 02:08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壳体内置阀的液压破碎锤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破碎锤,特别涉及一种上壳体内置阀的液压破碎锤。


背景技术:

[0002]
液压破碎锤包括上壳体、中缸体和下壳体,所述中缸体内设有活塞,所述前壳体内设有钎杆,所述钎杆设于所述活塞的下方,所述活塞能够带动所述钎杆向下移动,以击碎待破碎物;还包括换向阀,现有技术中换向阀一般为内置阀,内置阀维修比较困难;鉴于此,现有技术中也有将换向阀设于缸体的前侧面上的,换向阀通过螺栓和缸体固定连接,螺栓的拉拔力使缸体容易变形,时间长了其内腔变为椭圆形,活塞又频繁上下移动,导致缸体和活塞均损伤严重,进而导致破碎锤报废,严重降低了破碎锤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缸体变形的上壳体内置阀的液压破碎锤。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上壳体内置阀的液压破碎锤,包括从上到下固定连接的上壳体、缸体和下壳体,所述缸体内设有活塞,所述下壳体内设有钎杆,所述钎杆处于所述活塞的下方,所述活塞能够带动所述钎杆向下移动;
[0005]
还包括换向阀,所述换向阀设于所述上壳体的内部;所述换向阀能够控制活塞向上或向下移动。
[0006]
进一步,所述缸体内腔包括缸体上腔、泄油腔、高低压转换腔b和常高压腔b,所述活塞上从上到下依次包括a段、b段、c段、d段和e段,所述a段直径最小,所述b段和d段直径最大。
[0007]
进一步,所述换向阀包括阀壳和阀芯,所述阀芯可在所述阀壳内上下移动;以打开和关闭所述换向阀,当所述换向阀处于打开状态时,高压油通过所述换向阀进入所述缸体上腔,带动所述活塞向下运动;当所述换向阀处于关闭状态时,缸体上腔的高压油通过所述换向阀泄油,活塞向上运动。
[0008]
进一步,所述换向阀还包括阀套,所述阀芯设于所述阀套内,所述阀套固定在所述阀壳的内腔中,所述阀芯能够在所述阀套内上下移动。
[0009]
进一步,所述阀壳内腔设有供油腔、常高压腔a、回油腔和高低压转换腔a,所述阀壳上还设有与供油通道、高低压油通道、进油通道和回油通道,所述进油通道与所述常高压腔a连通,当所述阀芯向上移动后,所述进油通道通过所述供油腔和缸体上腔连通,所述高低压油通道的两端分别与高低压转换腔a和高低压转换腔b连通,所述回油通道与所述回油腔连通。
[0010]
进一步,所述阀套的内壁设有高低转换槽a、回油槽a和供油槽,所述阀套上还设有孔a、孔b和孔c,所述孔a、孔b和孔c分别与所述供油槽、回油槽a和高低转换槽a相对应,使得所述供油槽、回油槽a和高低转换槽a与阀壳内孔相连通。
[0011]
进一步,所述阀芯的外壁设有高低压转换槽b和回油槽b,当所述换向阀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高低压转换槽b与所述高低压转换槽a相连通,且此时所述回油槽b和回油槽a及供油槽相对应,使得回油槽a和供油槽对应,实现回油;当所述高低压转换槽a通入高压油后,可带动所述阀芯向上运动以打开所述换向阀。
[0012]
进一步,所述阀壳和所述上壳体为一体结构。
[0013]
进一步,所述供油通道、回油通道和高低压油通道分别开在上壳体和缸体上。
[0014]
进一步,所述回油通道上设有调节器,所述调节器的安装通道设于所述上壳体上。
[0015]
进一步,还包括蓄能器,所述蓄能器设于所述缸体或上壳体上。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换向阀设于上壳体的内部,减少对缸体和上壳体的作用力,进而达到减少缸体和上壳体变形的目的,提高缸体和上壳体的使用寿命;且将阀壳和上壳体做成一体结构,不需要额外加工阀壳,降低成本,另外,采用的换向阀,其阀芯在阀套内上下移动,时间久了,只会损伤阀芯和阀套,只需更换阀芯和阀套即可,不需要更换阀壳,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二维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图2中沿a-a向的剖视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省略下壳体和钎杆时的结构示意图(活塞处于下极限位置);
[0021]
图5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上壳体和换向阀的组装示意图(换向阀处于关闭状态);
[0023]
图7为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
图8为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
图9为本实用新型省略下壳体和钎杆时的结构示意图(活塞处于上极限位置);
[0026]
图10为图9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
图11本实用新型中上壳体和换向阀的组装示意图(换向阀处于打开状态);
[0028]
图12为图11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9]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阀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31]
如图1-图13所示,一种上壳体内置阀的液压破碎锤,包括从上到下固定连接的上壳体1、缸体2和下壳体3,所述缸体2内设有活塞4,所述下壳体3内设有钎杆5,所述钎杆5处于所述活塞4的下方,所述活塞4能够带动所述钎杆5向下移动;还包括换向阀8,所述换向阀8设于所述上壳体1的内部;还包括蓄能器6,所述蓄能器6设于所述缸体2或上壳体1上。
[0032]
所述缸体2内腔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缸体上腔2-1、泄油腔2-2、高低压转换腔b2-3和常高压腔b2-4,所述活塞4上从上到下依次包括a段4-1、b段4-2、c段4-3、d段4-4和e段4-5,所述a段4-1直径最小,所述b段4-2和d段4-4直径最大。
[0033]
所述换向阀8包括阀壳8-1、阀套8-2和阀芯8-3,所述阀壳8-1与所述上壳体1为一体结构,所述阀芯8-3设于所述阀套8-2内,所述阀套8-2固定在所述阀壳8-1的内腔中,所述阀芯8-3能够在所述阀套8-2内上下移,以打开和关闭所述换向阀8;
[0034]
所述阀壳8-1内腔设有供油腔8-11、常高压腔a8-14、回油腔8-12和高低压转换腔a8-13,所述阀壳8-1上还设有与进油通道9、高低压油通道和回油通道,所述进油通道与所述常高压腔a8-14连通,当所述阀芯向上移动后,所述进油通道9通过所述供油腔8-11和缸体上腔2-1连通,所述高低压油通道的两端分别与高低压转换腔a8-13和高低压转换腔b2-3连通,所述回油通道与所述回油腔8-12连通。
[0035]
所述进油通道9开在所述上壳体和阀壳上,所述高低压油通道开在阀壳、上壳体和缸体上,所述回油通道开在所述阀壳、上壳体和缸体上,且所述回油通道上设有调节器,所述调节器的安装通道设于所述阀壳上。
[0036]
所述阀套8-2的内壁设有供油槽8-21、回油槽a8-22和高低转换槽a8-23,所述阀套8-2上还设有孔a8-24、孔b8-25和孔c8-26,所述孔a8-24、孔b8-25和孔c8-26分别与供油槽8-21、回油槽a8-22和高低转换槽a8-23相对应,使得所述供油槽8-21、回油槽a8-22和高低转换槽a8-23与阀壳内孔连通,具体的,所述孔a8-24使得常高压腔a8-14内的高压油通过所述孔a进入与所述供油腔8-11中;所述孔b8-25使得供油腔a8-11和回油腔8-12连通,所述孔c8-26使得高低压转换腔a8-13和高低压转换油槽8-23连通;
[0037]
所述阀芯8-3的外壁设有高低压转换槽b8-31和回油槽b8-32,当所述换向阀处于关闭状态时,如图6-图8所示,所述高低压转换槽b8-31与所述高低压转换槽a8-23相连通,且此时所述回油槽b8-32和回油槽a8-22及供油槽8-21相对应,使得回油槽a8-22和供油槽8-21连通,便于回油;当所述高低压转换槽a通入高压油后,可带动所述阀芯8-3向上运动以打开所述换向阀,换向阀的打开状态如图11和图12所示。
[0038]
本实用新型的动作原理:
[0039]
当钎杆需要向下运动时,此时活塞处于上极限位置,如图9和图10所示,常高压腔b2-4与高低压转换腔b2-3连通,高低压转换腔b2-3处于高压状态,此时高低压转换腔a8-13处于高压状态,带动阀芯8-3向上运动,使换向阀8打开,高压油经常高压油腔a8-14、孔a8-24、供油腔8-11和供油通道进入缸体上腔2-1,缸体上腔2-1压力增大,带动活塞4向下运动,进而带动钎杆5向下运动;
[0040]
当活塞4向下运动到下极限位置时,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下极限位置是指破碎锤正常工作时的下极限位置,而非空打时的下极限位置;此时,高低转换腔b2-3和泄油腔2-2连通,此时高低转换腔b2-3和高低转换腔a8-13都是低压,阀芯8-3向下运动,将换向阀8关闭,供油槽8-21和回油槽8-22连通,缸体上腔2-1压力为低压,活塞向上运动,实现回油,为下次击打做准备。
[0041]
当所述换向阀处于打开状态时,高压油通过所述换向阀进入所述缸体上腔,带动所述活塞向下运动;当所述换向阀处于关闭状态时,缸体上腔的高压油通过所述换向阀与回油通道连通,活塞向上运动。
[004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