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混凝土基础模板外楞的支撑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42276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圆形混凝土基础模板外楞的支撑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混凝土结构施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基础模板的支
[0002]撑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3]在建设工程中,混凝土结构一直占着主导地位。其中,圆形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又极为常见,但其模板的支撑却一直缺少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于圆形混凝土基础,常见的钢管围檩无法使用,圆形混凝土基础往往体型巨大,更无法使用对拉螺栓来加固模板。对于圆形混凝土基础,一般是使用多圈钢筋作为外楞来围护加固模板,同时,为了防止损坏模板,作为外楞的钢筋禁止与模板相焊接。但在实际施工中,当模板围成圆形后,圆底口受混凝土的挤压向外扩张,圆上口相应向内收缩,由于钢筋与模板的分离,往往钢筋外楞会失去约束作用,极易产生胀模、爆模,影响圆形混凝土基础的施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形混凝土基础模板外楞的支撑固定装置,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用,而且对模板的固定效果好,提高圆形混凝土基础的施工质量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圆形混凝土基础模板外楞的支撑固定装置,(简称模板外楞的支撑固定装置),包括模板、竖肋板、横肋板和钢筋,所述的模板是长方形的立面板,在模板的外侧面上对称地焊装左右两根竖肋板,在模板的外侧面上对应位于左右两根竖肋板之间对称地焊装上下两根横肋板,将所述的各块模板围成圆形,所述的钢筋成圈地围绕在模板的外侧作为模板外楞,其特征是:该圆形混凝土基础模板外楞的支撑固定装置,还包括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左铰接轴、右铰接轴和螺母,所述的左固定板是折弯角为120°的长方形的立面折弯板,即所述的左固定板的前段呈前伸状而后段呈向左斜伸状,且所述的左固定板的前段与后段之间的左侧夹角为120°,在所述的左固定板的后端部竖向焊装上下两端段均带外螺纹的左铰接轴,并使左固定板的后端部焊装在左铰接轴的中段上,在所述的左固定板的前段上开设开口向上的U形的左槽孔;
[0006]所述的右固定板是折弯角为120°的长方形的立面折弯板,即所述的右固定板的前段呈前伸状而后段呈向右斜伸状,且所述的右固定板的前段与后段之间的右侧夹角为120°,在所述的右固定板的后端部竖向焊装上下两端段均带外螺纹的右铰接轴,并使右固定板的后端部焊装在右铰接轴的中段上,在所述的右固定板的前段上开设开口向下的η形的右槽孔,同时,所述的左固定板的长度与右固定板的长度相同,所述的左铰接轴的长度与右铰接轴的长度等长且长度均大于上下两根横肋板之间的距离,在所述的上下两根横肋板的左部对称地分别开设左铰接孔,在所述的上下两个左铰接孔中插装左铰接轴并对应旋装螺母,在所述的上下两根横肋板的右部对称地分别开设右铰接孔,在所述的上下两个右铰接孔中插装右铰接轴并对应旋装螺母,使所述的左固定板与右固定板之间呈八字形,此外,当左固定板的前段与右固定板的前段相抵靠时,左槽孔与右槽孔之间应部分贯通形成圆通孔。
[0007]使用时,将作为模板外楞的钢筋通过开口分别穿入左槽孔与右槽孔中,然后,将左固定板的前段与右固定板的前段相抵靠,使钢筋位于左槽孔与右槽孔之间形成的圆通孔中,此时钢筋被固定住,钢筋无法从本模板外楞的支撑固定装置中脱出,使围成圆形的各模板连接良好,提高了圆形混凝土基础的施工质量。
[0008]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圆形混凝土基础模板外楞的支撑固定装置,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用,而且对模板的固定效果好,提高了圆形混凝土基础的施工质量
[0009]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圆形混凝土基础模板外楞的支撑固定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圆形混凝土基础模板外楞的支撑固定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圆形混凝土基础模板外楞的支撑固定装置使用时的主视不意图。
[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圆形混凝土基础模板外楞的支撑固定装置非使用时的主视示意图。
[0013]图1-图 3 中:
[0014]1、模板 2、竖肋板 3、横肋板 4、钢筋 5、左固定板6右固定板7、螺母8、左槽孔 9、左铰接轴 10、右槽孔 11、右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从图1-图3中可以看出,一种圆形混凝土基础模板外楞的支撑固定装置,(简称模板外楞的支撑固定装置),包括模板1、竖肋板2、横肋板3和钢筋4,所述的模板I是长方形的立面板,在模板I的外侧面上对称地焊装左右两根竖肋板2,在模板I的外侧面上对应位于左右两根竖肋板I之间对称地焊装上下两根横肋板3,将所述的各块模板I围成圆形,将所述的钢筋4成圈地围绕在模板I的外侧作为模板外楞,其特征是:该圆形混凝土基础模板外楞的支撑固定装置还包括左固定板5、右固定板6、左铰接轴9、右铰接轴11和螺母7,所述的左固定板5是折弯角为120°的长方形的立面折弯板,即所述的左固定板5的前段呈前伸状而后段呈向左斜伸状,且所述的左固定板5的前段与后段之间的左侧夹角为120°,在所述的左固定板5的后端部竖向焊装上下两端段均带外螺纹的左铰接轴9,并使左固定板5的后端部焊装在左铰接轴9的中段上,在所述的左固定板5的前段上开设开口向上的U形的左槽孔8 ;
[0016]所述的右固定板6是折弯角为120°的长方形的立面折弯板,即所述的右固定板6的前段呈前伸状而后段呈向右斜伸状,且所述的右固定板6的前段与后段之间的右侧夹角为120°,在所述的右固定板6的后端部竖向焊装上下两端段均带外螺纹的右铰接轴11,并使右固定板6的后端部焊装在右铰接轴11的中段上,在所述的右固定板6的前段上开设开口向下的η形的右槽孔10,同时,所述的左固定板5的长度与右固定板6的长度相同,所述的左铰接轴9的长度与右铰接轴11的长度等长且长度均大于上下两根横肋板3之间的距离,在所述的上下两根横肋板3的左部对称地分别开设左铰接孔,在所述的上下两个左铰接孔中插装左铰接轴9并对应旋装螺母7,在所述的上下两根横肋板3的右部对称地分别开设右铰接孔,在所述的上下两个右铰接孔中插装右铰接轴11并对应旋装螺母7,使所述的左固定板5与右固定板6之间呈八字形,此外,当左固定板5的前段与右固定板6的前段相抵靠时,左槽孔8与右槽孔10之间应部分贯通形成圆通孔。
[0017]使用时,将作为模板外楞的钢筋4通过开口分别穿入左槽孔8与右槽孔10中,然后,将左固定板5的前段与右固定板6的前段相抵靠,使钢筋4位于左槽孔8与右槽孔10之间所形成的圆通孔中,此时钢筋4被固定住,钢筋4无法从本模板外楞的支撑固定装置中脱出,使围成圆形的各模板I的连接良好,提高了圆形混凝土基础的施工质量。
【主权项】
1.一种圆形混凝土基础模板外楞的支撑固定装置,包括模板(1)、竖肋板(2)、横肋板(3)和钢筋(4),所述的模板(I)是长方形的立面板,在模板(I)的外侧面上对称地焊装左右两根竖肋板(2),在模板(I)的外侧面上对应位于左右两根竖肋板(I)之间对称地焊装上下两根横肋板(3),所述的钢筋(4)成圈地围绕在模板(I)的外侧,其特征是:该圆形混凝土基础模板外楞的支撑固定装置还包括左固定板(5)、右固定板(6)、左铰接轴(9)、右铰接轴(11)和螺母(7),所述的左固定板(5)是折弯角为120°的长方形的立面折弯板,即所述的左固定板(5)的前段呈前伸状而后段呈向左斜伸状,且所述的左固定板(5)的前段与后段之间的左侧夹角为120°,在所述的左固定板(5)的后端部竖向焊装上下两端段均带外螺纹的左铰接轴(9),并使左固定板(5)的后端部焊装在左铰接轴(9)的中段上,在所述的左固定板(5)的前段上开设开口向上的U形的左槽孔(8); 所述的右固定板(6)是折弯角为120°的长方形的立面折弯板,即所述的右固定板(6)的前段呈前伸状而后段呈向右斜伸状,且所述的右固定板(6)的前段与后段之间的右侧夹角为120°,在所述的右固定板(6)的后端部竖向焊装上下两端段均带外螺纹的右铰接轴(11),并使右固定板(6 )的后端部焊装在右铰接轴(11)的中段上,在所述的右固定板(6 )的前段上开设开口向下的η形的右槽孔(10),同时,所述的左固定板(5)的长度与右固定板(6)的长度相同,所述的左铰接轴(9)的长度与右铰接轴(11)的长度等长且长度均大于上下两根横肋板(3)之间的距离,在所述的上下两根横肋板(3)的左部对称地分别开设左铰接孔,在所述的上下两个左铰接孔中插装左铰接轴(9)并对应旋装螺母(7),在所述的上下两根横肋板(3)的右部对称地分别开设右铰接孔,在所述的上下两个右铰接孔中插装右铰接轴(11)并对应旋装螺母(7),使所述的左固定板(5)与右固定板(6)之间呈八字形,此外,当左固定板(5)的前段与右固定板(6)的前段相抵靠时,左槽孔(8)与右槽孔(10)之间应部分贯通形成圆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圆形混凝土基础模板外楞的支撑固定装置,属混凝土结构施工装置,其特征是:该模板外楞的支撑固定装置还包括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左铰接轴、右铰接轴和螺母,左、右固定板均是折弯角为120°的长方形的立面折弯板,在左、右固定板的后端部竖向焊装上下两端段均带外螺纹的左铰接轴、右铰接轴,在模板上的上下两个左铰接孔中插装左铰接轴并旋装螺母,在模板上的上下两个右铰接孔中插装右铰接轴并旋装螺母;使用时,将作为模板外楞的钢筋通过开口分别穿入左槽孔与右槽孔中被固定住,钢筋无法脱出,使围成圆形的各模板连接良好,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使用,而且提高了圆形混凝土基础的施工质量。
【IPC分类】E02D5-66, E02D27-00
【公开号】CN204551512
【申请号】CN201520149117
【发明人】李鑫
【申请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