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现有建筑改造的旋流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10243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适用现有建筑改造的旋流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排水旋流器,特别涉及用于既有建筑改造的导流叶片旋流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旋流器上游进口的口径与下游出口的口径相同,这样在旧房改造过程中,出于对上层住户和下层住户的影响最小的要求而需要进行变径调整,因此现有的旋流器由于不能上游进口的口径与下游出口的口径,适应新情况的应用。
[0003]除了现有的旋流器外,目前其它管件在缩径的情况下,简单的伸顶通气单立管排水系统,都难以达到较高的多层建筑的流量要求。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适用现有建筑改造的旋流器,从而能够满足旧房改造的需要。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适用现有建筑改造的旋流器,包括排水立管上接口、下接口、排水横支管接口及内部导流叶片,其特征在于:排水立管上接口的口径与现有上部排水立管的管径相同,排水立管下接口的口径比现有下部排水管径的口径要小。
[0007]所述旋流器下接口可以插入最常用的DNllO的管道内部,同时能够保证以原尺寸DNllO管道的同样尺寸的通球试验正常应用。
[0008]所述旋流器下接口与被插入的管道之间进行密封联接,并且至少有一道密封结构。可以与任何材料的现有排水管道进行正常联接。
[0009]所述旋流器上游进水口与普遍应用的排水管道公称直径相同,可以与任何材料的现有排水管道进行正常联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与现有旧房的上游排水立管和下游的排水立管无缝联接,在不影响上层和下层的情况下,更换本层排水管道及管件,实现地面敷设管道对填层高度很小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适用现有建筑改造的旋流器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适用现有建筑改造的旋流旋流器的总体安装原理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适用现有建筑改造的旋流旋流器的密封联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5]如图1所示,适用现有建筑改造的旋流器包括进水口 1、导流叶片2、扩容段3、出水口 4、缩径密封结构5、废水支管6和马桶支管7。
[0016]当水进入进水口 I或者马桶支管6后,受到导流叶片2的作用,会沿发生周向旋流。
[0017]由支管6进入的排水在扩容段3内,也由于是切向进入而发生旋流,最后由出水口4排出。
[0018]如图1所示,出水口 4的直径比进水口 I的直径小,并且在出水口的管段上有密封卡口 5。
[0019]如图2所示,进水口 I管段的尺寸与立管12的直径相同,可以直接与立管12相联接,也可以通过膨胀伸缩节11相联接。
[0020]如图2所示,旋流器出水口 4的直径,比进水口 I直径小,也就是比处于楼板10中的排水管道8的直径小,出水口 4通过密封圈9与原排水管道8相联接。
[0021]如图2所示,旋流器出水口 4与原排水管道8联接后,旋流器的排水支管6能够处于非常靠近楼板10的上表面。
[0022]如图1和图3所示,出水口 4管段上有密封结构5,用于限位密封圈9,从而保证与原排水管道8之间有可靠的密封。
【主权项】
1.适用现有建筑改造的旋流器,包括排水立管上接口、下接口、排水横支管接口及内部导流叶片,其特征在于:排水立管上接口的口径与现有上部排水立管的管径相同,排水立管下接口的口径比现有下部排水管径的口径要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现有建筑改造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上接口、下接口表面有密封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现有建筑改造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下接口可以插入直径DNllO排水立管的内孔中。
【专利摘要】适用现有建筑改造的旋流器,包括排水立管上接口、下接口、排水横支管接口及内部导流叶片,其特征在于:排水立管上接口的口径与现有上部排水立管的管径相同,排水立管下接口的口径比现有下部排水管径的口径要小。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与现有旧房的上游排水立管和下游的排水立管无缝联接,在不影响上层和下层的情况下,更换本层排水管道及管件,实现地面敷设管道对填层高度很小的需求。
【IPC分类】E03C1/122, E03C1/12
【公开号】CN204919706
【申请号】CN201520589993
【发明人】姜涌, 朱宁, 王强, 关文民, 张桂连
【申请人】清华大学, 宁波世诺卫浴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8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