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空心桥梁的芯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760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凝土空心桥梁的芯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混凝土空心桥梁的芯模结构本发明涉及建筑模板,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空心桥梁的芯模结构。 [背景技术]在公路、铁路等混凝土桥梁工程建造中,设计采用的混凝土空心板连续梁结构形式十分普遍。由于各桥梁的跨度不同、留设的孔数不同,孔径又各异,给圆孔芯模的选择与配置带来了一定难度。如何才能选择既经济合理,又方便适用的圆孔芯模至关重要。现有技术中大多使用的是充气橡胶胶囊芯模和木质(或PVC)普通芯模。一、充气橡胶胶囊芯模的不足之处在于1、胶囊芯模由专业厂家生产,必须提前定制,且定制周期较长;2、因一般设计中,在板粱上设计中横梁和端横梁,不便从端头抽出芯模。若从板顶部预留孔中抽出芯模困难较大。而且施工工序复杂,更重要的是板顶留洞对桥梁的整体受力不利;3、类似桥梁中当预留圆孔直径不同时,不能周转使用。且胶囊芯模一次性投入大, 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二、木质(或PVC)普通芯模的不足之处在于1、木质(或PVC)普通芯模制作费工费时,施工成本高,拆除难度大;2、当预留孔径过小、长度较长时,普通模板无法拆除。既浪费了材料,且模板留在孔内,又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空心桥梁的芯模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空心桥梁的芯模结构,包括左上模、左下模、右上模、右下模、上楔条、下楔条、撑杆和拉杆;左上模、左下模、 右上模及右下模构成圆形或椭圆形的芯模;左上模为左半圆弧的上部1/4圆弧形,左下模为左半圆弧的下部1/4圆弧形,左上模的下端与左下模的上端铰接;右上模为右半圆弧的上部1/4圆弧形,右下模为右半圆弧的下部1/4圆弧形,右上模的下端与右下模的上端铰接;上楔条是截面为正梯形的木条,左上模与右上模通过上楔条连接,下楔条是截面为倒梯形的木条,左下模与右下模通过下楔条连接;撑杆位于芯模的中间竖直放置,撑杆的上端与上楔条的底部铰接;撑杆的下端支撑在下楔条的上端面,撑杆中部设有拉杆孔;拉杆穿过拉杆孔,并在拉杆上间隔设有片状的挡块,档块中心与拉杆连接并垂直于拉杆,挡块的面积大于拉杆孔的面积。作为优选,还包括内撑,内撑包括左上撑、左下撑、右上撑和右下撑;左上撑为弧线形,与左上模内面的弧形相适配并与左上模的内面连接,上端为与上楔条左侧面相适配的坡口并与上楔条左侧连接,下端厚度收窄;左下撑为弧线形,与左下模内面的弧形相适配并与左下模的内面连接,上端厚度收窄,下端为与下楔条左侧面相适配的坡口并与下楔条左侧连接;右上撑为弧线形,与右上模内面的弧形相适配并与右上模的内面连接,上端为与上楔条右侧面相适配的坡口并与上楔条右侧连接,下端厚度收窄,右下撑为弧线形,与右下模内面的弧形相适配并与右下模的内面连接,上端厚度收窄,下端为与下楔条右侧面相适配的坡口并与下楔条右侧连接。作为优选,撑杆的下端为刀刃状。作为优选,左上撑与左上模的内面通过铁钉连接,左下撑与左下模的内面通过铁钉连接;右上撑与右上模的内面通过铁钉连接,右下撑与右下模的内面通过铁钉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芯模制作成本低,可多次周转使用;2、芯模分段(两段)制作和安装,自重轻,安拆方便,可大大提高工效;3、芯模的组装与钢筋笼绑扎可在不同地点同时进行,相应缩短了施工周期。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混凝土空心桥梁的芯模结构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图中,1-左半模,101-左上模,102-左铰链,2_右半模,201-右上模,202-右铰链, 3-上楔条,4-下楔条,5-撑杆,6-铰链,7-拉杆,701-挡块,8-内撑,801-左上撑,802-左下撑,803-右上撑,804-右下撑,9-混凝土板梁,D-挡块至撑杆的距离。图1是一种混凝土空心桥梁的芯模结构,包括左上模、左下模、右上模、右下模、上楔条、下楔条、撑杆和拉杆。其中,左上模101为左半圆弧的上部1/4圆弧形,左下模为左半圆弧的下部1/4圆弧形,左上模101的下端与左下模的上端通过左铰链102铰接构成左半模1。右上模201为右半圆弧的上部1/4圆弧形,右下模为右半圆弧的下部1/4圆弧形,右上模201的下端与右下模的上端通过右铰链202铰接构成右半模2。左半模1和右半模2的开口相向拼成完整的圆形芯模。上楔条3为正梯形楔子,上楔条3置于左上模101与右上模201之间,上楔条3的两侧分别与左上模101和右上模201连接。即上楔条3嵌入左上模101与右上模201之间, 并依靠上楔条3两侧斜面分别顶住左上模101和右上模201。同样,下楔条4为倒梯形楔子,下楔条4置于左下模与右下模之间,下楔条4的两侧分别与左下模和右下模连接。即下楔条4嵌入左下模与右下模之间,并依靠下楔条4两侧斜面分别压住左下模和右下模。撑杆5位于圆形芯模的中间竖直放置,撑杆5的上端与上楔条3的底部通过铰链 6铰接;撑杆5的下端支撑在下楔条4的上端面上,为便于拉起,撑杆5的下端制成刀刃形状,撑杆5中部设有拉杆孔501 ;拉杆7穿过拉杆孔,拉杆7间隔焊有方形片状的挡块701, 挡块701的平面与拉杆垂直且中心处与拉杆7焊接,挡块的面积要大于撑杆上的拉杆孔501 的面积,以便拉动拉杆7时通过挡块701拉动撑杆5。
内撑8在圆形芯模板的内面支承住芯模。内撑8由左上撑801、左下撑802、右上撑803和右下撑804组成。左上撑801用铁钉连接并支承左上模101的内面,弧线形的左上撑801与左上模内面的弧形相适配,上端设有与上楔条3左侧相适配的坡口并与上楔条 3左侧面连接,下端的厚度收窄。左下撑802用铁钉连接并支承左下模的内面,弧线形的左下撑802与左下模内面的弧形相适配,上端的厚度收窄,下端设有与下楔条4左侧面相适配的坡口并与下楔条4左侧面连接。左上撑下端和左下撑的上端都收窄,这样在拆模时,不妨碍左上模向下脱落。右上撑803用铁钉连接并支承于右上模201的内面,弧线形的右上撑803与右上模内面的弧形相适配,上端设有与上楔条3右侧相适配的坡口并与上楔条3右侧面连接,下端的厚度收窄。右下撑80 4用铁钉连接并支承于右下模的内面,弧线形的右下撑804与右下模内面的弧形相适配,上端的厚度收窄,下端设有与下楔条4右侧面相适配的坡口并与下楔条4右侧面连接。右上撑下端和右下撑的上端都收窄,这样在拆模时,不妨碍右上模向下脱落。与芯模结构类似,即上楔条3嵌入左上撑801与右上撑803之间,并依靠上楔条3 两侧斜面分别顶住左上撑801和右上撑803。下楔条4嵌入左下撑802与右下撑804之间, 并依靠下楔条4两侧斜面分别压住左下撑802和右下撑803。就制作原理而言,整个芯模板与内撑体系搭建完成后,完全是依靠上下两根梯形木条作为楔子锁住固定的。根据混凝土板梁的芯孔设计要求,芯模可用4块模板制成圆筒形,也可制作成椭圆筒形。具体制作要求和安装拆除方法一、芯模的加工与制作1、芯模采用单面刨光木模板制作,芯模共有4块弧形模板(即左上模101、左下模、 右上模201和右下模)、2根梯形木条、若干根撑杆和钢拉杆构成。左上模与左下模中间用铰链102铰接构成左半模1。右上模201与右下模中间也用铰链202铰接构成右半模2,左半模1与右半模2的开口相向组合后构成了圆筒形状的芯模(当然也可以根据设计要求, 制作成椭圆筒的形状)。为便于从粱两端抽出,芯模长度取粱长的1/2 ;梁的另外一半芯模结构与此相同,不再赘述。2、为保证清水混凝土质量和便于脱模,在弧形模板外侧满钉一道铁皮。3、芯模安装时上、下各设置一个梯形的上楔条3和下楔条4,将左上模101与上楔条3连接处裁成与上楔条3侧面相适配的坡口,右上模201与上楔条3连接处也同样裁成与上楔条3侧面相适配的坡口,撑杆5上端通过铰链6与上楔条3相连,撑杆5中部开孔以便穿钢筋制成的拉杆7,撑杆5底端裁成刃脚支撑在下楔条4上,以便拆除。4、钢筋拉杆7上焊接多个挡块701,挡块701距相应撑杆5的距离D由梁板跨中向端部逐渐增大,这样在拆除时,可使得撑杆5用于支撑的刃脚由内而外逐一被拉杆7拉起。二、芯模的组装及固定1、支模前,芯模事先在粱、板外部进行组装,然后将芯模两端采用竖向两道、横向一道设置的花篮螺丝拉紧。2、待粱、板钢筋笼绑扎完成后,由人工将芯模抬入钢筋笼中就位。为防止混凝土漏浆,两套芯模接头处采用胶带封闭好。为确保几何尺寸合要求,芯模上下左右采用混凝土垫块和短钢筋将其固定牢靠。三、芯模的拆除1、待粱、板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拆除芯模。拆除方法为由人工在粱、板体外两端头拉动拉杆7,由于将挡块701与撑杆5的距离D设计为中间近,外端远,因此挡块 701是由内往外逐一拉起撑杆5的下部刃脚,从而使撑杆5上部的上楔条3失去下部支撑, 然后可轻松将顶部的上楔条3卸下。2、将上楔条3脱开取出后,内撑即可脱落取出。3、因左半模中间和右半模的中间分别是通过铰链连接的,轻轻撬动位于上部的两块左上模101和右上模201后,分别使其沿铰链由上往下翻落,由此使整个芯模缩小外围尺寸而脱离混凝土面。4、确认芯模完全脱离混凝土面后,顺芯孔方向从两端缓缓拉出芯模,再进行周转使用。本实施例采用拼装可拆卸式木质芯模,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通过抽动芯模内的钢拉杆,使芯模的活动撑杆沿上部铰链转动而脱落,然后顺序拆除芯模进行周转。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凝土空心桥梁的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上模、左下模、右上模、右下模、上楔条、下楔条、撑杆和拉杆;左上模、左下模、右上模及右下模构成圆形或椭圆形的芯模;所述左上模为左半圆弧的上部1/4圆弧形,左下模为左半圆弧的下部1/4圆弧形,左上模的下端与左下模的上端铰接;所述右上模为右半圆弧的上部1/4圆弧形,右下模为右半圆弧的下部1/4圆弧形,右上模的下端与右下模的上端铰接;所述上楔条是截面为正梯形的木条,左上模与右上模通过上楔条连接,所述下楔条是截面为倒梯形的木条,左下模与右下模通过下楔条连接;所述撑杆位于芯模的中间竖直放置,撑杆的上端与上楔条的底部铰接;撑杆的下端支撑在下楔条的上端面,撑杆中部设有拉杆孔;所述拉杆穿过拉杆孔,并在拉杆上间隔设有片状的挡块,档块中心与拉杆连接并垂直于拉杆,挡块的面积大于拉杆孔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空心桥梁的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撑,所述内撑包括左上撑、左下撑、右上撑和右下撑;所述左上撑为弧线形,与左上模内面的弧形相适配并与左上模的内面连接,上端为与上楔条左侧面相适配的坡口并与上楔条左侧连接, 下端厚度收窄;所述左下撑为弧线形,与左下模内面的弧形相适配并与左下模的内面连接, 上端厚度收窄,下端为与下楔条左侧面相适配的坡口并与下楔条左侧连接;所述右上撑为弧线形,与右上模内面的弧形相适配并与右上模的内面连接,上端为与上楔条右侧面相适配的坡口并与上楔条右侧连接,下端厚度收窄;所述右下撑为弧线形,与右下模内面的弧形相适配并与右下模的内面连接,上端厚度收窄,下端为与下楔条右侧面相适配的坡口并与下楔条右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空心桥梁的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的下端为刀刃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空心桥梁的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撑与左上模的内面通过铁钉连接,所述左下撑与左下模的内面通过铁钉连接;所述右上撑与右上模的内面通过铁钉连接,所述右下撑与右下模的内面通过铁钉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空心桥梁的芯模结构。其采用拼装可拆卸式木质芯模。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通过抽动芯模内的钢拉杆,使芯模的活动撑杆沿上部铰链转动而脱落,然后顺序拆除芯模进行周转使用。本发明的芯模制作成本低,可多次周转使用;芯模分段(两段)制作和安装,自重轻,安拆方便,可大大提高工效;芯模的组装与钢筋笼绑扎在不同地点可同时进行,缩短了施工周期。且安装与拆除工艺简单,有效节约了工期。
文档编号E01D21/00GK102561198SQ20121001615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1日
发明者刘光星, 周爱明, 王伟民, 肖必建 申请人: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