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吨位转体施工用球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4609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大吨位转体施工用球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大桥转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吨位转体施工用球铰。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桥特别是特大桥转体施工领域,采用的转体球铰结构中,存在如下问题:

1、由于上、下球铰的加强圈板与加强肋板直接采种焊接连接为固定结构,当承重较大时,上、下球铰会产生变形,一旦变形量大于加强圈板与加强肋板的拉伸量,加强圈板或者加强肋板会出现断裂等损坏现象,导致球铰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2、施工时,由于混凝土是逐渐压浆,由于相邻加强圈板与加强肋板围成单独的空格,注入混凝土后,形成封闭的空间,其内部的气体无法向外排出,导致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3、在焊接加强圈板与加强肋板时,由于加强圈板与加强肋板四周均为焊接连接,加强圈板或者加强肋板在焊接时应力相对集中,容易产生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确保施工质量的大吨位转体施工用球铰。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大吨位转体施工用球铰,包括上球铰轴套、转轴、上球铰、下球铰、下球铰轴套,其中下球铰的底部和上球铰的底部有加强圈板、加强肋板,在所述加强圈板与加强肋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连接件,所述过渡连接件具备有与加强圈板或者加强肋板的厚度相配合的卡槽,过渡连接件的底部固定于加强圈板或者加强肋板,其卡槽卡住与之配合的加强圈板或者加强肋板的端面并保证加强圈板或者加强肋板的端面与卡槽槽底形成间隙。

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与下球铰连接的加强圈板的根部开有供气体排出的排气口。

进一步的:与上球铰连接的加强圈板的根部开有供气体排出的排气口。

本发明的优点是加强圈板与加强肋板的连接为间隙配合连接,当球铰产生变形时,过渡连接件仍能对加强圈板或者加强肋板进行固定限位,保证其强度,同时由于设置有排气口,可利用注入的混凝土将内部的空气通过排气口排出,保证施工质量;加强圈板、加强肋板焊接时可有效减小焊接时的应力集中,同时起到局部加强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结构第一种实施例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结构第二种实施例的A-A剖视图。

图6是过渡连接件6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上球铰轴套,2、转轴,3、上球铰,4、下球铰,5、下球铰轴套,6、过渡连接件,7、加强圈板,8、加强肋板,9、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包括上球铰轴套1、转轴2、上球铰3、下球铰4、下球铰轴套5,其中下球铰4的底部和上球铰3的底部有加强圈板7、加强肋板8,在所述加强圈板7与加强肋板8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连接件6,如图6所示,所述过渡连接件6具备有与加强圈板7或者加强肋板8的厚度相配合的卡槽,过渡连接件6的底部固定于加强圈板7或者加强肋板8,其卡槽卡住与之配合的加强圈板7或者加强肋板8的端面并保证加强圈板7或者加强肋板8的端面与卡槽槽底形成间隙。与下球铰4连接的加强圈板7的根部开有供气体排出的排气口9,与上球铰1连接的加强圈板7的根部开有供气体排出的排气口9。排气口9可以采用在加强圈板7开通孔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在加强圈板7开缺口的方式。排气口9的作用是在压浆时,使得球铰内的空气可以顺着排气口9排出,保证施工压浆质量。

加强圈板7与加强肋板8的连接结构有如下两个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4所示,下球铰4的加强圈板7为弧形,同一圈的加强圈板7围成圆形,每块加强圈板7与加强肋板8连接处设置有过渡连接件6,其中最外层的加强圈板7与多个过渡连接件6的底部焊接固定,下球铰轴套5与多个过渡连接件6的底部焊接固定,加强肋板8的两端分别插入固定于最外层加强圈板7的过渡连接件6、固定于下球铰轴套5的过渡连接件6的卡槽内,加强肋板8的根部与下球铰4焊接固定。在相邻加强肋板8的两侧分别焊接固定过渡连接件6的底部,加强圈板7的两端分别插入相邻加强肋板8之间固定的过渡连接件6的卡槽内,加强圈板7的根部与下球铰4焊接固定。同理,上球铰的结构与下球铰的结构相同。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1的结构不同处为:下球铰4的加强圈板7为直板,同一圈的加强圈板7围成多边形,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