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小梁式修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7779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小梁式修复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砟轨道的修复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用于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小梁式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高速铁路对轨道的平顺性要求极高,当轨道不平顺度超出设计标准时,会大大降低乘车舒适度,严重时甚至危及行车安全,制约高铁服务效能的提升。由于高铁施工预压期短以及区域沉降、地下采水、填土、基坑开挖等造成周边环境变化的原因,局部地段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基础下沉现象。当无砟轨道下部的基础发生不均匀的沉降时,可能会导致路基上无砟轨道线路发生偏移。由于无砟轨道轨道板刚度大,在出现轨道不平顺时,难以像有砟轨道一样通过改变道砟厚度、捣固道砟等手段来调整轨道高低和水平的偏移。

CRTSIII型无砟轨道板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轨道板,主要包括底座板、轨道板、扣件,钢轨等结构。其中底座板作为承载基座需要较大的受力面积,其横向宽度超过轨道板的横向宽度。传统的抬升纠偏方法式通过顶升数根横跨轨道板且与底座板连接的横梁来实现轨道板修复,此种机械抬升的方法工序复杂,在运营高铁中很难在一个天窗点时间内完成施工,而横梁在轨道板之上,且不能在轨道板抬升纠偏到位之前进行拆卸,必然造成列车停运,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都将造成不好的影响。

为保证在施工过程中高铁的正常运营,将横梁进行一系列的简化,小型横梁固定在轨道板两侧底座板上,不跨过轨道,施工期间,不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营,但是现有的小梁结构有其固有的缺陷,如专利号为“CN104452484A”的名为“无砟轨道基础沉降的修复方法” 的中国发明专利介绍了一种不过轨的机械抬升修复模式。该模式使用一块三角形的角钢作为承载结构,角钢的侧部端面与轨道板的侧部固定连接,角钢的下端面一部分与底座板超出轨道板位置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下端面另一部分下方设置有顶推装置即竖向千斤顶。通过顶推装置顶推将底座板和轨道板一起抬升,从而为灌浆提供条件。该专利使用的装置和结构都较为简单,因为整个抬升的结构不要横跨轨道,因此在修复轨道的过程中可以不用停运轨道交通。但是该专利使用的角钢作为承载结构,在受力过程中,角钢下端面远离底座板的前端受到竖直向上的举升力,而角钢的下端面与侧部端面连接的位置会产生一个扭矩,角钢结构为两块板材形成的结构,本身对于扭转的剪切力的承受能力比较弱。当千斤顶的举升力很大时,很容易就会造成角钢的损坏,引发安全事故。另外,当底座板两侧超出轨道板的宽度较小时,角钢的安装就会成为一个难题,或者在底座板两侧超出轨道板的位置上有其他结构时,也会造成角钢的安装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技术使用的承载结构容易损坏、且安装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小梁式修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小梁式修复结构,包括安装在底座板横向两侧地面上的支撑墩柱和反力墩柱;所述的支撑墩柱的上端设置有四氟板;所述的四氟板上设置有竖向千斤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底座板横向两侧端面上的若干横梁;所述的横梁端部通过植入钢筋锚固在底座板横向两侧端面上,横梁水平横向布置,其下端面被竖向千斤顶的顶推端顶住;所述的反力墩柱与底座板之间设置有横向顶推装置或/和横向张拉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若干横梁沿底座板纵向方向相互间隔排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横梁为腹板竖向布置的工字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横梁与底座板侧部端面接触的位置靠近底座板 的上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横向顶推装置包括固定在底座板横向端面与反力墩柱之间的水平布置的反力千斤顶。

进一步的所述的横向张拉装置包括设置于反力墩柱远离底座板一侧的反力梁;所述的反力梁与反力墩之间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张拉千斤顶,反力梁与底座板之间通过拉杆连接;所述的反力墩柱上端设置有与底座板连接的倒链。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1、本实用新型通过的底座板的横向两侧端面上设置横梁,避免了在底座板两侧超出轨道板的位置宽度较窄时出现承载结构安装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横梁安装结构更为简单;

2、本实用新型将横梁安装在底座板的侧部端面上,不过轨因此不影响轨道的正常运行,轨道修复过程中不用停运轨道交通,使用范围更广泛;

3、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工字钢横梁为小梁结构,安装搬运无需大型的吊运设备,安装结构更简单,操作施工也更为方便;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修复过程中不影响轨道交通的正常使用,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横向侧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横向顶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张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板;2—轨道板;3—支撑墩柱;4—反力墩柱;5—四氟板;6—竖向千斤顶;7—横梁;8—钢筋;9—拉杆;10—反力千斤顶;11—张拉千斤顶;12—反力梁;13—倒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4,本实施例通过在底座板1的横向两侧(本实施例的横向指垂直轨道延伸方向的方向,纵向为沿轨道延伸方向的方向)设置竖向的顶推结构,通过机械抬道的方式抬升底座板1和轨道板2调整整个轨道的沉降量。本实施例的抬道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板1横向两侧地面上的支撑墩柱3,支撑墩柱3的上端设置有四氟板5,四氟板5上设置有竖向千斤顶6。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在底座板1的横向两侧端面上设置有横梁7,横梁7一端通过植入钢筋8锚固在底座板1横向两侧端面上,横梁7与底座板1形成固定连接结构,横梁7另一端被竖向千斤顶6的顶推端顶住,实际使用时,通过竖向千斤顶6提供向上的顶推力,迫使底座板1和轨道板2上升。

本实施例的使用的横梁7为腹板竖直布置的工字钢,这样的结构材料价廉易得,受力均衡,易于实施。横梁7与底座板1连接点靠近底座板1的上端面,这样的设置是为了在底座板1的侧方流出足够的空间放置竖向千斤顶6。现场实际安装时,如果底座板1横向两侧的空间足够大,也可以直接将横梁7固定安装在底座板1横向端面的中间位置。

本实施例对轨道进行修复不仅包括抬升修复还包括纠偏修复,因此本实施例在底座板1横向两侧的地面上设置有反力墩柱4用于提供反作用力推动底座板1水平横向偏移。

本实施例的纠偏装置如图3~4所示,纠偏装置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横向顶推结构如图3所示,该情况下的纠偏装置包括固定在底座板1横向端面与反力墩柱4之间的水平布置的反力千斤顶10。通过反力千斤顶10施加横向的推力迫使底座板1横向偏移。这种情况下需要有足够的空间设置较大的反力墩柱4,墩柱需要足够的强度。

第二种横向张拉结构是,使用张拉结构拉扯底座板1迫使其横向偏移。如图4所示,横向张拉装置包括设置于反力墩柱4远离底座板1一侧的反力梁12,反力梁12与反力墩柱4之间设置有水平布置的 张拉千斤顶11,反力梁12与底座板1之间通过拉杆9连接,反力墩柱4上端设置有与底座板1连接的倒链13。拉杆9锚固在反力梁12上,通过张拉千斤顶11的顶推作用,拉动底座板1移动,倒链13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

实际使用时可以两种结构结合使用,横向顶推结构和横向张拉结构可以位于底座板1的同侧也可以不同侧,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另外,为了增加反力墩柱4的横向抗拉强度,本实施例通过将底座板1横向两侧的反力墩柱4连接成为整体用以增加整体的强度。

纠偏是在底座板1被抬升起来后进行的,实际移动还包括竖向千斤顶6,为避免竖向千斤顶6与支撑墩柱3之间的摩擦力太大导致移动困难,本实施例在支撑墩柱3上端设置四氟板5,四氟板5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小竖向千斤顶与支撑墩柱3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横向纠偏的进行。

施工时,通过竖向千斤顶6对横梁7施加向上的作用力,横梁7带动底座板1上升,底座板1连带轨道板2上升。底座板1的横向两侧位置安装有位移传感器,通过位移传感器能够精确的测量底座板1上升的距离,当底座板1上升的距离达到设计值时,停止顶升竖向千斤顶6。

再使用纠偏装置对底座板1进行纠偏处理,通过顶升反向千斤顶10,顶升底座板1水平横向移动,竖向千斤顶6在四氟板5上滑动,底座板1水平横向移动,达到设计值后,停止顶升反向千斤顶10,完成纠偏过程。

或是通过张拉千斤顶11张拉拉杆9迫使底座板1横向偏移,或是两种情况的结合。

在底座板1和轨道板2上钻孔,向孔内灌注砂浆,砂浆流动到底座板1的下方,自凝结填补底座板1下方的空间形成坚实的基础,释放竖向千斤顶6和反力千斤顶10,完成轨道的调节过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 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