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板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5923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板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板梁。



背景技术:

剪切连接件是钢混凝土组合梁中的关键组件, 它既要承受促使型钢与混凝土相对错动的剪切力, 又要承受促使两者分离的掀起力;因此, 剪切连接件设计和施焊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组合梁的质量和效果;槽钢连接件材料用量大, 须消耗大量的槽钢,另一方面, 槽钢的切割加工量大, 连接件的制作成本较高,此外, 因槽钢与混凝土板是长条形面接触, 这些面主要垂直于梁的跨度方向, 故槽钢连接件对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的削弱作用;弯筋连接件消耗钢材量较大;同时,现有的钢混凝土组合板梁,因铰缝构造原因,极易出现损伤导致铰缝部分乃至全部失效,这将直接影响各板共同承担车辆荷载的整体工作性能,增大了板梁的内力从而引起板梁病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构造简单, 制作、施焊方便,节省材料、降低造价,安全可靠的钢混凝土组合板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板梁,包括钢梁,以及位于钢梁顶部的混凝土翼板,所述混凝土翼板和钢梁之间设置梯形的托板,所述托板的内部布设至少两个以上的抗剪切连接件,抗剪切连接件为呈“Z”字形的钢筋,相邻的抗剪切连接件对称依次相互连接,相邻的抗剪切连接件连接后呈带翅膀的“U”字形,抗剪切连接件之间穿有一横向的钢筋,抗剪切连接件与托板底部接触面之间布设粘钢胶层,抗剪切连接件的底部植入有螺栓,所述钢梁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挡板和加固板,所述加固板为梯形,所述挡板一面与钢梁连接、另一面与加固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翼板的中间水平布设一钢丝网层。

进一步的,所述钢梁上部两侧分别对称设置角钢。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板的其中一边的长度等于挡板其中一边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板梁,其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抗剪切连接件为呈“Z”字形的钢筋,构造简单, 制作、施焊方便,由于钢筋与钢梁上翼缘形成封闭“Z”字形, 钢筋与混凝土间几乎无法相对移动, 连接件抗剪切和抗掀起能力极强,连接极为可靠,连接件不会在混凝土间形成纵向或横向裂隙, 不会削弱混凝土的纵向和横向强度及刚度,与现今使用的各种剪切连接件相比, “Z”字形的钢筋连接件材料消耗最少,节约成本;在“Z”字形的钢筋与钢梁的上缘粘贴粘钢胶层,增强其协同受力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板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板梁的图1中的A向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钢梁,2为混凝土翼板,3为托板,4为挡板,5为加固板,6为钢丝网层,7为抗剪切连接件,8为钢筋,9为螺栓,10为角钢,11为粘钢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板梁,包括钢梁1,以及位于钢梁1顶部的混凝土翼板2,所述混凝土翼板2的中间水平布设一钢丝网层6,所述混凝土翼板2和钢梁1之间设置梯形的托板3,所述托板3的内部布设至少两个以上的抗剪切连接件7,抗剪切连接件7为呈“Z”字形的钢筋,相邻的抗剪切连接件7对称依次相互连接,相邻的抗剪切连接件7连接后呈带翅膀的“U”字形,抗剪切连接件7之间穿有一横向的钢筋8,抗剪切连接件7与托板3底部接触面之间布设粘钢胶层11,抗剪切连接件7的底部植入有螺栓9,所述钢梁1上部两侧分别对称设置角钢10,所述钢梁1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挡板4和加固板5,加固板5为梯形,加固板5的其中一边的长度等于挡板4其中一边的长度,挡板4一面与钢梁1连接、另一面与加固板5连接。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