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建用防滑路牙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0974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建用防滑路牙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建用防滑路牙石,属于土建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路牙石是指用花岗岩材质制作的用在路面边缘的界石,路牙石也称道牙石或路边石、路沿石,路牙石是在路面上区分车行道、人行道、绿地、隔离带和道路其他部分的界线,起到保障行人、车辆交通安全和保证路面边缘整齐的作用,路牙石的形式有立式,斜式和平式等,路牙石是花岗岩材质,石质坚硬,耐磨损、耐酸碱、物美价廉,路牙石作为一种铺设路面的辅助材料,既可以美化道路又可以保护路面不受破坏,路牙石必须挂通线进行施工,按侧平面顶面示高标线绷紧,按线码砌侧平石,侧平石要安正,切忌前仰后合,侧面顶线顺直圆滑平顺,无高低错牙现象,平面无上下错台、内外错牙现象,路牙石必须座浆砌筑,座浆必须密实,严禁塞缝砌筑,此类路牙石不仅搬运麻烦,而且不易砌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土建用防滑路牙石,通过在主体一侧设有凸起和凹槽,不仅方便砌筑,而且方便搬运,通过设有防滑纹,能加快表面水的流失,也能防止行人因滑到造成的摔伤,通过在主体底部设有凸起,能加大路牙石的稳定性,也能防止水流进路牙石底部造成路牙石活动,通过在主体表面外侧设有椭圆结构,能防止行人因滑到造成的第二伤害,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土建用防滑路牙石,包括主体,且所述主体为长方体形状,所述主体一侧设有两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为长方体形状,所述主体另一侧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凹槽为长方体结构,所述主体底部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个数为三个,且所述第二凸起横向位于主体底部,所述主体顶部设有防滑纹,所述防滑纹为条状结构,且纵向均匀布满主体顶部,所述主体顶部外侧设有椭圆结构,所述主体为花岗岩材质,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凹槽是镶嵌组合,所述第二凸起与主体长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体一侧设有凸起和凹槽,不仅方便砌筑,而且方便搬运,通过设有防滑纹,能加快表面水的流失,也能防止行人因滑到造成的摔伤,通过在主体底部设有凸起,能加大路牙石的稳定性,也能防止水流进路牙石底部造成路牙石活动,通过在主体表面外侧设有椭圆结构,能防止行人因滑到造成的第二伤害。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土建用防滑路牙石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土建用防滑路牙石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土建用防滑路牙石俯视图。

图中标号:1、主体;2、凹槽;3、第二凸起;4、第一凸起;5、防滑纹;6、椭圆结构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土建用防滑路牙石,包括主体1,且所述主体1为长方体形状,所述主体1一侧设有两个第一凸起4,所述第一凸起4为长方体形状,所述主体另一侧设有两个凹槽2,所述凹槽2为长方体结构,所述主体1底部设有第二凸起3,所述第二凸起3个数为三个,且所述第二凸起3横向位于主体1底部,所述主体1顶部设有防滑纹5,所述防滑纹5为条状结构,且纵向均匀布满主体1顶部,所述主体1顶部外侧设有椭圆结构6。

更具体而言,所述主体1为花岗岩材质,结构坚实,不易损坏。

更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凸起4与所述凹槽2是镶嵌组合,方便砌筑而且牢固。

更具体而言,所述第二凸起3与主体1长度相等,使路牙石更稳定的坐落在路基上,也能达到防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改进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体一侧设有凸起和凹槽,不仅方便砌筑,而且方便搬运,通过设有防滑纹,能加快表面水的流失,也能防止行人因滑到造成的摔伤,通过在主体底部设有凸起,能加大路牙石的稳定性,也能防止水流进路牙石底部造成路牙石活动,通过在主体表面外侧设有椭圆结构,能防止行人因滑到造成的第二伤害。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