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悬索桥主缆及吊索综合施工工装的行走压杆撬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4819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索桥施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悬索桥主缆及吊索综合施工工装的行走压杆撬动机构。



背景技术:

由于新型悬索桥主缆及吊索施工工装架设于主缆扶手钢丝绳上,在行进的过程中会遇到扶手钢丝绳立柱,从而阻碍工装的平稳行进;如果用卷扬机直接强行拉拽通过扶手绳立柱,会造成施工工装行进的不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悬索桥主缆及吊索综合施工工装的行走压杆撬动机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新型悬索桥主缆及吊索综合施工工装的行走压杆撬动机构,包括沿主缆扶手钢丝绳行走的车架,车架前部和后部分别安装有行走轮组,所述行走轮组包括两个对称布置在车架底端两侧的行走轮,车架通过底部的行走轮组支撑在主缆扶手钢丝绳上。

其特征在于:车架前部的行走轮组的前方以及车架后部的行走轮组的后方分别设置有压杆撬动机构,所述压杆撬动机构包括两根左右对称设置的压杆,压杆的一端铰接在车架上,压杆的铰接端同时还分别转动连接有压轮。

通过下压压杆撬动机构两侧的压杆,可以带动压杆端部连接的压轮分别向下翻转支撑在对应侧的主缆扶手钢丝绳上,并且以压轮为支点可以撬动车架上翘。

进一步地,压杆撬动机构两侧的压杆之间连接有横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作具体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当车架行进至扶手钢丝绳立柱时,通过杠杆原理,下压压杆,使车架向上翘起,再驱动车架继续前行,使车架前部和后部的行走轮组顺利通过扶手钢丝绳立柱,然后复位压杆,车架前部和后部的行走轮组重新承压,大大提高了吊索施工工装行进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和平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沿主缆扶手钢丝绳2行走的车架1,车架1前部和后部分别安装有行走轮组3,行走轮组包括两个对称布置在车架1底端两侧的行走轮4,车架1通过底部的行走轮组3支撑在主缆扶手钢丝绳2上。

车架1前部的行走轮组3的前方设置有第一压杆撬动机构5,车架1后的行走轮组3的后方设置有第二压杆撬动机构10。

第一压杆撬动机构5和第二压杆撬动机构10的结构相同,包括两根左右对称设置的压杆6,压杆6的一端铰接在车架1上,压杆6的铰接端同时还分别转动连接有压轮7,两侧的压杆6之间连接有横杆8。

下面以车架向前行走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作具体说明:

车架1正常沿主缆扶手钢丝绳2时,第一压杆撬动机构5和第二压杆撬动机构10均处于向上翻转状态(即为图中虚线所处位置)。

当车架1前部的行走轮组3行进至扶手钢丝绳立柱9时,驱动车架1缓慢前行,使与第一压杆撬动机构5的压轮7先越过扶手钢丝绳立柱9,扶手钢丝绳立柱9处于车架1前部的行走轮组3与第一压杆撬动机构5的压轮7之间,此时下压第一压杆撬动机构10的压杆6,带动第一压杆撬动机构5的压轮7向下支撑在主缆扶手钢丝绳2上,第一压杆撬动机构5的压杆6在下压的过程中以第一压杆撬动机构5的压轮7为支点带动车架1前部的行走轮组3上翘,此时,驱动车架1继续前行,使车架1前部的行走轮组3轻松越过扶手钢丝绳立柱9。

当车架1后部的行走轮组3行进至近扶手钢丝绳立柱9时,驱动车架1缓慢前行,并下压第二压杆撬动机构10的压杆6带动第二压杆撬动机构10的压轮7向下支撑在主缆扶手钢丝绳2上,第二压杆撬动机构10的压杆6在下压的过程中以第二压杆撬动机构10的压轮7为支点带动车架1后部的行走轮组3上翘,此时,驱动车架1继续前行,使车架1后部的行走轮组3轻松越过扶手钢丝绳立柱9,同时上提第二压杆撬动机构10的压杆6将撬动机构10的压轮7恢复到向上翻转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