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稳振动压路机防粘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9874阅读:2359来源:国知局
水稳振动压路机防粘轮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稳振动压路机防粘轮装置。



背景技术:

压路机,又称压土机;压路机在工程机械中属于道路设备的范畴,广泛用于高等级公路、铁路、机场跑道、大坝、体育场等大型工程项目的填方压实作业,可以碾压沙性、半粘性及粘性土壤、路基稳定土及沥青混凝土路面层。

通常在水稳进行振动碾压时,经常会出现压路机钢轮粘轮现象,通俗说法就是水稳细料粘在振动压路机钢轮上,以往都是人工拿铁锹站在压路机前将钢轮上的水稳铲除,这样的弊端一是危险性比较大,二是人工铲除费时费力而且清理也不到位;如公告号为“CN203807917U”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压路机防粘轮装置,它包括刮杆、弹簧、丝杆和手柄,在刮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弹簧、丝杆和手柄,弹簧、丝杆和手柄,将装置中手柄两端的丝杆分别固定在压力机轮子的中轴上,这种设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但是当水稳粘性较大与压力机的轮子粘接较紧时,这种水平设置的刮杆对水稳并不能很好的清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清除粘粘在压力轮上杂质的水稳振动压路机防粘轮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稳振动压路机防粘轮装置,包括压路机本体,所述压路机本体上设置有压路装置,所述压路装置包括压路机本体向外延伸的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内转动连接有压力轮,所述方形框架上相对的两组边上分别设置有一组固定装置,所述两组固定装置之间设置有柔性连接件,所述柔性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固定装置上,所述柔性连接件斜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路机在工作时,粘附在压力轮上的水稳极难去除;而两端固定在方形框架上且紧绷在压力轮上的柔性连接件,可在压路机一边工作的过程中一边对压力轮上粘附的杂质进行清除;压力机在作业过程中,因为自重极大,所以水稳会粘附在轮胎上,当压力机上粘附的水稳较多时,会对压力机接下来需要压平的路面产生影响,但是压力轮每转一圈就停下来进行清理时不现实的,而紧绷在压力轮上的柔性连接件,会对压力轮进行时时清理,在不影响压力轮的正常作业下,对压力轮进行清理。

作为优选,所述柔性连接件与固定装置所在方形框架的边成45°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45°角较为规整,操作时较为简便;其次,这种设置可使柔性连接件与压力轮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清理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螺旋连接在方形框架上的固定件,所述柔性连接件绕设在固定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柔性连接件绕设在固定件上,再将固定件固定在方形框架上,操作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松饶设在固定件上的柔性连接件起到调节松紧的作用;当水稳粘度较高时,可调节柔性连接件,使柔性连接件紧绷,若水稳粘附较弱时,可略微调松柔性连接件。

作为优选,所述方形框架上设置有钢板,所述钢板一端连接在方形框架另一端抵接在压力轮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柔性连接件的两边是固定在方形框架上的,且柔性连接件紧绷,所以柔性连接件与压力轮之间的的接触面积有限,有且只有一部分的压力轮能与柔性连接件接触,粘附在压力轮上的水稳,尤其是粘附在压力轮边上的水稳并不能借助柔性连接件被清除;设置在方形框架上的钢板,钢板的另一端与压力轮抵接;在作业过程中,钢板可将压力轮上的水稳清除;这样的设置还可以避免水稳溅射到方形框架与压力轮之间的空腔中,难以清理。

作为优选,所述方形框架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固定件可在第一滑槽内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方形框架的中心,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滑槽,固定件固定在第一滑槽内,且可在第一滑槽内来回滑动;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固定件可在第一滑槽内滑动以改变柔性连接件和压力轮之间的角度。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为螺栓,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件为螺栓,将柔性连接件缠绕在螺栓上,将螺栓通过螺纹旋紧在葫芦形中口径较大的位置处,当螺栓从第一滑槽上其中一个口径较大的口移向另一个口径较大的口时,第一滑槽上用于连接两个大口径之间的槽可对螺栓起到导向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方形框架内壁上设置有刮杆,所述刮杆与压力轮侧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方形框架的内壁上设置刮杆,刮杆的一端与方形框架的内壁相连接,另一端抵接在压力轮上,刮杆与压力轮的之间的角度为锐角,即压力轮相向与刮杆运动,压力轮作业的同时,刮杆将压力轮清理干净;其次,设置在方形框架上的刮杆,可与方形框架的三个内壁抵接,这种连接方式可加强结构,避免刮杆在清理粘性和硬度都较大的水稳时受到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刮杆可调节与压力轮抵接的角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水稳与压力轮粘性的不同,调整刮杆与压力轮之间的接触角度;当水稳湿度较大,相互之间粘性较强时,可调整角度,使刮杆和压力轮之间夹角较小,当水稳湿度较小,相互之间粘度也较小时,可调整光杆和压力轮之间的夹角较大。

作为优选,所述方形框架上内壁上延伸设置有凸起,所述刮杆上延伸有凸块,所述凸块和凸起之间通过第二固定件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方形框架上延伸设置的凸起和刮杆上延伸设置有的凸块,通过将第二固定件将凸起和凸块紧密固定在一起,达到将方形框架和刮杆固定的效果,使用时,可先根据需要调整刮杆与方形框架之间的角度,随后拧紧第二固定件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方形框架上设置有多个贯穿方形框架厚度的第二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柔性连接件在清理压力轮时,被刮擦下来的水稳会有部分残留在方形框架上,所以在每一次作业完毕之后都会用净水冲洗压力轮和方形框架;贯穿方形框架的第二通孔可促使冲洗完毕之后的水顺着第二通孔流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两端固定在方形框架上且紧绷在压力轮上的柔性连接件,可在压路机一边工作的过程中一边对压力轮上粘附的杂质进行清除;压力机在作业过程中,因为自重极大,所以水稳会粘附在轮胎上,当压力机上粘附的水稳较多时,会对压力机接下来需要压平的路面产生影响,但是压力轮每转一圈就停下来进行清理时不现实的,而紧绷在压力轮上的柔性连接件,会对压力轮进行时时清理,在不影响压力轮的正常作业下,对压力轮进行清理,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设置在方形框架上的滑槽;

图3是实施例2中的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设置在方形框架上的第二通孔;

图4是实施例2中的方形框架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设置在方形框架上的钢板;

图5是实施例3中的刮杆结构剖视图,用于体现连接刮杆的连接关系。

图中,1、压路机本体;121、方形框架;1211、第二通孔;122、压力轮;123、柔性连接件;124、钢板;131、固定件;141、第一滑槽;151、刮杆;161、凸起;162、通孔;163、凸块;164、第二固定件;165、第一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一种水稳振动压路机防粘轮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压路机本体1,在压路机本体1上向外延伸形成有方形框架121,在方形框架121内部滚动连接有一个压力轮122;在方形框架121的两个相对的边上,各设置有一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安设在平行于压力轮122的边上,固定装置包括螺纹连接在方形框架121上的固定件131,固定件131可采用螺栓,在螺栓上绕设有柔性连接件123,柔性连接件123采用钢丝绳,柔性连接件123与固定装置所在的边呈45°夹角。

使用方法:使用时,将柔性连接件123缠绕在螺栓上,再将螺栓紧固定在方形框架121上,使柔性连接件123紧绷在压力轮122上;当压路机在作业过程中,粘附在压力轮122上的水稳会被在柔性连接件123的刮擦之下掉落,完成清理工作。

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中的结构基本相同,一种水稳振动压路机防粘轮装置,如图2所示,在方形框架121平行于压力轮122的两边上设置有相互平行的两个形状如图所示的第一滑槽141,在第一滑槽141较大孔径处内壁设置有螺纹,可供固定件131固定,固定件131采用螺栓。

如图3所示,在方形框架121的表面上开设有贯穿方形框架121厚度的第二通孔1211。

如图4所示,在方形框架121上靠近地面的一面上安设有钢板124,钢板124的一端焊接在方形框架121上,钢板124的另一端抵接在的压力轮122上。

使用方法:实施例2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的使用方法基本相同,但是在实施例2中,可在第一滑槽141内改变固定件131的位置以此改变柔性连接件123与压力轮122的角度,并且在作业过程中,柔性连接件123对压力轮122清理的同时,钢板124刮擦压力轮122,清理压力轮122上的水稳;作业完毕之后,用净水冲洗压路机时,冲洗完毕的水可顺着第二通孔1211流走。

实施例3: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一种水稳振动压路机防粘轮装置,如图5所示,在方形框架121的内侧安设有刮杆151,刮杆151的一端连接在方形框架121上,另一端抵接在压力轮122上,在方形框架121上设置有凸起161,凸起161上开设有通孔162,在刮杆151上设置有凸块163,凸块163上同样设置有第一通孔165,在通孔162和第一通孔165内穿设有第二固定件164,第二固定件164采用螺栓和螺母,将螺母旋紧在螺栓上可将刮杆151固定在方形框架121上。

使用方法:实施例3的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的使用方法基本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