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道桥路面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0598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一种公路道桥路面排水装置,涉及一种公路路面和道桥桥面进行排水的装置,属于公路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提高路面排水效率的装置。



背景技术:

排水系统是公路工程中最常见的基础设施之一,主要是为了减少路面的积水以及水对路面的损坏,路面积水容易造成水漂现象,会严重影响到驾驶员的视线,还会降低公路路面的抗滑能力,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对人们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现有的路面排水设施,只是简单的在路面施工时,在位置低洼位置铺设排水管,且管口直径固定,排水能力有限,当降雨量过大时,就无法快速的将路面的积水排出,排水的效率很低,致使积水溢满路面,不仅妨碍人们的出行,当积水流到路面两旁的树木跟前时,还会对树木造成危害,并且路面依然会出现水漂现象,依然会严重影响到驾驶员的视线,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一种公路道桥路面排水装置提供了一种公路路面和道桥桥面进行排水的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能够大大提高路面排水效率。

本实用新型一种公路道桥路面排水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公路道桥路面排水装置由环形盖板、内固定筒、中心盖板、排水孔、主导向板、辅导向板、密封环、导向套、安装槽、弹片、外套筒、浮力棒、限位凹槽、限位凸台和内导流筒组成,内导流筒置于外套筒内,所述内导流筒的中心线和外套筒的中心线在一条水平线上,内导流筒上开有两个限位凹槽,环形盖板置于外套筒的上方,导向套置于环形盖板上,导向套的外壁上开有两个安装槽,内固定筒置于导向套内,且位于内导流筒的正上方,导向套和内固定筒之间置有密封环,中心盖板置于内固定筒上,中心盖板上均匀开有多个排水孔,两个浮力棒的一端分别对应置于导向套外壁上的两个安装槽内,另一端分别置于内固定筒的下边缘位置,所述浮力棒为钩型,两个主导向板分别位于两个浮力棒另一端的一侧,且置于内固定筒上,两个辅导向板分别位于两个浮力棒另一端的另一侧,且置于内导流筒上,两个弹片的一端分别置于环形盖板上,且分别位于两个浮力棒一端的一侧,所述两个弹片分别位于内固定筒的两侧,两个限位凸台分别置于两个弹片的另一端上,且和内导流筒上的两个限位凸台相对应。

使用时,首先将外套筒埋在路基下,并且和地下的排水管相连通,并且使环形盖板和中心盖板位于地面上,公路和道桥路面聚积的水会通过中心盖板上的排水孔流进内固定筒内,然后流进内导流筒内,再通过内导流筒流进地下的排水管内,从而将公路路面上聚积的水排掉,当路面上聚积的水量较大时,进入内导流筒的雨水较多,内导流筒积水后,会使两个浮力棒在水的浮力下浮起,两个浮力棒共同将内固定筒上托起,进而将中心盖板顶起,两个浮力棒的另一端逐渐向上延伸移动,同时可以将环形盖板顶起来,环形盖板上的两个弹片向上移动,两个弹片带动另一端上的限位凸台向上逐渐移动,两个限位凸台最终卡在内导流筒上相对应的两个限位凹槽内,对环形盖板进行固定,此时,外套筒被打开,路面上聚积的水可以通过外套筒流进地下的排水管内,就可以大大提高排水的效率,当积水排完后,下压环形盖板,使环形盖板恢复到原来位置即可,达到提高路面积水的排水效率的目的。

有益效果。

一、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二、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三、能够提高路面的排水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公路道桥路面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其中零件为:环形盖板(1),内固定筒(2),中心盖板(3),排水孔(4),主导向板(5),辅导向板(6),密封环(7),导向套(8),安装槽(9),弹片(10),外套筒(11),浮力棒(12),限位凹槽(13),限位凸台(14),内导流筒(1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公路道桥路面排水装置是这样实现的,使用时,首先将外套筒(11)埋在路基下,并且和地下的排水管相连通,并且使环形盖板(1)和中心盖板(3)位于地面上,公路和道桥路面聚积的水会通过中心盖板(3)上的排水孔(4)流进内固定筒(2)内,然后流进内导流筒(15)内,再通过内导流筒(15)流进地下的排水管内,从而将公路路面上聚积的水排掉,当路面上聚积的水量较大时,进入内导流筒(15)的雨水较多,内导流筒(15)积水后,会使两个浮力棒(12)在水的浮力下浮起,两个浮力棒(12)共同将内固定筒(2)上托起,进而将中心盖板(3)顶起,两个浮力棒(12)的另一端逐渐向上延伸移动,同时可以将环形盖板(1)顶起来,环形盖板(1)上的两个弹片(10)向上移动,两个弹片(10)带动另一端上的限位凸台(14)向上逐渐移动,两个限位凸台(14)最终卡在内导流筒(15)上相对应的两个限位凹槽(13)内,对环形盖板(1)进行固定,此时,外套筒(11)被打开,路面上聚积的水可以通过外套筒(11)流进地下的排水管内,就可以大大提高排水的效率,当积水排完后,下压环形盖板(1),使环形盖板(1)恢复到原来位置即可,达到提高路面积水的排水效率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