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14356阅读:48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桥梁基础施工,包括明挖基础、钻孔灌注桩基础、沉井基础的施工工艺等施工工艺等,而在河中建造桥梁过程当中,而围堰可以起到一定的围护作用,围堰一般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其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建筑物等,除作为正式建筑物的一部分外,围堰一般在用完后拆除,但一般的围堰结构比较松散,抗冲击力不强,并且在湍急的河流上建造的围堰,受到较大的冲击之后牢固程度下降,所以在有水的基础上,如何将围堰建造稳定牢固,为桥梁的下部结构施工创造便利,是目前桥梁施工当中的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方案,在河流水中的桥梁的围堰防水性根据严密、底部基坑建造更加牢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需要围堰的四周采用振动锤施钢管定位桩,并在钢管定位桩之间装设两根导向架,在导向架内振动锤施打钢板桩;b:在相邻钢板桩之间内侧嵌塞有棉条或密封条;c:沿着水流方向在导向架一侧安装有三角形的导水板;d:在围堰内通入抽水机将内部的积水排出,在围堰的钢板桩的底部浇筑混凝土层;e:在围堰内回填有回填土形成基坑,在基坑内挖出两侧具有斜坡的坑壁,在斜坡内回填上砂石层,使砂石层形成的外侧与基坑底部相垂直,在回填土的外部加固有挡泥板,紧贴挡泥板的外侧安装有柱桩,在基坑两侧斜插有锚桩,锚桩与柱桩通过钢丝绳相连,f:在基坑内埋设2至4米深的护筒,并采用循环钻进施工的方式打出桩孔,并对桩空内的残余泥浆通过抽桨的方式清理干净;g:泵车浇筑混凝土,混凝土采用捣固棒振捣搅拌,直至混凝土不再下沉或冒气泡并泛出砂浆为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相邻的钢板桩之间的缝隙当中嵌塞有棉条或密封条,能起到将缝隙堵住的效果,能有效减少水分的进入到围堰当中,并且在底部浇筑有混凝土层,能起到了钢板桩底部的防水严密性好,能减少渗漏;进一步的在外侧设置有三角形状的导水板,进而起到了能适应水流排泄,避免对围堰造成过大的水冲击,能有效保证围堰安装后的垂直度;并且基坑开挖之后采用锚拉式支撑的方式,适用于开挖面积大的基坑,配合上砂石层的防护,能有效的减少水分的溢出,增加了侧壁的牢固程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当步骤b中的围堰的底部漏水严重,采用潜水员用水下混凝土封底来防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漏水泄漏严重的情况下,采用潜水圆来进入到水下用混凝土封底来进行防渗漏,能有效的解决底部渗漏的问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钢板状围合形成的围堰在相邻侧边通过定位围檩相连接,所述导水板之间安装有固定围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定位围檩,将钢板围合形成的围堰的结构得到了整体上的增强,并且在导水板之间也安装有固定围檩,起到了能实现对于三角形导水板内部结构的增强,收到水流冲击的作用下,能有效保持整体的结构强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在钢板桩在两侧涂抹有润滑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润滑油,起到了一是利于堵水,二是防止两钢板桩间摩阻力过大,造成插打钢板桩时,把前一块钢板桩带下去,使其顶面标高下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在步骤f埋设护筒之后,在基坑的底部埋放有片石层,并且在片石层上用混凝土浇筑500mm以上的封底混凝土层,封底混凝土层采用分层浇筑,每次浇筑的厚度不超过30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基坑内埋防有片石层,起到了对于底部的夯实,并且在护筒之外的部分浇筑有封底混凝土层,起到了对于基坑地基部分的加固,增加了放桩位处的牢固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定位围檩在钢板桩竖直方向上布设有至少两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有多组,进而起到了能实现在竖直方向上起到了均匀的定位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钢板桩的顶部高出水位400mm以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在施工过程的过程当中,钢板桩能起到有效的防水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步骤h:将钢板桩与水下混凝土接触部位涂抹隔离层,并采用震动的打桩机拔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涂抹有隔离层,进而起到了能在拔除钢板桩的情况下,通过先涂有隔离层,将钢板桩少许拔起,以减少粘结力,再通过打桩机来实现拔桩,进而起到了有效的拔起作用。

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围堰形成的严密性能好,通过在钢板桩之间缝隙当中嵌塞有棉条或密封条,能起到将缝隙堵住的效果,当漏水泄漏严重的情况下,采用潜水圆来进入到水下用混凝土封底来进行防渗漏,能有效的解决底部渗漏的问题。

2、围堰形成的结构稳定,在外侧设置有三角形状的导水板,而起到了能适应水流排泄,避免对围堰造成过大的水冲击,能有效保证围堰安装后的垂直度;并且设置有定位围檩和固定围檩,增加了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围堰的外侧示意图。

图中:1、钢板桩;2、定位围檩;3、导水板;4、固定围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附图1,一种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需要围堰的四周采用振动锤施钢管定位桩,定位桩采用为600mm的定位桩,采用振动锤施打,并在钢管定位桩之间装设两根导向架,在导向架内振动锤施打钢板桩1,将组拼好的钢板桩1用桩架吊起,振动锤施打,插打钢板桩1时要严格控制好桩的垂直度,尤其是第一组桩要从两个相互垂直方向同时控制,确保垂直不偏。开始插打钢板桩1后,逐步将导框转挂在已打好的板桩上。为了有效地保证钢板状插打质量,对于已插下的钢板桩1,其倾斜度小于5‰,在钢板桩1在两侧涂抹有润滑油。通过设置有润滑油,起到了一是利于堵水,二是防止两钢板桩1间摩阻力过大,造成插打钢板桩1时,把前一块钢板桩1带下去,使其顶面标高下降。所述钢板桩1的顶部高出水位400mm以上。保证了在施工过程的过程当中,钢板桩1能起到有效的防水的效果。

b:在相邻钢板桩1之间内侧嵌塞有棉条或密封条,或在漏缝外侧水中撒入大量炉渣与木屑或谷糠等随水夹至漏缝处自行堵塞,在相邻的钢板桩1之间的缝隙当中嵌塞有棉条或密封条,能起到将缝隙堵住的效果,能有效减少水分的进入到围堰当中。漏缝处较深时,也可用炉渣装袋,到水下适当深度逐渐倒出炉渣,堰脚漏水严重用水下混凝土封底防渗;所述钢板状围合形成的围堰在相邻侧边通过定位围檩2相连接,定位围檩2在钢板桩1竖直方向上布有至少两组。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有多组,进而起到了能实现在竖直方向上起到了均匀的定位效果。

c:沿着水流方向在导向架一侧安装有三角形的导水板3,导水板3之间安装有固定围檩4,起到了能实现对于三角形导水板3内部结构的增强,收到水流冲击的作用下,能有效保持整体的结构强度。

d:在围堰内通入抽水机将内部的积水排出,在围堰的钢板桩1的底部浇筑混凝土层。

e:在围堰内回填有回填土形成基坑,在基坑内挖出两侧具有斜坡的坑壁,在斜坡内回填上砂石层,使砂石层形成的外侧与基坑底部相垂直,在回填土的外部加固有挡泥板,紧贴挡泥板的外侧安装有柱桩,在基坑两侧斜插有锚桩,锚桩与柱桩通过钢丝绳相连,基坑开挖之后采用锚拉式支撑的方式,适用于开挖面积大的基坑,配合上砂石层的防护,能有效的减少水分的溢出,增加了侧壁的牢固程度。

f:在基坑内埋设2至4米深的护筒,并采用循环钻进施工的方式打出桩孔,循环钻分为正循环钻和反循环钻,正循环钻进施工:适用于淤泥、黏性土、砂土以及砾卵石粒径小于10cm含量少于20%的碎石土。优点是钻进与排渣同时连续进行,钻进速度较快。反循环钻进施工:适用于黏性土、砂土以及砾卵石粒径小于钻杆内径2/3且含量少于20%的碎石土、软岩。其钻进与排渣效率高,钻进速度比正循环快,但接长钻杆时装卸麻烦、钻渣易堵塞管路。另泥浆是从下往上流动,孔壁坍塌的可能性比正循环大,泥浆的质量要求较高。并对桩空内的残余泥浆通过抽桨的方式清理干净,在基坑的底部埋放有片石层,并且在片石层上用混凝土浇筑500mm以上的封底混凝土层,封底混凝土层采用分层浇筑,每次浇筑的厚度不超过300mm。在基坑内埋防有片石层,起到了对于底部的夯实,并且在护筒之外的部分浇筑有封底混凝土层,起到了对于基坑地基部分的加固,增加了放桩位处的牢固性。

g:泵车浇筑混凝土,混凝土采用捣固棒振捣搅拌,直至混凝土不再下沉或冒气泡并泛出砂浆为准。

h:在打入钢板桩1前,将钢板桩1与水下混凝土的接触范围内涂以隔离层;在灌注较厚水下混凝土的第一层完毕时,将钢板桩1拔起少许,以减少粘结力;采用震动附有液压装置的打拔桩机拔桩,在有必要时加高压射水以减少摩阻力;略加锤击使钢板桩1与水下混凝土脱离粘结;先拆除外导框,向围堰内注水,使围堰内水位高出堰外1~1.5m,利用堰内水压力抵消堰外挤压力使桩壁与水下混凝土脱离;必要时采用水下切割。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