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配套用新型铺设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5867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绵城市配套用新型铺设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海绵城市配套用新型铺设砖。



背景技术:

现代城市的地表已经逐步被建筑物和混凝土等阻水材料所覆盖,从而形成了生态学上的“人造沙漠”。不透水的混凝土与沥青等做为城市主要的路面材料,使得自然下降的雨水不能够自然流畅的渗入地下;由此是造成缺乏对城市地表温度、湿度调节能力的主要原因,导致产生所谓城市的“热岛效应”或造成雨季城中看海的内涝问题。

透水砖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起到了巨大作用,雨水通过透水砖渗入地下涵养地下水,以达到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提高环境自净能力、改善园区生态环境、调节局部小气候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发现,目前城市道路上铺设的透水砖,在长期使用后,由于雨水下渗侵蚀以及行人踩踏、车辆碾压作用,以及铺设质量问题,砖体松动,影响其实用功能,甚至导致路面凹凸不平;另一方面,砖体在铺设时,其间隔缝隙大小不一,铺设美观性较差,并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雨水的下渗。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配套用新型铺设砖,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配套用新型铺设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透水砖在铺设时缝隙大小不一,以及长期使用后易松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配套用新型铺设砖,包括

砖体、斜面、通孔、凸头部、凹槽部、接头孔、接头体、凸环和接头;

所述砖体的顶部和底部两侧设有凸头部,所述凸头部的两侧对向设有两处接头孔,砖体的左侧和右侧设有凹槽部,所述凹槽部的上下两侧对向设置有四处接头孔;所述砖体的顶面四周设有斜面;所述凹槽部处于砖体上设有两处贯穿的通孔,所述接头体包括凸环和设置于凸环两侧的接头。

优选的,所述接头体为橡胶材质,接头体上的接头与接头孔之间为过盈连接。

优选的,相邻所述砖体之间通过接头体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砖体上设置接头孔,在铺设时,相邻的砖体之间通过接头体进行柔性连接,铺设后的整体一致性好,长期使用后也不会造成砖体松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砖体之间在接头体上凸环的限位作用下,接缝宽度均匀,雨水下渗通畅,铺设后的外形更加美观。

3.本实用新型的砖体顶面四周设有斜面,有利于雨水的排出,避免雨水积存在砖体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接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铺设结构示意图。

图中:1、砖体,2、斜面,3、通孔,4、凸头部,5、凹槽部,6、接头孔, 7、接头体,8、凸环,9、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配套用新型铺设砖,包括

砖体1、斜面2、通孔3、凸头部4、凹槽部5、接头孔6、接头体7、凸环 8和接头9;

砖体1的顶部和底部两侧设有凸头部4,凸头部4的两侧对向设有两处接头孔6,砖体1的左侧和右侧设有凹槽部5,凹槽部5的上下两侧对向设置有四处接头孔6;砖体1的顶面四周设有斜面2;凹槽部5处于砖体1上设有两处贯穿的通孔3,接头体7包括凸环8和设置于凸环8两侧的接头9。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接头体7为橡胶材质,接头体7上的接头9与接头孔6之间为过盈连接,保证接头体7与砖体1紧密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相邻砖体1之间通过接头体7相连接,接头体7 避免砖体1在长期踩踏后松动。

工作原理:

在使用该海绵城市配套用新型铺设砖时,将接头体7用橡皮锤打入到砖体1 的接头孔6中,将相邻的砖体1通过接头体7相互连接,使之形成一个整体,相邻的砖体1之间在接头体7上凸环8的作用下,形成间隔一致的缝隙,在铺设时,更易把握尺寸,铺设完成后的质量更高,下雨时,雨水通过缝隙迅速渗入地下,同时,砖体1顶面四周的斜面加速雨水的排泄,避免积存在砖体1的顶部,由于砖体1之间通过接头体7进行柔性连接,多个砖体1连成一个整体,在踩踏时,砖体1不会松动损坏,保持其实用功能,设置在砖体1上的两处通孔3可减轻砖体1的重量,减少材料用量,并且,中空的结构有利于加强其吸音降噪功能。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零件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在此不再详述。

综上所述,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