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测量用导向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4763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测量用导向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测量车用导向轮,该导向轮安装于轨道测量车上,可自动测量轨道的里程和轨距等参数。



背景技术:

铁轨线路的检测,如在铁轨的日常维护与保养中,传统的方法主要是用目测和一般的量具相结合,进行人工测量,这种方法费力费时,而且测量的精度不高,不能满足铁路提速发展的要求。而在铁轨线路的建设中,主要是用专用的大型轨道检测车来测量,这种方法快速省力,精度较高,但使用成本较大,不大适合于检修作业时的频繁测量。从而,研制一种快速、可靠、使用简便、经济的测量设备进行铁轨线路的日常保养或在铺设时进行测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进行铁轨线路的日常保养或在铺设时提供一种快速、可靠、方便、经济的测量设备,用以检测轨道的各种参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功能,采用了集成化设计方案,将测量机构和测量仪器集成为一体,方便安装于各种轨道测量车。本实用新型包括导轮座、导轮压板、螺母、弹簧轴、弹簧、导向轮连杆、滚轮、轴承、轴用弹性挡圈、孔用弹性挡圈、滚轮轴套、编码器、光栅测量仪、小垫圈组成。导轮座起固定作用,将导向轮的所有零件固定到测量车架上,弹簧轴穿过导轮座上的孔,用螺母固定。导轮压板上有开孔,通过两个孔穿到弹簧轴上。同时弹簧也穿到弹簧轴上。弹簧的另一端为导向轮连杆,导向轮连杆的一部分穿到弹簧内部,另一部分穿到导轮座的孔内。导向轮连杆上卡有轴用弹性挡圈,以抵住弹簧端部。导向轮连杆另一端连接到导向轮轴套上,导向轮轴套上以次固定轴承、孔用弹性挡圈、滚轮、编码器。光栅测量仪的一端固定到导轮座上,浮动端固定到滚轮轴套上。选用的旋转编码器和光栅测量仪是用数字脉冲信号来标定旋转角度和位移的高度,并通过采用倍频电路,测量精度可以达到 5um以上,且可靠性较高测量每次均采样6组数据,通过计算可获得转向、轨距等核心参数,由单片机实时采样并整理数据、通过CAM总线上传至上位工控电脑,进行数据运算,并显示计算结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装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装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滚轮,2.滚轮轴套,3.轴承,4.编码器,5.导向轮连杆,6.光栅测量仪,7.导轮座,8.弹簧,9.导轮压板,10.弹簧轴,11.轴用弹性挡圈,12. 小垫圈,13.螺母,14.轴用弹性挡圈,15.孔用弹性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种轨道测量用导向轮,包括导轮座(7)、导轮压板(9)、螺母(13)、弹簧轴(10)、弹簧(8)、导向轮连杆(5)、滚轮(1)、轴承(3)、轴用弹性挡圈(11)、孔用弹性挡圈(15)、滚轮轴套(2)、编码器(4)、光栅测量仪(6)、小垫圈(12)组成;导轮座(7)起固定作用,将导向轮的所有零件固定到测量车架上,弹簧轴(10)穿过导轮座(7)上的孔,用螺母(13) 固定;导轮压板(9)上有开孔,通过两个孔穿到弹簧轴(10)上,同时弹簧 (8)也穿到弹簧轴(10)上,弹簧(8)的另一端为导向轮连杆(5),导向轮连杆(5)的一部分穿到弹簧(8)内部,另一部分穿到导轮座(7)的孔内;导向轮连杆(5)上卡有轴用弹性挡圈(11),以抵住弹簧(8)端部,导向轮连杆(5)另一端连接到导向轮轴套(2)上,导向轮轴套(2)上以次固定轴承(3)、孔用弹性挡圈(15)、滚轮(1)、编码器(4);光栅测量仪(6)的一端固定到导轮座(7)上,浮动端固定到滚轮轴套(2)上;导向轮安装于轨道测量车上,测量车顺轨道移动时,滚轮(1)带动编码器(4)旋转,从而得出顺轨移动的距离,光栅测量仪(6)的浮动端在滚轮轴套(2)的带动下产生移动量,从而测得轨道的规矩变化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