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防撞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4275发布日期:2018-09-11 18:34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折叠的市政道路防撞桶,属于市政道路安全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防撞桶主要设置在公路及城市道路上容易发生汽车与路中固定设施发生碰撞的部位,如:路的转弯处,路中岗亭、收费站及高架路的进出口,停车场、小区、花园、加油站等等,起到隔离作用,防撞桶是用高弹性、高强度的改性塑料制成,当汽车与该设备碰撞时,能有效地减小冲击力,因此,能显著地降低车与人地损伤。其表面贴有的反光膜,可以根据需要贴上指示标签。

现有的防撞桶一般是采用固定形状的塑料桶或铁桶制成,使用时将防撞桶搬运至使用现场后再向桶内填充泥砂等重物,体积大,给搬运及存放带来一定的难度,导致运输成本偏高。另外这些防撞桶密封性很差,水很容易蒸发完,很多防撞桶实际上只是一个空壳,使其对撞击物的缓冲能力大大降低,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折叠的市政道路防撞桶,方便搬运和存放,能够保证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折叠的市政道路防撞桶,包括外桶体和内桶体,所述外桶体为可伸缩的圆筒形桶,由双层柔性材料包裹螺旋状弹性金属条骨架支撑形成,外桶体的下端封闭,上端开口,两个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内桶体紧密贴在一起填充在外桶体的空腔内,所述内桶体由双层柔性材料包裹弹性金属条骨架支撑形成,所述弹性金属条骨架由横向骨架和纵向骨架组成,内桶体横截面形状为流线型,横向骨架的形状与内桶体横截面形状相适应,内桶体的上端设置有注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外桶体和内桶体的材料为柔性材料,比如pvc。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外表面粘贴有荧光条。

进一步地,所述注水口为圆形、矩形、正方形和椭圆形,注水口上加装有塑料翻盖封住,在遭受车辆撞击时,塑料翻盖自动被水冲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由于防撞桶的桶壁采用可塑性材料制成,当车辆撞击防撞桶时,该面能将撞击力传递给桶内的水使其被压,在水的压力下翻盖打开从而进行喷水耗能。本发明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运输过程中可压缩折叠成扁平状缩小体积,方便运输与存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为为本发明的外桶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为本发明的内桶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为本发明的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正视图;

图5为为本发明的外桶体压缩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1为外桶体、2为内桶体、3为螺旋状弹性金属条骨架、4为金属条骨架、5为注水口、6为荧光条、7为塑料翻盖、4-1为横向骨架、4-2为纵向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可折叠的市政道路防撞桶,包括外桶体1和内桶体2,所述外桶体1为可伸缩的圆筒形桶,由双层柔性材料包裹螺旋状弹性金属条骨架3支撑形成,外桶体1的下端封闭,上端开口,两个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内桶体2紧密贴在一起填充在外桶体1的空腔内,所述内桶体2由双层柔性材料包裹弹性金属条骨架3支撑形成,所述弹性金属条骨架4由横向骨架4-1和纵向骨架4-2组成,内桶体2横截面形状为流线型,横向骨架4-1的形状与内桶体2横截面形状相适应,内桶体2的上端设置有注水口5。

所述外桶体1和内桶体2的材料为柔性材料,比如pvc。

所述筒体1外表面粘贴有荧光条6。

所述注水口5为圆形、矩形、正方形和椭圆形,注水口5上加装有塑料翻盖7封住,在遭受车辆撞击时,塑料翻盖7自动被水冲开。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防撞桶,属于公路设施技术领域。包括外桶体和内桶体,所述外桶体为可伸缩的圆筒形桶,由双层柔性材料包裹螺旋状弹性金属条骨架支撑形成,外桶体的下端封闭,上端开口,两个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内桶体紧密贴在一起填充在外桶体的空腔内,所述内桶体由双层柔性材料包裹弹性金属条骨架支撑形成,所述弹性金属条骨架由横向骨架和纵向骨架组成,内桶体横截面形状为流线型,内桶体的上端设置有注水口。当车辆撞击防撞桶时,该面能将撞击力传递给桶内的水使其被压,在水的压力下翻盖打开从而进行喷水耗能。本发明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运输过程中可压缩折叠成扁平状缩小体积,方便运输与存放。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周玲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建筑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6.01
技术公布日:2018.09.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