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滑型沥青路面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2227发布日期:2018-11-24 13:26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路面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滑型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因其平整、耐磨、适合行车等优点,在我国路面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路面的抗滑性能直接与路面行车安全密切相关,随着人们对路面交通安全更加关注,对路面的抗滑性能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成为继早期损害之后又一关注的焦点。许多公路沥青路面建成通车后抗滑性能下降很快,在通车二至三年后的竣工验收检测中往往抗滑性能指标-横向力系数达不到相关规范的最低要求,不得不耗费巨资加铺抗滑表层来通过竣工验收。公路正式通车运营后,发生的许多交通事故也反映出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指标不达标是造成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巨大的浪费和不良社会影响。因此,如何建设抗滑性能良好且持久的沥青路面是摆在路面建设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滑型沥青路面施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滑型沥青路面施工工艺,采用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路基施工:

a、首先对路基范围内的树根、草根、垃圾清除干净,并保持路基干燥,根据土质适当预留虚高、找平,并应根据路面中心线检查两侧路基宽度;

b、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筑修硬路肩,且硬路肩的高度为25-40cm,宽为120-150cm,同时洒水湿润基层;

c、整形及碾压:先用推土机粗平,取2cm虚铺系数,结束后用平地机精平,以1cm虚铺系数,平地机由两侧中心刮平,精平结束后用压路机碾压,碾压过程中,随时检测水稳、顶面高程以及宽度,路面纵横坡度等实测项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碾压成型后做好养护工作,保证面层湿润,养生期为7-10天;

(2)透层油施工:基层碾压成型后应及时喷洒透层油,透层施工前彻底清扫干净基层顶面,保持基层顶面的清洁;

(3)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a、选料:采用石油沥青作为混合料,在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下层采用粒径为3-5mm的抗滑石料,用石油量为1.2-1.4kg/m2,其上层采用粒径为8-10mm的抗滑石料,用石油量为1.5-1.7kg/m2,并且使抗滑石料压入底层1/2-1/3,封层料采用60%的酸性石料同40%的碱性石料掺配,铺设厚度为1.5-2cm;

b、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摊铺温度要高于110~130℃以上,并采用机械、和人工进行摊铺,施工时采用分路幅摊铺,并设置样桩控制厚度,机械摊铺的松铺系数为1.15~1.35,相邻两幅摊铺带搭接10cm,气温较低时,摊铺沥青混合料过程中要加热烫平板,且缩短碾压长度;

c、沥青混合料的压实: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两种机型,特别地段使用小型压路机或人工热夯;沥青砼的压实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初压实时沥青混合料温度控制在135°以上,压路机从低的一侧向高的一侧碾压,震动压路机压实时压路机轮迹重叠10-20cm,胶轮碾压时,相邻碾压带重叠2/3轮宽,端部呈梯状延伸,最后一轮斜压,压完全幅为一遍;复压是在初压的作业面上进行,复压温度控制在125-135°,复压时先采用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2次后,再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碾压;碾压次数为4-6次,终压紧接着复压进行,其温度控制在90-125°,选用双钢轮式压路机,碾压次数为2-5次;

(4)接缝处理:

a、纵缝接缝部位施工:采取平接缝或自然缝方式,将搭接部分混合料回推,形成凸形,缝采用热接缝,缝边成直线,设置在通行车辆轮辙之外,与下层接缝的错位大于15cm,在纵缝上的混合料在摊铺后立即用一台钢轮静力压路机重叠15-20cm碾压,慢慢推进,直至接缝平顺、密实;

b、横接缝部位施工:平接缝施工,摊铺机在接近端部前1m处将熨平板稍稍抬起驶离现场,用人工将端部混合料铲齐后再碾压密实,然后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趁尚未冷透时垂直刨除端部层厚不足、平整度不符合要求的部分,使下次施工时成直角连接;

c、横向接缝的碾压先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碾压带的外侧放置供压路机行驶的挚木,碾压时压路机重心位于已压实的沥青混合料层,伸入新铺层的宽度宜为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沥青混合料移动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

(5)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开放路面。

优选的,所述步骤(1)精平结束后用压路机碾压,并遵循“先两边后中间,先静压后振动”的原则,防止沥青在碾压过程中,中间的沥青形两边偏移而导致沥青铺设不均匀,且压路机碾压后,轮迹深度小于5mm。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透层油采用阳离子慢裂乳化沥青pc-2,具有良好的拌合性、优异的粘结性及稀释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沥青混合料摊铺均匀、缓慢、连续不断的进行,并且边摊铺边整平,防止沥青路面不平整。

优选的,所述碾压机在启动或停止均为为减速缓慢进行,且碾压机在一碾压段内的终压点上成台阶延伸,相邻碾压带相错为0.5-1m,使压实接头成45°,保证压实接头不在同一横断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施工工艺可以使沥青路面的结构稳定,在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下层采用粒径为3-5mm的抗滑石料,用石油量为1.2-1.4kg/m2,其上层采用粒径为8-10mm的抗滑石料,用石油量为1.5-1.7kg/m2,并且使抗滑石料压入底层1/2-1/3,封层料采用60%的酸性石料同40%的碱性石料掺配,铺设厚度为1.5-2cm,不仅可以获得长期的抗滑效果,而且还能使沥青路面的宏观构造好、纹理深度大、抗滑石料用料少、施工方便、造价低、可见度好,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磨光值不同矿料参配,可以获得长期微观粗糙表面,同时利用筑修硬路肩作为辅助,可防止泥土带入路面,有利于保持路面的清洁和粗糙度,两者的相互结合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沥青路面的抗滑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抗滑型沥青路面施工工艺,采用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路基施工:

a、首先对路基范围内的树根、草根、垃圾清除干净,并保持路基干燥,根据土质适当预留虚高、找平,并应根据路面中心线检查两侧路基宽度;

b、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筑修硬路肩,且硬路肩的高度为25cm,宽为120cm,同时洒水湿润基层;

c、整形及碾压:先用推土机粗平,取2cm虚铺系数,结束后用平地机精平,以1cm虚铺系数,平地机由两侧中心刮平,精平结束后用压路机碾压,碾压过程中,随时检测水稳、顶面高程以及宽度,路面纵横坡度等实测项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碾压成型后做好养护工作,保证面层湿润,养生期为10天;

(2)透层油施工:基层碾压成型后应及时喷洒透层油,透层施工前彻底清扫干净基层顶面,保持基层顶面的清洁;

(3)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a、选料:采用石油沥青作为混合料,在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下层采用粒径为3-5mm的抗滑石料,用石油量为1.2-1.4kg/m2,其上层采用粒径为8-10mm的抗滑石料,用石油量为1.5-1.7kg/m2,并且使抗滑石料压入底层1/2-1/3,封层料采用60%的酸性石料同40%的碱性石料掺配,铺设厚度为2cm;

b、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摊铺温度要高于130℃以上,并采用机械、和人工进行摊铺,施工时采用分路幅摊铺,并设置样桩控制厚度,机械摊铺的松铺系数为1.15,相邻两幅摊铺带搭接10cm,气温较低时,摊铺沥青混合料过程中要加热烫平板,且缩短碾压长度;

c、沥青混合料的压实: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两种机型,特别地段使用小型压路机或人工热夯;沥青砼的压实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初压实时沥青混合料温度控制在135°以上,压路机从低的一侧向高的一侧碾压,震动压路机压实时压路机轮迹重叠10cm,胶轮碾压时,相邻碾压带重叠2/3轮宽,端部呈梯状延伸,最后一轮斜压,压完全幅为一遍;复压是在初压的作业面上进行,复压温度控制在125°,复压时先采用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2次后,再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碾压;碾压次数为4次,终压紧接着复压进行,其温度控制在100°,选用双钢轮式压路机,碾压次数为5次;

(4)接缝处理:

a、纵缝接缝部位施工:采取平接缝或自然缝方式,将搭接部分混合料回推,形成凸形,缝采用热接缝,缝边成直线,设置在通行车辆轮辙之外,与下层接缝的错位大于15cm,在纵缝上的混合料在摊铺后立即用一台钢轮静力压路机重叠15cm碾压,慢慢推进,直至接缝平顺、密实;

b、横接缝部位施工:平接缝施工,摊铺机在接近端部前1m处将熨平板稍稍抬起驶离现场,用人工将端部混合料铲齐后再碾压密实,然后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趁尚未冷透时垂直刨除端部层厚不足、平整度不符合要求的部分,使下次施工时成直角连接;

c、横向接缝的碾压先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碾压带的外侧放置供压路机行驶的挚木,碾压时压路机重心位于已压实的沥青混合料层,伸入新铺层的宽度宜为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沥青混合料移动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

(5)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开放路面。

在本实施例中,在高速公路上测得的横向力系数(sfc)为72,摆值(bpn)为60,构造深度为(td)为0.65;

在一级公路上测得的横向力系数(sfc)为70,摆值(bpn)为61,构造深度(td)为0.66。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步骤(1)中硬路肩的高度为32cm,宽为130cm;

所述步骤(3)中机械摊铺的松铺系数为1.25,震动压路机压实时压路机轮迹重叠15cm;

其他与实施例一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在高速公路上测得的横向力系数(sfc)为75,摆值(bpn)为67,构造深度为(td)为0.64;

在一级公路上测得的横向力系数(sfc)为73,摆值(bpn)为64,构造深度(td)为0.64。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步骤(1)中硬路肩的高度为40cm,宽为150cm;

所述步骤(3)中机械摊铺的松铺系数为1.35,震动压路机压实时压路机轮迹重叠20cm;

其他与实施例一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在高速公路上测得的横向力系数(sfc)为74,摆值(bpn)为67,构造深度为(td)为0.67;

在一级公路上测得的横向力系数(sfc)为75,摆值(bpn)为65,构造深度(td)为0.65。

通过以上实施例测试结果可以得出本发明提供的沥青路面施工工艺的抗滑性能较好。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