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溶发育区路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6769发布日期:2019-01-22 22:19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岩溶发育区路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溶发育区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

岩溶地质在我国广泛分布,特别是我国广西、云南、贵州,岩溶强烈发育区分布范围较大,高速铁路通过岩溶强烈发育区时,如果完全以桥梁通过,则投资非常高;如果以路基形式通过,传统的做法是以桩网或桩板结构路基通过,但由于仍是采用填筑土进行了路基填筑,使得加固处理范围宽,且路基填筑体重量大、宽度大,故路基工程投资也较高,有时甚至高于桥梁投资。

因而,现有岩溶强烈发育区的铁路路基存在着路基荷载大、加固处理范围宽和投资过高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岩溶发育区路基结构,其安全可靠、路基负荷小,且加固处理范围窄、投资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岩溶发育区路基结构,包括支撑加固桩、纵向托梁和框架结构;支撑加固桩横向间隔成排、纵向间隔成列设置在地基中,纵向托梁设置在支撑加固桩顶部,框架结构设置在纵向托梁顶部。

本实用新型一种岩溶发育区路基结构,利用支撑加固桩承担上部纵向托梁、框架结构的重力及上部列车荷载;利用纵向托梁把支撑加固桩的桩顶连接起来,利于上部荷载均匀的传递到支撑加固桩上,同时其作为框架结构的固定基础,对框架结构在竖向和横向进行约束;利用框架结构替代传统的路基填筑体,具有重量轻、结构整体性好、占地面积少等特点,可以大大降低工程投资,同时其作为上部轨道结构的承载基础,并把上部荷载传递至支撑加固桩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安全可靠、路基负荷小,且加固处理范围窄、投资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岩溶发育区路基结构的一种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岩溶发育区路基结构中支撑加固桩与纵向托梁的一种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岩溶发育区路基结构中一种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加固桩;2.纵向托梁;3.框架结构;4.岩溶空洞;5.纵向墙;6.悬臂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岩溶发育区路基结构,包括支撑加固桩1、纵向托梁2和框架结构3;支撑加固桩1横向间隔成排、纵向间隔成列设置在地基中,纵向托梁2设置在支撑加固桩1顶部,框架结构3设置在纵向托梁2顶部。

本实用新型一种岩溶发育区路基结构,利用支撑加固桩1承担上部纵向托梁2、框架结构3的重力及上部列车荷载;利用纵向托梁2把支撑加固桩1的桩顶连接起来,利于上部荷载均匀的传递到支撑加固桩1上,同时其作为框架结构3的固定基础,对框架结构3在竖向和横向进行约束;利用框架结构3替代传统的路基填筑体,具有重量轻、结构整体性好、占地面积少等特点,可以大大降低工程投资,同时其作为上部轨道结构的承载基础,并把上部荷载传递至支撑加固桩1上。

进一步地,支撑加固桩1为圆柱体、方体或者其他形状;纵向托梁2为方体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纵向托梁2设在相对平面以下,即在地面、山体或土丘上表面等以下,减少地面冲力的影响,且埋在地下不影响地被植物的生长,一定程度上具有环保功效。

进一步地,支撑加固桩1为粉喷桩、搅拌桩或碎石桩。粉喷桩是深层搅拌法加固地基方法的一种形式,是采用粉体状固化剂来进行软基搅拌处理的方法。适合于加固各种成因的饱和软粘土,中国常用于加固淤泥、淤泥质土、粉土和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搅拌桩是用于加固饱和软黏土低地基的一种方法,它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碎石桩是以碎石(卵石)为主要材料制成的复合地基加固桩。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支撑加固桩1桩底穿过岩溶空洞4固定在地基中,避免了岩溶空洞4的存在或继续发育对支撑加固桩1的稳定性的影响。

进一步地,纵向托梁2与下部的支撑加固桩1和框架结构3刚性连接。刚性连接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螺栓连接,还可以是水泥浇筑连接,还可以是其他连接方式,保证受力的均匀稳定性。

进一步地,框架结构3包括纵向墙5和悬臂板6;纵向墙5上部和悬臂板6相连接,下部与纵向托梁2对应连接。纵向墙5即纵向延伸的墙体结构,由水泥浇筑而成;框架结构取消了路基填筑结构,减轻了重量,且结构整体性好、占地面积少,大大降低工程投资,同时其作为上部轨道结构的承载基础,并把上部荷载传递至支撑加固桩1上。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纵向墙5和悬臂板6的连接处呈倒锥形结构,在加强纵向墙5和悬臂板6连接的同时,更加方便荷载力的向下传递。

进一步地,纵向墙5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根据所需的悬臂板6的宽度来确定纵向墙5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也可以为三个,还可以为四个、五个或6个,均是为了确保路基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纵向墙5为连续墙体或带空窗造型的墙体。连续墙体强度大,空窗造型的墙体,美观且能节约墙体材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