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及具有其的轨道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2959发布日期:2019-07-27 10:38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道岔及具有其的轨道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岔及具有其的轨道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道岔用于使轨道车辆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从而提升轨道线路的通过能力。相关技术中,跨座式单轨的道岔在轨道分岔处通过替换梁的形式实现换道,这种形式的道岔结构体量大、长度大、占地面积大,大大增加了建设成本,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景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道岔,具有体量小、长度小、占地面积小、过岔速度快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道岔,包括:

第一旋转装置,所述第一旋转装置可绕第一转动轴线转动;

第一道岔梁和第二道岔梁,所述第一道岔梁和所述第二道岔梁相邻设置,且均与所述第一旋转装置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道岔梁包括多个首尾固定相连的曲线段,且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曲线段在连接处具有夹角。

所述第一道岔梁和所述第二道岔梁均与所述第一旋转装置固定连接,即所述第一道岔梁和所述第二道岔梁通过所述第一旋转装置的转动而同步地转动,从而具有较高的转辙速度。所述第一道岔梁的多个曲线段在连接处具有夹角,使得所述第一道岔梁向着换道的方向更快地偏移,更快地拉开与所述第二道岔梁的距离,从而使得所述第一道岔梁和所述第二道岔梁的长度变短,进而使得所述道岔的体量变小,占地面积更小,从而降低成本。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道岔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在所述第一道岔梁的多个曲线段中,所述第一道岔梁两端的曲线段的半径最小。所述第一道岔梁两端的曲线段半径较小使得所述第一道岔梁更快地偏离所述第二道岔梁,进一步使得所述道岔的体量变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在所述第一道岔梁的多个曲线段中,所述第一道岔梁中间的曲线段的半径最大。所述第一道岔梁中间的曲线段半径较大可保证轨道车辆具有足够的过岔速度和良好的过岔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道岔梁的多个曲线段的半径自所述第一道岔梁的中间向一端的方向依次减小。自所述第一道岔梁的中间向一端的方向依次减小半径的多个曲线段,既使得所述道岔的体量变小,又使得轨道车辆具有足够的过岔速度和良好的过岔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道岔梁的至少部分曲线段为变半径曲线段,且所述变半径曲线段的曲率半径自所述第一道岔梁的中间向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自所述第一道岔梁的中间向一端的方向依次减小曲率半径的变半径曲线段,既使得所述道岔的体量变小,还使得轨道车辆具有足够的过岔速度和良好的过岔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道岔梁的曲线段为二到六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道岔梁的曲线段为四个,且所述第一道岔梁中间的两个曲线段的半径均大于所述第一道岔梁两端的两个曲线段的半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道岔梁中间的两个曲线段的半径相同,且所述第一道岔梁中间的两个曲线段在连接处具有夹角。半径相同的两个相邻的所述曲线段在连接处形成夹角,既使得所述道岔的体量变小,还减小了夹角对轨道车辆的过岔速度和过岔舒适性的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道岔梁为直线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道岔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道岔梁和所述第二道岔梁绕所述第一转动轴线转动,以使所述第一道岔梁连接在第一前端轨道梁与第一后端轨道梁之间,或使所述第二道岔梁连接在所述第一前端轨道梁与第二后端轨道梁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当所述第一道岔梁连接在所述第一前端轨道梁与所述第一后端轨道梁之间时,所述第一前端轨道梁与所述第一道岔梁在连接处具有夹角。所述第一道岔梁与所述第一前端轨道梁在连接处形成夹角,既使得所述道岔的体量变小,还减小了夹角对轨道车辆的过岔速度和过岔舒适性的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道岔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后端轨道梁固定连接的第一衔接梁;当所述第一道岔梁连接在所述第一前端轨道梁与所述第一后端轨道梁之间时,所述第一道岔梁与所述第一后端轨道梁通过所述第一衔接梁连接。所述第一衔接梁使得所述第一道岔梁得以更好地与所述第一后端轨道梁连接,方便所述第一道岔梁的安装和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当所述第一道岔梁连接在所述第一前端轨道梁与所述第一后端轨道梁之间时,所述第一道岔梁与所述第一衔接梁间隙配合,且配合面为圆柱面。所述第一道岔梁与所述第一衔接梁通过圆柱面的结构间隙配合,实现了平滑转动,从而保证轨道车辆的过岔速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道岔梁与所述第二后端轨道梁可枢转地连接,且所述第二道岔梁与所述第二后端轨道梁的枢转轴为所述第一转动轴线。将所述第一转动轴线设于所述第二道岔梁的一端,可缩短所述第一道岔梁的长度,且便于所述道岔的安装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道岔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后端轨道梁固定连接的第二衔接梁;所述第二衔接梁与所述第二道岔梁可枢转地连接,且所述第二衔接梁与所述第二道岔梁的枢转轴为所述第一转动轴线。所述第二衔接梁使得所述第二道岔梁得以更好地与所述第二后端轨道梁连接,方便所述第二道岔梁的安装和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道岔还包括:第二旋转装置,所述第二旋转装置可绕第二转动轴线转动;第三道岔梁和第四道岔梁,所述第三道岔梁和所述第四道岔梁相邻设置,且均与所述第二旋转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道岔梁包括多个首尾固定相连的曲线段,且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曲线段在连接处具有夹角;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三道岔梁和所述第四道岔梁绕所述第二转动轴线转动,以使所述第三道岔梁连接在所述第一道岔梁与所述第一后端轨道梁之间,或使所述第四道岔梁连接在所述第二前端轨道梁与所述第一后端轨道梁之间。所述第一道岔梁、所述第二道岔梁、所述第三道岔梁和所述第四道岔梁形成渡线道岔,使得第一前端轨道梁连接所述第一后端轨道梁或第二后端轨道梁、第二前端轨道梁连接所述第一后端轨道梁或第二后端轨道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系统,包括轨道梁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道岔。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道岔,所述轨道系统使得轨道车辆在所述道岔处具有较高的转辙速度,且所述道岔体量更小,占地面积更小,从而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轨道车辆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轨道系统。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轨道系统,使得所述轨道车辆在所述道岔处具有较高的转辙速度,且所述道岔体量更小,占地面积更小,从而降低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轨道车辆包括走行轮和导向轮;所述走行轮适于运行在所述轨道梁或所述第一道岔梁或所述第二道岔梁的顶表面上;所述导向轮适于运行在所述轨道梁或所述第一道岔梁或所述第二道岔梁的侧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道岔和轨道系统的示意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道岔和轨道系统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道岔的第一道岔梁的示意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道岔和轨道系统的示意简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道岔和轨道系统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道岔和轨道系统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道岔和轨道系统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道岔和轨道系统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道岔和轨道系统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00:道岔;

10:第一转动轴线;11:第一底板;

12:第一旋转装置;121:第一前端台车;122:第一中间台车;123:第一后端台车;

13:第一道岔梁; 130:曲线段; 131:第一曲线段;132:第二曲线段;133:第三曲线段;134:第四曲线段;13A:第一连接处;13B:第二连接处;13C:第三连接处;132a:第一切线;133a:第二切线;

14:第二道岔梁;

15:第一驱动装置;150:第一伸缩杆;

20:第二转动轴线;21:第二底板;22:第二旋转装置;23:第三道岔梁;24:第四道岔梁;

31:第一衔接梁;31a:第一配合面;31b:第二配合面;32:第二衔接梁;33:第三衔接梁;

200:轨道系统;

210:轨道梁;210a:顶表面;210b:侧表面;211:第一前端轨道梁;212:第二前端轨道梁;213:第一后端轨道梁;214:第二后端轨道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垂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其中,x轴方向为横向,x轴正方向为左,x轴负方向为右;y轴方向为纵向,y轴正方向为后,y轴负方向为前;z轴方向为垂向或竖直方向,z轴正方向为上,z轴负方向为下;xOy平面即水平面,yOz平面即纵向竖直平面,xOz平面即横向竖直平面。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气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9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道岔100及具有其的轨道系统200和轨道交通系统。其中图1、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道岔100和轨道系统200的示意简图,表示道岔100和轨道系统200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征。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轨道系统200和轨道车辆。轨道车辆适于在轨道系统200的轨道梁210上行驶,并通过轨道系统200的道岔100实现过岔换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轨道车辆为跨座式单轨车辆,轨道梁210为单轨轨道。轨道车辆包括走行轮和导向轮,所述走行轮适于运行在轨道梁210的顶表面210a上,为轨道车辆起驱动和支撑的作用;所述导向轮适于运行在轨道梁210的侧表面210b上,为轨道车辆起行驶导向和横向稳定的作用。

如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道岔100包括第一旋转装置12、第一道岔梁13和第二道岔梁14。第一旋转装置12可绕第一转动轴线10转动。第一道岔梁13和第二道岔梁14相邻设置,且均与第一旋转装置12固定连接。第一道岔梁13包括多个首尾固定相连的曲线段130,且至少两个相邻的曲线段130在连接处具有夹角,即两个相邻的曲线段130各自在连接处的切线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

第一道岔梁13和第二道岔梁14均与第一旋转装置12固定连接,即第一道岔梁13和第二道岔梁14通过第一旋转装置12的转动而同步地转动,从而具有较高的转辙速度。第一道岔梁13的多个曲线段130在连接处具有夹角,使得第一道岔梁13向着换道的方向更快地偏移,更快地拉开与第二道岔梁14的距离,从而使得第一道岔梁13和第二道岔梁14的长度变短,进而使得道岔100的体量变小,占地面积更小,从而降低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旋转装置12可绕第一转动轴线10转动地安装在第一底板11上,第一底板11可以是板状结构、可以是平台结构的上表面、还可以是地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道岔梁13的多个曲线段130一体成型,便于制造,更好地保证第一道岔梁13的整体精度。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道岔梁13的多个曲线段130分别单独制成,再通过拼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道岔梁13的多个曲线段130中,第一道岔梁13两端的曲线段130的半径最小,即第一道岔梁13两端的曲线段130的半径均小于第一道岔梁13的其他曲线段130的半径。需要说明的是,曲线段130的半径是指曲线段130上各处的曲率半径;当曲线段130为圆弧形时,曲线段130上各处的曲率半径均相同,即为圆弧的半径;当曲线段130为变半径曲线段时,曲线段130上各处的曲率半径不相同,则一个变半径曲线段130的半径大于另一个变半径曲线段130的半径是指前者的最小曲率半径大于后者的最大曲率半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道岔梁13两端的曲线段130的半径相同。第一道岔梁13两端的曲线段半径较小使得第一道岔梁13更快地偏离第二道岔梁14,进一步使得道岔100的体量变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道岔梁13的多个曲线段130中,第一道岔梁13中间的曲线段130的半径最大,即第一道岔梁13中间的曲线段130的半径均大于第一道岔梁13的其他曲线段130的半径。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一道岔梁13的曲线段130的个数为奇数,则“第一道岔梁13中间的曲线段130”是指第一道岔梁13中间的一个曲线段130或三个曲线段130;若第一道岔梁13的曲线段130的个数为偶数,则“第一道岔梁13中间的曲线段130”是指第一道岔梁13中间的两个曲线段130。第一道岔梁13中间的曲线段130半径较大可保证轨道车辆具有足够的过岔速度和良好的过岔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道岔梁13的多个曲线段130的半径自第一道岔梁13的中间向一端的方向依次减小。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一道岔梁13的曲线段130的个数为奇数,则第一道岔梁13中间的一个曲线段130的半径到一端的一个曲线段130的半径依次减小;若第一道岔梁13的曲线段130的个数为偶数,则第一道岔梁13中间的两个曲线段130中靠近一端的一个曲线段130的半径到这一端的一个曲线段130的半径依次减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道岔梁13的多个曲线段130的半径自第一道岔梁13的中间向另一端的方向也依次减小。自第一道岔梁13的中间向一端的方向依次减小半径的多个曲线段130,既使得道岔100的体量变小,又使得轨道车辆具有足够的过岔速度和良好的过岔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道岔梁13的至少部分曲线段130为变半径曲线段,且变半径曲线段130的曲率半径自第一道岔梁13的中间向一端的方向逐渐减小。自第一道岔梁13的中间向一端的方向依次减小曲率半径的变半径曲线段130,既使得道岔100的体量变小,还使得轨道车辆具有足够的过岔速度和良好的过岔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道岔梁13的曲线段130为二到六个,可根据线路的实际需要(如地形因素、轨道车辆的过岔速度和转弯半径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第一道岔梁13的曲线段130为四个,四个曲线段130连成的第一道岔梁13可满足大部分的线路运行需要,保证道岔100具有较小的体量,还使得轨道车辆具有足够的过岔速度和良好的过岔舒适性。

如图1所示,第一道岔梁13的四个曲线段130分别为依次首尾固定连接的第一曲线段131、第二曲线段132、第三曲线段133、第四曲线段13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道岔梁13中间的两个曲线段130(第二曲线段132和第三曲线段133)的半径均大于第一道岔梁13两端的两个曲线段130(第一曲线段131和第四曲线段134)的半径,保证道岔100具有较小的体量,还使得轨道车辆具有足够的过岔速度和良好的过岔舒适性。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第一曲线段131和第二曲线段132之间的连接处为第一连接处13A,第二曲线段132和第三曲线段133之间的连接处为第二连接处13B,第三曲线段133和第四曲线段134之间的连接处为第三连接处13C。需要说明的是,图1、图3和图4中的第一连接处13A、第二连接处13B和第三连接处13C以小圈表示来突出具体的位置以及分辨第一曲线段131、第二曲线段132、第三曲线段133和第四曲线段134,而不是表示第一连接处13A、第二连接处13B和第三连接处13C的形状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道岔梁13中间的两个曲线段130(第二曲线段132和第三曲线段133)的半径相同,且第一道岔梁13中间的两个曲线段130(第二曲线段132和第三曲线段133)在连接处(第二连接处13B)具有夹角。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曲线段132和第三曲线段133在第二连接处13B具有夹角,即第二曲线段132在第二连接处13B处的第一切线132a与第三曲线段133在折点13A处的第二切线133a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如图3所示。具有半径相同的两个相邻的曲线段130在连接处形成夹角,既使得道岔100的体量变小,还减小了夹角对轨道车辆的过岔速度和过岔舒适性的影响。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曲线段131和第二曲线段132在第一连接处13A可具有夹角,也可以平滑连接(即夹角为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曲线段133和第四曲线段134在第三连接处13C可具有夹角,也可以平滑连接(即夹角为0)。

如图4-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道岔梁14为直线梁。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道岔梁13也可以为曲线梁,包括多个首尾固定相连的曲线段,且至少两个相邻的曲线段在连接处具有夹角。

如图2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道岔100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15,第一驱动装置15用于驱动第一道岔梁13和第二道岔梁14绕第一转动轴线10转动,以使第一道岔梁13连接在第一前端轨道梁211与第一后端轨道梁213之间,或使第二道岔梁14连接在第一前端轨道梁211与第二后端轨道梁214之间。由于第一道岔梁13和第二道岔梁14通过第一旋转装置12固定连接,则第一道岔梁13和第二道岔梁14同步转动,从而具有较高的转辙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道岔梁13连接在第一前端轨道梁211与第一后端轨道梁213之间时,第一前端轨道梁211与第一道岔梁13在连接处具有夹角。第一前端轨道梁211为第一道岔梁13与第一前端轨道梁211在连接处形成夹角,既使得道岔100的体量变小,还减小了夹角对轨道车辆的过岔速度和过岔舒适性的影响。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前端轨道梁211适于与第一道岔梁13连接的部分为直线梁。

如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道岔100还包括与第一后端轨道梁213固定连接的第一衔接梁31。当第一道岔梁13连接在第一前端轨道梁211与第一后端轨道梁213之间时,第一道岔梁13与第一后端轨道梁213通过第一衔接梁31连接。第一衔接梁31使得第一道岔梁13得以更好地与第一后端轨道梁213连接,方便第一道岔梁13的安装和转动。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道岔梁13连接在第一前端轨道梁211与第一后端轨道梁213之间时,第一道岔梁13与第一衔接梁31间隙配合,且两者的配合面为第一配合面31a,第一配合面31a为圆柱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面31a的旋转轴线为第一转动轴线10。第一道岔梁13与第一衔接梁31通过圆柱面的结构间隙配合,实现了平滑转动,从而保证轨道车辆的过岔速度。

如图1-2和图4-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道岔梁14与第二后端轨道梁214可枢转地连接,且第二道岔梁14与第二后端轨道梁214的枢转轴为第一转动轴线10。将第一转动轴线10设于第二道岔梁14的一端,可缩短第一道岔梁13的长度,且便于道岔100的安装定位。优选地,第二道岔梁14为直线梁。

如图2和图5-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道岔100还包括与第二后端轨道梁214固定连接的第二衔接梁32。第二衔接梁32与第二道岔梁14可枢转地连接,且第二衔接梁32与第二道岔梁14的枢转轴为第一转动轴线10。第二衔接梁32使得第二道岔梁14得以更好地与第二后端轨道梁214连接,方便第二道岔梁14的安装和转动。

如图2和图5-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旋转装置12包括第一前端台车121、第一中间台车122和第一后端台车123,且第一前端台车121、第一中间台车122和第一后端台车123分别可绕第一转动轴线10转动地安装在第一底板11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前端台车121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一前端台车121与第一道岔梁13的前端固定连接,另一个第一前端台车121与第二道岔梁14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一中间台车122为一个,且其一端与第一道岔梁13的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道岔梁14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一后端台车123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一后端台车123与第一道岔梁13的后端固定连接,另一个第一后端台车123与第二道岔梁14的后端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道岔梁13的前端是指第一道岔梁13靠近第一前端轨道梁211的一端,第一道岔梁13的后端是指第一道岔梁13靠近第一后端轨道梁213的一端,第二道岔梁14的前端是指第二道岔梁14靠近第一前端轨道梁211的一端,第二道岔梁14的后端是指第二道岔梁14靠近第二后端轨道梁214的一端。第一道岔梁13和第二道岔梁14通过第一旋转装置12的第一前端台车121、第一中间台车122和第一后端台车123实现可绕第一转动轴线10同步转动地安装在第一底板11上,使得道岔100的转辙更流畅、更迅速、更可靠。

如图2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15包括第一伸缩杆150。第一伸缩杆150的一端可转动地与第一中间台车122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与第一底板11连接。第一驱动装置15通过第一伸缩杆150的伸缩运动和旋转运动,驱动第一道岔梁13和第二道岔梁14绕第一转动轴线10转动,以使第一道岔梁13连接在第一前端轨道梁211与第一后端轨道梁213之间,或使第二道岔梁14连接在第一前端轨道梁211与第二后端轨道梁214之间,使得道岔100的转辙更流畅、更迅速、更可靠。

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道岔100还包括:第二旋转装置22、第三道岔梁23、第四道岔梁24和第二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第二旋转装置22可绕第二转动轴线20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旋转装置22可绕第二转动轴线20转动地安装在第二底板21上,第二底板21可以是板状结构、可以是平台结构的上表面、还可以是地面。第三道岔梁23和第四道岔梁24相邻设置,且均与第二旋转装置22固定连接。第三道岔梁23包括多个首尾固定相连的曲线段,且至少两个相邻的曲线段在连接处具有夹角。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三道岔梁23和第四道岔梁24绕第二转动轴线20转动,以使第三道岔梁23连接在第一道岔梁13与第一后端轨道梁213之间,或使第四道岔梁24连接在第二前端轨道梁212与第一后端轨道梁213之间。第一道岔梁13、第二道岔梁14、第三道岔梁23和第四道岔梁24形成渡线道岔100,使得第一前端轨道梁211连接第一后端轨道梁213或第二后端轨道梁214、第二前端轨道梁212连接所述第一后端轨道梁213或第二后端轨道梁214。

如图8-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衔接梁31设置在第一道岔梁13和第三道岔梁23之间,且第一衔接梁31相对于第一前端轨道梁211和第一后端轨道梁213固定设置。当第一道岔梁13与第一前端轨道梁211连接、且第三道岔梁23与第一后端轨道梁213连接时,第一道岔梁13与第三道岔梁23通过第一衔接梁31连接。

如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道岔梁13与第三道岔梁23通过第一衔接梁31连接时,第一道岔梁13与第一衔接梁31间隙配合,且两者的配合面为第一配合面31a,第一配合面31a为圆柱面;第三道岔梁23与第一衔接梁31间隙配合,且两者的配合面为第二配合面31b,第二配合面31b为圆柱面。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面31a的旋转轴线为第一转动轴线10,第二配合面31b的旋转轴线为第二转动轴线20。

如图8-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道岔梁24与第二前端轨道梁212可枢转地连接,且第四道岔梁24与第二前端轨道梁212的枢转轴为第二转动轴线20。将第二转动轴线20设于第四道岔梁24的一端,可缩短第三道岔梁23的长度,且便于道岔100的安装定位。优选地,第四道岔梁24为直线梁。

如图8-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道岔100还包括与第二前端轨道梁212固定连接的第三衔接梁33。第三衔接梁33与第四道岔梁24可枢转地连接,且第三衔接梁33与第四道岔梁24的枢转轴为第二转动轴线20。第三衔接梁33使得第四道岔梁24得以更好地与第二前端轨道梁212连接,方便第四道岔梁24的安装和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旋转装置22包括第二前端台车(图中未示出)、第二中间台车(图中未示出)和第二后端台车(图中未示出),且第二前端台车、第二中间台车和第二后端台车分别可绕第二转动轴线20转动地安装在第二底板21上。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前端台车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二前端台车与第三道岔梁23的前端固定连接,另一个第二前端台车与第四道岔梁24的前端固定连接;第二中间台车为一个,且其一端与第三道岔梁23的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四道岔梁24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二后端台车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二后端台车与第三道岔梁23的后端固定连接,另一个第二后端台车与第四道岔梁24的后端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道岔梁23的前端是指第三道岔梁23靠近第一前端轨道梁211的一端,第三道岔梁23的后端是指第三道岔梁23靠近第一后端轨道梁213的一端,第四道岔梁24的前端是指第四道岔梁24靠近第二前端轨道梁212的一端,第四道岔梁24的后端是指第四道岔梁24靠近第一后端轨道梁213的一端。第三道岔梁23和第四道岔梁24通过第二旋转装置22的第二前端台车、第二中间台车和第二后端台车实现可绕第二转动轴线20同步转动地安装在第二底板21上,使得道岔100的转辙更流畅、更迅速、更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伸缩杆(图中未示出)。第二伸缩杆的一端可转动地与第二中间台车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与第二底板21连接。第二驱动装置通过第二伸缩杆的伸缩运动和旋转运动,驱动第三道岔梁23和第四道岔梁24绕第二转动轴线20转动,以使第三道岔梁23连接在第一道岔梁13与第一后端轨道梁213之间,或使第四道岔梁24连接在第二前端轨道梁212与第一后端轨道梁213之间,使得道岔100的转辙更流畅、更迅速、更可靠。

如图6-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轨道系统200包括轨道梁210和道岔100。轨道车辆在轨道梁210上行驶,并通过道岔100从一段轨道梁210改道另一段轨道梁210。其中,第一前端轨道梁211、第二前端轨道梁212、第一后端轨道梁213、第二后端轨道梁214均为轨道梁210的一部分。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道岔100,轨道系统200使得轨道车辆在道岔100处具有较高的转辙速度,且由于道岔100体量较小,占地面积较小,从而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道岔100、轨道系统200和轨道交通系统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