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交桥声屏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0026发布日期:2019-05-17 20:58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交桥声屏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声屏障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立交桥声屏障。



背景技术:

城市生活中处处充满噪音,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音尤其令人烦躁,尤其是一些处于居民区附近的道路,更容易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噪声污染;更严重的是,城市中为了缓解交通拥堵设置了很多立交桥,立交桥即为车辆汇集处,车辆多,并且有很多上坡路段和拐弯路段,所以在立交桥处车辆产生的噪音尤其大,由于立交桥不同于地面道路,需要对立交桥加设声屏障,并且对适用于立交桥的声屏障做针对性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交桥声屏障,本声屏障架设于立交桥的水泥墩上,并且具有模块化的快速拆装结构,重复利用率高、翻修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立交桥声屏障,本声屏障固定连接于立交桥桥边的水泥墩,包括集成支撑以及用以连接集成支撑与水泥墩的支撑座,集成支撑用以支撑声屏障组,支撑座用以连接集成支撑和水泥墩。声屏障组包括若干声屏障板。集成支撑设置有支撑槽,声屏障板插接于支撑槽中。该支撑座上侧设置有座体槽部,该集成支撑卡接于该座体槽部内,该支撑座下侧设置有用于卡接该水泥墩顶部的一对卡爪。集成支撑的第一端配置有卯部,集成支撑的第二端配置有用于连接卯部的榫部,相邻的集成支撑通过卯部与榫部连接。

进一步地,该对卡爪包括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第一卡爪包括第一爪板以及配置于第一爪板与水泥墩之间的第一卡板,第一卡板用于卡接水泥墩,第一爪板上螺纹连接有若干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用以推动第一卡板抵接于水泥墩。

第二卡爪包括第二爪板以及配置于第二爪板与水泥墩之间的挤压组件,挤压组件包括第二卡板和楔形驱动块,第二卡板用于卡接水泥墩,楔形驱动块抵接于第二卡板与第二卡板之间,第二卡板设置有用于抵接楔形驱动块的卡板楔形面;第二卡板和第二爪板之间配置有用于驱动楔形驱动块相对第二卡板滑移的第二螺栓。

进一步地,声屏障板包括一对吸音板以及设于该对吸音板之间用于支撑吸音板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支撑板体以及一对夹块,该对夹块分设于支撑板体的较长边且与支撑板体固定连接,夹块与支撑板体呈T形分布,与支撑板体相邻的夹块的一侧设有夹槽部,夹槽部用以夹持吸音板。

进一步地,卯部包括一对对称分布的L型板,L型板包括固定连接的连接块和支块,连接块与第一端表面固定连接,该对连接块之间形成第一槽部;榫部包括由第二端向外延伸形成的支撑部,支撑部的端部向两侧延伸形成第一凸块,第一凸块表面、支撑部表面以及第二端表面合围形成第二槽部;相邻的集成围板的第一凸块嵌入第一槽部,支块嵌入第二槽部。

进一步地,吸音板包括支撑板以及复合于支撑板的聚合微粒吸声层,支撑板的较长边设有凸块,凸块设于夹槽部中;聚合微粒吸声层设于声屏障板的外表面,支撑板与支撑板体之间形成吸音空腔。

进一步地,在一支撑架中,一夹块设为第一夹块,另一夹块设为第二夹块,远离支撑板体的第一夹块的表面凹设有密封槽,远离支撑板体的第二夹块的表面凸设有密封块;在一声屏障组的相邻声屏障板之间,密封块卡接于密封槽中。支撑板体两侧设有用于支撑吸音板的支撑块,支撑板体中、夹块中、支撑块中设有镂空部。

进一步地,夹槽部表面设有让位斜面,用以吸音板的凸块安装入夹槽部。

进一步地,相邻围板组之间配置有用于密封相邻围板组间隙的挡杆,挡杆包括杆部底端和杆部顶端,杆部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有夹持板,用以夹持与挡杆相邻的声屏障板。

第一端顶部凹设有第一支槽,且第一支槽连通支撑槽内壁与第一槽部;支撑部的顶部凹设有第二支槽,第二支槽导通支撑部端面和支撑槽内壁;第一支槽与第二支槽连通形成支槽部;杆部底端固定连接有插接于支槽部内的定位端。

进一步地,靠近第二端的支撑槽内壁设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与第二支槽导通;挡杆两侧凹设有第二定位槽;处于一声屏障组端部的密封块配置于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中。

进一步地,声屏障组的顶部扣接有槽盖,槽盖与杆部顶端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大多数立交桥的桥体边缘都固定围设有水泥墩,本声屏障利用现有的水泥墩,将声屏障架设于水泥墩,合理利用现有空间和结构,不仅稳定地固定连接了声屏障,还避免了对立交桥的空间造成浪费;其次,第一部分是作为底座的支撑底座;集成支撑能够卡接于支撑底座上,且集成支撑作为模块化的第二部分;集成支撑用于插接若干声屏障板,且声屏障板作为模块化的第三部分;并且集成支撑之间能够通过卯榫结构进行连接,由此形成模块化的快拆快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立交桥声屏障的结构图。

图2为声屏障板的结构图。

图3为声屏障板的拆分示意图。

图4为挡杆的结构图。

图5为卯部的结构图。

图6为榫部的结构图。

图7为支槽部的结构图。

图8为支撑座的结构图。

图9为支撑座与水泥墩结合的结构图。

附图中:

10-集成支撑,1a-第一端,1b-第二端,11-支撑槽,12-第一支槽,13-第二支槽,14-支槽部,15-第一定位槽,20-声屏障组,21-声屏障板,22-吸音板,221-支撑板,222-聚合微粒吸声层,223-凸块,23-支撑架,231-支撑板体,232-夹块,233-夹槽部,24-吸音空腔,25-密封槽,26-密封块,27-支撑块,28-镂空部,29-让位斜面,31-连接块,32-支块,33-第一槽部,41-支撑部,42-第一凸块,43-第二槽部,50-挡杆,51-杆部底端,52-杆部顶端,53-夹持板,54-定位端,55-第二定位槽,61-槽盖,62-水泥墩,70-支撑座,7a、座体槽部,71-第一卡爪,72-第一爪板,73-第一卡板,74-第一螺栓,75-第二卡爪,76-第二爪板,77-第二卡板,78-楔形驱动块,79-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平行”、“垂直”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平行”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垂直”而言更加平行,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平行,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附图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交桥声屏障,本声屏障固定连接于立交桥桥边的水泥墩62,包括集成支撑10以及用以连接集成支撑10与水泥墩62的支撑座70,集成支撑10用以支撑声屏障组20,支撑座70用以连接集成支撑10和水泥墩62。声屏障组20包括若干声屏障板21。集成支撑10设置有支撑槽11,声屏障板21插接于支撑槽11中。该支撑座70上侧设置有座体槽部7a,该集成支撑10卡接于该座体槽部7a内,该支撑座70下侧设置有用于卡接该水泥墩62顶部的一对卡爪。集成支撑10的第一端1a配置有卯部,集成支撑10的第二端1b配置有用于连接卯部的榫部,相邻的集成支撑10通过卯部与榫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大多数立交桥的桥体边缘都固定围设有水泥墩62,本声屏障利用现有的水泥墩62,将声屏障架设于水泥墩62,合理利用现有空间和结构,不仅稳定地固定连接了声屏障,还避免了对立交桥的空间造成浪费;其次,第一部分是作为底座的支撑底座;集成支撑10能够卡接于支撑底座上,且集成支撑10作为模块化的第二部分;集成支撑10用于插接若干声屏障板21,且声屏障板21作为模块化的第三部分;并且集成支撑10之间能够通过卯榫结构进行连接,由此形成模块化的快拆快接。

参照附图8和9,本实施例中,该对卡爪包括第一卡爪71和第二卡爪75。第一卡爪71包括第一爪板72以及配置于第一爪板72与水泥墩62之间的第一卡板73,第一卡板73用于卡接水泥墩62,第一爪板72上螺纹连接有若干第一螺栓74,第一螺栓74用以推动第一卡板73抵接于水泥墩62。

第二卡爪75包括第二爪板76以及配置于第二爪板76与水泥墩62之间的挤压组件,挤压组件包括第二卡板77和楔形驱动块78,第二卡板77用于卡接水泥墩62,楔形驱动块78抵接于第二卡板77与第二卡板77之间,第二卡板77设置有用于抵接楔形驱动块78的卡板楔形面;第二卡板77和第二爪板76之间配置有用于驱动楔形驱动块78相对第二卡板77滑移的第二螺栓79。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座70是水泥墩62与集成支撑10的连接部件,将本声屏障架设于立交桥上,支撑座70是关键部件。其一,支撑座70的上部连接集成支撑10,仅需将集成支撑10插接于支撑座70即可,依靠声屏障组20和集成支撑10的自重即可达到自身的稳定度;其二,支撑座70下部连接水泥墩62,这是支撑座70结构的关键,本实施例中,支撑座70通过第一卡板73和第二卡板77对水泥墩62夹紧。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本支撑座70的设计原理中,是将第一卡爪71设于立交桥内侧,第二卡爪75设于立交桥外侧;第二卡板77的夹紧力采用第二螺栓79搭配楔形驱动块78使用,使得第二螺栓79位于上述该对卡爪的顶部,由此便于电动扳手等的施工,并且降低安装工作的危险系数。

本实施例中,声屏障板21包括一对吸音板22以及设于该对吸音板22之间用于支撑吸音板22的支撑架23;支撑架23包括支撑板221体以及一对夹块232,该对夹块232分设于支撑板221体的较长边且与支撑板221体固定连接,夹块232与支撑板221体呈T形分布,与支撑板221体相邻的夹块232的一侧设有夹槽部233,夹槽部233用以夹持吸音板22。一实施例中,夹槽部233表面设有让位斜面29,用以吸音板22的凸块223安装入夹槽部233。吸音板22包括支撑板221以及复合于支撑板221的聚合微粒吸声层222,支撑板221的较长边设有凸块223,凸块223设于夹槽部233中;聚合微粒吸声层222设于声屏障板21的外表面,支撑板221与支撑板221体之间形成吸音空腔24。

需要说明的是,其一,吸音板22具有一定的弹性,将吸音板22安装于支撑架23上时,仅需将吸音板22抵接于让位斜面29且将吸音板22稍稍弯折,即可慢慢地将凸块223安装于夹槽部233。其二,吸音板22起到重要的吸音作用,并且本装置采用两侧设置吸音板22,使得本装置能够对此声屏障两侧的嘈杂环境进行降噪。其三,在声波的传播过程中,吸音空腔24能够造成本装置的介质的不同变化,从而对进一步起到隔音作用。

本实施例中,卯部包括一对对称分布的L型板,L型板包括固定连接的连接块31和支块32,连接块31与第一端1a表面固定连接,该对连接块31之间形成第一槽部33;榫部包括由第二端1b向外延伸形成的支撑部41,支撑部41的端部向两侧延伸形成第一凸块42,第一凸块42表面、支撑部41表面以及第二端1b表面合围形成第二槽部43;相邻的集成围板的第一凸块42嵌入第一槽部33,支块32嵌入第二槽部43。需要说明的是,卯部与榫部的连接使得集成支撑10连接成片,并且卯榫结构连接可靠,为声屏障板21提供稳定的支撑。

本实施例中,在一支撑架23中,一夹块232设为第一夹块232,另一夹块232设为第二夹块232,远离支撑板221体的第一夹块232的表面凹设有密封槽25,远离支撑板221体的第二夹块232的表面凸设有密封块26;在一声屏障组20的相邻声屏障板21之间,密封块26卡接于密封槽25中。支撑板221体两侧设有用于支撑吸音板22的支撑块27,支撑板221体中、夹块232中、支撑块27中设有镂空部28。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声屏障组20的相邻声屏障板21之间,密封块26卡接于密封槽25中,使得相邻的声屏障板21之间的连接可靠,并且使声屏障板21连接成片,形成可靠的声音屏蔽围板。支撑板221为自身刚性不足的吸音板22提供支撑,镂空部28能够减轻支撑架23的重量。

参照附图5至附图7,本实施例中,相邻围板组之间配置有用于密封相邻围板组间隙的挡杆50,挡杆50包括杆部底端51和杆部顶端52,杆部顶端52两侧固定连接有夹持板53,用以夹持与挡杆50相邻的声屏障板21。第一端1a顶部凹设有第一支槽12,且第一支槽12连通支撑槽11内壁与第一槽部33;支撑部41的顶部凹设有第二支槽13,第二支槽13导通支撑部41端面和支撑槽11内壁;第一支槽12与第二支槽13连通形成支槽部14;杆部底端51固定连接有插接于支槽部14内的定位端54。

需要说明的是,挡杆50保证了相邻围板组之间无间隙,从而为声音屏蔽提供保障,并且杆部底端51的定位端54使得挡杆50与集成支撑10固定连接可靠,同时,杆部顶端52的夹持板53能够将挡杆50以及挡杆50两侧的声屏障板21进行连接成片,进一步地提升相互之间的连接可靠度,使本装置形成连接可靠的整体。

参照附图4和附图6,本实施例中,靠近第二端1b的支撑槽11内壁设有第一定位槽15,第一定位槽15与第二支槽13导通;挡杆50两侧凹设有第二定位槽55;处于一声屏障组20端部的密封块26配置于第一定位槽15和第二定位槽55中,本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的作用同上,进一步地提升部件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声屏障组20的顶部扣接有槽盖61,槽盖61与杆部顶端52螺栓连接。槽盖61将所有的声屏障板21顶部扣合,避免雨水及杂物从声屏障板21端部落入本声屏障内,同时,从声屏障板21的顶部对声屏障组20以及挡杆50进行固定连接,达到连接可靠的效果。

以上所述的也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