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竖直支柱和多个隔离元件的隔音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50288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带有竖直支柱和多个隔离元件的隔音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中所述类型的、带有竖直支柱和多个隔离元件的隔音壁。
【背景技术】
[0002]已知结构形式的隔音壁通常由多个竖直支柱构建,这些竖直支柱按有规律的间距、例如沿着街道、工业设备或者沿着轨道竖起并且嵌入板状的隔离元件之间。这样的隔离元件包括金属板壳体、特别是由招制成的壳体,在该金属板壳体的内部空间中保持有隔离附件。
[0003]在轨道路段上,隔音壁离轨道以小的间距构建。在铁轨路段上、特别是在高速轨道路段上,在隔离元件上出现脉冲式空气压力载荷,这些空气压力载荷由从旁边驶过的列车的压力波产生。为了能够持久地承受由此得到的机械载荷,在DE10 2007 034 134A1中已建议,金属板壳体具有横向于其纵轴线的空心横截面并且金属板壳体的周壁通过至少一个关于该空心横截面卷边的金属板形成。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创造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隔音壁,该隔音壁能更经济地制造。
[0005]所述任务通过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隔音壁来解决。
[0006]相对于已知的实施方案,利用本发明实现隔离元件的端侧设计是更简单并且更廉价的,因为需要更少的零件并且节省了材料和装配成本。这些带有在端侧敞开的端部的噪声防护元件的设计导致围绕噪声防护元件棱边的声音传播的减少,因为在那里不再存在金属。使金属振动的声音因而不再通过金属围绕这些棱边继续传导。另一积极的方面在于,隔离元件的端侧离竖直支柱的对置区段的间距附加地导致声音减少,因为不再存在声波的精确限定的振动节点。
[0007]在本发明的进一步的设计方案中,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优选是由铝制成的挤压型材。它们可以构成为敞开或封闭的型材。这样的型材可以按简单的方式以所希望的形状制造并且具有小的重量。这些构件优选制造成没有锋利的棱边,从而没有伤害危险。适宜地,所述上支架关于横截面在侧面型材之间具有容纳腔并且在该容纳腔上方具有带有间隔壁的梯形区段。优选地,所述下支架关于横截面在侧面型材之间具有容纳腔并且在该容纳腔下方具有中间壁,其中,在中间壁中设有用于形成侧面通道的凸起。备选于此地,也可以在中间壁上设置指向容纳腔的支撑件,在这些支撑件之间形成通道。通道的形成具有如下优点,即,在隔离材料主体上凝结的湿气向下运动并因而到达通道中并且在这些通道中沿隔离元件的纵向方向排出。
[0008]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规定,在所述上支架和/或所述下支架上设有设置在端侧的止动器,这些止动器将隔离元件沿其纵向方向支撑在竖直支柱上。由此确保,隔离元件不沿其纵向方向移动。适宜地,所述上支架和/或所述下支架具有端侧的开口,止动器的固定区段能插入这些开口中。由此不需要附加的固定器件并且简化了装配。优选地,所述开口构成为用于将固定区段容纳在上支架的梯形区段中。
[0009]有利的是,所述止动器由EPDM制成。适宜地,所述止动器设计成基本上T形的或者L形的主体,由此可以通过将主体的一条分支插入支架的端侧开口之一中而把止动器固定在隔离元件上。
[0010]竖直支柱具有彼此相对的分支,隔离元件的端部容纳在这些分支之间并且借助耦联元件支撑靠到这些分支上。这样的布置结构具有如下优点,即,耦联元件在每个载荷状态下(完全压缩和完全卸载)始终与隔离元件或与壳体的金属板接触并且按这种方式即使在声波对隔离元件强烈地作用时也实现良好的减振作用。优选地,这样的耦联元件包括带有容纳槽的挤压型材和带有支脚的减振元件,其中,减振元件的支脚保持在容纳槽中。在进一步的设计方案中,该挤压型材包括保持区段和与该保持区段隔开距离设置的止挡板条,该止挡板条防止螺钉转动。减振元件优选由EPDM型材制成,该EPDM型材包括内部的减振体和外部的减振体以及位于其间的空腔。减振元件的这种实施方案提供不同的减振作用,因为减振特性首先由外部的减振体确定并且只有在外部的减振体撞击到内部的减振体上时才引起弹性性能的其他特性。耦联元件的一个重要优点是其可更换性,即通过拧紧在支柱上并且将减振元件拉到容纳槽中。
【附图说明】
[0011]下面借助附图更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
[0012]图1示出按照本发明的隔音壁的侧视图的一个局部,该隔音壁带有保持在竖直支柱之间的隔离元件,
[0013]图2示出按照图1的隔音壁的竖直剖面图,
[0014]图3不出隔呙兀件的竖直剖面的放大图,
[0015]图4示出止动器的侧视图,
[0016]图5示出沿图4中的箭头V的视图,
[0017]图6示出隔音壁在保持隔离元件端部的竖直支柱的区域内的按照图1中的线V1-VI的水平剖面的局部,
[0018]图7示出隔音壁在隔离元件连同设置在隔离元件端部上的止动器的平面内的竖直剖面的局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图1以侧视图示出一个按照本发明构造的隔音壁1,该隔音壁通过多个竖直支柱2连同设置在其间的板状的隔离元件3形成。这些竖直支柱2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其下端部上具有各一个螺钉法兰4,这些竖直支柱以该螺钉法兰固定在一个这里未详细示出的底座上。适宜的也可以是,将竖直支柱2移动、浇注或者以其他方式固定到土地中。各个隔离元件3构成为细长的板,这些板沿着在各个竖直支柱2之间水平延伸的纵轴线延伸。在两个相邻的竖直支柱之间分别彼此相叠地堆叠有多个隔离元件3。为了装配,首先将竖直支柱2竖起并且接着将隔离元件3从上方导入并且彼此相叠地堆叠在竖直支柱2之间。
[0020]在图2中示出隔音壁1的竖直剖视图。从螺钉法兰4竖直向上伸出的竖直支柱2具有侧面的分支5,隔离元件3的端部保持在这些分支之间。隔离元件3具有空心横截面,在该空心横截面中分别设有一个占据隔离元件3整个高度的隔离材料主体7。
[0021]在图3中示出一个隔离元件3的竖直剖视图,该隔离元件包括一个壳体6和一个位于其中的隔离材料主体7。壳体6由两个卷边的金属板8和9构成,这两个金属板在壳体6的顶部和底部区域内形锁合地搭接。壳体6的底部区域设计成沿隔离元件3的纵向方向延伸的槽10,而顶部区域成形为榫11。该造型能实现相应设置在上方或设置在下方的隔离元件3’和隔离元件3彼此形锁合地嵌接。朝向声源并且因而例如面向轨道的金属板8在竖直区段中构造成孔板,从而压力波或者说声波可以进入壳体6中并且被隔离材料主体7吸收。在背离声源的一侧上的金属板9在竖直区段中没有孔。两个金属板8、9优选由铝制成,板厚约为1.5_。当然,根据要求和使用条件,其它板厚也是可能的,例如在1.0_至
2.0mm的范围内。
[0022]在顶部区域内,在壳体6中设置有一个上支架12,该上支架设计成这样,S卩,一个梯形区段13与壳体6的榫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