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下放用主梁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42008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下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下放用主梁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下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下放用主梁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移动模架造桥机(简称移动模架)是原位现浇大型梁的先进设备,但其结构尺寸、构件自重大,制梁完成后,如何安全卸落是一项关键工序。如采用大型桥梁设备MZ32移动模架造桥机对高达数十米的大跨度连续箱梁进行施工时,该移动模架造桥机主要由前后门架、模板系统、主梁、台车、墩旁托架、立柱及电气液压系统等部分组成且其总重约542t,其中外模及撑杆重约90t,导梁重约24t,主梁重约148t,梳形梁及活动门重约77.2t,墩旁托架重约60.4t,支承台车重约18.6t,前门架总成重约lit,后门架总成重约16t,立柱重约70t。浇筑完混凝土箱梁后,下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处于混凝土箱梁的下方,且桥墩高达数十米,不利于单件的拆卸。而移动模架造桥机拆除的重难点是主梁的拆除,主梁单副总重量达到74t,主梁能否安全卸落着地是移动模架拆除的关键。由于梁体翼缘板遮挡,利用大型吊机拆除困难。
[0003]现如今,对下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进行拆卸时,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是采用移动模架后退高空解体拆除法:此方法可用于有前后导梁且能进行前后移动的移动模架,此种类型的移动模架造价要高出200余万元,且高空肢解大型构建存在的安全风险大,工序繁琐,相关辅助设施设备多;第二种方法是预先拆除导梁和模板系统,此方法是从箱梁顶面拆散,但因箱梁已经浇筑完成,移动模架造桥机从箱梁顶面拆除困难;另外,分块拆除模板时,将模板框架逐个从底面下放,这需要在箱梁上预留较多孔,而且脱模后移动模架造桥机与箱梁之间的工作空间小,实施消耗的资源多,周期长,安全风险和成本较高,操作也十分困难。
[0004]由于移动模架造桥机拆除过程中,导梁的拆除相对较为简单,因而移动模架浇筑完混凝土箱梁后,如能先拆除导梁,再采用吊装装置将拆除导梁后的移动模架下放到地面进行解体,则能大幅度降低下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的拆除难度,实现方便,拆除周期短,并且安全风险小,投入成本较低。采用吊装装置对移动模架进行下放时,需将吊点设置在移动模架造桥机的主梁上,因而需对移动模架造桥机的主梁上设置吊点的位置进行加固,以保证下放过程平稳、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下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下放用主梁加固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能对主梁吊点处进行有效加固,确保移动模架造桥机主梁下放过程平稳、安全。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下放用主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所拆除移动模架造桥机的主梁内侧上部的加固框架和多组对加固框架进行加固的加固筋板,多组所述加固筋板均固定在加固框架上;所述加固框架沿主梁的宽度方向进行布设,多组所述加固筋板沿主梁的宽度方向由左至右进行布设;所述加固框架包括水平底板和前后两个均固定在水平底板上且呈竖直向布设的竖向加固板,所述水平底板和两个所述竖向加固板均沿主梁的宽度方向进行布设,所述水平底板位于主梁的顶板下方,两个所述竖向加固板呈平行布设且二者均固定于水平底板与顶板之间;所述顶板上开有多个供主梁吊装用吊杆穿过的上通孔,所述水平底板上开有多个供吊杆穿过的下通孔,所述吊杆的数量为多根且其均呈竖直向布设,多根所述吊杆沿主梁的宽度方向由左至右进行布设且其均布设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下通孔和上通孔的数量均与吊杆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上通孔的布设位置分别与多根所述吊杆的布设位置一一对应,多个所述下通孔分别位于多个所述上通孔的正下方;多个所述下通孔均位于两个所述竖向加固板之间;多道所述加固筋板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每组所述加固筋板均包括左右两个对称布设且位于同一竖直面上的加固筋板,两个所述加固筋板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竖向加固板外侧,所述加固筋板呈竖直向布设且其与竖向加固板呈垂直布设。
[0007]上述下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下放用主梁加固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加固筋板为直角三角形且其宽度由上至下逐渐缩小,所述加固筋板的上部固定在顶板底部且其侧部固定在竖向加固板的外侧壁上。
[0008]上述下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下放用主梁加固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下通孔和上通孔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所述下通孔包括两个位于顶板左侧的左侧通孔和两个位于顶板右侧的右侧通孔,两个所述左侧通孔和两个所述右侧通孔呈对称布设。
[0009]上述下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下放用主梁加固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加固筋板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加固筋板包括两组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左侧通孔左侧的加固筋板和两组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右侧通孔右侧的加固筋板。
[0010]上述下行式移动模架造桥机下放用主梁加固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水平底板和两个所述竖向加固板均为长条形钢板,所述竖向加固板与水平底板和顶板之间均以焊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0011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2]1、结构简单且施工简便,投入成本较低。
[0013]2、结构设计合理且使用效果好,包括安装在所拆除移动模架造桥机的主梁内侧上部的加固框架和多组对加固框架进行加固的加固筋板,能对移动模架造桥机的主梁上设置吊点的位置(即吊点处)进行有效加固,从而确保移动模架造桥机主梁下放过程平稳、安全。
[00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能对主梁吊点处进行有效加固,确保移动模架造桥机主梁下放过程平稳、安全。
[0015]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6]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拆除移动模架造桥机主梁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所拆除移动模架造桥机主梁内的布设位置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纵桥向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配合使用的吊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I 一加固框架;1-1 一水平底板;1-2—竖向加固板;
[0023]2一加固筋板;3—主梁;3-1—顶板;
[0024]4一吊杆;5—上通孔;6—下通孔;
[0025]7—限位板;8—底部限位螺母;
[0026]9一预应力混凝土箱梁;10—吊放支架;11一顶升油缸;
[0027]丨2—扁担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在所拆除移动模架造桥机的主梁3内侧上部的加固框架I和多组对加固框架I进行加固的加固筋板2,多组所述加固筋板2均固定在加固框架I上。所述加固框架沿主梁3的宽度方向进行布设,多组所述加固筋板2沿主梁3的宽度方向由左至右进行布设。所述加固框架I包括水平底板1-1和前后两个均固定在水平底板1-1上且呈竖直向布设的竖向加固板1-2,所述水平底板1-1和两个所述竖向加固板1-2均沿主梁3的宽度方向进行布设,所述水平底板1-1位于主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