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割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8738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割管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自动切割金属 或塑料管类产品的自动割管机。
背景技术
在管类加工业中,普通割管机切割精度不够,同时切割工艺相对比较 复杂,加工效率不高,重复定位比较复杂。 一个名为割管机的实用新型专
利,其专利号为CN200520083795.3,该专利结构是由减速电机、主轴、三 爪卡盘、伞齿轮组、中心轴、中心套、模具、滑块组件和切割嘴等构成, 减速电机的动力通过动力传递组件传递给主轴并依次传递给主轴右端部的 三爪卡盘,使三爪卡盘所夹持的被加工件作旋转运动,同时,动力还经伞 齿轮组依次传递给中心轴、中心套和模具,滑块组件的下端部设置有切割 嘴并在模具的控制作用下作往复直线运动,被加工件在旋转运动和往复直 线运动的合运动作用下被隔成弧状端部,该割管机结构比较复杂,并且重 复定位复杂,在切割精度上不够,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切割精度较低,功能缺乏,生产效率低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 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切割精度较高,功能较齐全,生产效率高的自动割 管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割 刀安装在刀架上,刀架安装在纵拖板上,同时在纵拖板上连接有长度控制机构,长度控制机构由滑动轴、传感器和旋转头组成。纵拖板可带动长度 控制机构和刀具一起运动,实现同步进给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纵拖板由纵拖板动力元件带动,纵拖板动力元件由油 缸或电机构成。动力源简单,且动力供给稳定。
作为优选,纵拖板上安装有铰链机构,铰链机构一端连接有铰链机构 动力元件,铰链机构动力元件由汽缸或液压缸构成。
作为优选,在自动割管机的刀具外侧设置有割刀保护机构。防止刀具 在高速运动中断裂。
作为优选,在所述进给系统边设置有送料结构。提高生产安全性,减 少人工消耗,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自动割管机设置有数控系统。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切割精度较高, 功能较齐全,生产效率高等特点。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 体的说明。
实施例1:将普通机床的刀架安装在纵拖板3上,纵拖板3上连接有长
度控制机构,长度控制机构由滑动轴21、传感器22和旋转头23依次连接 组成,纵拖板3由纵拖板动力元件31带动,纵拖板动力元件31由电机作 为动力源。纵拖板3上安装有铰链机构4,铰链机构4 一端连接有铰链机构 动力元件41,铰链机构动力元件41由液压缸构成。在自动割管机的刀具外 侧设置有割刀保护机构,具有自动停机报警功能,用户可及时调整或更换刀具。进给系统边设置有送料结构。自动割管机设置有数控系统,可一人 操作多台机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如图1所示)。
工作时,将选择按扭打至手动,将工件放进车头,用手动方式将夹紧调
整到最佳状态;设置好各参数;按装好割刀,用手工将管子料头割下;将 选择打至自动后按下启动按扭,设备自动开始运行,前送料将工件送出, 割刀前进,旋转头碰到工件后自动后退,割刀自动进给切料,切料完成后, 旋转头与刀又一起前进,旋转头碰到工件后自动后退,割刀自动进给切料, 这样连续循环切割,在割完一次送料的最后一个工件后旋转头与刀一起后 退,前送料又将工件送出,接下去又连续切割,在切割达到未料数量后机 床自动停机报警。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割管机,包括进给系统、传动系统和割刀组成,其特征在于割刀安装在刀架上,刀架安装在纵拖板(3)上,同时在纵拖板(3)上连接有长度控制机构,长度控制机构由滑动轴(21)、传感器(22)和旋转头(23)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割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拖板(3)由纵拖板动力元件(31)带动,纵拖板动力元件(31)由油缸或电机构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割管机,其特征在于纵拖板(3)上安装有铰链机构(4),铰链机构(4) 一端连接有铰链机构动力元件(41),铰链机构动力元件(41)由汽缸或液压缸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割管机,其特征在于在自动割管机的刀具外侧设置有割刀保护机构。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割管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给系统边设置有送料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割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割管机设置有数控系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自动切割金属或塑料管类产品的自动割管机。割刀安装在刀架上,刀架安装在纵拖板上,同时在纵拖板上连接有长度控制机构,长度控制机构由滑动轴、传感器和旋转头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切割精度较高,功能较齐全,生产效率高等特点。
文档编号B26D7/06GK201287216SQ200820086640
公开日2009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30日
发明者吕瑜明, 唐明君 申请人:唐明君;吕瑜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