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拆卸单轨吊的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0919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拆卸单轨吊的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适合在煤矿井下环境中使用的用于拆卸单轨吊的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神东矿区综采工作面顺槽高度基本保持于3. 75-3. 8m左右,单轨吊、吊钩的拆卸属于登高作业,且作业中存在工序繁琐,安全隐患极大等问题。一般拆卸单轨吊时必须登高作业进行拆卸,由两名操作工共同完成。其中,一名操作工攀登爬梯拆卸单轨吊螺栓和吊钩,另一名操作工负责爬梯稳固并进行监护作业。在拆卸单轨吊的过程中,存在吊钩、单轨吊脱落砸伤作业人员的安全隐患。通常情况下,拆卸单轨吊时使用两个导链固定于顶板网片上,将拆卸下来的单轨吊用导链缓慢放下。若顶板无网片时,导链的固定会比较困难,甚至会无处固定。这时,通常把单轨吊的一头先拆下,放在转载机电机上,然后再将单轨吊的另一头松掉吊钩,由其自由坠落。这种拆卸方式不仅有可能导致单轨吊变形、损坏严重,而且还给作业人员的安全带来极大隐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适合在煤矿井下环境中使用的用于拆卸单轨吊的升降装置,以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在煤矿井下环境中使用的用于拆卸单轨吊的升降装置,以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拆卸单轨吊的升降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包括矩形支撑平台和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在四个顶点处具有四个立杆、和连接相邻立杆的横杆和纵杆,其中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之间形成第一横侧面,第三立杆和第四立杆之间形成相对的第二横侧面;升降臂,所述升降臂包括一个横臂和两个立臂,所述横臂和两个立臂一体形成为U结构,所述横臂的中部是提升部;两个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套、 穿过所述导向套的竖直导向杆、固定于所述导向套用于移动所述导向套的滑轮、以及供所述滑轮滚动的竖直滑轨,两个所述竖直滑轨分别固定在所述矩形框架的第一横侧面的所述第一立杆和所述第二立杆上,所述竖直导向杆与所述竖直滑轨相邻间隔并固定在所述矩形框架上;用于支撑将被拆卸的单轨吊的挑梁部件,以及用于提升所述升降臂的驱动装置; 其中,所述升降臂通过U形结构的两立臂分别与两个所述导向装置的所述导向套侧面固定结合,两个所述导向装置将所述升降臂定位在所述矩形框架的第一横侧面的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之间,所述挑梁部件固定在所述升降臂上。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手动吊链、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所述吊链的链索一端缠绕在所述吊链的转盘上、另一端经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连接至所述升降臂的所述提升部。[0009]优选地,所述矩形框架的第一横侧面的横杆上设置有竖直支撑杆,所述竖直支撑杆对准所述升降臂的提升部位置,所述第一导向轮安装在所述竖直支撑杆的下端,所述第二导向轮安装在所述竖直支撑杆的上端,所述吊链的转盘安装在所述矩形皇家的第一横侧面的立杆侧,所述吊链的链索一端自所述转盘水平延伸、经所述第一导向轮导向而竖直向上延伸、经所述第二导向轮导向而竖直向下延伸并固定至所述升降臂的所述提升部。优选地,所述竖直支撑杆是槽钢,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被支撑设置在所述竖直支撑杆的凹槽中,位于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之间的链索处于所述竖直支撑杆的凹槽中。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油缸和用于驱升所述升降臂的导梁,所述导梁与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导梁为L形,包括底部横臂和侧面立臂,所述液压油缸直立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的第二横侧面上、处于所述升降臂的提升部的正对面,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下端与所述导梁的底部横臂的远端固定连接从而与所述导梁共同形成U形结构,所述导梁的底部横臂处于所述支撑平台下方,所述导梁的侧面立臂对准所述升降臂的提升部、并通过所述侧面立臂的顶端支撑所述升降臂的所述提升部。优选地,所述导梁的侧面立臂穿过导向筒,所述导向筒固定在所述矩形框架上。优选地,所述挑梁部件包括两个水平支撑杆,两个所述水平支撑杆分别固定于所述升降臂的两个立臂侧,所述水平撑杆自所述升降臂的立臂起垂直于所述矩形框架的横侧面向外延伸、远端向上弯折。优选地,设置在所述导向套上的滑轮是两个,所述滑轮上设有凹槽,所述竖直滑轨是焊接在所述立杆上的钢筋。优选地,所述吊链具有自锁装置,所述自锁装置是在所述转盘上设有锁孔以及可插入和拔出所述锁孔中的闭锁手摇柄。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升降装置中,所述操作平台需要为作业人员提供足够的工作平台,例如,操作平台可以为2800*600*1300mm。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升降装置主要是由焊接构件组成的,该装置固定吊挂在转载机桥身段。由于转载机运行过程中振动量较大,若焊接质量不符合要求会导致焊口开焊。因此,该装置中的焊接点必须牢固可靠。因通常情况下升降臂长度达^OOmm左右,提升部必须为横臂的中心,防止在升降过程中发生偏移;并且在升降过程中导向轮和导向套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大,易损坏零部件, 所以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必须将平衡度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拆卸单轨吊的升降装置的工作方式如下该升降装置可安装于转载机桥身段负帮侧。使用时当单轨吊吊梁推移至该装置上方,将闭锁手摇柄从闭锁装置中拔出,把升降臂升至单轨吊下方所需高度。要求挑梁装置与单轨吊完全接触后,再将闭锁手摇柄恢复到闭锁状态。作业人员在操作平台上拆卸单轨吊所有连接螺栓后,解除闭锁手摇柄闭锁,将升降装置降至人工搬运的适当高度,方便作业人员回收单轨吊。与现有的技术解决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拆卸单轨吊的升降装置不仅可以消除有关安全隐患,切实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升降装置后,拆卸单轨吊所需要的时间从原来的每根20分钟缩短至每根仅需5分钟。此外,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升降装置还可以避免单轨吊的损坏。因此,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拆卸单轨吊的升降装置可以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升降装置的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升降装置的升降臂及挑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升降装置的导向装置局部放大图;以及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拆卸单轨吊的升降装置, 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因此而受到任何限制。参见图1至图4,示出了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拆卸单轨吊的升降装置100及其组件, 该升降装置包括操作台10、升降臂20、两个导向装置30、挑梁部件40和用于提升升降臂 20的驱动装置。其中该操作台10包括用于支撑操作员的矩形支撑平台1、和矩形框架2,所述矩形框架2在四个顶点处具有四个立杆、和连接相邻立杆的多条横杆和多条纵杆,其中第一立杆3和第二立杆4之间形成第一横侧面,第三立杆和第三立杆之间形成相对的第二横侧面。所述升降臂20包括一个横臂21和两个立臂22,所述横臂21和两个立臂一体形成为U结构,所述横臂的中部是提升部23。所述导向装置30用于引导升降臂20相对于所述操作台10作升降运动,该导向装置30包括导向套31、穿过导向套31的竖直导向杆32、 固定于导向套31用于移动所述导向套的滑轮33、以及供滑轮滚动的竖直滑轨34,两个所述竖直滑轨34分别固定在所述矩形框架2的第一横侧面的所述第一立杆3和所述第二立杆 4上,所述竖直导向杆32与所述竖直滑轨相邻间隔并固定在所述矩形框架上。所述升降臂 20通过U形结构的两立臂22分别与两个所述导向装置30的所述导向套31侧面固定结合, 两个导向装置30将升降臂20定位在所述矩形框架2的第一横侧面的两个立杆(第一立杆 3和第二立杆4)之间。优选地,设置在导向套31上的滑轮33是两个,该滑轮33上设有凹槽,竖直滑轨34是焊接在立杆上的钢筋。所述导向套、滑轮及滑轨的设置均用于保障升降臂在竖直方向上升降而不偏离轨道。所述挑梁部件40包括两个水平支撑杆,两个所述水平支撑杆分别固定于所述升降臂的两个立臂22侧,所述水平撑杆自所述升降臂的立臂22起垂直于所述矩形框架的第一横侧面向外延伸、远端向上弯折,用于支撑将被拆卸的单轨吊(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手动吊链50、第一导向轮51和第二导向轮52,所述吊链的链索53 —端缠绕在所述吊链的转盘M上、另一端经第一导向轮51和第二导向轮52 连接至所述升降臂20的所述提升部23。其中第一导向轮51和第二导向轮52支撑设置在槽钢形竖直支撑杆55的凹槽中,该竖直支撑杆55设置在矩形框架2的第一横侧面的横杆, 竖直支撑杆阳对准升降臂20的提升部23位置,第一导向轮51安装在竖直支撑杆55的下端,第二导向轮52安装在竖直支撑杆55的上端,吊链的转盘M安装在第一立柱3或第二立柱4侧,所述吊链50的链索53 —端自所述转盘56水平延伸、经所述第一导向轮导51向而竖直向上延伸、经所述第二导向轮导52向而竖直向下延伸并固定至所述升降臂20的所述提升部23,其中位于第一导向轮51和第二导向轮52之间的链索53处于竖直支撑杆55 的凹槽中。如本领域公知的诸如手拉葫芦的常用起吊装置一样,本实施例中的吊链50具有自锁功能,当将闭锁手摇柄56插入转盘M上的锁孔57后,吊链闭锁,移去闭锁手摇柄,吊链可用于提升升降臂。驱动装置中的链索例如为1吨导链。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升降装置中,所述操作台需要为作业人员提供足够的工作平台,例如,所述支撑平台操作平台可以为观00*600*1300讓。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升降装置主要是由焊接构件组成的,该装置固定吊挂在转载机桥身段。由于转载机运行过程中振动量较大,若焊接质量不符合要求会导致焊口开焊。因此,该装置中的焊接点必须牢固可靠。因通常情况下升降臂20的横臂21长度达^OOmm左右,提升部必须为横臂的中心,防止在升降过程中发生偏移;并且在升降过程中滑轮和导向套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大,易损坏零部件,所以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必须将平衡度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在工作中,该升降装置100安装于转载机桥身段负帮侧,使用时当单轨吊吊梁推移至该装置100上方,将闭锁手摇柄56从吊链的转盘上的锁孔57中拔出,拉动链索53把升降臂20升至单轨吊下方所需高度,使得挑梁部件40与单轨吊完全接触后,再将闭锁手摇柄恢复到闭锁状态;作业人员在操作台上拆卸单轨吊所有连接螺栓后;解除闭锁手摇柄闭锁,将升降装置降至人工搬运的适当高度,方便作业人员回收。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除了驱动装置不同外,其它部件和结构均相同。下面结合图5 仅详细描述该驱动装置与升降臂的相互作用。该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包括液压油缸61和用于驱升升降臂20的L形导梁62。液压油缸61直立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2的第二横侧面上,处于所述升降臂的提升部23的正对面,液压油缸61的活塞下端与L形导梁的底部横臂的远端固定连接从而与所述L形导梁共同形成U形结构,导梁62的底部横臂处于所述支撑平台1下方,导梁62的侧面立臂对准升降臂的提升部23,通过所述侧面立臂的顶端支撑所述升降臂的所述提升部23。在工作中,竖直液压缸的活塞的上下运动带动与之固定连接 L形导梁62也上下运动,从而升降臂因其提升部23被L形导梁62的侧面立臂上端支撑也随之作升降运动。优选地,导梁62的侧面立臂穿过固定在所述矩形框架上的导向筒63,以便确保所述导梁对准所述升降臂20的提升部23而升降。所述驱动装置必须具备自锁、防降设施,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自降伤人。与现有的技术解决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拆卸单轨吊的升降装置不仅可以消除有关安全隐患,切实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升降装置后,拆卸单轨吊所需要的时间从原来的每根20分钟缩短至每根仅需5分钟。此外,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升降装置还可以避免单轨吊的损坏。因此,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拆卸单轨吊的升降装置可以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拆卸单轨吊的升降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0),所述操作台(10)包括矩形支撑平台(1)和矩形框架O),所述矩形框架 ⑵在四个顶点处具有四个立杆、和连接相邻立杆的横杆和纵杆,其中第一立杆(3)和第二立杆(4)之间形成第一横侧面,第三立杆和第四立杆之间形成相对的第二横侧面;升降臂(20),所述升降臂包括一个横臂和两个立臂(22),所述横臂和两个立臂一体形成为U结构,所述横臂的中部是提升部03);两个导向装置(30),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套(31)、穿过所述导向套的竖直导向杆 (32)、固定于所述导向套用于移动所述导向套的滑轮(3 、以及供所述滑轮滚动的竖直滑轨(34),两个所述竖直滑轨(34)分别固定在所述矩形框架( 的第一横侧面的所述第一立杆(3)和所述第二立杆(4)上,所述竖直导向杆(3 与所述竖直滑轨相邻间隔并固定在所述矩形框架上;用于支撑将被拆卸的单轨吊的挑梁部件(40),以及用于提升所述升降臂的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升降臂00)通过U形结构的两立臂02)分别与两个所述导向装置(30)的所述导向套(31)侧面固定结合,两个所述导向装置(30)将所述升降臂OO)定位在所述矩形框架O)的第一横侧面的第一立杆( 和第二立杆(4)之间,所述挑梁部件GO)固定在所述升降臂OO)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手动吊链(50)、第一导向轮(51)和第二导向轮(52),所述吊链的链索(5 —端缠绕在所述吊链的转盘(54) 上、另一端经所述第一导向轮(51)和所述第二导向轮(5 连接至所述升降臂00)的所述提升部(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 的第一横侧面的横杆上设置有竖直支撑杆( ),所述竖直支撑杆(5 对准所述升降臂的提升部位置,所述第一导向轮(51)安装在所述竖直支撑杆(5 的下端,所述第二导向轮(5 安装在所述竖直支撑杆(5 的上端,所述吊链的转盘(54)安装在所述矩形框架的第一横侧面的立杆侧,所述吊链的链索(5 —端自所述转盘(54)水平延伸、经所述第一导向轮(51)导向而竖直向上延伸、经所述第二导向轮(52)导向而竖直向下延伸并固定至所述升降臂的所述提升部(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支撑杆是槽钢,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被支撑设置在所述竖直支撑杆的凹槽中,位于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之间的链索处于所述竖直支撑杆的凹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液压油缸(61)和用于驱升所述升降臂00)的导梁(62),所述导梁(62)与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梁(62)为L形,包括底部横臂和侧面立臂,所述液压油缸(61)直立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O)的第二横侧面上、处于所述升降臂O)的提升部03)的正对面,所述液压油缸(61)的活塞下端与所述导梁(62)的底部横臂的远端固定连接从而与所述导梁共同形成U形结构,所述导梁的底部横臂处于所述支撑平台(1)下方,所述导梁(62)的侧面立臂对准所述升降臂的提升部(23)、并通过所述侧面立臂的顶端支撑所述升降臂的所述提升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梁(62)的侧面立臂穿过导向筒(63),所述导向筒固定在所述矩形框架上。
8.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挑梁部件GO)包括两个水平支撑杆,两个所述水平支撑杆分别固定于所述升降臂的两个立臂0 侧,所述水平撑杆自所述升降臂的立臂起垂直于所述矩形框架的横侧面向外延伸、远端向上弯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导向套(31)上的滑轮是两个,所述滑轮(3 上设有凹槽,所述竖直滑轨是焊接在所述立杆上的钢筋。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链(50)具有自锁装置,所述自锁装置是在所述转盘(54)上设有锁孔(57)以及可插入和拔出所述锁孔(57)中的闭锁手摇柄(56)。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拆卸单轨吊的升降装置,其包括操作台、升降臂、两个导向装置、用于支撑将被拆卸的单轨吊的挑梁部件,以及用于提升所述升降臂的驱动装置。该升降装置适合在煤矿井下环境中使用,可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25H5/00GK202088198SQ201120047869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5日
发明者陈金芳 申请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