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511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扳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是有关一种扳手结构,尤指一种通过多个扳手联结成的环绕状扳手本体,可提供不同尺寸规格的扳手结构,其主要是于多个扳手上皆设置有工件套接端,而异于工件套接端的一侧为一限位缺槽,而扳手本体上位于该工件套接端及限位缺槽间则设置有一限位凹槽,于该其中之一的扳手的限位缺槽内枢结一枢结块,该枢结块的另端恰可套设枢结于另一扳手的限位凹槽内,如此,多个扳手间可通过多个枢结块的连结,而可形成一环绕状扳手本体,通过环绕状扳手本体的各扳手间相互枢结限位,而可调整各扳手的相对位置,以选择符合螺丝或螺帽的尺寸的扳手的工件套接端,可提供多种尺寸使用的方便,亦可提供携带及收纳的便利,更无单一扳手遗失的扳手结构。
【专利说明】扳手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有关一种扳手结构,尤指一种通过多个扳手联结成的环绕状扳手本体,可提供不同尺寸规格的扳手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螺栓或螺帽能迅速锁结,以用来固定工作物,但因为螺栓、螺帽所具有的规格样式大小实相当多样,若要同时准备多把开口、梅花或棘轮扳手外出,未免有工具过于繁杂,携带相对不便的困扰,如此,即有业者提供一扳手工具,配合各种不同尺寸的套筒,以提供现场不同尺寸需求的套筒工具,但如此的结构,固然解决了各种不同尺寸的需求,但却因该不同尺寸的套筒具有相当的重量,而造成了携带上的不便,亦因该不同尺寸的套筒皆为个体,而容易造成单一个的遗失,以致造成尺寸不齐,而影响了工作的进度。


【发明内容】

[0003]本案的发明人基于其从事各种五金工具的设计及制造多年的经验,尤其于扳手及套筒工具的着墨,鉴于现有扳手于携带及使用上的不便,期以提供一种可同时提供二种以上不同尺寸规格螺丝或螺帽使用的扳手,乃积极加以研究改良,经由多次的试验及改变,终得本发明的产生。
[000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乃在提供一种通过多个扳手联结成的环绕状扳手本体,可提供不同尺寸规格的扳手结构。
[000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乃在提供一种由多个扳手联结成的环绕状扳手本体,通过多个扳手间由枢结块的相互枢设连结,而可提供握持施力强度的扳手结构。
[0006]本发明的再一目的,乃在提供一种由多个扳手联结成的环绕状扳手本体,通过多个扳手间由枢结块的相互枢设连结,而可防止单一扳手遗失,且易于携带及收纳的扳手结构。
[0007]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
[0008]本发明主要是通过多个扳手联结成的环绕状扳手本体,而每一扳手上皆设置有工件套接端,且该各扳手的工件套接端尺寸各异,而异于工件套接端的一侧为一限位缺槽,而扳手本体上位于该工件套接端及限位缺槽间则设置有一限位凹槽,于该其中之一的扳手的限位缺槽内枢结一枢结块,该枢结块的另端恰可套设枢结于另一扳手的限位凹槽内,如此,多个扳手间可通过多个枢结块的连结,而可形成一环绕状扳手本体,通过环绕状扳手本体的各扳手间相互枢结限位,而可调整各扳手的相对位置,以选择符合螺丝或螺帽的尺寸的扳手的工件套接端,可提供多种尺寸使用的方便,亦可提供携带及纳的便利,更无单一扳手遗失的扳手结构。
[0009]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
[0010](一 )本发明提供扳手结构,利用通过多个扳手联结成的环绕状扳手本体,使扳手本体可提供不同尺寸规格的扳手,而可符合使用于工作场合对应不同尺寸的螺丝或螺帽的需求。
[0011]( 二 )本发明提供扳手结构,利用通过多个扳手联结成的环绕状扳手本体,通过多个扳手间由枢结块的相互枢设连结,而可提供多个扳手握持时的施力强度。
[0012](三)本发明提供扳手结构,利用通过多个扳手联结成的环绕状扳手本体,通过多个扳手间由枢结块的相互枢设连结,使使用者毋需携带大量不同尺寸的扳手,且无单一扳手遗失的疑虑,而减少扳手的携带及收纳的困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发明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0016]图4,为本发明调整扳手示意图一的拉开操作图。
[0017]图5,为本发明调整扳手示意图一的闭合操作图。
[0018]图6,为本发明调整扳手示意图二拉的开操作图。
[0019]图7,为本发明调整扳手示意图二的闭合操作图。
[0020]〈图号部份〉
[0021]1-扳手本体
[0022]11-第一扳手
[0023]111-工件套接端 112-限位缺槽
[0024]113-第一透孔 114-轴杆
[0025]115-限位凹槽 116-第二透孔
[0026]117-轴杆
[0027]12-第二扳手
[0028]121-工件套接端 122-限位缺槽
[0029]123-第一透孔 124-轴杆
[0030]125-限位凹槽126-第二透孔
[0031]127-轴杆
[0032]13-第三扳手
[0033]131-工件套接端 132-限位缺槽
[0034]133-第一透孔 134-轴杆
[0035]135-限位凹槽 136-第二透孔
[0036]137-轴杆
[0037]14-第四扳手
[0038]141-工件套接端 142-限位缺槽
[0039]143-第一透孔 144-轴杆
[0040]145-限位凹槽 146-第二透孔
[0041]147-轴杆
[0042]15-第五扳手
[0043]151-工件套接端 152-限位缺槽
[0044]153-第一透孔154-轴杆
[0045]155-限位凹槽156-第二透孔
[0046]157-轴杆
[0047]16-第六扳手
[0048]161-工件套接端162-限位缺槽
[0049]163-第一透孔164-轴杆
[0050]165-限位凹槽166-第二透孔
[0051]167-轴杆
[0052]21-第一枢结块
[0053]211-第一枢结孔212-第二枢结孔
[0054]22-第二枢结块
[0055]221-第一枢结孔222-第二枢结孔
[0056]23-第三枢结块
[0057]231-第一枢结孔232-第二枢结孔
[0058]24-第四枢结块
[0059]241-第一枢结孔242-第二枢结孔
[0060]25-第五枢结块
[0061]251-第一枢结孔252-第二枢结孔
[0062]26-第六枢结块
[0063]261-第一枢结孔262-第二枢结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64]以下,兹就本发明的结构内容及其特征,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相信能就本发明的内容及其产生的功效,作更进一步的了解。
[0065]请参阅图1?图3所示,其中,本发明主要包含有多个扳手联结成的环绕状扳手本体1,该扳手为4个或4个以上,该多个扳手皆分别具有工件套接端,该工件套接端可为活动、开口、梅花或棘轮扳手,而该各个扳手的工件套接端为不同的套接尺寸,本发明以6个扳手所联结成的环绕本体I为其较佳实施状态,其中,该环绕状扳手本体I是包含:
[0066]一第一扳手11,该第一扳手11的一端具有一工件套接端111,而异于工件套接端111的一侧为一限位缺槽112,该限位缺槽112上横向设置一第一透孔113,并可一轴杆114的穿设,于该工件套接端111及限位缺槽112间则设置有一限位凹槽115,该限位凹槽115上横向设置一第二透孔116,该限位凹槽115可供一第一枢结块21的一端套设,并通过一轴杆117穿设第一扳手11的第二透孔116及第一枢结块21的第一枢结孔211,使第一枢结块21的一端枢结限位于第一扳手11上,而该第一枢结块21上设有第二枢结孔212 ;
[0067]一第二扳手12,该第二扳手12的一端具有一工件套接端121,而异于工件套接端121的一侧为一限位缺槽122,该限位缺槽122上横向设置一第一透孔123,该限位缺槽122内可供第一枢结块21的一端套设,且通过轴杆124的穿设限位缺槽122上第一透孔123及第一枢结块21的第二枢结孔212,使第二扳手12与第一扳手11得以相互枢结限位,并于该工件套接端121及限位缺槽122间则设置有一限位凹槽125,该限位凹槽125上横向设置一第二透孔126,该限位凹槽125可供一第二枢结块22的一端套设,并通过一轴杆127穿设第二扳手11的第二透孔126及第二枢结块22的第一枢结孔221,使第二枢结块22的一端枢结限位于第二扳手21上,而该第二枢结块22上设有第二枢结孔222 ;
[0068]一第三扳手13,该第三扳手13的一端具有一工件套接端131,而异于工件套接端131的一侧为一限位缺槽132,该限位缺槽132上横向设置一第一透孔133,该限位缺槽132内可供第二枢结块22的一端套设,且通过轴杆134穿设限位缺槽132上的第一透孔133及第二枢结块22的第二枢结孔222,使第三扳手13与第二扳手12得以相互枢结限位,并于该工件套接端131及限位缺槽132间设置有一限位凹槽135,该限位凹槽135上横向设置一第二透孔136,该限位凹槽135可供一第三枢结块23的一端套设,并通过一轴杆137穿设第三扳手13的第二透孔136及第三枢结块23的第一枢结孔231,使第三枢结块23的一端枢结限位于第三扳手13上,而该第三枢结块23上设有第二枢结孔232 ;
[0069]一第四扳手14,该第四扳手14的一端具有一工件套接端141,而异于工件套接端141的一侧为一限位缺槽142,该限位缺槽142上横向设置一第一透孔143,该限位缺槽142内可供第三枢结块23的一端套设,且通过轴杆144穿设限位缺槽142上的第一透孔143及第三枢结块23的第二枢结孔232,使第四扳手14与第三扳手13得以相互枢结限位,并于该工件套接端141及限位缺槽142间设置有一限位凹槽145,该限位凹槽145上横向设置一第二透孔146,该限位凹槽145可供一第四枢结块24的一端套设,并通过一轴杆147穿设第四扳手14的第二透孔146及第四枢结块24的第一枢结孔241,使第四枢结块24的一端枢结限位于第四扳手14上,而该第四枢结块24上设有第二枢结孔242 ;
[0070]一第五扳手15,该第五扳手15的一端具有一工件套接端151,而异于工件套接端151的一侧为一限位缺槽152,该限位缺槽152上横向设置一第一透孔153,该限位缺槽152内可供第四枢结块24的一端套设,且通过轴杆154穿设限位缺槽152上的第一透孔153及第四枢结块24的第二枢结孔242,使第五扳手15与第四扳手14得以相互枢结限位,并于该工件套接端151及限位缺槽152间设置有一限位凹槽155,该限位凹槽155上横向设置一第二透孔156,该限位凹槽155可供一第五枢结块25的一端套设,并通过一轴杆157穿设第五扳手15的第二透孔156及第五枢结块25的第一枢结孔251,使第五枢结块25的一端枢结限位于第五扳手15上,而该第五枢结块25上设有第二枢结孔252 ;
[0071]—第六扳手16,该第六扳手16的一端具有一工件套接端161,而异于工件套接端161的一侧为一限位缺槽162,该限位缺槽162上横向设置一第一透孔163,该限位缺槽162内可供第五枢结块25的一端套设,且通过轴杆164穿设限位缺槽162上的第一透孔163及第五枢结块25的第二枢结孔252,使第六扳手16与第五扳手15得以相互枢结限位,并于该工件套接端161及限位缺槽162间设置有一限位凹槽165,该限位凹槽165上横向设置一第二透孔166,该限位凹槽155可供一第六枢结块26的一端套设,并通过一轴杆167穿设第六扳手16的第二透孔166及第六枢结块26的第一枢结孔261,使第六枢结块26的一端枢结限位于第六扳手16上,而该第六枢结块26另一端则套设于第一扳手11的限位缺槽112内,且通过轴杆114穿设限位缺槽112上的第一透孔113及第六枢结块26的第二枢结孔262,使第六扳手16与第一扳手11得以相互枢结限位。
[0072]如是,将第一枢结块21的一端套设于第一扳手11的限位凹槽115内,再通过轴杆117穿设第一扳手11的第二透孔116及第一枢结块21的第一枢结孔211,再将第一枢结块21的另端套设于第二扳手12的限位缺槽122内,并通过轴杆124穿设第二扳手12的第一透孔123内枢结,即可达到第一扳手11与第二扳手12的枢结限位;
[0073]将第二枢结块22的一端套设于第二扳手12的限位凹槽125内,再通过轴杆127穿设第二扳手12的第二透孔126及第二枢结块22的第一枢结孔221,再将第二枢结块22的另端套设于第三扳手13的限位缺槽132内,并通过轴杆134穿设第三扳手13的第一透孔133内枢结,即可达到第二扳手12与第三扳手13的枢结限位;
[0074]将第三枢结块23的一端套设于第三扳手13的限位凹槽135内,再通过轴杆137穿设第三扳手13的第二透孔136及第三枢结块23的第一枢结孔231,再将第三枢结块23的另端套设于第四扳手14的限位缺槽142内,并通过轴杆144穿设第四扳手14的第一透孔143内枢结,即可达到第三扳手13与第四扳手14的枢结限位;
[0075]将第四枢结块24的一端套设于第四扳手14的限位凹槽145内,再通过轴杆147穿设第四扳手14的第二透孔146及第四枢结块24的第一枢结孔241,再将第四枢结块24的另端套设于第五扳手15的限位缺槽152内,并通过轴杆154穿设第五扳手15的第一透孔153内枢结,即可达到第四扳手14与第五扳手15的枢结限位;
[0076]将第五枢结块25的一端套设于第五扳手15的限位凹槽155内,再通过轴杆157穿设第五扳手15的第二透孔156及第五枢结块25的第一枢结孔251,再将第五枢结块25的另端套设于第六扳手16的限位缺槽162内,并通过轴杆164穿设第六扳手16的第一透孔163内枢结,即可达到第五扳手15与第六扳手16的枢结限位;
[0077]将第六枢结块26的一端套设于第六扳手16的限位凹槽165内,再通过轴杆167穿设第六扳手16的第二透孔166及第六枢结块26的第一枢结孔261,再将第六枢结块26的另端套设于第一扳手11的限位缺槽112内,并通过轴杆114穿设第一扳手11的第一透孔113内枢结,即可达到第六扳手16与第一扳手11的枢结限位。
[0078]如此的组合,使扳手11、12、13、14、15、16间相互枢结限位,而可形成一环绕状的扳手本体1,该扳手本体I的厚度恰可供使用者握持施力的厚度,使用时,将第三扳手13的工件套接端131套设于螺丝或螺帽上,使用者手握该扳手本体I而施力,因各扳手间皆有枢结块的枢结限位,而可达到相互牵制的约束力,以提供施力时所需的强度,而可达到旋松或锁紧该螺丝或螺帽的目的。
[0079]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一,当螺丝或螺帽的尺寸适合使用第二扳手12的工件套接端121的尺寸时,上、下二端拉开扳手本体1,使该扳手本体I呈现环状状态,逆时针方向位移该第二扳手12,至该第二扳手12可套结螺丝或螺帽的预定位置时,将扳手本体I上、下二端下压回可供握持状态(如图5所示),而使该第二扳手12位移至最外侧的位置,并使其工件套接端121得以套设该螺丝或螺帽,以达到旋松或锁紧该螺丝或螺帽的目的。
[0080]反之,请参阅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二,当螺丝或螺帽的尺寸适合使用第四扳手14的工件套接端141尺寸时,上、下二端拉开扳手本体1,使该扳手本体I呈现环状状态,顺时针方向位移该第四扳手14,至该第二扳手12可套结螺丝或螺帽的预定位置时,将扳手本体I上下二端下压回可供握持状态(如图7所示),而使该第四扳手14位移至最外侧的位置,并使其工件套接端141得以套设该螺丝或螺帽,以达到旋松或锁紧该螺丝或螺帽的目的。
[0081]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乃在于:依此方式的调整各扳手的相对位置,而可选择符合螺丝或螺帽的尺寸的扳手的工件套接端,以如此的扳手结构,可提供多种尺寸使用的方便,亦可提供携带及纳的便利,更无单一扳手遗失的窘境。
[0082]上述本发明仅以最佳实施例作举例说明,对熟悉该项技艺的人员,当可进行各变化实施,但此变化实施,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内。
[0083]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多个扳手联结成的环绕状扳手本体,而可调整各扳手的相对位置,而可选择符合螺丝或螺帽的尺寸的扳手的工件套接端,以如此的扳手结构,可提供多种尺寸使用的方便,亦可提供携带及收纳的便利,其不论是结构上的改变,抑或是功效上的增进,皆已毋庸置疑,且本发明于申请前未见于刊物,亦未公开使用,实已符合专利申请要求,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
1.一种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是由多个扳手间相互联结成一环绕状的扳手本体,其中,该扳手本体的各个扳手上皆设置有工件套接端,而异于工件套接端的一侧设一限位缺槽,而于该工件套接端及限位缺槽间则设置有一限位凹槽,于该其中之一的扳手的限位缺槽内枢结一枢结块,该枢结块的另端套设枢结于另一扳手的限位凹槽内,如此,多个扳手间通过多个枢结块的连结,而形成一环绕状的扳手本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各个扳手上皆设置有工件套接端,该工作套接端为活动、开口、梅花或棘轮扳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扳手本体是由4个扳手间通过多个枢结块的连结,而形成一环绕状的扳手本体。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环绕状扳手本体包含: 一第一扳手,该第一扳手的一端具有一工件套接端,而异于工件套接端的一侧为一限位缺槽,该限位缺槽上横向设置一第一透孔,并供一轴杆的穿设,于该一工件套接端及限位缺槽间则设置有一限位凹槽,该限位凹槽上横向设置一第二透孔,该限位凹槽供一第一枢结块的一端套设,并通过一轴杆穿设第一扳手的第二透孔及第一枢结块的第一枢结孔,使第一枢结块的一端枢结限位于第一扳手上,而该第一枢结块上设有第二枢结孔; 一第二扳手,该第一扳手的一端具有一工件套接端,而异于工件套接端的一侧为一限位缺槽,该限位缺槽上横向设置一第一透孔,该限位缺槽内供第一枢结块的一端套设,且通过轴杆的穿设限位缺槽上第一透孔及第一枢结块的第二枢结孔,使第二扳手与第一扳手得以相互枢结限位,并于该一工件套接端及限位缺槽间则设置有一限位凹槽,该限位凹槽上横向设置一第二透孔,该限位凹槽供一第二枢结块的一端套设,并通过一轴杆穿设第二扳手的第二透孔及第二枢结块的第一枢结孔,使第二枢结块的一端枢结限位于第二扳手上,而该第二枢结块上设有第二枢结孔; 一第三扳手,该第三扳手的一端具有一工件套接端,而异于工件套接端的一侧为一限位缺槽,该限位缺槽上横向设置一第一透孔,该限位缺槽内供第二枢结块的一端套设,且通过轴杆穿设限位缺槽上的第一透孔及第二枢结块的第二枢结孔,使第三扳手与第二扳手得以相互枢结限位,并于该工件套接端及限位缺槽间设置有一限位凹槽,该限位凹槽上横向设置一第二透孔,该限位凹槽供一第三枢结块的一端套设,并通过一轴杆穿设第三扳手的第二透孔及第三枢结块的第一枢结孔,使第三枢结块的一端枢结限位于第三扳手上,而该第三枢结块上设有第二枢结孔; 一第四扳手,该第四扳手的一端具有一工件套接端,而异于工件套接端的一侧为一限位缺槽,该限位缺槽上横向设置一第一透孔,该限位缺槽内供第三枢结块的一端套设,且通过轴杆穿设限位缺槽上的第一透孔及第三枢结块的第二枢结孔,使第四扳手与第三扳手得以相互枢结限位,并于该工件套接端及限位缺槽间设置有一限位凹槽,该限位凹槽上横向设置一第二透孔,该限位凹槽供一第四枢结块的一端套设,并通过一轴杆穿设第四扳手的第二透孔及第四枢结块的第一枢结孔,使第四枢结块的一端枢结限位于第四扳手上,而该第四枢结块的另端则套设于第一扳手的限位缺槽内,且通过轴杆穿设限位缺槽上的第一透孔及第四枢结块的第二枢结孔,使第四扳手与第一扳手得以相互枢结限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扳手本体是由6个扳手间通过多个枢结块的连结,而能形成一环绕状的扳手本体。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环绕状扳手本体包含: 一第一扳手,该第一扳手的一端具有一工件套接端,而异于工件套接端的一侧为一限位缺槽,该限位缺槽上横向设置一第一透孔,并供一轴杆的穿设,于该一工件套接端及限位缺槽间则设置有一限位凹槽,该限位凹槽上横向设置一第二透孔,该限位凹槽供一第一枢结块的一端套设,并通过一轴杆穿设第一扳手的第二透孔及第一枢结块的第一枢结孔,使第一枢结块的一端枢结限位于第一扳手上,而该第一枢结块上设有第二枢结孔; 一第二扳手,该第一扳手的一端具有一工件套接端,而异于工件套接端的一侧为一限位缺槽,该限位缺槽上横向设置一第一透孔,该限位缺槽内供第一枢结块的一端套设,且通过轴杆的穿设限位缺槽上第一透孔及第一枢结块的第二枢结孔,使第二扳手与第一扳手得以相互枢结限位,并于该一工件套接端及限位缺槽间则设置有一限位凹槽,该限位凹槽上横向设置一第二透孔,该限位凹槽供一第二枢结块的一端套设,并通过一轴杆穿设第二扳手的第二透孔及第二枢结块的第一枢结孔,使第二枢结块的一端枢结限位于第二扳手上,而该第二枢结块上设有第二枢结孔; 一第三扳手,该第三扳手的一端具有一工件套接端,而异于工件套接端的一侧为一限位缺槽,该限位缺槽上横向设置一第一透孔,该限位缺槽内供第二枢结块的一端套设,且通过轴杆穿设限位缺槽上的第一透孔及第二枢结块的第二枢结孔,使第三扳手与第二扳手得以相互枢结限位,并于该工件套接端及限位缺槽间设置有一限位凹槽,该限位凹槽上横向设置一第二透孔,该限位凹槽供一第三枢结块的一端套设,并通过一轴杆穿设第三扳手的第二透孔及第三枢结块的第一枢结孔,使第三枢结块的一端枢结限位于第三扳手上,而该第三枢结块上设有第二枢结孔; 一第四扳手,该第四扳手的一端具有一工件套接端,而异于工件套接端的一侧为一限位缺槽,该限位缺槽上横向设置一第一透孔,该限位缺槽内供第三枢结块的一端套设,且通过轴杆穿设限位缺槽上的第一透孔及第三枢结块的第二枢结孔,使第四扳手与第三扳手得以相互枢结限位,并于该工件套接端及限位缺槽间设置有一限位凹槽,该限位凹槽上横向设置一第二透孔,该限位凹槽供一第四枢结块的一端套设,并通过一轴杆穿设第四扳手的第二透孔及第四枢结块的第一枢结孔,使第四枢结块的一端枢结限位于第四扳手上,而该第四枢结块上设有第二枢结孔; 一第五扳手,该第五扳手的一端具有一工件套接端,而异于工件套接端的一侧为一限位缺槽,该限位缺槽上横向设置一第一透孔,该限位缺槽内供第四枢结块的一端套设,且通过轴杆穿设限位缺槽上的第一透孔及第四枢结块的第二枢结孔,使第五扳手与第四扳手得以相互枢结限位,并于该工件套接端及限位缺槽间设置有一限位凹槽,该限位凹槽上横向设置一第二透孔,该限位凹槽供一第五枢结块的一端套设,并通过一轴杆穿设第五扳手的第二透孔及第五枢结块的第一枢结孔,使第五枢结块的一端枢结限位于第五扳手上,而该第五枢结块上设有第二枢结孔; 一第六扳手,该第六扳手的一端具有一工件套接端,而异于工件套接端的一侧为一限位缺槽,该限位缺槽上横向设置一第一透孔,该限位缺槽内供第五枢结块的一端套设,且通过轴杆穿设限位缺槽上的第一透孔及第五枢结块的第二枢结孔,使第六扳手与第五扳手得以相互枢结限位,并于该工件套接端及限位缺槽间设置有一限位凹槽,该限位凹槽上横向设置一第二透孔,该限位凹槽供一第六枢结块的一端套设,并通过一轴杆穿设第六扳手的第二透孔及第六枢结块的第一枢结孔,使第六枢结块的一端枢结限位于第六扳手上,而该第六枢结块的另端则套设于第一扳手的限位缺槽内,且通过轴杆穿设限位缺槽上的第一透孔及第六枢结块的第二枢结孔,使第六扳手与第一扳手得以相互枢结限位。
【文档编号】B25B13/56GK104275665SQ201310292616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2日
【发明者】陈俯郎 申请人:鑫爵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