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拉紧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43703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拉紧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拉紧器,包括壳体、活动手柄、方杆、前端卡槽、后端卡槽,设置在壳体内部的齿轮、前棘爪,后棘爪,活动手柄通过后棘爪与壳体内部的齿轮活动连接,前棘爪与壳体尾部连接,壳体的一端设有前端卡槽,壳体与前端卡槽之间为固定连接,方杆的尾部设有后端卡槽,方杆上部设有齿条,齿轮和齿条相咬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制备成本低,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性能良好、方便携带,工作效率高。
【专利说明】一种管道拉紧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紧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管道拉紧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通常情况下各类管道的管件之间或者板材之间的连接具有不可靠性,为了克服困难,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各种拉紧器的辅助作用,目前,在工作过程中,使用的拉紧器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工作效率低,不方便携带,实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方便携带的管道拉紧器。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活动手柄、方杆、前端卡槽、后端卡槽,设置在壳体内部的齿轮、前棘爪,后棘爪,活动手柄通过后棘爪与壳体内部的齿轮活动连接,前棘爪与壳体尾部连接,壳体的一端设有前端卡槽,壳体与前端卡槽之间为固定连接,方杆的尾部设有后端卡槽,方杆上部设有齿条,齿轮和齿条相咬合。
[0005]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制备成本低,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性能良好、方便携带,工作效率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壳体内部结构图。
[0008]1、活动手柄2、齿轮3、后棘爪4、壳体5、前端卡槽6、方杆
[0009]7、后端卡槽8、齿条9、前棘爪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0011]如图1-2所示,一种管道拉紧器,包括壳体4、活动手柄1、方杆6、前端卡槽5、后端卡槽7,设置在壳体4内部的齿轮2、前棘爪9,后棘爪3,活动手柄通过后棘爪3与壳体4内部的齿轮2活动连接,前棘爪9与壳体4尾部连接,壳体的一端设有前端卡槽5,壳体4与前端卡槽5之间为固定连接,方杆6的尾部设有后端卡槽7,方杆上部设有齿条8,齿轮2和齿条8相咬合。
[0012]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当开始操作时,将拉紧器调整到可拉伸的最大位置,顺时针转动活动手柄1,通过后棘爪3带动齿轮2转动,使得壳体4和前端卡槽5向右运动,完成一次拉紧过程;当重新获得拉紧空间时,逆时针转动活动手柄I,后棘爪3退出,前棘爪9卡住齿轮2,齿轮2处于静止状态,重复拉紧过程,从而达到最终的效果。
[001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管道拉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4)、活动手柄(I)、方杆(6)、前端卡槽(5)、后端卡槽(7),设置在壳体(4)内部的齿轮(2)、前棘爪(9),后棘爪(3),活动手柄通过后棘爪(3 )与壳体(4 )内部的齿轮(2 )活动连接,前棘爪(9 )与壳体(4 )尾部连接,壳体的一端设有前端卡槽(5 ),壳体(4)与前端卡槽(5 )之间为固定连接,方杆(6 )的尾部设有后端卡槽(7),方杆上部设有齿条(8),齿轮(2)和齿条(8)相咬合。
【文档编号】B25B27/00GK203409703SQ201320407727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0日
【发明者】高庆燕 申请人:天津市大港包装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