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5099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机动车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电动锁,该锁具有锁止结构/锁定机构。锁止机构包括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的转动锁叉用于接纳锁挡块。该锁止机构还具有锁定爪,利用该锁定爪能锁止转动锁叉。锁止机构的由金属和/或合成材料制成的部件通常以能摆动或能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原则上由金属制成的锁板上。



背景技术:

机动车锁的转动锁叉通常具有由负载臂和捕捉臂形成的叉子状的进入缺口,车门或舱盖、例如发动机罩或行李舱盖的挡块在门或舱盖被锁上时进入该进入缺口中。然后挡块使转动锁叉从打开位置转动到闭锁位置中。如果转动锁叉到达闭锁位置,则在这个位置中通过锁定爪锁止转动锁叉。此后挡块不再能离开转动锁叉的进入缺口。在锁止位置中,转动锁叉的锁止面——也称为锁定面——压在锁定爪的锁止面上。因此该锁定爪在其锁止位置中受到挤压力。必须克服该挤压力,才能使锁定爪从其锁止位置移出。

为了打开锁止机构,通过对致动装置进行致动直接或间接地使锁定爪从其锁止位置中移出。致动装置可以包括把手,该把手例如可以摆动以用于致动。把手的摆动运动通过杆件、杆系或鲍登拉索传递到触发杆/释放杆。如果触发杆以这种方式摆动,则间接或直接地使锁定爪从其锁止位置中移出并打开锁止机构。

为了使用于打开门或盖所需的机械力保持较低,所提出的锁中转动锁叉能将打开力矩传导到处于锁止状态的锁定爪中。通过这个打开力矩可以使锁定爪自动的从其锁止位置中移出,而不必使用外部的力以克服上述的挤压力。还设有锁死杆,该锁死杆使处于锁止机构的锁止状态中的锁定爪锁死。而且锁定爪的锁死面也同样在锁死杆的锁死面上施加挤压力。但是这个挤压力相对较小。因此,为了打开锁止机构以相对小的力便能使锁死杆从其锁死位置中移出。如果使锁死杆从锁死位置中移出,则随后锁定爪由于打开力矩的作用自动地从其锁止位置移出。这时转动锁叉可以运动到其打开位置中。

为了使打开门所需的机械力减小到最低程度,提出了具有电驱动装置的锁,利用该电驱动装置可以使锁定爪从其锁止位置中移出。可以通过使致动装置的把手摆动而手动地起动该电驱动装置。这种电动锁从文献DE 196 50 826中已知。

电动锁可能由于电气故障而意外打开,这可能对机动车的内部乘员造成安全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能意外打开的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锁具有第一权利要求的特征。有利的设计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如果没有其他说明,权利要求的主题可以单独的或以任意组合的方式包括上述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锁包锁止机构,该锁止机构包括转动锁叉和将转动锁叉锁止在锁止位置中的锁定爪。为了能打开锁而设有电驱动装置,利用该电驱动装置能间接或直接地使锁定爪从其锁止位置中移出。还设有以可动的、尤其是可转动的方式支承的锁死爪,该锁死爪能够使得电驱动装置不能打开锁止机构。为了电动打开锁止机构必须使电驱动装置起动并且使锁死爪从其锁死位置中运动到其非锁死位置中。

因为锁死爪并不必像锁定爪那样锁止转动锁叉、进而锁死爪在其锁死位置中不受到挤压力或至少不受到高的挤压力,所以可以通过较低的力消耗、例如手动地对致动装置的把手进行致动而使锁死爪从其锁死位置中移出。因此该锁可以以较低的力消耗而按计划地被打开。通过锁死爪实现了,在电驱动装置工作方面的电气故障的情况下不能意外地打开锁。锁死爪因此提高了安全性,并且无需为了按计划地打开锁而消耗显著更高的人力。

在本发明的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当锁死爪位于其锁死位置中时,锁死爪不受到挤压力。因此可以消耗尤其小的力手动地使锁死爪从其锁死位置中移出。总体上,可以通过对致死装置进行致动而尤其容易地、按计划地打开锁。

在本发明的一设计方案中,电驱动装置、例如电机连同固定在电机轴上的蜗杆可以使驱动元件(尤其是轮件或蜗轮、齿轮和/或盘件)运动以用于打开锁止机构。锁死爪在其锁死位置中伸进驱动元件的缺口中,并因此锁死或限制驱动元件的能以电驱动方式打开锁止机构的运动。伸入到缺口中不需要挤压力,所以消耗尤其小的力便可以使锁死爪从锁死位置中移出。

在本发明的一设计方案中,驱动元件是传动机构的部件或者说组成部分。驱动元件满足双重功能,从而该锁可以以较少的零部件数量、进而以低技术成本和低构造空间需求制造。

在本发明的一设计方案中,设有用于锁死爪的止挡件,该止挡件能够限制伸入锁死位置中的锁死爪的运动。从而使锁死杆不会由于到达锁死位置的运动而将有害的冲击传导到为电动打开而设置的驱动系的机械敏感的区域中。通过该止挡件可以保护机械敏感的部件免于损坏。

在本发明的一设计方案中,止挡件设计为缓冲元件,止挡件具有能屈从的、尤其弹性的表面。由此可以避免在锁死爪进入其锁死位置时的噪音。止挡件的表面例如由合成材料、尤其弹性体制成。

在本发明的一设计方案中,止挡件设置在电机的壳体上,该止挡件是电驱动装置的部件或者说组成部分。电机的壳体可以足够鲁棒地被支承,从而适用于固定止挡件。另外,实现了以低构造空间进行制造。

在一设计方案中设有微动开关或传感器,一旦锁死爪从锁死位置中移出,就由锁死爪致动或激活该微动开关或传感器。在一设计方案中,由微动开关或传感器使电驱动装置起动以打开锁止机构。因此锁死爪满足双重功能。一方面,锁死爪可以防止意外地电动打开锁止机构。另一方面,锁死爪使电驱动装置起动以用于按计划地打开锁止机构。

本发明的主题还涉及一种如在权利要求中描述的用于锁的驱动装置,该锁包括锁止机构,该锁止机构包括转动锁叉、锁定爪、可选的锁死杆和可选的触发杆。仅对于相对于包括锁止机构的锁独立的驱动装置保有权利及进行保护。用于打开锁止机构的触发杆可以是驱动装置的部件或者说组成部分。

锁死爪优选手动地离开盘件的接合区域或从中移出。这提供以下优点,在对电机错误供电的情况下,存在锁死爪形式的机械止挡,该止挡避免无意地打开锁。借助于用于打开锁的内部致动装置或外部致动装置、即机动车的内把手或外把手使锁死爪的锁死轮廓进行运动。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

图1示出用于电动打开具有处于锁死位置中的锁死爪的锁的驱动装置;

图2示出用于电动打开具有不处于锁死位置中的锁死爪的锁的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示出用于电动打开机动车锁的驱动装置。为了可以用较低的力打开锁,该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通过该电机可以以电驱动的方式打开锁的锁止机构。设有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的锁死爪2,该锁死爪在其在图1中示出的锁死位置中使得:电驱动装置或者说电机1不能电动地打开锁。锁死爪2可以围绕其轴3转动。

在电机1的电机轴4上固定有蜗杆5。通过轴4的转动、进而通过蜗杆5的转动使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的齿轮6围绕其轴7转动,蜗杆5与该齿轮相啮合。在齿轮7上固定盘件8。在锁死爪的锁死位置中,锁死爪2的突出部10伸入盘件8的缺口9中,由此限制齿轮6和盘件8沿逆时针的转动运动,通过该转动可能导致电驱动地打开锁的锁止机构。(锁死爪)在无挤压力的情况下伸入到缺口9中,从而可以以尤其小的力消耗使锁死爪2从其锁死位置中移出。因此,锁死爪2主要在其锁死位置中不受挤压力。

蜗杆5和齿轮6形成传动机构。驱动元件以具有盘件8的齿轮6的形式满足双重功能。齿轮6和盘件8可以一件式的或多件式地构成。

设有用于锁死爪2的止挡件11,该止挡件能够限制锁死爪2进入其锁死位置的运动。这在图1中示出。从而,锁死爪不会由于其进入到锁死位置中的运动而将有害的冲击传导到盘件8连同齿轮6中,即驱动系的机械敏感的区域中。

止挡件11可以设计为缓冲元件,该止挡件具有弹性的表面。该止挡件11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在电机1的壳体上。

设有微动开关12,如图2所示,一旦锁死爪2不处于锁死位置,就由锁死爪2致动该微动开关。由微动开关12使电机1起动以用于打开锁止机构。锁死爪2因此满足双重功能。

锁死爪2还包括突出部13,当锁死爪2如图2所示不处于锁死位置时,该突出部贴靠在盘件8上。该突出部13限制处于未锁死位置中的锁死爪2的转动运动。

如果锁死爪2从图1所示的位置出发沿顺时针围绕其轴3转动,则该锁死爪最后致动微动开关12。由此使电机1起动。结果,齿轮6及盘件8逆时针转动。盘件8的带动件14最后抓住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的触发杆16的臂15,并使触发杆围绕其轴17顺时针摆动。由此使锁的锁止机构的锁定爪从其锁止位置移出,从而打开锁。

附图标记列表:

1:电机

2:锁死爪

3:锁死爪的轴

4:电机轴

5:电机轴上的蜗杆

6:齿轮

7:齿轮的轴

8:盘件

9:缺口

10:锁死爪的突出部

11:用于锁死爪的止挡件

12:微动开关

13:锁死爪的突出部

14:带动件

15:触发杆臂

16:触发杆

17:触发杆的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