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拔曲轴轴端链轮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01073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用于拔曲轴轴端链轮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曲轴工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拔曲轴轴端链轮的装置。



背景技术:

套装在曲轴轴端的链轮在工作时,在曲轴上要承受一定的扭矩,时间长了以后,曲轴上的链轮损坏后,需要更换新的链轮,但是目前,有一些用于拔除曲轴轴端的装置,这些装置虽能拆除掉曲轴上的链轮,但是在拆除的同时,对曲轴造成的损坏,导致曲轴不能重复利用,在未设计出曲轴轴端拔轮装置时,拆卸链轮工作难度大,且费时费力,未拆卸链轮的曲轴是无法作为回炉料使用,造成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同时,在曲轴加工工序完成后,检验时查出产品的质量问题,按照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也需要先把曲轴链轮拆卸,再把该曲轴送到铸造分厂作为回炉料使用。因为曲轴链轮材质在熔炼过程中会带来产品化学元素的变化,导致技术人员对融化铁水的化学成分无法有效的控制,从而很难保证产品的机械性能和金相组织,所以必须拆除曲轴链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拔曲轴轴端链轮的装置。通过本发明的拔轮装置,可轻松将链轮拔掉,且对曲轴没有损坏,还能重复利用,起到了小工具大作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用于拔曲轴轴端链轮的装置,它包括卡合套筒、第一卡环、第二卡环、轴端顶头和丝杆,卡合套筒一端内部设置有一空腔,所述空腔外形与套装有链轮的曲轴轴端一致,另一端内部设置有一通孔,所述空腔与通孔连通,所述通孔上设置有螺纹,丝杆的一端设置有旋拧螺母,另一端设置有顶接头,丝杆通过螺纹与所述通孔连接,轴端顶头与丝杆的顶接头连接;所述的卡合套筒由沿轴线对称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围合而成,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套装在卡合套筒外部,将卡合套筒卡紧。

进一步地,所述卡合套筒的外圆直径与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的内径相同,卡合套筒的外圆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凸缘、外圆右侧设置有第二凸缘,第一凸缘与外圆形成第一卡环的定位部,第二凸缘与外圆形成第二卡环的定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空腔从左至右依次由轴径孔、链轮腔和曲轴轴端腔组成,轴径孔、链轮腔和曲轴轴端腔连通且同轴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拔轮装置由上壳体和下壳体将装设有链轮的曲轴轴端卡合住,再通过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卡合住,通过在拔轮装置的另一端通过丝杆对卡合套筒施加一定的外力,即可很容易的将链轮拔下来。另外,为了对曲轴轴端不造成损坏,在丝杆与曲轴接触的地方连接有一轴端顶头,这样将丝杆传递的力都传递到了轴端顶头上,而轴端顶头与曲轴轴端是静接触,即可保证曲轴拔除链轮后还能完好无损。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在拔轮时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卡合套筒的侧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拔曲轴轴端链轮的装置,它包括卡合套筒1、第一卡环2、第二卡环3、轴端顶头4和丝杆5,卡合套筒1一端内部设置有一空腔6,所述空腔6外形与套装有链轮7的曲轴8的轴端一致,另一端内部设置有一通孔9,所述空腔6与通孔9连通,所述通孔9上设置有螺纹,丝杆5的一端设置有旋拧螺母10,另一端设置有顶接头11,丝杆5通过螺纹与所述通孔9连接,轴端顶头4与丝杆5的顶接头11连接;如图3,所述的卡合套筒1由沿轴线对称的上壳体12和下壳体13围合而成,第一卡环2和第二卡环3套装在卡合套筒1外部,将卡合套筒1卡紧。

所述卡合套筒1的外圆直径与第一卡环2和第二卡环3的内径相同,卡合套筒1的外圆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凸缘14、外圆右侧设置有第二凸缘15,第一凸缘14与外圆形成第一卡环2的定位部,第二凸缘15与外圆形成第二卡环3的定位部。所述的空腔6从左至右依次由轴径孔16、链轮腔17和曲轴轴端腔18组成,轴径孔16、链轮腔17和曲轴轴端腔18连通且同轴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