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式机械挂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2488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具,具体来说,是一种电机驱动的机械挂锁。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厂、仓库、环网柜等场合,需要用到大量锁具,然而不管是机械方式开锁还是电子的方式来开锁,都只能实现全开功能,即将锁具完全打开或完全锁闭,然而有时候在日常使用中,其并不需要每次都将锁具进行锁闭,即保持锁具的半开状态,由于电子锁在开启后的固定时间内必然进行锁定,因此这个在电子锁上无法实现,机械锁具为了保持锁具的开启状态则需要将钥匙留着锁具上,其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且电子开锁设备结构复杂,故障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可实现锁具半开或全开的电子锁具。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手段实现:一种电子式机械挂锁,包括锁体、锁杆,在锁体顶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方向垂直向下的锁杆左孔与锁杆右孔,锁杆的两端设置在锁杆左孔与锁杆右孔中,所述的锁体内包括锁芯,所述的锁芯包括一个内壳,在内壳内设置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传动帽,传动帽由左拉扣板与右拉扣板相互组合而成,在左拉扣板与右拉扣板相对的面上设置齿,所述的齿与输出轴上设置的齿轴啮合,在左拉扣板的左侧边缘设置左锁舌,在右拉扣板的右侧边缘设置右锁舌,左锁舌上设置第一卡扣,右锁舌上设置第二卡扣,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分别垂直于左锁舌与右锁舌的侧面设置,在第一卡扣与右拉扣板的左侧边缘及第二卡扣与左拉扣板的右侧边缘上设置压缩弹簧。

所述的锁杆左孔底部设置弹簧,所述的弹簧底部固定在锁杆左孔中,弹簧的外径与锁杆左孔的内径相同。

所述的锁杆为U型,在锁杆的两端设置第一锁头与第二锁头,所述的第一锁头设置在锁杆左孔内,第二锁头设置在锁杆右孔内,第一锁头上设置片状凸起,所述的片状凸起与弹簧顶端相接触,第二锁头上设置止板,所述的锁杆右孔下端设置滑槽,所述的止板设置在滑槽内,滑槽直径与止板的直径相同且滑槽直径大于锁杆右孔的直径。

在锁杆上设置卡槽,卡槽设置在锁杆的两端且卡槽与左锁舌及右锁舌相啮合。

还包括电子识别模块及LIGHTING DOCK接口,电子识别模块连接电动机及LIGHTING DOCK接口,LIGHTING DOCK接口的插口伸出锁体表面与锁体的表面相平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使用电机拉动扣板实现锁舌的伸缩,且可以实现锁具的持续开启即半开状态,避免了锁具多次使用导致的寿命缩短,且半开与全开状态的切换靠用户的手持设备进行设定,锁具上没有对应功能,其结构简单,无需使用高级芯片或写入过多程序,其生产周期大大缩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其中1-锁杆、2-卡槽、3-卡扣、4-锁体、5-锁杆左孔、6-弹簧、7-内壳、8-左锁舌、9-压缩弹簧、10-传动帽、11-右锁舌、12-锁杆右孔、13-齿轴、14-电机、15-滑槽、16-电子识别模块、17-LIGHTING DOCK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述:

本发明涉及一种锁具,具体来说是一种利用电机操作机械结构实现锁舌伸缩的锁具,即电子机械锁具,其既具备了机械锁具的稳定性,又不像传统的机械锁具采用钥匙转动机械锁芯对锁具进行操作。其包括一个锁体4及一根锁杆1,锁杆1为U型,锁体上设置2个长形孔,锁杆的两端分别插在2个长形孔里,在锁杆上设置有卡槽2,锁体内设置锁舌,利用锁舌与卡槽2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实现了锁具的开启或锁闭。

本发明中,所述的锁芯为电子机械锁芯。具体来说,所述的锁芯包括一个内壳7,在内壳内设置电机14,电机14的输出轴连接传动帽10,传动帽连接锁舌,通过电机14带动传动帽10横向移动,进而带动锁舌横向移动,从而令锁舌与卡槽2啮合或分离,达到锁闭或解锁的目的。

进一步说,所述的传动帽10包括相互组合而成的左拉扣板与右拉扣板,在左拉扣板与右拉扣板相对的面上设置齿,所述的齿与输出轴上设置的齿轴13啮合,左拉扣板与右拉扣板的运动方向相反,所述锁舌分为左锁舌8与右锁舌11,具体来说,在左拉扣板左侧边缘设置左锁舌8,在右拉扣板右侧边缘上设置右锁舌11,当电机14运动时,左拉扣板与右拉扣板相向运动或相反运动,从而带动左锁舌8与右锁舌11相向或相反运动,即两个锁舌同时伸出或收缩,达到锁闭或开锁的目的。进一步说,在传动帽10及锁舌之间还设置压缩弹簧9,具体的说,在锁舌上设置有卡扣3,所述卡扣分为设置在左锁舌8上的左卡扣及设置在右锁舌11上的右卡扣,所述的左卡扣与右卡扣垂直与左锁舌8与右锁舌11设置,即在左锁舌与右锁舌的同侧设置两个凸起,压缩弹簧9设置在左锁舌8与右拉扣板的左侧边缘之间及右锁舌11与左拉扣板的右侧边缘之间,压缩弹簧用以维持在锁舌伸出时即锁具处于锁闭状态时的锁舌位置,当锁杆1伸入锁体4内,锁舌在锁杆1的作用下向内收缩,当锁杆1运动到其上设置的卡槽2与锁体内的锁舌位置对应时,由于弹簧的作用使锁舌位置归位,从而令锁舌卡入卡槽2内,实现锁具的锁闭。

本发明中,所述的长形孔分为锁杆左孔5与锁杆右孔12,锁杆左孔5的底部设置一个弹簧6,弹簧6的底端与锁杆左孔5的底端固定连接,弹簧的直径与锁杆左孔的内径相等,在锁杆右孔下侧设置一个滑槽15,滑槽15为圆柱形,其直径大于锁杆右孔的内径。对应的,在所述的锁杆两端设置第一锁头与第二锁头,在第一锁头上设置片状凸起,在第二锁头上设置止板,所述的片状凸起与锁杆左孔内设置的弹簧顶部相接触,所述的止板设置在滑槽内,且所述的止板的直径与滑槽的内径相等。换言之,止板能限制锁杆的运动距离从而保证了锁杆不会从锁体内脱出,同时能保证锁具的正常运作。

本发明中,所述的锁具通过电子钥匙开启,相对应的,在所述的锁体内设置电子识别模块16及一个LIGHTING DOCK接口17,电子识别模块16与LIGHTING DOCK接口17连接,同时电子识别模块16亦与电机14相连接,LIGHTING DOCK接口17用于与电子钥匙连接并将指令进行接收,指令通过电子识别模块16进行识别,判定是进行开锁还是进行锁闭,而后电子识别模块操作电机14动作完成指令。本发明所述的电子识别模块16设置在内壳7中,所述的LIGHTING DOCK接口17设置在锁体的表面且所述的母口与锁体表面平齐,在所述的电子钥匙上设置锁闭和开锁按钮,通过电子钥匙对锁具下达指令,锁具可以保持开启或锁闭状态不变。

下面通过具体例子说明:

当要实现半开时。首先锁处于锁紧状态,当电子钥匙插入LIGHTING DOCK接口17时,电机14带动齿轴13正转,此时齿轴13带动传动帽10往外拉,相对应的左锁舌8和右锁舌11往里缩,同时压缩弹簧9处于压缩状态。这样两个锁舌远离锁杆1的两个卡槽2,锁杆1在弹簧6的作用上弹出,从而实现开锁,但是由于电机14只有正转,从而使得左锁舌8和右锁舌11始终处于收缩状态,当锁杆1再次插入时,由于锁舌与锁杆1上的卡槽无紧密配合,从而无法上锁,也就实现了半开的状态。

当要实现全开时。首先锁处于锁紧状态,当电子钥匙插入LIGHTING DOCK接口17时,电机14带动齿轴13正转,此时齿轴13带动传动帽10往外拉,相对应的左锁舌8和右锁舌11往里缩,同时压缩弹簧9处于压缩状态。这样两个锁舌远离锁杆1的两个卡槽2,锁杆1在弹簧6的作用上弹出,从而实现开锁,当开锁之后再操作钥匙令电机14带动齿轴13反转复位,这样左锁舌8和右锁舌11重新处于拉伸状态,当锁杆1再次插入时,锁杆1的卡槽2和锁舌配合,从而重新上锁,也就实现了全开的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