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2064阅读:756来源:国知局
手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虎钳重量比较大,需要固定在工作台上,通过丝杠连接两个钳口,旋转丝杠控制钳口开关来夹持工件,这种虎钳不灵活,一般用来夹持小工件,无法满足特殊工位的使用需求,并且丝杠效率低;市面上其他小虎钳使用V形把手加螺杆、弹簧的形式夹持工件,这种小虎钳可手动移动,缺点在于夹紧力有限,要双手操作,钳口张开很大时螺杆会很长造成干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手钳,可单手操作,空间布局合理,适用性广泛。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钳,所述工具由上钳口(1)、下钳口(2)、把手(3)、垫圈(4)、螺钉(5)、后盖(6)组成,下钳口(2)热套安装在把手(3)上,上钳口(1)穿过下钳口(2)通过梯形螺纹与把手(3)连接,垫圈(4)与螺钉(5)通过螺纹连接到上钳口(1)带螺纹的端部,后盖(6)通过螺纹连接到把手(3)端部;把手(3)为空心结构,把手(3)内带有工梯形螺纹并与上钳口(1)配装,把手(3)一端加工圆槽定位下钳口(2),把手(3)另一端加工内螺纹连接后盖(6)。

上钳口(1)与下钳口(2)形状为T形,上钳口(1)一端加工圆柱形长杆,圆柱形长杆端部加工梯形螺纹,在该梯形螺纹外圆沿轴向加工两平行平面;下钳口(2)为空心,一端按上钳口(1)端部螺纹处轮廓加工通孔;上钳口(1)与下钳口(2)套装在一起,可沿轴向移动不能相对转动。

下钳口(2)与把手(3)通过凹槽定位,可以相对转动不能沿轴向移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下钳口(2)与把手(3)热套在一起,上钳口(1)穿过下钳口(2)通过梯形螺纹与把手(3)连接在一起,下钳口(2)与把手(3)只能相对转动,而上钳口(1)与下钳口(2)只能沿轴线移动,当固定住下钳口(2)旋转把手(3)时,上钳口(1)就会沿轴向移动实现钳口的开合,从而夹持工件,垫圈(4)与螺钉(5)安装在上钳口(1)带梯形螺纹的端部,起到限位的作用,保证上钳口(1)与把手(3)不会分离。

本发明具体工作过程可参照如下示例:安装时先将下钳口与把手热套在一起,再将上钳口穿过下钳口通过梯形螺纹安装到把手上,然后将垫圈与螺钉安装在上钳口的端部,最后将后盖固定在把手端部。使用时,固定好下钳口并旋转把手,控制好两个钳口的开合来夹持工件。

本发明所述装置的关键是:下钳口(2)一端为圆柱,靠近端部的地方加工圆柱凹槽,把手(3)为空心,一端在靠近端部的地方加工圆形凹槽,装配时加热把手(3)使内径加大然后装入下钳口(2),冷却后下钳口(2)凹槽与把手(3)内径为间隙配合、把手(3)凹槽与下钳口(2)端部为过盈配合,这样两者能相对转动且不能沿轴向移动;上钳口(1)一端为长圆柱形,圆柱端部加工梯形螺纹,螺纹长度决定了两个钳口能张开的最大距离,在螺纹外圆沿轴向加工两平行平面,下钳口(2)为空心,并在圆柱凹槽一侧加工通孔,通孔形状与上钳口(1)螺纹部分外形一致,这样两者能沿轴向移动且不能相对转动;当上钳口(1)、下钳口(2)与把手(3)安装到一起,就可以在旋转把手(3)时使两个钳口开合。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重量轻,可单手操作,用梯形螺纹传动自锁性好,夹紧力大,空间布局合理不会造成干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手钳,所述工具由上钳口1、下钳口2、把手3、垫圈4、螺钉5、后盖6组成,下钳口2热套安装在把手3上,上钳口1穿过下钳口2通过梯形螺纹与把手3连接,垫圈4与螺钉5通过螺纹连接到上钳口1带螺纹的端部,后盖6通过螺纹连接到把手3端部;把手3为空心结构,把手3内带有工梯形螺纹并与上钳口1配装,把手3一端加工圆槽定位下钳口2,把手3另一端加工内螺纹连接后盖6。

如图2所示,上钳口1与下钳口2形状为T形,上钳口1一端加工圆柱形长杆,圆柱形长杆端部加工梯形螺纹,在该梯形螺纹外圆沿轴向加工两平行平面;下钳口2为空心,一端按上钳口1端部螺纹处轮廓加工通孔;上钳口1与下钳口2套装在一起,可沿轴向移动不能相对转动。

如图1所示,下钳口2与把手3通过凹槽定位,可以相对转动不能沿轴向移动。

如图1所示,下钳口2与把手3热套在一起,上钳口1穿过下钳口2通过梯形螺纹与把手3连接在一起,下钳口2与把手3只能相对转动,而上钳口1与下钳口2只能沿轴线移动,当固定住下钳口2旋转把手3时,上钳口1就会沿轴向移动实现钳口的开合,从而夹持工件,垫圈4与螺钉5安装在上钳口1带梯形螺纹的端部,起到限位的作用,保证上钳口1与把手3不会分离。

如图2所示,把手外圆可滚花网纹以增加摩擦力,钳口可做成前端小后面大的形状以方便夹紧工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