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装式执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7310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装式执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执手。



背景技术:

执手安装在门上,用来开启锁体。现有的执手一般都是通过铸造一体成型,这样的方法成本高,生成工艺不够环保,污染重。后来有些改进方案,有些采用焊接工艺焊接,这样的方式生产成本也比较高;还有有些,通过螺钉固定,这样的方式固定不牢固,容易松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牢固性好、成本低的拼装式执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拼装式执手,包括前盖块和与所述的前盖块对接的后盖块,所述的前盖块上设有一侧开口的前盖腔,所述的后盖块上设有一侧开口的后盖腔,所述的前盖腔开口与后盖腔开口相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盖块和后盖块之间设有将两者连接的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的一端插入前盖腔内紧贴在前盖腔开口内壁上,所述的连接块的另一端插入后盖腔内紧贴在后盖腔开口内壁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拼装式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块的中部设有环形凸边,所述的环形凸边一侧面顶靠在前盖腔开口端壁,另一侧面顶靠在后盖腔开口端壁,所述的环形凸边两侧分别设有插入前盖腔内紧贴在前盖腔开口内壁和插入到后盖腔内紧贴在后盖腔开口内壁的环形插接边。

如上所述的一种拼装式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盖块端部中间设有圆环台,所述的圆环台内设有铭牌贴块。

如上所述的一种拼装式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盖块上设有供锁杆插入的方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拼装式执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块上设有伸入到方孔内的凸台,所述的凸台上设有伸入所述的前盖腔内与前盖块连接的第一螺钉,所述的后盖块上设有穿入到所述的前盖腔内与前盖块连接的第二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前盖块和后盖块之间通过连接块连接,块连接紧贴前盖腔开口内壁和后盖腔开口内壁,即采用过盈配合,插入到开口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环形凸边增加连接的稳定性,使前盖块和后盖块紧贴在环形凸边的两侧,提供牢固性,防止松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连接块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连接块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拼装式执手,包括前盖块1和与前盖块1对接的后盖块2,前盖块1和后盖块2形状类似于圆形花瓣,前盖块1和后盖块2对接组成一个类似圆形的执手,后盖块2上设有供锁杆插入的方孔22,锁杆为一个方形条,同来开启锁体。前盖块1端部中间设有圆环台12,圆环台12内设有铭牌贴块13,牌贴块13上可以设置一下镭射图案。前盖块1上设有一侧开口的前盖腔11,后盖块2上设有一侧开口的后盖腔21,前盖腔11开口与后盖腔21开口相对,前盖块1和后盖块2之间设有将两者连接的连接块3,连接块3为环形状,与前盖块1和后盖块2相对应为类似花瓣形。连接块3的一端插入前盖腔11内紧贴在前盖腔11开口内壁上,连接块3的另一端插入后盖腔21内紧贴在后盖腔21开口内壁上。连接块3的中部设有环形凸边31,环形凸边31一侧面顶靠在前盖腔11开口端壁,另一侧面顶靠在后盖腔21开口端壁,环形凸边31两侧分别设有插入前盖腔11内紧贴在前盖腔11开口内壁和插入到后盖腔21内紧贴在后盖腔21开口内壁的环形插接边30。环形插接边30通过过盈配合插入到前盖腔11开口和后盖腔21开口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实施例二,如图如图4至图6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外形不同,实施例二的外形为长方形,前盖块1和后盖块2都为长方形,连接块3为长方行块,由于其长度尺寸较大,为提高稳定性,增加部分结构,连接块3上设有伸入到方孔22内的凸台32,凸台32上设有伸入到前盖腔11内与前盖块1连接的第一螺钉4,后盖块2上设有穿入到前盖腔11内与前盖块1连接的第二螺钉5,两个螺钉沿着前盖块1和后盖块2长度方向排列,提高连接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