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臂软索式助力机械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79285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工装机械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臂软索式助力机械手。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发动机缸体检测加工搬运的机械手主要有主立柱、悬臂、气动葫芦和工装夹具组成,其机械手主体结构设计复杂,占用空间大,负载搬运移动区域小,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臂软索式助力机械手,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机械手机构复杂,占用空间大,操作难度大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臂软索式助力机械手,包括主立柱,主臂,副臂和小臂,主立柱和主臂垂直设置,且主立柱的顶端安装在主臂的中心部位,主臂两端分别通过旋转机构一连接副臂,副臂的另一端通过旋转机构二连接小臂,小臂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气动葫芦,气动葫芦连接工装夹具,主立柱的上部安装主控制箱,工装夹具上安装副控制箱。

进一步的,旋转机构一为180°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二为360°。

进一步的,小臂的长度小于旋转机构二到主立柱的距离。

进一步的,工装夹具下部设置两个真空吸盘。

进一步的,连接件为软索式结构。

采用上述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机械手结构设计简单,方便包装运输、现场安装和后期保养,而且很好的保护了装备外观及减轻搬运装配时工作强度,同时,节省安装空间,通过增加旋转机构,增加了搬运作业覆盖范围,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机械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主立柱,2-主臂,3-旋转机构一,4-旋转机构二,5-气动葫芦,6-工装夹具,7-主控制箱,8-副控制箱,9-副臂,10-小臂,11-连接件,12-真空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双臂软索式助力机械手,包括主立柱1,主臂2,副臂9和小臂10,主立柱1和主臂2垂直设置,且主立柱1的顶端安装在主臂2的中心部位,主臂2两端分别通过旋转机构一3连接副臂9,副臂9的另一端通过旋转机构二4连接小臂10,小臂10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11连接气动葫芦5,气动葫芦5连接工装夹具6,主立柱1的上部安装主控制箱7,工装夹具6上安装副控制箱8。该实施例中,主控制箱7和副控制箱8作为整套装置的控制系统控制各部件的动作,旋转机构一3和旋转机构二4的动作实现机械手副臂9和小臂10的水平旋转,增加作业覆盖面积,当夹具到达指定位置后开始工件的安装、释放作业。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旋转机构一3为180°旋转机构,旋转机构二4为360°。

具体的,小臂10的长度小于旋转机构二4到主立柱1的距离。

具体的,工装夹具6下部设置两个真空吸盘12。

具体的,连接件11为软索式结构。

综上,本发明机械手结构设计简单,方便包装运输、现场安装和后期保养,而且很好的保护了装备外观及减轻搬运装配时工作强度,同时,节省安装空间,通过增加旋转机构,增加了搬运作业覆盖范围,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臂软索式助力机械手,包括主立柱,主臂,副臂和小臂,主立柱和主臂垂直设置,且主立柱的顶端安装在主臂的中心部位,主臂两端分别通过旋转机构一连接副臂,副臂的另一端通过旋转机构二连接小臂,小臂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气动葫芦,气动葫芦连接工装夹具,主立柱的上部安装主控制箱,工装夹具上安装副控制箱。本发明机械手结构设计简单,方便包装运输、现场安装和后期保养,而且很好的保护了装备外观及减轻搬运装配时工作强度,同时,节省安装空间,通过增加旋转机构,增加了搬运作业覆盖范围,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夏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夏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23
技术公布日:2018.03.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