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9461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控锁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是指一种电控机械锁。



背景技术:

由于自行车马蹄锁使用非常方便,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自行车选用马蹄锁作为防盗锁具,随着智能控制的应用,具有电控功能的锁具日趋普及。常见的自行车马蹄锁包括锁壳、锁杆、拉簧、锁闸和扳手,所述锁壳设有C 形管状锁杆容腔和锁头容腔,锁杆和拉簧可滑动地设置在锁杆容腔中,锁杆的一端与拉簧的一端连接,拉簧的另一端固定,扳手与锁环固定连接,锁头容腔中设有锁头和锁闸,锁头和锁闸之间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偏心轮及弹簧等部件,弹簧的一端与锁闸固定,上锁时,扳手往锁头方向拉,拉簧被连动拉长,弹簧推出锁闸,锁闸插入锁杆上的卡槽而锁止;开锁时,电机转动带动偏心轮克服弹簧,使弹簧带动锁闸退出锁杆的卡槽,拉簧复位带动锁杆而开锁。

这种结构的马蹄锁其传动机构采用电机带动偏心轮,传动机构较为复杂,可靠性低,安全风险大,上锁时,弹簧推出锁闸,锁闸插入锁杆的卡槽而锁止,在强力撬锁时可能拨动锁闸上行而被开锁;而在开锁时,电机转动带动偏心轮克服弹簧开锁时,由于电机力量偏弱,容易出现不能克服弹簧弹力的状况而开不了锁。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电控锁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动结构较为简单、可靠性高并且安全性高的电控锁。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电控锁,其包括一锁壳、一锁杆、一拉簧、一锁闸、一扳手、一传动机构及两个与传动机构配合的行程开关;所述锁壳具有供所述锁杆及拉簧容置的锁杆容腔,锁杆容腔的外侧设有一段滑槽,锁壳的底部具有开口;所述拉簧的一端固定在锁杆容腔的一端,另一端与所述锁杆连接在一起,所述滑槽设置在相反于拉簧的一侧锁壳上;锁杆对应滑槽的位置上装配有所述扳手,该扳手设置于锁壳的外表面,该锁杆上设有一卡槽;所述锁闸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具有一电磁铁、一与电磁铁连接的衔铁、衔铁远离电磁铁的一端连接一拔叉杠杆、拔叉杠杆与电磁铁之间设有弹簧,拔叉杠杆的一端与所述锁闸连接,该锁闸的中部枢接在一旋转轴上,所述锁闸设于靠近锁杆的一端。

所述锁壳上还设有连通锁杆容槽的锁头容腔,所述锁闸、所述传动机构及两个行程开关设于该锁壳的锁头容腔内。

所述拔叉杠杆与衔铁相邻的一端端部设于两行程开关之间。

所述弹簧设置在衔铁上,弹簧的一端顶持电磁铁,另一端顶持拔叉杠杆。

所述拔叉杠杆压下左右两侧行程开关的状态判断锁杆的开闭。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控锁主要通过电磁铁、弹簧、以及拔叉杠杆的设计,使拔叉杠杆的另一端带动锁闸楔入锁杆的卡槽或者退出卡槽,实现锁止或开锁。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电机带动偏心轮的复杂机构改成采用电磁铁吸入拔叉杠杆开锁的简单机构,电磁铁吸入拔叉杠杆的力量更强,可靠性更高,拔叉杠杆带动拨杆开锁的动作更为可靠,在强力撬锁时,由于锁闸开锁方向与撬力的方向相反使得被撬开的可能性更小,安全系数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开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锁瞬间或上锁瞬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电控锁,其包括一锁壳1、一锁杆2、一拉簧3、一锁闸4一扳手5及一传动机构6;

所述锁壳1具有供所述锁杆2及拉簧3容置的C型状的锁杆容腔11,锁杆容腔11内设置有扳手滑槽12,锁壳1上还设有锁头容腔13,锁壳1的底部具有开口14。

所述拉簧3设置在所述锁壳1的锁杆容腔11内,该拉簧3的一端固定在锁杆容腔11的一端,另一端与所述锁杆2连接在一起,所述扳手滑槽12设置在具有锁杆2的一侧锁壳1上。

所述锁杆2的中间部位与装配有所述扳手5,该扳手5凸出至锁壳1的外表面,扳手5可于锁壳1的扳手滑槽12内滑动,该锁杆2上设有一卡槽21。

所述锁闸4与所述传动机构6连接,并设于该锁壳1的锁头容腔13内,该传动机构6具有一电磁铁61、一与电磁铁连接的衔铁62、衔铁62远离电磁铁61的一端连接一拔叉杠杆63、拔叉杠杆63与电磁铁61之间设有弹簧64,拔叉杠杆63的一端与所述锁闸4连接,锁闸4枢接在一旋转轴66上,拔叉杠杆63的另一端设于两行程开关之间65,所述弹簧64设于该衔铁62上,弹簧64的一端顶持电磁铁61,另一端顶持拔叉杠杆63,所述锁闸4设于靠近锁杆2的一端。

开锁时,如图1及图2所示,该电控锁打开时,电磁铁61通电吸入衔铁62,压缩弹簧64并带动拔叉杠杆63靠近电磁铁61,拨叉杠杆63的另一端的锁闸4绕轴66旋转退出锁杆2的卡槽21,拉簧3复位,并带动锁杆2远离锁壳1的开口14。当拨叉杠杆63移动至压下左侧行程开关65时,电磁铁61断电,通电时只需一极短脉冲电流,功耗很小。

电磁铁61断电后,作用于衔铁62的吸力消失,被压缩的弹簧64复位,将拨叉杠杆63顶出,拨叉杠杆63离开电磁铁61,直至拨叉杠杆63的另一端锁闸4碰到锁杆2后停止,因锁杆2已经在拉簧3的作用下弹开,此时锁闸并不会楔入锁杆的卡槽21,拨叉处于两个行程开关65中间。

上锁时,如图2及图3所示,手动拨动扳手5沿滑槽12移动,拉伸拉簧3,带动锁杆2沿滑槽11移动,当锁杆2上的卡槽21移动至锁闸4时,弹簧64推动拨叉杠杆63将锁闸4推入锁杆2的卡槽21内,锁杆锁止,同时拨叉杠杆63压下右侧的行程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将现有电机带动偏心轮的复杂机构改成采用电磁铁61吸入衔铁62,带动拔叉杠杆63开锁的简单机构,电磁铁61吸入衔铁62的力量更强,通过拔叉杠杆63将作用于锁闸4的力量放大,开锁可靠性更高,衔铁62带动拨叉杠杆63开锁的动作更为可靠.在强力撬锁时,由于锁闸开锁移动方向与撬力的方向正好相反,使得该电控锁被撬开的可能性更小,安全系数更高,电磁铁61通电时只需一极短脉冲电流,功耗很小。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