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芯衬套取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8526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阀芯衬套取出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阀芯衬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芯衬套取出器。



背景技术:

如图1和2所示,液压支架安全阀的阀芯1’上设置有内孔3’,内孔3’中嵌设有尼龙衬套2’,两者过盈配合,尼龙衬套2’的底部与阀芯1’的底部贴合。阀芯1’的底部上设置有安装孔4’,安装孔4’与尼龙衬套2’共轴,且两者内径相等,安装孔4’用于安装安全阀的其它部件。在液压支架进行大修时,需对磨损的尼龙衬套进行更换。由于尼龙衬套2’的上端面高出阀芯1’的上端面的高度h只约为0.5mm,因此,很难直接将尼龙衬套2’取出。目前,传统拆卸方法为:首先,沿尼龙衬套2’外侧壁与阀芯1’内侧壁的结合面,用尖锐工具撬出空隙;再通过尖细工具沿该空隙敲击尼龙衬套2’,将尼龙衬套2’敲至脱落。该方法拆卸效率低,而且在敲击过程中,尖细工具容易对阀芯1’内孔的内表面造成损伤,导致阀芯1’无法正常使用,拆卸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阀芯衬套取出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阀芯衬套取出器,其包括:施力钳,所述施力钳包括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所述第一钳柄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钳柄的第一端均为施力端,所述第一钳柄和所述第二钳柄铰接,所述第一钳柄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刃口,所述第二钳柄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刃口,所述第一刃口和所述第二刃口分别用于切入所述阀芯底部与所述衬套底部的结合处。

可选地,所述第一刃口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钳柄与所述第二钳柄的铰接轴线,所述第二刃口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钳柄与所述第二钳柄的铰接轴线。

可选地,所述第一钳柄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钳柄的第二端还分别设置有限位部,限位部抵靠在阀芯的安装孔的内壁上。

可选地,所述阀芯衬套取出器还包括底盘和腔室,所述腔室的底面固定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缺口,通过所述缺口将所述阀芯置入所述腔室内,所述腔室的顶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径大于衬套的外径,且小于阀芯的外径。

可选地,所述第一钳柄上设置有第一铰接板,所述第二钳柄上设置有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一钳柄和所述第二钳柄通过所述第一铰接板、所述第二铰接板和铰接轴铰接,铰接轴的两端均凸出于所述第一钳柄和所述第二钳柄所在的平面。

可选地,还包括加力杆,所述加力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具有槽口,所述槽口用于套设在第一钳柄的第二端和第二钳柄的第二端上,所述槽口的两侧分别抵靠在所述铰接轴两端的下部。

可选地,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抵靠在所述腔室的顶面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刃口和所述第二刃口均与所述第一钳柄和所述第二钳柄所在的平面平行。

可选地,所述阀芯衬套取出器还包括底座和支撑套,底座上具有凸台,阀芯套设在凸台上,支撑套套设在阀芯上,支撑套的内径小于阀芯的外径,且大于衬套的内径。

可选地,施力钳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钳柄和所述第二钳柄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所述第一钳柄和所述第二钳柄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阀芯衬套取出器通过相互铰接的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的第二端上设置刃口,拆卸时将刃口切入阀芯底部与衬套底部的结合处,可快速取出衬套,提高拆卸效率,而且施力钳不与阀芯内孔的内表面接触,不会损伤阀芯内孔的内表面,并且该阀芯套阀取出器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技术中阀芯与衬套的装配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阀芯衬套取出器的施力钳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阀芯衬套取出器的固定部的俯视图。

图6是图5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阀芯衬套取出器施力钳的主视图。

图8是图7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阀芯衬套取出器的工作原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阀芯衬套取出器的施力钳的主视图。

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阀芯衬套取出器的工作原理图。

图13是图10中B-B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阀芯衬套取出器施力钳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的侧视图。如图3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阀芯衬套取出器,其包括:施力钳,施力钳包括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第一钳柄11的第一端和第二钳柄12的第一端均为施力端,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铰接,第一钳柄11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刃口14,第二钳柄12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刃口13,第一刃口14和第二刃口13分别用于切入阀芯底部与衬套底部的结合处。

拆卸衬套时,将阀芯固定,将第一钳柄11的第二端和第二钳柄12的第二端插入衬套内,给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的施力端加力(施力方向如图9的箭头指示方向),第一刃口14与第二刃口13间距增大,第一刃口14与第二刃口13分别切入阀芯底部与衬套底部的结合处,两个结合处关于衬套的中心轴线对称。然后将衬套从阀芯中拔出,实现阀芯与衬套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阀芯衬套取出器通过相互铰接的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的第二端上设置刃口,拆卸时将刃口切入阀芯底部与衬套底部的结合处,可快速取出衬套,提高拆卸效率,而且施力钳不与阀芯内孔的内表面接触,不会损伤阀芯内孔的内表面,并且该阀芯套阀取出器结构简单,成本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阀芯衬套取出器的拆卸效率比传统方法提高5倍以上。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可选地,第一刃口14所在的平面平行于第一钳柄11与第二钳柄12的铰接轴线,第二刃口13所在的平面平行于第一钳柄11与第二钳柄12的铰接轴线,如图3和图4所示,可使施力钳的第二端插入衬套中,方便衬套的拆卸。图3和图4示出的施力钳适用于拆卸液压支架安全阀阀芯中的衬套。

在图3的实施例中,施力钳左右对称,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结构相同,均呈弯折状。第一钳柄11的第一端和第二钳柄12的第一端平行,可方便对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施力。第一刃口14环绕第一钳柄11的周向设置,第一刃口14的厚度随着与第一钳柄11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同样地,第二刃口13环绕第二钳柄12的周向设置,第二刃口13的厚度随着与第二钳柄12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第一钳柄11的第二端和第二钳柄12的第二端还分别设置有限位部17,限位部17抵靠在阀芯的安装孔的内壁上,使得第一刃口14和第二刃口13能够顺利切入阀芯底部与衬套底部的结合处,提高拆卸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阀芯衬套取出器还包括底盘21和腔室22,腔室22的底面固定设置在底盘21上,腔室22的侧壁上设置有缺口23,通过缺口23将阀芯置入腔室21内,腔室21的顶面设置有开口24,开口24的内径大于衬套的外径,且小于阀芯的外径,以使衬套顺利取出,而阀芯不能通过开口24。在本实施例中,腔室22的底面通过三个M6螺栓固定在底盘21上,三个M6螺栓还可起到固定阀芯的作用,防止阀芯在腔室22内移动。通过设置底盘21和腔室22,将阀芯固定在腔室22内,以方便衬套的取出,提高衬套的取出效率。

较佳地,如图3所示,第一钳柄11上设置有第一铰接板,第二钳柄12上设置有第二铰接板,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通过第一铰接板、第二铰接板和铰接轴15铰接,铰接轴15的两端均凸出于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所在的平面。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通过第一铰接板、第二铰接板和铰接轴15铰接,可减小施力钳的体积,便于携带和操作。

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8所示,阀芯衬套取出器还包括加力杆31,加力杆3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板32,加力杆32的另一端为施力端。连接板32上具有槽口33,槽口33的两侧分别用于抵靠在铰接轴15下部。在本实施例中,槽口33呈U型,连接板32靠近加力杆31的一侧具有一定的弧度,槽口33所在的连接板为平直状,可更好地抬高加力杆31施力端的高度,方便施力。

如图9所示,使用时,槽口33套设在第一钳柄11的第二端和第二钳柄12的第二端上,槽口33的两侧分别位于铰接轴15两端的下部。当第一刃口14和第二刃口13分别切入阀芯底部与衬套底部的结合处时,在加力杆31的端部向下施加压力(施力方向如图9的箭头指示方向),加力杆31以加力杆31与腔室22顶面的接触处为支点,将连接板32向上抬起,连接板32带动铰接轴15向上运动,从而将衬套取出。通过设置加力杆,可通过杠杆原理取出衬套,更加省力。

优选地,连接板32上设置有凸起34,凸起34用于抵靠在腔室22的顶面上。拆卸衬套时,将凸起34作为支点,可抬高加力杆31施力端的高度,更加方便拆卸。

实施例三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可选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刃口14和第二刃口13均与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所在的平面平行,可直接采用杠杆原理拆卸衬套,更加省力。图10和图11示出的施力钳适用于拆卸液压支架底阀阀芯中的衬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阀芯衬套取出器还包括底座41和支撑套42,底座41上具有凸台43,阀芯1’套设在凸台上,支撑套42套设在阀芯1’上,支撑套42的内径小于阀芯1’的外径,且大于衬套的内径,以使衬套顺利取出,而阀芯1’不能脱离支撑套42。通过设置底座41和支撑套42,将阀芯固定在底座41和支撑套42之间,可提高衬套的取出效率。

在图13的实施例中,凸台43包括一阶凸台和二阶凸台,一阶凸台与底座41固定连接,二阶凸台与一阶凸台共轴连接,一阶凸台位于二阶凸台与底座41之间。底阀阀芯上具有底板,支撑套42的外径小于阀芯1’的底板的外径,使得支撑套42可压覆在阀芯1’底板上,以保证支撑套42与阀芯1’连接牢固。

拆卸时,如图12和图13所示,将第一刃口14和第二刃口13插入衬套中,给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施加压力,使第一刃口14和第二刃口13切入衬套底部与阀芯底部的结合处。然后,向下压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的施力端,以支撑套42与施力钳的接触点为支点,利用杠杆原理将衬套从阀芯中取出。

实施例四

在上述实施例一或者实施例二或者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可选地,如图3和图11所示,施力钳还包括复位弹簧16,复位弹簧1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固定连接,复位弹簧16位于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之间。通过设置复位弹簧16,在拆卸完衬套后,第一钳柄11和第二钳柄12可恢复至初始状态,方便施力钳从衬套中取出,提高拆卸效率。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思想。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的推导和变型也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