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PLC控制的自动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1062发布日期:2018-06-02 06:49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PLC控制的自动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门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PLC控制的自动门系统。



背景技术:

PLC为可编程控制器,英文Programmable Controller,PLC是用于工业现场的电控制器,源于继电器控制技术,但基于电子计算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一体,通过运行储存在其内存中的程序,把经输入电路的物理过程得到的输入信息,变换为所要求的输出信息,进而再通过输出电路的物理过程去实现对负载的控制,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其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和开关量的逻辑控制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过程。

由于PLC控制器已广泛运用,对于现有的安装在商场及大型商业场所的移门包括手动和自动开门,其大多数采用的方式是由手按动自动转换开关来控制,使用比较复杂,操作麻烦,不易控制,门体的移动为较为呆板,有时开关门不顺畅,当发生故障时,不便于手动打开门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运用PLC控制自动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稳定性,维修方便优点,安全性能高,使用方便的基于PLC控制的自动门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PLC控制的自动门系统,包括两门体,还包括两导轨机构和控制装置,所述两导轨机构分别为上下导轨机构,所述上下导轨机构均包括顶面开口的导轨壳体和设置在导轨壳体内的两转轴组,所述两转轴组均包括两转轴,所述两转轴组上均安装了导轨;

所述上导轨机构的前端设有一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第一传感器安装部,所述第一传感器安装部内安装了第一人体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第一人体红外线传感器设有连接线,连接线上设有第一接口;

所述上导轨机构后端设有与其连接为一体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的内部设有两隔板,其将控制装置内部分隔为两电机室和设在两电机室中间的控制室,所述两电机室内均安装了具有电机轴的旋转电机,所述两旋转电机分别通过其设有的电机轴上安装联轴器,连接在上导轨机构中的两转轴组的最外端转轴;

所述控制室的底面设有顶面设有第一传感器连接孔,其底面设有第二传感器安装部和第二传感器连接孔,所述第一传感器连接孔连接第一人体红外线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安装部内安装了第二人体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第二人体红外线传感器设有连接线,在所述连接线上设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连接第二传感器连接孔,所述控制室背面设有电源接孔和开关键;

在所述控制室内部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电机控制器组,电机驱动器组,信号放大模块组,模数转换模块组和电源模块,所述PLC控制器分别连接电机控制器组,模数转换模块组,开关键,所述电机控制器组分别连接电机驱动器组,所述开关键连接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电源接孔;

所述两门体顶面和底面均安装了滚动机构,其分别在上下导轨机构中滚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和第二人体红外线传感器的型号均为PIR300B。

优选地,所述PLC控制器可采用型号为SIMATC S7-1500。

优选地,所述电机控制器组包括第一和第二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驱动器组包括第一和第二电机驱动器,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机驱动器分别连接第一和第二电机控制器,第一和第二旋转电机。

优选地,所述信号放大模块组包括第一和第二信号放大模块,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组包括第一和第二模数转换模块,所述第一和第二信号放大模块分别连接第一和第二模数转换模块,第一和第二人体红外线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滚动机构设有两组,其分别包括安装在门体上边沿的上滚动机构和安装在门体下边沿的下滚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上下滚动机构分别设有两个,其均包括插框和设置在插框底面的两轴板,所述两轴板之间设有多个轴体,所述轴体上安装了滚轮。

优选地,所述两个上滚动机构的一侧还设有内螺纹孔柱,所述内螺纹孔柱上安装了把柄。

优选地,所述把柄前端设有螺接在内螺纹孔柱上的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通过在两门体上安装了上下滚动机构,方便在上下导轨机构移动,实现打开和关闭门体;

上导轨机构设有的内螺纹孔可螺接安装把柄,方便出现意外闭门状况时,可通过手动拉动把柄来打开两门体,操作方便;

上导轨机构后端设有的控制室内可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旋转电机,方便旋转电机驱动上滚动机构设有的两转轴组连接的导轨转动,并且控制室的底面及上导轨机构前端底面设有的人体红外线传感器可连接至控制室,方便传感人体信号,由控制系统控制旋转电机来驱动上导轨机构,实现两门体的打开或关闭;

该系统运用PLC控制自动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稳定性,维修方便优点,全性能高,使用方便,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于PLC控制的自动门系统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基于PLC控制的自动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滚动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门体1,导轨机构2,上导轨机构21,下导轨机构22,导轨壳体23,转轴组24,转轴241,最外端转轴242,导轨25,挡板3,第一传感器安装部31,第二传感器安装部32,第一人体红外线传感器33,第二人体红外线传感器34,连接线35,第一接口36,第二接口37,控制装置4,隔板41,电机室42,第一旋转电机420,第二旋转电机421,电机轴422,联轴器423,控制室5,第一传感器连接孔51,第二传感器连接孔52,第一人体红外线传感器53,电源接孔55,开关键56,控制系统7,PLC控制器71,电机控制器组72,第一电机控制器721,第二电机控制器722,电机驱动器组73,第一电机驱动器731,第二电机驱动器732,信号放大模块组74,第一信号放大模块741,第二信号放大模块742,模数转换模块组75,第一模数转换模块751,第二模数转换模块752,电源模块77,滚动机构8,上滚动机构81,下滚动机构82,插框83,轴板84,轴体85,滚轮86,内螺纹孔柱87,把柄88,外螺纹8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PLC控制的自动门系统,包括两门体1,两门体均为钢化玻璃材质,还包括两导轨机构2和控制装置4,两导轨机构长度相同,每条导轨长度,等于两门体开门后之间形成的开门空间及两门体相加的总体长度,所述两导轨机构2分别为上导轨机构21和下导轨机构22,所述上下导轨机构均包括导轨壳体22和设置在导轨壳体22内的两转轴组24,其中,上导轨机构中的导轨壳体底面开口,而上导轨机构中的导轨壳体顶面开口,所述两转轴组24均包括两转轴241,所述两转轴组241上均安装了导轨25;当两门体打开时,两转轴组分别向外方向转动,反之向内方向转动,两门体关闭。

所述上导轨机构21的前端设有一挡板3,所述挡板3上设有第一传感器安装部31,所述第一传感器安装部31内安装了第一人体红外线传感器32,所述第一人体红外线传感器32设有连接线35,所述连接线35上设有第一接口36;该第一接口为USB接口,方便插接在控制室设有的第一传感器连接孔上。

所述上导轨机构21后端设有与其连接为一体的控制装置4,该控制装置4的内部设有两隔板41,其将控制装置4内部分隔为两电机室42和设在两电机室中间的控制室5,控制室分别用于控制旋转电机和接收人体红外线传感器传感的信号,所述两电机室42内均安装了具有电机轴422的旋转电机,其分别为第一旋转电机420和第二旋转电机421,第一和第二旋转电机的电机轴反向转动,具体地说,当第一旋转电机电机轴正转时,第二旋转电机电机轴反转,所述两旋转电机分别通过其设有的电机轴422通过安装联轴器423,连接在上导轨机构21中的两转轴组24的最外端转轴242;控制上导轨机构的转动,由于门体是安装在上导轨机构上的,当两门体沿着上导轨机构的方向打开或关闭时,可通过下导轨机构辅助带动两门体移动。

所述控制室5的底面设有顶面设有第一传感器连接孔51,其底面设有第二传感器安装部32和第二传感器连接孔52,所述第一传感器连接孔51连接第一人体红外线传感器33,所述第二传感器安装部32内安装了第二人体红外线传感器34,所述第二人体红外线传感器34设有连接线,连接线35上设有第二接口37,第二接口37连接第二传感器连接孔,便于控制室控制,所述控制室5背面设有电源接孔55和开关键56;开关键用于启动系统。

所述控制室5内部设有控制系统7,所述控制系统7包括PLC控制器71,电机控制器组72,电机驱动器组73,信号放大模块组74,模数转换模块组75和电源模块77,所述PLC控制器71分别连接电机控制器组72,模数转换模块组73,开关键56,由于PLC控制器是用于自动化控制的数字逻辑控制器,可以将控制指令随时加载内存内储存与执行,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因此,其内部设置好控制旋转电机转动时间和方向的编制程序,所述电机控制器组72分别连接电机驱动器组73,所述开关键56连接电源模块77,所述电源模块77连接电源接孔55;

所述两门体1的顶面和底面均安装了滚动机构8,其分别在上下导轨机构中来回滚动。

所述第一和第二人体红外线传感器的型号均为PIR300B。当有人员进入感应范围时,人体红外线传感器探测到人体红外光谱的变化人员不离开感应范围,将持续接通打开两门体,人离开后,延时自动关闭两门体。

所述PLC控制器可采用型号为SIMATC S7-1500。

所述电机控制器组72包括第一电机控制器721和第二电机控制器722,所述电机驱动器组73包括第一电机驱动器731和第二电机驱动器732,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机驱动器分别连接第一和第二电机控制器,第一和第二旋转电机。用于可分别控制第一和第二旋转电机,第一和第二旋转电机可采用同步电机。其型号为YSM112,其具有调速性能好,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等优点,调速范围宽、启动转矩大、运行效率高等诸多优点。

所述信号放大模块组74包括第一信号放大模块741和第二信号放大模块742,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组75包括第一模数转换模块751和第二模数转换模块752,所述第一和第二信号放大模块分别连接第一和第二模数转换模块,第一和第二人体红外线传感器。第一和第二人体红外线传感器分别安装在门体的内部和外部,可分别通过信号放大模块将红外线信号放大后,模数转换为PLC控制器可控制的信号,从而方便PLC控制器实现对电机控制器控制,最终实现对旋转电机控制。

所述滚动机构8设有两组,其分别包括安装在门体1上边沿的上滚动机构81和安装在门体8下边沿的下滚动机构82,其为相对设置,方便滚动。

所述上下滚动机构分别设有两个,其均包括插框和设置在插框84底面的两轴板84,所述两轴板84之间设有多个轴体85,所述多个轴体85上均安装了滚轮86。方便移动两门体。

所述两个上滚动机构的一侧还设有内螺纹孔柱87,所述内螺纹孔柱87上安装了把柄88。当门体发生故障时,可手动打开门体。

所述把柄88前端设有螺接在内螺纹孔柱87上的外螺纹89,从而便于更换把柄。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该系统可安装在商场或商业大楼,在两门体的上下端安装上下滚动机构,由于滚动机构设有滚轮,而在商场或商业大楼的门口地面可安装下导轨机构,而在门口的上端安装了上导轨机构,上导轨机构后端设有一体的控制装置,其前端设有档板且挡板和控制装置的底面均安装了人体红外线传感器;

当外部人员可进入内部时,挡板上的第一人体红外线传感器传感至此人,可由控制装置内的PLC控制器接收至人体红外线传感器传感的信号,通过PLC控制器内部程序控制,由此控制第一和第二旋转电机分别旋转,从而带动上导轨机构的转动,而上下导轨机构由于同时可移动两门体,因此,下导轨机构与上导轨机构的转动方向相同;

当内部人员需要外出时,由于控制装置底面安装了第二人体红外线传感器,其传感至该人员人体信号,同样通过控制装置内部的PLC控制器控制来使得旋转电机分别打开两门体。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控制装置内部设有控制室和两电机室,两电机室内安装的第一和第二旋转电机通过连接线连接至控制室,由控制室内设有的PLC控制器集中控制,该PLC控制器预先设置完成了控制两电机控制器的程序及其控制时间,可通过两电机控制器连接两电机驱动器来驱动第一和第二旋转电机的转动方向;

另外,第一和第二人体红外线传感器由于通过连接线连接至控制室,可将传感至的人体信号通过信号放大模块来将信号放大处理,再由模数转换模块转换为PLC控制器可控制的信号,可由PLC控制器连接电机控制器来控制旋转电机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门体上安装了上下滚动机构,方便在上下导轨机构移动,实现打开和关闭门体;

上导轨机构设有的内螺纹孔可螺接安装把柄,方便出现意外闭门状况时,可通过手动拉动把柄来打开两门体,操作方便;

上导轨机构后端设有的控制室内可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旋转电机,方便旋转电机驱动上滚动机构设有的两转轴组连接的导轨转动,并且控制室的底面及上导轨机构前端底面设有的人体红外线传感器可连接至控制室,方便传感人体信号,由控制系统控制旋转电机来驱动上导轨机构,实现两门体的打开或关闭;

该系统运用PLC控制自动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稳定性,维修方便优点,全性能高,使用方便,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