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划线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7818发布日期:2018-07-04 05:02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极划线机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极加工用划线机床。



背景技术:

电极用于各种碱金属、碱土金属等电解用电极;电极用于铝及镁等电解用电极、干电池电极等;特种电极有以碳纤维为基体的多孔电极,用于燃料电池等;还有由热固性树脂经碳化制得的玻璃电极(玻电极),它具有很高的纯度和耐化学腐蚀性,用于分析。碳素电极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电化学等工业。电极在实用时通常是以端部螺纹连接的方式首尾连接,在加工螺纹时需要在电极的表面划一圈基准线。由于电极体积较大,为保证划线的精度和效率,需要专门的划线机床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极划线的专用机床,该机床在实现自动划线的基础上,同时确保划线的均匀以及方便电极的上料和卸料,节省劳动强度。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极划线机床,包括机床本体,机床本体安装有电极支承装置和电极驱动装置,电极支承于支承装置,电极驱动装置安装于支承装置底部,机床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导轨,各导轨上安装有滑座,滑座在导轨上滑动,各滑座顶面固定安装有竖直的T型架及定位板,定位板自两侧对电极的两端面夹持限位,所述T型架顶部上悬接有划线装置,所述划线装置顶部由直线轨道结构与水平梁滑动连接,划线装置经气缸驱动在直线轨道滑动并与电极的外圆面接触。

进一步地,划线装置包括盒体,盒体内经两根平行转轴分别支承有液轮和划线轮,液轮与划线轮外切配合,划线轮部分伸出盒体外侧并与,盒体内有隔板将液轮与划线轮的底部分隔于单独腔体,液轮所在腔体内注有液态颜料。

进一步地,液轮转轴的两端支承于盒体上的水平腰型孔内,腰型孔一侧伸入调节螺钉对转轴水平限位。

进一步地,电极驱动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两侧分别固定焊接有竖直支架,各侧支架的顶部均支承有一对滚轮,滚轮分布于电极两侧,电极两端支承于滚轮;底座中部安装有马达,马达的输出端连接减速机,减速机为双向输出减速机,减速机两侧的输出轴分别连接传动轴,传动轴平行于滚轮的转轴,传动轴及其中一转轮转轴由链轮及链条传动;底座的底部安装有竖直液压缸,底座的四角穿有竖直导柱,竖直液压缸伸出时,滚轮自支承装置底部伸出并将支承装置上的电极抬起;液压缸缩回时,滚轮缩至支承装置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支承装置包括支承于机床本体顶部两锥形辊组,锥形辊组包括串接于同一转轴的两锥形辊,锥形辊的小头朝内侧形成V型支撑,锥形辊转轴垂直于电极轴线,两锥形辊组各自支承电极的一端,电极在锥形辊上沿轴线移动调整。

进一步地,机床本体上安装有电极装卸装置,所述电极装卸装置包括安装有机床本体前侧的上料架和安装于机床本体后侧的卸料架,上、卸料架均包括两侧的支撑臂,两支撑臂间由连杆连接固定,上、卸料架的两支撑臂铰接于机床本体,铰接点位于机床本体的横向中心线上、卸料架的中部与机床本体之间分别铰接有液压缸伸缩缸,液压伸缩缸的两端均为铰接连接;所述卸料架的支撑臂的末端自铰接点处延伸超出中心线。

再进一步地,所述滑座顶部安装有调节座,调节座与T型架纵向并列设置于滑座顶部,调节座与滑座间由直线轨道连接,并由丝杠螺母机构驱动,直线轨道平行于电极轴线,调节座上固定有竖直的定位板,两调节座上的定位板自两侧对电极两端限位。

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电极在机床上有滚轮带动发生转动,并带动划线装置的划线轮转动,划线轮带动与之相切并轻微挤压的液轮转动,液轮在盒体内蘸取颜料并涂抹至划线轮,划线轮上的颜料在电极上划线,形成一圈定位线;由于采用液轮于划线轮挤压配合上料,是的划线轮上的涂料均匀,划线的效果好;

2.利用滑座调节,便于在对不同长度尺寸的电极划线;电极放置到支承装置后,调整两侧的定位板与划线装置间的间距固定且相等,确保了两端划线的位置相同,确保了划线的精度;当需要改变划线位置时,手动调节调节座,调整定位板与划线装置之间的距离,实现划线位置的调整,适用性广。

3.电极驱动装置采取上下升降的方式,在电极完成支承后,驱动装置升起,滚轮带动电极转动划线,在划线完成后,驱动装置降下,便于电极的卸料;

4.采用电极装卸装置辅助装卸电极,在上电极时,将电极移动至上料架,液压缸推动上料架向上旋转,电极沿上料架的支撑臂滚动至支承装置;在卸电极时,对应的液压缸回缩,支撑臂发生转动,自电极底部撬动电极并沿支撑臂滚至机床本体外侧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划线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划线装置的右视图;

图4为轨道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卸料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床本体1,锥形辊组2,底座3,竖直支架4,滚轮5,减速机6,传动轴7,链轮8,竖直液压缸9,竖直导柱10,导轨11,滑座12,T型架13,调节座14,定位板15,盒体16,液轮17,划线轮18,上料架19,卸料架20,支撑臂21,液压伸缩缸22,腰型孔23,调节螺钉24,直线轨道2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述:

如图所示,一种电极划线机床,包括机床本体1,机床本体安装有电极支承装置和电极驱动装置。

电极支承于支承装置,电极支承装置包括两锥形辊组2,锥形辊组包括串接于同一转轴的两锥形辊,转轴的两端由轴承座支承于机床本体1顶部,锥形辊的小头朝内侧形成V型支撑,锥形辊转轴垂直于电极轴线,两锥形辊组2各自支承电极的一端,电极在锥形辊上沿轴线移动调整。

电极驱动装置包括底座3,底座3的两侧分别固定焊接有竖直支架4,各侧支架的顶部均支承有一对滚轮5,一对滚轮5对称分布于电极两侧,工作时,电极两端支承于滚轮5;底座3中部安装有马达,马达的输出端连接减速机6,减速机为双向输出减速机,减速机双向等速比同向输出,减速机两侧的输出轴分别连接传动轴7,传动轴7平行于滚轮的转轴,传动轴7及其中一转轮转轴由链轮8及链条传动;底座的下方安装有竖直液压缸9,底座3的四角穿有竖直导柱10,竖直液压缸9伸出时,底座3上升,滚轮5自支承装置底部伸出并将支承装置上的电极抬起;马达启动后,与电极两端接触的滚轮5发生转动,滚轮的摩擦力带动电极沿轴线自转滚动;发生液压缸缩回时,滚轮缩至支承装置下方。

机床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导轨11,两导轨共线,导轨11与电极轴线平行,各导轨11上安装有滑座12,滑座12在导轨上滑动,可以以伺服电机配合丝杠的方式进行驱动,也可以丝杠螺母的方式手工驱动调节。各滑座12顶面安装有竖直的T型架13和调节座14,调节座14与T型架13纵向并列设置于滑座顶部,调节座14与滑座12间由直线轨道25连接,并由丝杠螺母机构驱动调节,直线轨道平行于电极轴线,调节座14上固定有竖直的定位板15,两调节座上的定位板15自两侧对电极的两端面夹持限位;T型架顶部上悬接有划线装置,划线装置悬于电极两端部的外侧。

划线装置包括盒体16,盒体16内经两根平行转轴分别支承有液轮17和划线轮18,液轮17与划线轮18外切配合,划线轮18位置高于液轮17,划线轮圆周上套有胶圈,提高摩擦,同时便于划线,盒体16内有隔板将液轮17与划线轮18的底部分隔在单独腔体,液轮17所在腔体内注有液态颜料,液轮17部分浸于颜料内。划线轮18部分伸出盒体16外侧并与电极的外圆面接触。当电极在驱动装置驱动下自转时,电极以摩擦力带动划线轮18转动,划线轮18由摩擦力带动液轮17发生转动,液轮17转动过程中自盒体内将颜料涂于划线轮18,再由划线轮18在电极上划线。

为了调节划线颜料的浓度效果,液轮转轴的两端支承于盒体上的水平腰型孔23内,腰型孔一侧伸入调节螺钉24对转轴水平限位,以此调节液轮与划线轮18间的挤压程度,从而达到调节划线轮上蘸取的涂料的厚度或浓度。

为了适应不同直径的电极的划线要求,盒体的顶部由直线轨道结构与T型架的水平梁滑动连接,再气缸驱动在直线轨道滑动调节,使得划线轮18与电极的外圆面相切配合并提供一定的预压力。

机床本体上安装有电极装卸装置,所述电极装卸装置包括安装有机床本体前侧的上料架19和安装于机床本体后侧的卸料架20,上、卸料架均包括两侧的支撑臂21,两支撑臂间由连杆连接固定,上、卸料架的两支撑臂铰接于机床本体1,接点位于机床本体的横向中心线上、卸料架的中部与机床本体之间分别铰接有液压缸伸缩缸22,液压伸缩缸22倾斜设置,防止在转动过程中过机械死点;液压伸缩缸的两端均为铰接连接;所述卸料架的支撑臂的末端自铰接点处延伸超出中心线。在上电极时,将电极移动至上料架19,液压伸缩缸22推动上料架19向上旋转,电极沿上料架19的支撑臂滚动至支承装置;在卸电极时,对应的液压缸回缩,支撑臂发生转动,自支撑臂伸入电极底部撬动电极并沿支撑臂滚至机床本体1外侧位置。上、卸料架可以同时设置,完成一侧上料,另一侧卸料的动作;也可只设置一个上料架或者卸料架,在同侧上、卸电极。

本划线机床的工作过程为:将电极以推车或者行吊的方式运输至机床本体1的上料侧,并移动至支撑臂上,启动液压伸缩缸,将电极导向至支撑装置,在支撑装置锥形辊组的作用下,电极自动对中,即电极轴线与机床本体的中心线平行。启动底座3底部的竖直液压缸9,使得两组滚轮支撑电极两端并将电极抬起。调节两侧轨道上的滑座12,使得滑座上定位板15自两侧夹持电极端面形成定位,划线装置经气缸推动,划线轮18接触电极外圆面;可调节调节座,调整划线位置与电极端面的距离;

调节完成后,启动马达,马达经减速机和链轮带动滚轮转动,电极发生被动自转;电极依次带动划线轮18、液轮17转动,液轮沾区的颜料经划线轮涂于电极的外圆,带涂抹均匀后完成划线。此时马达停止转动,底座3底部的竖直液压缸9回缩,完成划线的电极回到支撑装置,卸料架对应的液压伸缩缸22收缩,支撑臂自电极底部撬动电极,电极沿支撑臂滚动出机床本体外侧,完成卸料,再由推车或者行吊运去下一工作。

整个工作工程中无需横向及纵向的对中,节省了人力,且划线效果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