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式力矩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4245发布日期:2018-08-21 17:55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扳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套筒式力矩扳手。



背景技术:

力矩扳手又叫扭矩扳手、扭力扳手、扭矩可调扳手,是扳手的一种。按动力源可分为:电动力矩扳手、气动力矩扳手、液压力矩扳手及手动力矩扳手。力矩扳手既可初紧又可终紧,它的使用是先调节扭矩,再紧固螺栓。其中手动力矩扳手可分为:预置式、定值式、表盘式、数显式、打滑式、折弯式、以及公斤扳手。

如图7所示,一种传统的数显式手动力矩扳手包括手柄1以及用于与螺栓头部套接的套筒2,手柄1内设置有力矩调节装置4以及力矩指示装置3。如图8所示,另一种传统的数显式手动力矩扳手包括手柄5以及用于与螺栓头部卡接的卡爪6,手柄5内设置有力矩调节装置8以及扭矩指示装置7。

操作人员在使用上述两种力矩扳手紧固或松动螺栓时,使力矩扳手与螺栓头部套接或卡接,若因操作空间狭小致使不允许将手柄进行满周转动,又需要完成工作,手柄转动一定角度后,操作人员不得不使力矩扳手与螺栓头部脱离连接关系,然后将手柄转动到初始位置,再将力矩扳手与螺栓头部套接或卡接,再转动手柄至最大可转动角度,然后又重复上述过程,循环往复,直至完成螺栓的紧固或松动工作。整个过程增大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筒式力矩扳手,具有操作人员在紧固或松动螺栓时只需要与螺栓头部建立一次连接关系即可完成工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套筒式力矩扳手,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内设置有力矩调节装置以及力矩指示装置,所述手柄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螺栓头部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用于与手柄连接的颈部和用于与螺栓头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呈圆柱型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转动连接有用于与螺栓头部套接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外壁上周向阵列设置有多个横截面呈矩形的齿,两个相邻所述齿之间形成拨动腔;所述颈部内开设有从所述通孔延伸至颈部的中部的凹孔,所述凹孔内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穿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靠近套筒的一端设置有拨动件,所述伸缩杆上于拨动件和限位板之间套设有用于驱使所述拨动件伸入所述拨动腔内的第一弹性件;且拨动件伸入拨动腔的端面是与所述拨动腔的横截面呈一定倾角设置的倾斜端面。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紧固或松动螺栓时,使套筒与螺栓头部套接,转动手柄,手柄带动连接件转动,连接件带动伸缩杆以及拨动件转动,拨动件的柱面驱动套筒外壁的齿使得套筒朝向螺栓需要拧动的方向转动,套筒逐渐将螺栓拧紧或拧松;当将手柄反向旋转时,拨动件的倾斜端面与套筒外壁的齿抵接,并逐渐沿倾斜端面挤压拨动件,使得拨动件向颈部的凹孔内收缩,使拨动件无法驱动套筒反向转动;因此即使操作空间狭小致使不允许将手柄进行满周转动,操作人员在紧固或松动螺栓时并不需要将套筒从螺栓头部取下,只需要将手柄转动到初始位置,然后再转动手柄即可,只需要与螺栓头部建立一次连接关系即可完成工作。这种套筒式力矩扳手,具有操作人员在紧固或松动螺栓时只需要与螺栓头部建立一次连接关系即可完成工作的优点。

进一步,所述伸缩杆远离拨动件的一端设置有防脱件。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防脱件可有效防止伸缩杆从限位孔内脱离,使得该实用新型失去功能,可一定程度上保护该实用新型能稳定工作。

进一步,所述颈部与手柄可拆卸连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颈部与手柄可拆卸连接,使得连接件与手柄可拆卸连接,使其易于更换带有不同规格的套筒的连接件,以适应于拧动不同规格的螺栓。

进一步,所述手柄上设置有插接腔,所述颈部远离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插接头。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插接的方式实现连接件与手柄的连接,其可拆卸连接方式简单易行。

进一步,所述插接头上设置有弹簧跳豆,所述插接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弹簧跳豆配合的定位孔。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簧跳豆与定位孔的配合,可以将连接件很好的暂时固定在手柄的插接腔内,其实施方式简单易行,且稳定性高。

进一步,所述定位孔贯通手柄,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顶针,所述顶针上设置有使得顶针具有远离插接腔的趋势的第二弹性件。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更换连接件时,通过挤压顶针,顶针挤压弹簧跳豆,使得弹簧跳豆与定位孔脱离卡接关系,使得连接件与手柄脱离连接关系。

进一步,所述套筒的一端设置有遮挡片。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遮挡片可以有效防止套筒沿螺栓轴向滑动使得螺栓头部与套筒脱离套接关系的现象发生,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所述手柄上设置有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上设置有防滑垫。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握持部可方便操作人员握持并对手柄施力,设置防滑垫可以有效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手柄从操作人员的手中意外脱离。

进一步,所述握持部呈纺锤状,且尾部设置有环形凸沿。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纺锤状手柄可使得握持感更加舒适,环形凸沿可有效防止防滑垫与手柄脱离,使得扳手使用时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在紧固或松动螺栓时,使套筒与螺栓头部套接,转动手柄,手柄带动连接件转动,连接件带动伸缩杆以及拨动件转动,拨动件的柱面驱动套筒外壁的齿使得套筒朝向螺栓需要拧动的方向转动,套筒逐渐将螺栓拧紧或拧松;当将手柄反向旋转时,拨动件的倾斜端面与套筒外壁的齿抵接,并逐渐沿倾斜端面挤压拨动件,使得拨动件向颈部的凹孔内收缩,使拨动件无法驱动套筒反向转动;因此即使操作空间狭小致使不允许将手柄进行满周转动,操作人员在紧固或松动螺栓时并不需要将套筒从螺栓头部取下,只需要将手柄转动到初始位置,然后再转动手柄即可,只需要与螺栓头部建立一次连接关系即可完成工作;

二、连接件与手柄可拆卸连接使得易于更换不同规格的套筒,以适应于拧动不同规格的螺栓;

三、套筒上方设置的遮挡片可以有效防止套筒沿螺栓轴向滑动使得螺栓头部与套筒脱离套接关系的现象发生,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件以及套筒部分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套筒、拨动件和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爆炸图,尤其突出遮挡片;

图7是现有技术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现有技术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手柄;11、插接腔;12、定位孔;13、握持部;14、环形凸沿;2、力矩调节装置;3、力矩指示装置;4、连接件;41、颈部;411、凹孔;412、限位板;413、限位孔;414、插接头;4141、弹簧跳豆;42、连接部;421、通孔;5、套筒;51、齿;52、拨动腔;61、伸缩杆;62、拨动件;63、第一弹性件;64、防脱件;71、顶针;72、第二弹性件;8、遮挡片;9、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地理解。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套筒式力矩扳手,包括手柄1,手柄1内设置有力矩调节装置2以及力矩指示装置3,手柄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螺栓头部连接的连接件4。

连接件4包括用于与手柄1连接的颈部41和用于与螺栓头部连接的连接部42。

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部42设置有呈圆柱型的通孔421,通孔421内转动连接有用于与螺栓头部套接的套筒5,结合图3,套筒5的外壁上周向阵列设置有多个横截面呈矩形的齿51,两个相邻齿51之间形成拨动腔52。

颈部41内开设有从通孔421延伸至颈部41的中部的凹孔411,凹孔411内设置有限位板412,限位板412上设置有限位孔413,限位孔413内穿设有伸缩杆61,伸缩杆61靠近套筒5的一端设置有拨动件62,伸缩杆61上于拨动件62和限位板412之间套设有用于驱使拨动件62伸入拨动腔52内的第一弹性件63,第一弹性件63为弹簧,且拨动件62伸入拨动腔52的端面是与拨动腔52的横截面呈一定倾角设置的倾斜端面。

在紧固或松动螺栓时,使套筒5与螺栓头部套接,转动手柄1,手柄1带动连接件4转动,连接件4带动伸缩杆61以及拨动件62转动,拨动件62的柱面驱动套筒5外壁的齿51使得套筒5朝向螺栓需要拧动的方向转动,套筒5逐渐将螺栓拧紧或拧松;当将手柄1反向旋转时,拨动件62的倾斜端面与套筒5外壁的齿51抵接,并逐渐沿倾斜端面挤压拨动件62,使得拨动件62向颈部41的凹孔411内收缩,使拨动件62无法驱动套筒5反向转动;因此即使操作空间狭小致使不允许将手柄1进行满周转动,操作人员在紧固或松动螺栓时并不需要将套筒5从螺栓头部取下,只需要将手柄1转动到初始位置,然后再转动手柄1即可,只需要与螺栓头部建立一次连接关系即可完成工作。

如图2和图3所示,伸缩杆61远离拨动件62的一端设置有防脱件64。

设置防脱件64可有效防止伸缩杆61从限位孔413内脱离,使得该实用例失去功能,可一定程度上保护该实用例能稳定工作。

如图4所示,颈部41与手柄1可拆卸连接。

颈部41与手柄1可拆卸连接,使得连接件4与手柄1可拆卸连接,使其易于更换带有不同规格的套筒5的连接件4,以适应于拧动不同规格的螺栓。

结合图4和图5,颈部41与手柄1优选地可拆卸连接方式如下,手柄1上设置有插接腔11,颈部41远离连接部42的一端设置有插接头414,插接头414上设置有弹簧跳豆4141,插接腔1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弹簧跳豆4141配合的定位孔12。(图1和图6辅助示意)。通过插接的方式实现连接件4与手柄1的连接,其可拆卸方式简单易行。通过弹簧跳豆4141与定位孔12的配合,可以将连接件4很好的暂时固定在手柄1的插接腔11内,其实施方式简单易行,且稳定性高。

并对上述可拆卸连接作如下优化,如图5所示(图1辅助示意),定位孔12贯通手柄1,定位孔12内设置有顶针71,顶针71上设置有使得顶针71具有远离插接腔11的趋势的第二弹性件72,第二弹性件72为弹簧。

当需要更换连接件4时,通过挤压顶针71,顶针71挤压弹簧跳豆4141,使得弹簧跳豆4141与定位孔12脱离卡接关系,使得连接件4与手柄1脱离连接关系。

如图1和图6所示,套筒5的一端设置有遮挡片8。

遮挡片8可以有效防止套筒5沿螺栓轴向滑动使得螺栓头部与套筒5脱离套接关系的现象发生,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如图1所示,手柄1上设置有握持部13,握持部13呈纺锤状,且尾部设置有环形凸沿14,握持部13上设置有防滑垫9(图中未示意)。

设置握持部13可方便操作人员握持并对手柄1施力,纺锤状手柄可使得握持感更加舒适,设置防滑垫9可以有效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手柄1从操作人员的手中意外脱离,环形凸沿14可有效防止防滑垫9与手柄1脱离,使得该套筒式力矩扳手在使用时安全性更高。

这种套筒式力矩扳手,具有操作人员在紧固或松动螺栓时只需要与螺栓头部建立一次连接关系即可完成工作的优点。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