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清废机的边料清除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7449发布日期:2018-12-05 20:43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自动清废机的边料清除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制品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清废机的边料清除机构。



背景技术:

在印制品(特别是模切纸制品)的生产工艺中,模切机依据设计好的印制品形状,在纸板上切出多个印制品单元,而为了加快印制品的模切速度,目前模切机都是采用不完全切断的方式,即是模切后,各个印制品单元与边料之间通过细小的齿状块粘连在一起。因此,在模切机模切后,还需要将整叠(多张)模切纸板放置到边料清除机构的加工位置上进行边料清除,即是将各个印制品单元与边料之间通过细小的齿状块撕裂,将各个印制品单元与边料分离开来。

现有的一种清废机的边料清除机构,包括机架、模台(即上模板)、压料边框、压料边框升降机构、上顶片升降机构、下顶片升降机构、多个上顶片和多个下顶片,模台、压料边框升降机构、上顶片升降机构和下顶片升降机构均安装在机架上;压料边框设于模台的正上方,压料边框安装在压料边框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各上顶片均安装在上顶片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各上顶片均处在模台的正上方并处在压料边框的内侧;下顶片与上顶片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下顶片处在上顶片的正下方,各下顶片均与下顶片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模台上设有多个上下走向的通道,通道与下顶片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各通道与对应的下顶片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通常,上述各下顶片的位置、形状及大小与模切纸板中对应的印制品单元相匹配。工作时,在将整叠模切纸板放置在模台上后,压料边框升降机构驱动压料边框下降,将各模切纸板的边料部位压紧;上顶片升降机构驱动各上顶片一起下降,通过各上顶片将各模切纸板上对应的印制品单元压住;随后,下顶片升降机构驱动各下顶片一起上升,推动各印制品单元组和各上顶片一起上升,将各个印制品单元与边料之间通过细小的齿状块撕裂,使各个印制品单元与边料分离开来。

上述清废机的边料清除机构虽然能够一次性完成多张模切纸板的边料清除,但是只能适应一种结构模切纸板的边料清除,即实现某一特定形状和大小的印制品单元与边料的分离,而无法适应不同结构的模切纸板的边料清除。在实际生产中,当需要对其他结构的模切纸板进行边料清除时,一般会根据模切纸板的具体结构(即模切纸板中各印制品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形状大小),制作相应形状及大小的下顶片来进行更换,这不仅操作不便,而且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清废机的边料清除机构,这种边料清除机构能够适应不同结构的模切纸板的边料清除,并且操作简便,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清废机的边料清除机构,包括机架、上模板、压料边框、压料边框升降机构、上顶片升降机构和多个上顶片,上模板、压料边框升降机构和上顶片升降机构均安装在机架上,压料边框设于上模板的正上方,压料边框安装在压料边框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各上顶片均安装在上顶片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各上顶片均处在上模板的正上方并处在压料边框的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料清除机构还包括下模板、下模板升降机构和多个顶料杆组,下模板设于上模板的正下方,下模板升降机构安装在机架上,下模板安装在下模板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所述上模板上设有按矩阵排列的多个上通孔,下模板上设有多个限位孔,限位孔与上通孔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限位孔处在上通孔的正下方;顶料杆组与所述上顶片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每个顶料杆组包括多个上下走向的顶料杆,各顶料杆下端安装在下模板上相应的限位孔中。

上述边料清除机构中,每个顶料杆组中顶料杆的数量及安装位置与模切纸板的结构(即模切纸板中各印制品单元所处的位置、形状及大小)相对应。工作时,在将一叠(多张)模切纸板放置在上模板上后,压料边框升降机构驱动压料边框下降,将各模切纸板的边料完全压住;上顶片升降机构驱动各上顶片下降,将各模切纸板上对应的印制品单元组压住;随后,下模板升降机构驱动下模板及其上的各顶料杆一起上升(此时各顶料杆从上模板上对应的上通孔穿过),通过各顶料杆顶住各印制品单元并推动各印制品单元组和各上顶片一起上升,将各个印制品单元与边料之间通过细小的齿状块撕裂,使各个印制品单元与边料分离开来。当需要对其他结构的模切纸板进行边料清除时,只要根据模切纸板的具体结构(即模切纸板中各印制品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形状大小),在相应位置上布置与印制品单元形状相匹配的顶料杆组,即是在与各印制品单元位置相应的限位孔中安装顶料杆,使每个顶料杆组中顶料杆的数量和安装位置与模切纸板中各印制品单元的位置及形状大小相匹配,这样,只要通过对各顶料杆组的调整就能够适应不同结构的模切纸板的边料清除,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另外制作下顶片,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各顶料杆组的调整相当容易,操作简便。上述边料清除机构通过上模板、压料边框、压料边框升降机构、上顶片升降机构、下模板、下模板升降机构、多个上顶片和多个顶料杆组之间的配合,能够一次性完成多张模切纸板的边料清除,并且适应不同结构的模切纸板的边料清除。

优选方案中,上述下模板上还设有多个安装孔,安装孔与所述限位孔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安装孔处在限位孔的前方并且与限位孔连通,且安装孔和限位孔均为盲孔,安装孔的孔径比限位孔的孔径大,安装孔的深度小于限位孔的深度;所述边料清除机构还包括升降支架和平移机构,所述下模板通过升降支架、平移机构安装在下模板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其中,升降支架安装在下模板升降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平移机构安装在升降支架上,下模板安装在平移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上。安装各顶料杆时,平移机构驱动下模板向后平移,使下模板上的安装孔处在上通孔的正下方;将各顶料杆从上模板上对应的上通孔穿过,并使各顶料杆的下端进入下模板对应的安装孔中(由于安装孔的孔径比限位孔的孔径大,可确保顶料杆的下端能够顺利进入到安装孔中);随后平移机构驱动下模板向前平移,直至下模板上的各限位孔处在上模板上对应的上通孔正下方;由于上模板的位置固定不变,因此各顶料杆与下模板发生相对移动,顶料杆下端从安装孔朝向限位孔移动直至落在限位孔中。由于安装孔的孔径比限位孔的孔径大,这样可避免安装顶料杆时出现顶料杆下端无法顺利进入限位孔中的情况,使顶料杆的安装更为简便。

更优选方案中,上述下模板升降机构包括左右并排的两个第一升降油缸,各第一升降油缸的缸体均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各第一升降油缸的活塞杆均朝上并与所述升降支架连接;平移机构包括左右并排的两个平移气缸,各平移气缸的缸体均安装在升降支架上并且沿前后方向设置,各平移气缸的活塞杆均与所述下模板连接。这样,可通过两个第一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伸缩来驱动升降支架、平移机构、下模板和各顶料杆一起上升或者下降一定距离;可通过两个平移气缸的活塞杆伸缩来驱动下模板向前或者向后平移一定距离。

更进一步优选方案中,上述下模板升降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一导向套和多个第一导向柱,各第一导向套均安装在所述升降支架上,第一导向柱与第一导向套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一导向柱处在第一导向套中;各第一导向柱均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且与所述第一升降油缸相平行。这样,可通过各第一导向套和各第一导向柱之间的配合,使升降支架、平移机构、下模板和各顶料杆的升降更加平稳。

优选方案中,上述压料边框升降机构包括左右并排的两个第二升降油缸,各第二升降油缸的缸体均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且为上下走向,各第二升降油缸的活塞杆均与所述压料边框连接。这样,可通过两个第二升降油缸活塞杆的伸缩来驱动压料边框上升或者下降,以实现对上模板上的各模切纸板的边料压紧或者松开。更优选方案中,上述压料边框升降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二导向套和多个第二导向柱,各第二导向套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第二导向柱与第二导向套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二导向柱处在第二导向套中;各第二导向柱均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且与所述第二升降油缸相平行。这样,可通过各第二导向套和各第二导向柱之间的配合,使压料边框的升降更加平稳。

优选方案中,上述上顶片升降机构包括多个上顶片升降气缸,上顶片升降气缸与所述上顶片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上顶片升降气缸的缸体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上顶片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朝下并与上顶片连接。这样,可通过各上顶片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伸缩来驱动对应的上顶片上升或者下降,以实现对上模板上模切纸板中各印制品单元压紧或者松开。

优选方案中,上述上模板的左侧、右侧分别设有一限位板。这样,可通过两限位板对上模板上的各模切纸板进行限位,确保在工作过程中上模板上模切纸板的位置不会发生偏移,有利于保证边料清除的顺利进行。此外,可方便将多张上模切纸板整齐地堆叠在上模板上,使操作更为简便。通常,上述两限位板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可调节,例如采用螺栓与螺母之间的配合来调节,以适应对不同宽度模切纸板的边料清除。

本实用新型的边料清除机构通过上模板、压料边框、压料边框升降机构、上顶片升降机构、下模板、下模板升降机构、多个上顶片和多个顶料杆组之间的配合,能够一次性完成多张模切纸板的边料清除,并且可适应不同结构模切纸板的边料清除;而且可通过对各组顶料杆的调整就能够适应不同结构的纸板的边料清除,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另外制作下顶片,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各组顶料杆的调整相当容易,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自动清废机的边料清除机构中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这种自动清废机的边料清除机构包括机架1、上模板2、压料边框3、压料边框升降机构4、上顶片升降机构5和多个上顶片6,上模板2、压料边框升降机构4和上顶片升降机构5均安装在机架1上,压料边框3设于上模板2的正上方,压料边框3安装在压料边框升降机构4的动力输出端上;各上顶片6均安装在上顶片升降机构5的动力输出端上,各上顶片6均处在上模板2的正上方并处在压料边框3的内侧;所述边料清除机构还包括下模板7、下模板升降机构8、多个顶料杆组9、升降支架10和平移机构11,下模板7设于上模板2的正下方,下模板升降机构8安装在机架1上,下模板7通过升降支架10、平移机构11安装在下模板升降机构8的动力输出端上,其中,升降支架10安装在下模板升降机构8的动力输出端上,平移机构11安装在升降支架10上,下模板7安装在平移机构11的动力输出端上;上模板2上设有按矩阵排列的多个上通孔21,下模板7上设有多个限位孔71和多个安装孔72,限位孔71与上通孔2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限位孔71处在上通孔21的正下方;安装孔72与限位孔7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安装孔72处在限位孔71的前方并且与限位孔71连通,且安装孔72和限位孔71均为盲孔,安装孔72的孔径比限位孔71的孔径大,安装孔72的深度小于限位孔71的深度;顶料杆组9与上顶片6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每个顶料杆组9包括多个上下走向的顶料杆91,各顶料杆91下端安装在下模板7上相应的限位孔71中。每个顶料杆组9中顶料杆91的数量及安装位置与模切纸板的结构(即模切纸板中各印制品单元所处的位置、形状及大小)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下模板升降机构8包括左右并排的两个第一升降油缸81,各第一升降油缸81的缸体均安装在机架1上,各第一升降油缸81的活塞杆均朝上并与升降支架10连接;平移机构11包括左右并排的两个平移气缸111,各平移气缸111的缸体均安装在升降支架10上并且沿前后方向设置,各平移气缸111的活塞杆均与下模板7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压料边框升降机构4包括左右并排的两个第二升降油缸41,各第二升降油缸41的缸体均安装在机架1上并且为上下走向,各第二升降油缸41的活塞杆均与压料边框3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上顶片升降机构5包括多个上顶片升降气缸51,上顶片升降气缸51与上顶片6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上顶片升降气缸51的缸体安装在机架1上,上顶片升降气缸51的活塞杆朝下并与上顶片6连接。

下面简述一下本边料清除机构中的工作原理:

工作时,在将一叠(多张)模切纸板放置在上模板2上后,两个第二升降油缸41驱动压料边框3下降,将各模切纸板的边料完全压住;各上顶片升降气缸51驱动对应的上顶片6一起下降,将各模切纸板上对应的印制品单元组压住;随后,两个第一升降油缸81驱动升降支架10、平移机构11、下模板7和各顶料杆91一起上升(此时各顶料杆91从上模板2上对应的上通孔21穿过),通过各顶料杆91顶住各印制品单元并推动各印制品单元组和各上顶片6一起上升,将各个印制品单元与边料之间通过细小的齿状块撕裂,使各个印制品单元与边料分离开来。

当需要对其他结构的模切纸板进行边料清除时,只要根据模切纸板的具体结构(即模切纸板中各印制品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形状大小),在相应位置上布置与印制品单元形状相匹配的顶料杆组9,即是在与各印制品单元位置相应的限位孔71中安装顶料杆91,使每个顶料杆组9中顶料杆91的数量和安装位置与模切纸板中各印制品单元的位置及形状大小相匹配。安装各顶料杆91时,两个平移气缸111驱动下模板7向后平移,使下模板7上的安装孔72处在上通孔21的正下方;将各顶料杆91从上模板2上对应的上通孔21穿过,并使各顶料杆91的下端进入下模板7对应的安装孔72中(由于安装孔72的孔径比限位孔71的孔径大,可确保顶料杆91的下端能够顺利进入到安装孔72中);随后两个平移气缸111驱动下模板7向前平移,直至下模板7上的各限位孔71处在上模板2上对应的上通孔21正下方;由于上模板2的位置固定不变,因此各顶料杆91与下模板7发生相对移动,顶料杆91下端从安装孔72朝向限位孔71移动直至落在限位孔71中。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