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拼接的控制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5406发布日期:2019-01-16 00:24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拼接的控制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拼接使用、可拆解运输的控制台。



背景技术:

机器人自动化程度高,能持久高效工作,成为热门产业,各种类型机器人中,无人车、无人船、无人坦克或两栖无人船等机器人可通过控制台进行远程遥控;一般用于远程监控机器人的控制台主要包括操作键盘、方向摇杆、油门摇杆和开关按键,还配置电源、显示器和控制器等部件,导致控制台整体尺寸较大,不易运输,携带困难。

在机器人复杂工序作业时,控制台需要两个人进行协同操作,即需要一个操作员在操作键盘上规划机器人航行路线等,而且需要切换显示屏上不同界面信息,然后需要另一个操作员一手操作方向摇杆,一手操作油门摇杆,对机器人的运行进行在线控制;当机器人进入自动航行或自主作业时,此时操作需求较少,只需一个操作员单独完成远程操控,此操作员在操作键盘端工作量不大,只需集中精力观测显示屏,两手分别放在方向摇杆和油门摇杆上,适当操作即可。

专利CN106879083 A公开一种便携式基站,其操作摇杆系统为固定设置,整体不能拆解再拼接,只是适用于单人坐在中间操作,不能满足多人并列操作的需求,也难以拆解成小件,不利于分散包装和运输。

鉴于此,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市场上用于机器人远程遥控的便携式控制器为整体设置,不能拆解运输,也不能拼接使用,不能满足单人和双人操作模式的切换。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拼接的控制台,包括控制主体,第一摇杆模块,第二摇杆模块和通讯设备,所述控制主体包括控制器、操作键盘、监视屏和电源;所述控制器通过信号线与操作键盘、监视屏和通讯设备相连,接收操作键盘和通讯设备的指令信息并将状态信息显示在监视屏上;所述电源通过导线与控制器、操作键盘和监视屏相连,为控制器、操作键盘和监视屏提供工作电源;所述控制台还包括连接模块,所述第一摇杆模块和第二摇杆模块通过连接模块可拆卸的拼接在控制主体侧面,所述控制主体通过通讯设备与第一摇杆模块和第二摇杆模块交互信息。

所述第一摇杆模块包括方向摇杆、第一控制板卡、第一功能键和第一电池,其中第一摇杆模块为一个长方形盒子,其长度与控制主体的宽度相同,方向摇杆设置于第一摇杆模块的顶部,第一控制板卡和第一电池设置在第一摇杆模块内部,第一功能键设置于第一摇杆模块的顶部;所述第一控制板卡通过数据线与方向摇杆和功能键的输出信号点相连,并接收方向摇杆和功能键的指令信号,所述第一电池通过导线与第一控制板卡相连并为其提供工作电源;所述第二摇杆模块包括油门摇杆、第二控制板卡、第二功能键和第二电池,其中第二摇杆模块为一个长方形盒子,其长度与控制主体的宽度相同,油门摇杆设置于第二摇杆模块的顶部,第二控制板卡和第二电池设置在第二摇杆模块内部,第二功能键设置于第二摇杆模块的顶部;所述第二控制板卡通过数据线与油门摇杆和第二功能键的输出信号点相连,并接收油门摇杆和第二功能键的指令信号,所述第二电池通过导线与第二控制板卡相连并为其提供工作电源。

所述通讯设备包括多个通讯插口和多个通讯接口;

所述控制主体的左侧和右侧各设置两个通讯接口;

所述第一摇杆模块左侧和右侧的中间部位各设置一个通讯接口;

所述第二摇杆模块左侧和右侧的中间部位各设置一个通讯接口;

所述第一摇杆模块左侧和右侧各设置两个通讯插口;

所述第二摇杆模块左侧和右侧各设置两个通讯插口;

所述控制主体上的通讯接口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器相连;

所述第一摇杆模块上的通讯插口和通讯接口通过数据线与第一控制板卡相连;

所述第二摇杆模块上的通讯插口和通讯接口通过数据线与第二控制板卡相连;

当通讯插口插入对应通讯接口后形成有线通讯通道;所述通讯接口为串口或并口,所述通讯插口为与通讯接口对应的串口线或并口线的插头。

当第一摇杆模块的两个通讯插口插入控制主体侧面的通讯接口时,控制器通过通讯插口和通讯接口形成第一主通讯通道和第一备通讯通道,控制器主动识别第一摇杆模块为方向摇杆,然后通过第一主通讯通道交互数据,第一备通讯通道作为通讯的备用通道;然后可将第二摇杆模块的一个通讯插口插入第一摇杆模块一侧的通讯接口,形成第一子通讯通道,控制器主动识别第二摇杆模块为油门摇杆,然后通过第一备通讯通道和第一子通讯通道交互数据。

当第二摇杆模块的两个通讯插口插入控制主体侧面的通讯接口时,控制器通过通讯插口和通讯接口形成第二主通讯通道和第二备通讯通道,控制器主动识别第二摇杆模块为油门摇杆,然后通过第二主通讯通道交互数据,第二备通讯通道作为通讯的备用通道;然后可将第一摇杆模块的一个通讯插口插入第二摇杆模块一侧的通讯接口,形成第二子通讯通道,控制器主动识别第一摇杆模块为方向摇杆,然后通过第二备通讯通道和第二子通讯通道交互数据。

所述连接模块包括套管、套筒和定位销;所述套管和所述套筒为方形或圆形钢管;

所述控制主体顶侧和底侧分别固定设置与控制主体长度对应的套管;

所述第一摇杆模块顶侧和底侧分别固定设置与第一摇杆模块宽度对应的第一套管,第一套管中配套设置一个与其等长的第一套筒和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一套筒能在第一套管中滑动;

所述第二摇杆模块顶侧和底侧分别固定设置与第二摇杆模块宽度对应的第二套管,第二套管中配套设置一个与其等长的第二套筒和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套筒能在第二套管中滑动;

所述套管均匀设置多个定位孔,第一套管上设置多个第一定位孔,第二套管上设置多个第二定位孔;

第一套筒上配套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孔对应的内部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销可配套地插入第一定位孔和第一套筒的内部定位孔中;

第二套筒上配套设置有与第二定位孔对应的内部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销可配套地插入第二定位孔和第二套筒的内部定位孔中。

所述控制主体与第一摇杆模块和第二摇杆模块上设置套管型号相同,各套管上设置的定位孔型号相同。

所述第一摇杆模块和第二摇杆模块能全部挂载在控制主体的同一侧,如第一摇杆模块和第二摇杆模块同时挂载在控制主体的左侧或右侧;当部分挂载于控制主体一侧时,剩余模块可挂载于控制主体的另一侧,如第一摇杆模块挂载在控制主体的左侧或右侧,而第二摇杆模块则挂载在控制主体的右侧或左侧;所述控制主体根据通讯插口与通讯接口的连接情况自动识别各摇杆模块类型,并通过对应的通讯通道交互信息。

所述第一功能键304和第二功能键404用于被遥控对象的工作模式控制和负载上电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拼接的控制台,能实现控制台的多样式组装,通过通讯插口和通讯接口为控制主体与第一摇杆模块和第二摇杆模块间建立通讯通道,第一摇杆模块和第二摇杆模块可任意顺序插到控制主体的两侧,当第一摇杆模块和第二摇杆模块分开摆放于控制主体两侧时能满足单人操作需求,当第一摇杆模块和第二摇杆模块集中摆放在控制主体的一侧时能满足双人操作需求;该控制台拆卸后能便于分组运输和维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方向摇杆位于控制台左侧而油门摇杆位于控制台右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控制台中控制主体的右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控制台中控制主体的左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控制台中第一摇杆模块的右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控制台中第一摇杆模块的左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控制台中第二摇杆模块的右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控制台中第二摇杆模块的左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油门摇杆位于控制台左侧而方向摇杆位于控制台右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9方向摇杆位于控制台右侧而油门摇杆位于方向摇杆的右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油门摇杆位于控制台右侧而方向摇杆位于油门摇杆的右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方向摇杆位于控制台左侧而油门摇杆位于方向摇杆的左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油门摇杆位于控制台左侧而方向摇杆位于油门摇杆的左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台,2-控制主体,201-控制器,202-操作键盘,203-监视屏,204-电源,205-右下通讯接口,206-右上通讯接口,207-左下通讯接口,208-左上通讯接口,209-套管,210-定位孔,3-第一摇杆模块,301-方向摇杆,302-第一控制板卡,303-第一电池,304-第一功能键,305-第一右通讯接口,306-第一右下通讯插口,307-第一右上通讯插口,308-第一左通讯接口,309-第一左下通讯插口,310-第一左上通讯插口,311-第一套管,312-第一套筒,313-第一定位销,314-第一定位孔,4-第二摇杆模块,401-油门摇杆,402-第二控制板卡,403-第二电池,404-第二功能键,405-第二左通讯接口,406-第二左下通讯插口,407-第二左上通讯插口,408-第二右通讯接口,409-第二右下通讯插口,410-第二右上通讯插口,411-第二套管,412-第二套筒,413-第二定位销,414-第二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就参考附图和实施例结合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拼接的控制台,包括控制主体2,第一摇杆模块3,第二摇杆模块4和通讯设备,所述控制主体2包括控制器201、操作键盘202、监视屏203和电源204;所述控制器201通过信号线与操作键盘202、监视屏203和通讯设备相连,接收操作键盘202和通讯设备的指令信息并将状态信息显示在监视屏203上;所述电源204通过导线与控制器201、操作键盘202和监视屏203相连,为控制器201、操作键盘202和监视屏203提供工作电源;所述控制台1还包括连接模块,所述第一摇杆模块3和第二摇杆模块4通过连接模块可拆卸的拼接在控制主体2的侧面,所述控制主体2通过通讯设备与第一摇杆模块3和第二摇杆模块4交互信息。

所述第一摇杆模块3包括方向摇杆301、第一控制板卡302、第一功能键304和第一电池303,其中第一摇杆模块3为一个长方形盒子,其长度与控制主体2的宽度相同,方向摇杆301设置于第一摇杆模块3的顶部,第一控制板卡302和第一电池303设置在第一摇杆模块3内部,第一功能键304设置于第一摇杆模块3的顶部;所述第一控制板卡302通过数据线与方向摇杆301和第一功能键304的输出信号点相连,并接收方向摇杆301和第一功能键304的指令信号,所述第一电池303通过导线与第一控制板卡302相连并为其提供工作电源;所述第二摇杆模块4包括油门摇杆401、第二控制板卡402、第二功能键404和第二电池403,其中第二摇杆模块4为一个长方形盒子,其长度与控制主体2的宽度相同,油门摇杆401设置于第二摇杆模块4的顶部,第二控制板卡402和第二电池403设置在第二摇杆模块4内部,第二功能键404设置于第二摇杆模块4的顶部;所述第二控制板卡402通过数据线与油门摇杆401和第二功能键404的输出信号点相连,并接收油门摇杆401和第二功能键404的指令信号,所述第二电池403通过导线与第二控制板卡402相连并为其提供工作电源。

所述通讯设备包括多个通讯插口和多个通讯接口;所述控制主体2的左侧和右侧各设置两个通讯接口,分别为左下通讯接口207,左上通讯接口208,右下通讯接口205,右上通讯接口206;

所述第一摇杆模块3左侧和右侧的中间部位各设置一个通讯接口,分别为第一左通讯接口308和第一右通讯接口305;

所述第二摇杆模块4左侧和右侧的中间部位各设置一个通讯接口,分别为第二左通讯接口405和第二右通讯接口408;

所述第一摇杆模块3左侧和右侧各设置两个通讯插口,分别为第一左下通讯插口309、第一左上通讯插口310、第一右下通讯插口306和第一右上通讯插口307;

所述第二摇杆模块4左侧和右侧各设置两个通讯插口,分别为第二左下通讯插口406、第二左上通讯插口407、第二右下通讯插口409和第二右上通讯插口410;

所述控制主体2上的通讯接口通过数据线与控制器201相连;

所述第一摇杆模块3上的通讯插口和通讯接口通过数据线与第一控制板卡302相连;

所述第二摇杆模块4上的通讯插口和通讯接口通过数据线与第二控制板卡402相连;

当通讯插口插入对应通讯接口后形成有线通讯通道;所述通讯接口为串口或并口,所述串口可采用COM通信串口、RS232通信串口、RS485通信串口、RS422通信串口或TTL通信串口;所述并口可采用EPP通信并口、ECP通信并口、LPT通信并口或IDE通信并口;所述通讯插口为与通讯接口对应的串口线或并口线的插头。

当第一摇杆模块3的两个通讯插口插入控制主体2侧面的通讯接口时,控制器201通过通讯插口和通讯接口形成主通讯通道和备通讯通道,控制器201主动识别第一摇杆模块3为方向摇杆301,然后通过主通讯通道交互数据,备通讯通道作为通讯的备用通道;然后可将第二摇杆模块4的一个通讯插口插入第一摇杆模块3一侧的通讯接口,形成子通讯通道,控制器201主动识别第二摇杆模块4为油门摇杆401,然后通过备通讯通道和子通讯通道交互数据。

当第二摇杆模块4的两个通讯插口插入控制主体2侧面的通讯接口时,控制器201通过通讯插口和通讯接口形成主通讯通道和备通讯通道,控制器201主动识别第二摇杆模块4为油门摇杆401,然后通过主通讯通道交互数据,备通讯通道作为通讯的备用通道;然后可将第一摇杆模块3的一个通讯插口插入第二摇杆模块4一侧的通讯接口,形成子通讯通道,控制器201主动识别第一摇杆模块3为方向摇杆301,然后通过备通讯通道和子通讯通道交互数据。

所述连接模块包括套管、套筒和定位销;所述套管和所述套筒为方形或圆形钢管;

所述控制主体2顶侧和底侧分别固定设置与控制主体2长度对应的套管209;

所述第一摇杆模块3顶侧和底侧分别固定设置与第一摇杆模块3宽度对应的第一套管311,第一套管311中配套设置一个与其等长的第一套筒312和第一定位销313,所述第一套筒312能在第一套管311中滑动;

所述第二摇杆模块4顶侧和底侧分别固定设置与第二摇杆模块4宽度对应的第二套管411,第二套管411中配套设置一个与其等长的第二套筒412和第二定位销413,所述第二套筒412能在第二套管411中滑动;

所述套管209设置多个定位孔210,第一套管311上设置多个第一定位孔314,第二套管411上设置多个第二定位孔414;

第一套筒312上配套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孔314对应的内部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销313可配套地插入第一定位孔314和第一套筒312的内部定位孔中;

第二套筒412上配套设置有与第二定位孔414对应的内部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销413可配套地插入第二定位孔414和第二套筒412的内部定位孔中。

所述控制主体2与第一摇杆模块3和第二摇杆模块4上设置套管型号相同,各套管上设置的定位孔型号相同。

所述第一摇杆模块3和第二摇杆模块4能全部挂载在控制主体2的同一侧,即第一摇杆模块3和第二摇杆模块4同时挂载在控制主体2的左侧或右侧;当部分挂载于控制主体2一侧时,剩余模块可挂载于控制主体2的另一侧,即第一摇杆模块3挂载在控制主体2的左侧或右侧,而第二摇杆模块4则挂载在控制主体2的右侧或左侧;所述控制主体2根据通讯插口与通讯接口的连接情况自动识别各摇杆模块类型,并通过对应的通讯通道交互信息。

所述第一功能键304和第二功能键404用于被遥控对象的工作模式控制和负载上电控制。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如图1所示,所述方向摇杆301位于控制台1的左侧,所述第一摇杆模块3顶侧和底侧分别固定设置与第一摇杆模块3宽度对应的第一套管311,第一套管311中配套设置一个与其等长的第一套筒312,所述第一套管311和所述第一套筒312为方形钢管,所述第一套筒312能在第一套管311中滑动,所述控制主体2与第一摇杆模块3上设置的套管型号相同,边长均为3cm的正方形,套管209和第一套管311上设置的定位孔型号相同,均为圆孔直径0.8cm;所述第一套筒312向右侧滑动进入控制主体2的套管209中,所述第一定位销313同时插入第一定位孔314和套管209的定位孔210中,使第一摇杆模块3与控制主体2拼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摇杆模块3的第一右下通讯插口306插入控制主体2的左下通讯接口207形成第一主通讯通道,第一摇杆模块3的第一右上通讯插口307插入控制主体2的左上通讯接口208形成第一备通讯通道,所述控制器201通过第一主通讯通道与第一控制板卡302交互数据,主动识别第一摇杆模块3为方向摇杆301,第一备通讯通道作为备用的通讯通道;

所述油门摇杆401位于控制台1的右侧,所述第二摇杆模块4顶侧和底侧分别固定设置与第二摇杆模块4宽度对应的第二套管411,第二套管411中配套设置一个与其等长的第二套筒412,所述第二套筒412能在第二套管411中滑动,所述控制主体2与第二摇杆模块4上设置的套管型号相同,边长均为3cm的正方形,套管209和第二套管411上设置的定位孔型号相同,均为圆孔直径0.8cm;所述第二套筒412向左侧滑动进入控制主体2的套管209中,所述第二定位销413同时插入第二定位孔414和套管209的定位孔210中,使第二摇杆模块4与控制主体2拼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摇杆模块4的第二左下通讯插口406插入控制主体2的右下通讯接口205形成第二主通讯通道,第二摇杆模块4的第二左上通讯插口407插入控制主体2的右上通讯接口206形成第二备通讯通道,所述控制器201通过第二主通讯通道与第二控制板卡402交互数据,主动识别第二摇杆模块4为油门摇杆401,第二备通讯通道作为备用的通讯通道。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8所示,所述油门摇杆401位于控制台1的左侧,所述第二摇杆模块4顶侧和底侧分别固定设置与第二摇杆模块4宽度对应的第二套管411,第二套管411中配套设置一个与其等长的第二套筒412,所述第二套管411和所述第二套筒412为方形钢管,所述第二套筒412能在第二套管411中滑动,所述控制主体2与第二摇杆模块4上设置的套管型号相同,边长均为3cm的正方形,套管209和第二套管411上设置的定位孔型号相同,均为圆孔直径0.8cm;所述第二套筒412向右侧滑动进入控制主体2的套管209中,所述第二定位销413同时插入第二定位孔414和套管209的定位孔210中,使第二摇杆模块4与控制主体2拼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摇杆模块4的第二右下通讯插口409插入控制主体2的左下通讯接口207形成第三主通讯通道,第二摇杆模块4的第二右上通讯插口410插入控制主体2的左上通讯接口208形成第三备通讯通道,所述控制器201通过第三主通讯通道与第二控制板卡402交互数据,主动识别第二摇杆模块4为油门摇杆401,第三备通讯通道作为备用的通讯通道;

所述方向摇杆301位于控制台1的右侧,所述第一摇杆模块3顶侧和底侧分别固定设置与第一摇杆模块3宽度对应的第一套管311,第一套管311中配套设置一个与其等长的第一套筒312,所述第一套筒312能在第一套管311中滑动,所述控制主体2与第一摇杆模块3上设置的套管型号相同,边长均为3cm的正方形,套管209和第一套管311上设置的定位孔型号相同,均为圆孔直径0.8cm;所述第一套筒312向左侧滑动进入控制主体2的套管209中,所述第一定位销313同时插入第一定位孔314和套管209的定位孔210中,使第一摇杆模块3与控制主体2拼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摇杆模块3的第一左下通讯插口309插入控制主体2的右下通讯接口205形成第四主通讯通道,第一摇杆模块3的第一左上通讯插口310插入控制主体2的右上通讯接口206形成第四备通讯通道,所述控制器201通过第四主通讯通道与第一控制板卡302交互数据,主动识别第一摇杆模块3为方向摇杆301,第四备通讯通道作为备用的通讯通道。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9所示,所述方向摇杆301位于控制台1的右侧,所述第一摇杆模块3顶侧和底侧分别固定设置与第一摇杆模块3宽度对应的第一套管311,第一套管311中配套设置一个与其等长的第一套筒312,所述第一套筒312能在第一套管311中滑动,所述控制主体2与第一摇杆模块3上设置的套管型号相同,边长均为3cm的正方形,套管209和第一套管311上设置的定位孔型号相同,均为圆孔直径0.8cm;所述第一套筒312向左侧滑动进入控制主体2的套管209中,所述第一定位销313同时插入第一定位孔314和套管209的定位孔210中,使第一摇杆模块3与控制主体2拼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摇杆模块3的第一左下通讯插口309插入控制主体2的右下通讯接口205形成第四主通讯通道,第一摇杆模块3的第一左上通讯插口310插入控制主体2的右上通讯接口206形成第四备通讯通道,所述控制器201通过第四主通讯通道与第一控制板卡302交互数据,主动识别第一摇杆模块3为方向摇杆301,第四备通讯通道作为备用的通讯通道;

所述油门摇杆401位于方向摇杆301的右侧,所述第二摇杆模块4顶侧和底侧分别固定设置与第二摇杆模块4宽度对应的第二套管411,第二套管411中配套设置一个与其等长的第二套筒412,所述第二套筒412能在第二套管411中滑动,所述第二套管411和第一套管311型号相同,边长均为3cm的正方形,第一定位孔314和第二定位孔414型号相同,均为圆孔直径0.8cm;所述第二套筒412向左侧滑动进入第一套管311中,所述第二定位销413同时插入第一定位孔314和第二定位孔414中,使第二摇杆模块4与第一摇杆模块3拼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摇杆模块4的第二左下通讯插口406插入第一摇杆模块3的第一右通讯接口305形成第五子通讯通道,控制器201通过第四备通讯通道和第五子通讯通道与第二控制板卡402交互数据,控制器201主动识别第二摇杆模块4为油门摇杆401。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0所示,所述油门摇杆401位于控制台1的右侧,所述第二摇杆模块4顶侧和底侧分别固定设置与第二摇杆模块4宽度对应的第二套管411,第二套管411中配套设置一个与其等长的第二套筒412,所述第二套筒412能在第二套管411中滑动,所述控制主体2与第二摇杆模块4上设置的套管型号相同,边长均为3cm的正方形,套管209和第二套管411上设置的定位孔型号相同,均为圆孔直径0.8cm;所述第二套筒412向左侧滑动进入控制主体2的套管209中,所述第二定位销413同时插入第二定位孔414和套管209的定位孔210中,使第二摇杆模块4与控制主体2拼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摇杆模块4的第二左下通讯插口406插入控制主体2的右下通讯接口205形成第二主通讯通道,第二摇杆模块4的第二左上通讯插口407插入控制主体2的右上通讯接口206形成第二备通讯通道,所述控制器201通过第二主通讯通道与第二控制板卡402交互数据,主动识别第二摇杆模块4为油门摇杆401,第二备通讯通道作为备用的通讯通道;

所述方向摇杆301位于油门摇杆401的右侧,所述第一摇杆模块3顶侧和底侧分别固定设置与第一摇杆模块3宽度对应的第一套管311,第一套管311中配套设置一个与其等长的第一套筒312,所述第一套筒312能在第一套管311中滑动,所述第一套管311和第一套管311型号相同,边长均为3cm的正方形,第一定位孔314和第二定位孔414型号相同,均为圆孔直径0.8cm;所述第一套筒312向左侧滑动进入第二套管411中,所述定位销313同时插入第一定位孔314和第二定位孔414中,使第一摇杆模块3与第二摇杆模块4拼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摇杆模块3的第一左下通讯插口309插入第二摇杆模块4的第二右通讯接口408形成第六子通讯通道,控制器201通过第二备通讯通道和第六子通讯通道与第一控制板卡302交互数据,控制器201主动识别第一摇杆模块3为方向摇杆301。

实施例6: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1所示,所述方向摇杆301位于控制台1的左侧,

所述第一摇杆模块3顶侧和底侧分别固定设置与第一摇杆模块3宽度对应的第一套管311,第一套管311中配套设置一个与其等长的第一套筒312,所述第一套管311和所述第一套筒312为方形钢管,所述第一套筒312能在第一套管311中滑动,所述控制主体2与第一摇杆模块3上设置的套管型号相同,边长均为3cm的正方形,套管209和第一套管311上设置的定位孔型号相同,均为圆孔直径0.8cm;所述第一套筒312向右侧滑动进入控制主体2的套管209中,所述第一定位销313同时插入第一定位孔314和套管209的定位孔210中,使第一摇杆模块3与控制主体2拼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摇杆模块3的第一右下通讯插口306插入控制主体2的左下通讯接口207形成第一主通讯通道,第一摇杆模块3的第一右上通讯插口307插入控制主体2的左上通讯接口208形成第一备通讯通道,所述控制器201通过第一主通讯通道与第一控制板卡302交互数据,主动识别第一摇杆模块3为方向摇杆301,第一备通讯通道作为备用的通讯通道;

所述油门摇杆401位于方向摇杆301的左侧,所述第二摇杆模块4顶侧和底侧分别固定设置与第二摇杆模块4宽度对应的第二套管411,第二套管411中配套设置一个与其等长的第二套筒412,所述第二套筒412能在第二套管411中滑动,所述第二套管411和第一套管311的型号相同,边长均为3cm的正方形,第一定位孔314和第二定位孔414型号相同,均为圆孔直径0.8cm;所述第二套筒412向右侧滑动进入第一套管311中,所述第二定位销413同时插入第一定位孔314和第二定位孔414中,使第二摇杆模块4与第一摇杆模块3拼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摇杆模块4的第二右下通讯插口409插入第一摇杆模块3的第一左通讯接口308形成第七子通讯通道,控制器201通过第一备通讯通道和第七子通讯通道与第二控制板卡402交互数据,控制器201主动识别第二摇杆模块4为油门摇杆401。

实施例7: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2所示,所述油门摇杆401位于控制台1的左侧,所述第二摇杆模块4顶侧和底侧分别固定设置与第二摇杆模块4宽度对应的第二套管411,第二套管411中配套设置一个与其等长的第二套筒412,所述第二套管411和所述第二套筒412为方形钢管,所述第二套筒412能在第二套管411中滑动,所述控制主体2与第二摇杆模块4上设置的套管型号相同,边长均为3cm的正方形,套管209和第二套管411上设置的定位孔型号相同,均为圆孔直径0.8cm;所述第二套筒412向右侧滑动进入控制主体2的套管209中,所述第二定位销413同时插入第二定位孔414和套管209的定位孔210中,使第二摇杆模块4与控制主体2拼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摇杆模块4的第二右下通讯插口409插入控制主体2的左下通讯接口207形成第三主通讯通道,第二摇杆模块4的第二右上通讯插口410插入控制主体2的左上通讯接口208形成第三备通讯通道,所述控制器201通过第三主通讯通道与第二控制板卡402交互数据,主动识别第二摇杆模块4为油门摇杆401,第三备通讯通道作为备用的通讯通道;

所述方向摇杆301位于油门摇杆401的左侧,所述第一摇杆模块3顶侧和底侧分别固定设置与第一摇杆模块3宽度对应的第一套管311,第一套管311中配套设置一个与其等长的第一套筒312,所述第一套筒312能在第一套管311中滑动,所述第一套管311和第二套管411型号相同,边长均为3cm的正方形,第一定位孔314和第二定位孔414型号相同,均为圆孔直径0.8cm;所述第一套筒312向右侧滑动进入第二套管411中,所述第二定位销413313同时插入第一定位孔314和第二定位孔414中,使第一摇杆模块3与第二摇杆模块4拼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摇杆模块3的第一右下通讯插口306插入第二摇杆模块4的第二左通讯接口405形成第八子通讯通道,控制器201通过第三备通讯通道和第八子通讯通道与第一控制板卡302交互数据,控制器201主动识别第一摇杆模块3为方向摇杆30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