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箱冷凝器组装用散热管装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0922发布日期:2019-08-09 20:44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冰箱冷凝器组装用散热管装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冰箱组装相关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冰箱冷凝器组装用散热管装填装置。



背景技术:

无霜冰箱是冷气强制循环式进行制冷的冰箱,我们称它为间冷式风冷式冰箱,也正是我们所说的无霜冰箱。无霜冰箱的蒸发器常用翅片管式,放置在冷冻室与冷藏室之间的夹层中或箱内后上部,利用一只小型风扇强迫箱内空气对流,以达到冷却的目的,因此我们看不到它所产生的霜。

在冰箱中冷凝器也就是说散热器,是电冰箱散热的主要部件。其作用主要是通过外界的热交换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及蒸汽冷却后变成液态制冷剂,同时释放出制冷及的液化潜热,起着放热的作用。

冷凝器在其他零部件如散热管和翅片加工完成后,将进行散热管和翅片的组装,在散热管组装的过程中,常需要将散热管装填在组装装置上,而散热管的形状较为特殊,在没有翅片固定的情况下,往往较为松散,这无疑给冷凝器的组装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同时现有技术中常采用一块卡板实现散热管装填时的固定,而单块卡板首先固定较为困难,尤其针对长度较长的散热管来说,使用一块卡板其固定效果大打折扣,从而影响了冷凝器的生产效率;同时单卡板还存在着将散热管装填在组装装置上时较为困难,尤其将卡板移出散热管时更加困难;其次现有的装填卡板缺少相应的着力件,从而增大了散热管装填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冰箱冷凝器组装用散热管装填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方便将散热管装填在冷凝器组装装置上,方便操作人员操作,提高了散热管的装填效率,提高了冷凝器的生产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冰箱冷凝器组装用散热管装填装置,包括前卡板、设于前卡板上的导杆若干以及穿于导杆上的后卡板。

进一步地,前卡板上设有卡孔若干。

进一步地,卡孔为两排式分布,且数量至少为四个。

进一步地,卡孔为键形结构。

进一步地,卡孔呈等间距排列。

进一步地,导杆上设有弹簧,弹簧位于后卡板的后端。

进一步地,后卡板的后侧壁上设有凸块若干。

进一步地,凸块的数量与卡孔的数量一致,凸块的位置与卡孔的位置一一对应,凸块上均设有凹槽。

进一步地,凹槽呈键形结构。

进一步地,后卡板的两侧上设有把手板。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1、依据本实用新型设有的前卡板,对散热管的前端进行固定,同时方便对散热管实施固定,其中键形卡孔,是为了适应散热管的外形而设计,能够避免前卡板对散热管的管壁产生划痕;而等间距的分布特点主要为了固定散热管而设计,防止在装填的过程中,使得散热管变形;

2、依据本实用新型设有的后卡板,主要为了方便将散热管从装填装置中挤出,同时方便操作人员着力,其中为凸块上的凹槽,能够对散热管的另一端进行固定,防止散热管的变形,同时把手板,方便操作人员在装填散热管时方便操作,而弹簧能够在装填时对后卡板施加作用力,从而减小操作人员施加的力,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导杆能够将前卡板和卡板连接到一起,从而使得整个装置对散热管的固定更加牢固;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将散热管装填在冷凝器组装装置上,方便操作人员操作,提高了散热管的装填效率,提高了冷凝器的生产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冰箱冷凝器组装用散热管装填装置,包括前卡板1、设于前卡板1上的导杆2若干以及穿于导杆2上的后卡板3。

进一步地,前卡板1上设有卡孔10若干。

进一步地,卡孔10为两排式分布,且数量至少为四个。

进一步地,卡孔10为键形结构。

进一步地,卡孔10呈等间距排列。

进一步地,导杆2上设有弹簧20,弹簧20位于后卡板3的后端。

进一步地,后卡板3的后侧壁上设有凸块31若干。

进一步地,凸块31的数量与卡孔10的数量一致,凸块31的位置与卡孔10的位置一一对应,凸块31上均设有凹槽32。

进一步地,凹槽32呈键形结构。

进一步地,后卡板3的两侧上设有把手板30。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所述:

一、将散热管的一端从前卡板1的卡孔10中穿过;

二、当散热管向前一直运动地过程中,散热管先固定端将接触到后卡板3;

三、而散热管在不断地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将推动后卡板3向后运动;

四、后卡板3在向后运动的过程中将导致弹簧20被压缩;

五、散热管一直运动直至散热管进入的端的端部位于凹槽32内时为止;

六、将散热管的露出端装填在组装装置上,在装填时,通过把手板30箱内推动散热管,从而使散热管的外端进入组装装置中,直至后卡板3和前卡板1贴合为止,将装填装置抽出,散热管装填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