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防尘机械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70175发布日期:2019-12-10 21:19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防尘机械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防尘机械锁。



背景技术:

机械锁通过钥匙转动锁芯,使得锁芯进行伸缩,让机械锁被打开。

现在市场采用传统的机械锁,没有进行防尘防水措施,导致机械锁在长时间使用后,灰尘及一些小异物进入到钥匙孔内部,使得钥匙孔无法进行使用,还有现在的机械锁没有输油措施,由于机械锁在长时间使用后,锁芯内部由于缺少润滑油,使用时不方便,现在机械锁添加润滑油的方法就是对锁进行拆卸,这样就很麻烦。因此,需要一种防水防尘机械锁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防尘机械锁,旨在解决传统的机械锁,不能进行防尘防水,且不能直接对锁芯进行添加润滑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水防尘机械锁,包括第一面板、锁芯、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和第二锁孔,所述第一面板前侧面设置有密封圈,且密封圈内部设置有轴承,同时轴承内部设置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贯穿第一面板,且第一面板前侧面设置有第一锁孔,同时第一锁孔设置在第一把手下方,所述第一锁孔贯穿第一面板,且第一锁孔内部设置有连接件,同时连接件外表面开设有钥匙孔,所述锁芯设置在第一面板后侧面,且锁芯前侧面分别与第一把手和连接件相连接,同时锁芯外侧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前侧面与第一面板后侧面相连接,且第一面板前侧面设置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设置在第一锁孔前侧面,且防护盖上端外侧设置有螺丝,同时防护盖通过螺丝与第一面板相连接,所述防护盖外表面设置有推杆,所述第一进油口开设在第一面板前侧面,且第一进油口设置在第一把手上方,同时第一进油口贯穿第一面板,所述第一进油口前侧设置有活塞,且第一进油口后侧设置有输油管,同时输油管设置在第一面板后侧面,所述输油管下端与保护壳上侧面相连接,且保护壳内部开设有通孔,同时通孔上侧面与输油管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进油口设置在锁芯上侧面,且第二进油口设置在通孔下侧,同时锁芯后侧面设置有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前侧面分别与锁芯后侧面和保护壳后侧面相连接,且第二面板后侧面设置有第二把手,同时第二把手通过第二面板与锁芯相连接,所述第二锁孔开设在第二面板后侧面,且第二锁孔设置在第二把手下方,所述第二锁孔后侧面设置有转把,且转把通过第二锁孔与锁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面板的尺寸与第二面板的尺寸相同,且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关于锁芯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的形状和轴承的形状均为“◎”型,且密封圈的直径大于轴承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壳的形状为矩形,且保护壳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锁芯的长度和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盖通过螺丝与第一面板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转动结构转动角度为0度-180度。

进一步的,所述输油管倾斜的设置在第一面板的后侧面,且输油管的倾斜角度为30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进油口的形状为矩形,且第二进油口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通孔的长度和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水防尘机械锁,

(1)设置有密封圈和防护盖,由于现在的机械锁没有采取防尘防水的措施,使得机械锁在长时间使用后,灰尘和一些小异物进入到钥匙孔或者转把内部,容易使得转把不方便使用,且钥匙孔容易让钥匙进入不了,同时当水进入到机械锁内部,容易使得机械锁损坏,故设置密封圈和防护盖,在转把与机械锁相连接处设置密封圈,这样使得水和灰尘不容易进入到内部,并且通过防护盖对钥匙孔的防护,使得小异物和水等不容易进入到钥匙孔内部,对钥匙孔造成损坏;

(2)设置有第一进油口和输油管,由于现在的机械锁在长时间使用后,锁芯内部会缺乏润滑油,导致机械锁难以打开,现在在对机械锁锁芯添加润滑油时,需要通过拆卸机械锁,对机械锁锁芯进行添加润滑油,这样就很麻烦,且容易损坏机械锁,故设置第一进油口和输油管,在机械锁难以打开时,通过把润滑油倒入到第一进油口内通过输油管进入到锁芯内部,使得锁芯得到润滑,这样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面板,2、密封圈,3、轴承,4、第一把手,5、第一锁孔,6、连接件,7、钥匙孔,8、锁芯,9、保护壳,10、防护盖,11、螺丝,12、推杆,13、第一进油口,14、活塞,15、输油管,16、通孔,17、第二进油口,18、第二面板,19、第二把手,20、第二锁孔,21、转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水防尘机械锁,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第一面板1前侧面设置有密封圈2,第一面板1的尺寸与第二面板18的尺寸相同,且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18关于锁芯8的中轴线对称分布,通过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18来与安装物体进行连接,使得机械锁可以使用,且密封圈2内部设置有轴承3,密封圈2的形状和轴承3的形状均为“◎”型,且密封圈2的直径大于轴承3的直径,为了使得在第一把手4转动时,通过轴承3的作用,使得密封圈2不会进行转动,同时轴承3内部设置有第一把手4。

如图3所示,第一把手4贯穿第一面板1,且第一面板1前侧面设置有第一锁孔5,同时第一锁孔5设置在第一把手4下方,第一锁孔5贯穿第一面板1,且第一锁孔5内部设置有连接件6,同时连接件6外表面开设有钥匙孔7,设置第一锁孔5是为了对连接件6进行保护。

如图2和图5所示,锁芯8设置在第一面板1后侧面,且锁芯8前侧面分别与第一把手4和连接件6相连接,同时锁芯8外侧设置有保护壳9,保护壳9的形状为矩形,且保护壳9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锁芯8的长度和宽度,为了使得通过保护壳9的保护让锁芯8不容易发生损坏。

如图1和图2所示,保护壳9前侧面与第一面板1后侧面相连接,且第一面板1前侧面设置有防护盖10,防护盖10通过螺丝11与第一面板1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转动结构转动角度为0度-180度,为了在拔下钥匙后,通过转动防护盖10来使得连接件6和钥匙孔7得到保护,防护盖10设置在第一锁孔5前侧面,且防护盖10上端外侧设置有螺丝11,同时防护盖10通过螺丝11与第一面板1相连接,防护盖10外表面设置有推杆12。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进油口13开设在第一面板1前侧面,且第一进油口13设置在第一把手4上方,同时第一进油口13贯穿第一面板1,第一进油口13前侧设置有活塞14,且第一进油口13后侧设置有输油管15,输油管15倾斜的设置在第一面板1的后侧面,且输油管15的倾斜角度为30度,为了使得润滑油从第一进油口13进入到输油管15内部,通过输油管15的倾斜角度,使得润滑油更快的进入到锁芯8内部,同时输油管15设置在第一面板1后侧面。

如图5所示,输油管15下端与保护壳9上侧面相连接,且保护壳9内部开设有通孔16,同时通孔16上侧面与输油管15下端相连接,第二进油口17设置在锁芯8上侧面,第二进油口17的形状为矩形,且第二进油口17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通孔16的长度和宽度,为了让输油管15内部的润滑油都能通过第二进油口17进入到锁芯8内部,且第二进油口17设置在通孔16下侧,同时锁芯8后侧面设置有第二面板18。

如图2所示,第二面板18前侧面分别与锁芯8后侧面和保护壳9后侧面相连接,且第二面板18后侧面设置有第二把手19,同时第二把手19通过第二面板18与锁芯8相连接,第二锁孔20开设在第二面板18后侧面,且第二锁孔20设置在第二把手19下方,第二锁孔20后侧面设置有转把21,且转把21通过第二锁孔20与锁芯8相连接,设置第二面板18,为了使得锁芯8得到更稳固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该防水防尘机械锁时,把锁芯8安装在物体内部,通过使用外部螺栓把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18安装在物体的前后两侧面,让锁芯8前侧面的连接件6进入到第一锁孔5内部,让锁芯8后侧面的连接处与第二面板18上的第二锁孔20内部的转把21相连接,再把第一把手4和第二把手19分别与锁芯8前后两侧面相连接,安装完毕后,机械锁便可使用,在拔下钥匙后,通过向下转动防护盖10,使得防护盖10对连接件6和钥匙孔7进行保护,同时第一把手4和第二把手19外侧都设置有密封圈2,并且密封圈2内部设置有轴承3,使得第一把手4和第二把手19在转动时,密封圈2不会进行转动,当需要给锁芯8添加润滑油时,通过打开第一进油口13前侧面的活塞14,把润滑油倒入到第一进油口13内部,润滑油通过第一进油口13进入到输油管15到达保护壳9内的通孔16,润滑油通过通孔16流入到第二进油口17进入到锁芯8内部,对锁芯8起到润滑作用,添加完毕后,把活塞14塞入到第一进油口13内即可,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