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管裁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2160发布日期:2019-10-28 21:42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管裁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管裁切装置。



背景技术:

深静脉置管术是一种简便、有效、重要的临床护理技术,为迅速扩容、动态监测CVP、了解心功能及进行长期胃肠外营养支持提供了方便,且大大减少了护士工作量,并有效地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尤其是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以及经皮下隧道置入中心静脉并埋入皮下的植入式输液港,以其感染率低,护理方便而被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但是因为人群个体的差异性,导致外周静脉或皮下隧道的长度也因人而异,因此这类导管在出厂时一般长度都会做的偏长,使用时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将导管裁切到合适长度,且为了防止感染,裁切的工具也需要无菌。目前临床上常用手术剪来修剪长度,但是用手术剪修剪长度,容易造成导管剪切面不平,导致导管与其它组件连接时容易发生泄漏,且手术剪每次使用前均需经过灭菌处理并保持无菌状态,增加了医院工作量及处理费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管裁切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导管裁切装置,包括安装板、切刀,安装板的前侧面设有安装区,安装区上设有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向前伸出的定位柱,所述两个定位柱分别称为左定位柱、右定位柱,安装区上还设有导管通过孔,导管通过孔位于左定位柱、右定位柱的下方,导管通过孔位于右定位柱的右侧;切刀上设有与左定位柱滑动连接的左定连接孔、与右定位柱滑动连接的右定连接孔,左定连接孔为整体横向设置的条形孔,右定连接孔为整体竖向设置的条形孔;切刀的下侧设有刃口,导管通过孔设在刃口的活动范围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左定连接孔、右定连接孔均为平直延伸的条形孔,左定连接孔、右定连接孔相互垂直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安装板的前侧面设有凹腔,所述安装区为凹腔的底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安装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覆盖所述的凹腔,盖板上设有与导管通过孔正对的导管出口,切刀的上侧边缘位于安装板的上侧边缘和/或盖板上侧边缘的上方。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切刀的左侧设有让切刀的右端往上翘起的弹力构件,弹力构件与安装板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弹力构件包括位于左侧的U形的连接部、位于右侧的弹力悬臂,弹力悬臂与连接部的右端连接,弹力构件为一体式成形的弹片,弹力悬臂与切刀连接,安装板的右侧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左侧孔壁上设有往右伸出的抵接扣,连接部设在安装孔内,连接部的左端与抵接扣下侧平面抵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右定位柱位于左定位柱的右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将导管插入到导管通过孔,然后让切刀上下移动,刃口经过导管通过孔时,就能将导管切断。由于有安装板的隔离,所以能大大避免刃口划伤人手,而采用机械机构式的裁切,能确保导管切面的平整性。整个装置小巧便于包装灭菌,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本实用新型用于医疗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体地:

一种导管裁切装置,包括安装板1、切刀2,安装板1的前侧面设有安装区11,安装区11上设有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向前伸出的定位柱,所述两个定位柱分别称为左定位柱111、右定位柱112,安装区11上还设有导管通过孔113,导管通过孔113位于左定位柱111、右定位柱112的下方,导管通过孔113位于右定位柱112的右侧;切刀2上设有与左定位柱111滑动连接的左定连接孔21、右定位柱112滑动连接的右定连接孔22,左定连接孔21为整体横向设置的条形孔,右定连接孔22为整体竖向设置的条形孔;切刀2的下侧设有刃口,导管通过孔113设在刃口的活动范围内。使用时,将导管插入到导管通过孔,然后让切刀上下移动,刃口经过导管通过孔时,就能将导管切断。由于有安装板的隔离,所以能大大避免刃口划伤人手,而采用机械机构式的裁切,能确保导管切面的平整性。整个装置小巧便于包装灭菌,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而左定连接孔21为整体横向设置的条形孔,右定连接孔22为整体竖向设置的条形孔的设计,让切刀的横向移动量大,能很好地实现拉切的效果,减少裁切过程中管体的变形的程度,提高切口的平整度。

本实施例的左定连接孔21、右定连接孔22均为平直延伸的条形孔,左定连接孔21、右定连接孔22相互垂直设置,这样的设计便于加工,切刀的横移距离大、运动顺畅。

本实施例的安装板1的前侧面设有凹腔,所述安装区11为凹腔的底面,这样就能更好地防止刃口对人的手指造成误伤,让刃口的活动范围仅在凹腔内。

本实施例的安装板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盖板(已经被隐藏),所述盖板覆盖所述的凹腔,盖板上设有与导管通过孔113正对的导管出口,切刀2的上侧边缘位于安装板1的上侧边缘和/或盖板上侧边缘的上方,这样便于操作,且能让刃口防止外露。

为了让切刀能自动的弹起,切刀2的左侧设有让切刀2的右端往上翘起的弹力构件,弹力构件与安装板1连接,这样就能很好地实现连续的裁切。

本实施例的弹力构件包括位于左侧的U形的连接部31、位于右侧的弹力悬臂32,弹力悬臂32与连接部31的右端连接,弹力构件为一体式成形的弹片,弹力悬臂32与切刀2连接,安装板1的右侧设有安装孔12,安装孔12的左侧孔壁上设有往右伸出的抵接扣13,连接部31设在安装孔12内,连接部31的左端与抵接扣13下侧平面抵接,这样便于弹力构件的固定。

为了便于让切刀的右端翘起,右定位柱112位于左定位柱111的右上方。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