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手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99389发布日期:2019-09-03 22:2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扳手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要求于2017年1月2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451,217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引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扳手箱,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组合扳手的扳手箱。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成套组合扳手的扳手箱,其中,成套组合扳手中的每个扳手包括开口端部、闭合端部和在开口端部与闭合端部之间延伸的长形手柄。扳手箱包括手柄、接纳每个扳手的开口端部的柱、包括前侧部和与前侧部相对的后侧部的本体。前侧部对每个扳手的长形手柄进行支承。扳手箱还包括沿着本体的前侧部间隔开的多个突耳。所述多个突耳在相邻的突耳之间限定了对每个扳手进行接纳的缺口。扳手箱还包括枢转地联接至本体的门。门能够相对于本体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枢转。在闭合位置中,门与本体的前侧部相邻,以将每个扳手保持成抵靠本体。在打开位置中,允许将每个扳手从本体移除。

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成套组合扳手的扳手箱,其中,成套组合扳手中的每个扳手包括开口端部、闭合端部和在开口端部与闭合端部之间延伸的长形手柄。扳手箱包括手柄、接纳每个扳手的开口端部的柱、包括前侧部和与前侧部相对的后侧部的本体。前侧部对每个扳手的长形手柄进行支承。扳手箱还包括联接至本体的门。门能够相对于本体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闭合位置中,门与本体的前侧部相邻。在打开位置中,允许将每个扳手从本体移除。扳手箱还包括从本体延伸的闩锁。闩锁能够联接至门以将门保持在闭合位置中。门响应于扳手中的一个扳手绕柱的旋转而从闩锁释放同时从闭合位置朝向打开位置枢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扳手箱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扳手箱的前侧视图。

图3是包括扳手的扳手箱的前侧视图。

图4是具有处于闭合位置的门的扳手箱的立体图。

图5是具有处于部分打开位置的门的扳手箱的立体图。

图6是具体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门的扳手箱的立体图。

图7是具有处于完全打开位置的门的扳手箱的后视立体图。

图8是沿着图3中的线8-8截取的扳手箱的横截面图,其图示了门处于闭合位置。

图9是沿着图3中的线9-9截取的扳手箱的横截面图,其图示了门处于完全打开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对本发明的任何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之前,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在以下的描述中所阐述的或在以下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的构造细节和布置。本发明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并且能够以各种方式实践或实施。

图1图示了扳手箱10。所图示的扳手箱10构造用于储存和运输成套组合扳手12(图3)。成套组合扳手12包括具有不同大小(例如,就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组而言的1/4”、5/16”、3/8”等或者就米制标准而言的8mm、10mm、11mm等)的单独的组合扳手14。组合扳手14各自包括开口端部16、闭合端部18和在开口端部16与闭合端部18之间延伸的长形手柄20。

参照图1和图2,扳手箱10包括携带手柄22、柱24、本体部分26和门28。柱24包括台阶状部段30,台阶状部段30各自具有不同的外部尺寸,所述不同的外部尺寸对应于扳手14中的一个扳手的开口端部16中的一个开口端部的大小。虽然台阶状部段30是圆形的,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台阶状部段30可以替代地具有不同的形状(例如,正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本体部分26包括台阶部32,该台阶部32在本体部分26与相邻的柱24的台阶状部段30之间限定了不同的间距34。间距34随着台阶状部段30的外部尺寸的增大而增大。间距34定大小成接纳和容置扳手14中的一个扳手的开口端部16的钳口。本体部分26还包括前侧部52、与前侧部52相对的后侧部54和布置在本体部分26的前侧部52上且延伸远离前侧部52的突耳38。突耳38限定了布置于相邻的突耳38之间以用于接纳扳手14的缺口40。每个缺口40完全布置在对应的台阶部32上,使得缺口40都不会从一个台阶部32横越至相邻的台阶部32。

参照图1、图8和图9,门28包括双铰链42,该双铰链42具有第一枢转件44和平行于第一枢转件44的第二枢转件46,意味着第一枢转件44和第二枢转件46彼此偏移。箱10包括前闩锁或钩部48和后闩锁或钩部50。前闩锁48如图1所图示的通过开槽孔口58将门28保持在闭合位置中,而后闩锁50如图9所图示的通过开槽孔口58将门28保持在完全打开位置中。闩锁48、50能够弹性地变形以允许使用者将门28锁定于闩锁48、50或者从闩锁48、50解锁门28。双铰链42(例如,第一枢转件44和第二枢转件46)允许在门28处于闭合位置时门基本平行于本体部分26的前侧部52,同时也允许在门28如图9所图示的处于完全打开位置时门基本平行于本体部分26的后侧部54。也就是说,双铰链42允许门通过第一枢转件44枢转离开闭合位置大约180度,而第二枢转件46允许门28朝向完全闭合位置大致枢转另外的180度。如此,双铰链42允许门28大致枢转整个360度。大致来说,门28能够因双铰链42而枢转360度±10度。

在操作中,为了将扳手14中的一个扳手从箱10移除,使用者在扳手14的闭合端部18附近提起扳手14以使扳手14绕柱24枢转并且枢转离开扳箱10的本体部分26。通过使扳手14枢转,向上的力被施加到门28上。在通过扳手14施加到门28的力足以使例如闩锁48弹性地变形时,门28打开。因此,当扳手14绕柱24枢转而使得门28绕第一枢转件44枢转时,扳手14能够将门28从前闩锁48自动地解锁。使用者通过将扳手14从箱10拉出且从柱24脱开而将扳手14移除。使用者可以替代性地利用足够的力来拉动门28以使闩锁48弹性地变形直到门28打开为止。如果需要的话,使用者可以使门28绕第二枢转件46枢转并且如图7和图9所示出的将门28锁定在后闩锁50上。在该位置中,门28沿着箱10的后侧部54平放,这对于将箱10向下设置(例如,设置在工作台上、设置在工具箱中等)而言特别有用。

当使用者使用完扳手14时,使用者将扳手14安置在箱10中使得柱24的对应的台阶状部段30被接纳于扳手14的开口端部16。扳手14随后朝向本体26向下枢转直到扳手14被接纳在突耳38之间的缺口40中且被支承到本体部分26上为止。参照图3,所图示的箱10包括标记56(例如,大小标注)以向使用者指出每个对应的扳手14的尺寸沿着柱24的适于配合的位置。为了运输箱10和成套扳手12,使用者将门28从后闩锁50解锁并且通过将门28锁定在前闩锁48上而关闭门28。门28和本体26对扳手14的开口端部16进行支承以在通过携带手柄22携带箱10时防止扳手14在重力作用下从箱10滑出。

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阐述了本发明的各种特征和优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成套组合扳手的扳手箱,其中,每个扳手包括开口端部、闭合端部和在开口端部与闭合端部之间延伸的长形手柄。扳手箱包括手柄、接纳每个扳手的开口端部的柱、以及包括前侧部和后侧部的本体。前侧部对每个扳手的长形手柄进行支承。扳手箱还包括沿着本体的前侧部间隔开的多个突耳。相邻的突耳之间具有接纳每个扳手的缺口。扳手箱还包括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枢转地联接至本体的门,在闭合位置中,门相邻于本体的前侧部联接以将每个扳手保持成抵靠本体,在打开位置中,门相邻于本体的后侧部联接。

技术研发人员:史蒂文·W·海马;约瑟夫·M·蒂倍克;斯克特·M·昂加特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米沃奇电动工具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1.26
技术公布日:2019.09.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