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锁反锁旋钮装置及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38311发布日期:2019-12-06 18:10阅读:7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锁反锁旋钮装置及门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门锁反锁旋钮装置及门锁。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门锁行业发展迅速,结构繁多,传统的反锁旋钮的具体功能是通过旋转内门锁壳体上的反锁旋钮,带动传动机构,进一步转动锁体的锁舌,实现反锁。但是门锁中常见的反锁旋钮装置在使用时存在虚位的情况,即反锁旋钮旋转一段角度时,对应的锁舌未转动,此种状态用户通过手的旋转力度可以清楚的感知到,可能造成旋转不到位以及手感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锁反锁旋钮装置及门锁,上述门锁反锁旋钮装置可以避免反锁或开启时出现的虚位、旋转不到位以及手感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门锁反锁旋钮装置,包括门锁壳体、位于所述门锁壳体一侧的反锁旋钮以及位于所述门锁壳体另一侧的连接杆与弹紧机构;

所述反锁旋钮安装于所述门锁壳体上、且可相对于所述门锁壳体旋转;

所述连接杆沿自身轴心线可旋转的安装于所述门锁壳体上且与所述反锁旋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周向表面形成有一个凸起;

所述弹紧机构包括转杆以及弹性复位件,所述转杆的第一端通过转轴安装于所述门锁壳体,且所述转轴的轴心线与所述连接杆的轴心线平行,所述弹性复位件安装于所述门锁壳体与所述转杆之间以将所述转杆抵接于所述连接杆的周向表面;其中,

当所述反锁旋钮处于第一工位时,所述连接杆上的凸起与所述转杆杆体的第一位置抵接,所述凸起与所述转杆所呈角度中开口朝向所述转轴的夹角为钝角;

当所述反锁旋钮处于中间工位时,所述连接杆上的凸起与所述转杆杆体的第二位置抵接,所述凸起与所述转杆的延伸方向垂直;

当所述反锁旋钮处于第二工位时,所述连接杆上的凸起与所述转杆杆体的第三位置抵接,所述凸起与所述转杆所呈角度中开口朝向所述转轴的夹角为锐角。

上述门锁反锁旋钮装置,包括门锁壳体、位于门锁壳体一侧的反锁旋钮以及位于门锁壳体另一侧的连接杆与弹紧机构;反锁旋钮与连接杆固定连接且可旋转的安装于门锁壳体上,弹紧机构包括转杆与弹性复位件,转杆的第一端可旋转的安装于门锁壳体上,弹性复位件安装于门锁壳体与转杆之间,使得转杆抵接于连接杆的周向表面上,此弹紧机构将一个持续的压力施加在连接杆上,可避免反转旋钮在反锁或开启时出现的虚位问题;当反锁旋钮处于第一工位时,连接杆上的凸起与转杆杆体的第一位置抵接,凸起与转杆所呈角度中开口朝向转轴夹角为钝角;当反锁旋钮处于中间工位时,连接杆上的凸起与转杆杆体的第二位置抵接,凸起与转杆的延伸方向垂直;当反锁旋钮处于第二工位时,连接杆上的凸起与转杆杆体的第三位置抵接,凸起与转杆所呈角度中开口朝向转轴的夹角为锐角;上述门锁反锁旋钮装置中,反锁旋钮在反锁或开启的旋转过程中,带动连接杆旋转,连接杆旋转时凸起分别旋转到与转杆杆体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抵接,而由于弹性复位件的作用在凸起与转杆杆体的不同位置抵接时弹紧结构施加在连接杆上的压力不同,而通过弹紧机构施加在连接杆上压力大小变化,可以避免旋转不到位,并且使得用户拥有好的手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于所述转轴上,且所述扭簧的第一端与所述门锁壳体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转杆连接,所述扭簧处于蓄力状态以将所述转杆抵接于所述连接杆的周向表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杆背离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形成有一个限位槽,所述扭簧的第二端卡合于所述限位槽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杆的第一端形成有连接孔,所述转杆通过所述连接孔穿设于所述转轴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位于所述转杆背离所述连接杆的一侧,所述压缩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门锁壳体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转杆连接,所述压缩弹簧处于蓄力状态以将所述转杆抵接于所述连接杆的周向表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复位件为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位于所述转杆朝向所述连接杆的一侧,所述拉伸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门锁壳体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转杆连接,所述拉伸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以将所述转杆抵接于所述连接杆的周向表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锁旋钮的第一工位与第二工位之间间隔90度角。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锁旋钮上设置有旋钮轴,所述连接杆上沿轴心线方向形成有旋钮过孔,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旋钮过孔穿设于所述旋钮轴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旋钮轴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连接杆的旋钮过孔中形成有与所述凹槽一一对应的凸块,所述旋钮轴与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凸块卡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门锁,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任意一种门锁反锁旋钮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锁反锁旋钮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门锁反锁旋钮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1-门锁壳体;11-转轴;12-弹簧柱;2-反锁旋钮;3-连接杆;31-凸起;32-凸块;41-转杆;411-限位槽;412-连接孔;42-扭簧;421-扭簧的第一端;423-扭簧的第二端;5-旋钮轴;5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锁反锁旋钮装置,包括门锁壳体1、位于门锁壳体1一侧的反锁旋钮2以及位于门锁壳体1另一侧的连接杆3与弹紧机构;

反锁旋钮2安装于门锁壳体1上,且可相对于门锁壳体1旋转;

连接杆3沿自身轴心线可旋转的安装于门锁壳体1上且与反锁旋钮2固定连接,连接杆3的周向表面形成有一个凸起31;

弹紧机构包括转杆41以及弹性复位件,转杆41的第一端通过转轴11安装于门锁壳体1,且转轴11的轴心线与连接杆3的轴心线平行,弹性复位件安装于门锁壳体1与转杆41之间以将转杆41抵接于连接杆3的周向表面;其中,

当反锁旋钮2处于第一工位时,连接杆3上的凸起31与转杆41杆体的第一位置抵接,凸起31与转杆41所呈角度中开口朝向转轴11的夹角为钝角;

当反锁旋钮2处于中间工位时,连接杆3上的凸起31与转杆41杆体的第二位置抵接,凸起31与转杆41的延伸方向垂直;

当反锁旋钮2处于第二工位时,连接杆3的凸起31与转杆41杆体的第三位置抵接,凸起31与转杆41所呈角度中开口朝向转轴11的夹角为锐角。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门锁反锁旋钮装置,包括门锁壳体1、位于门锁壳体1一侧的反锁旋钮2以及位于门锁壳体1另一侧的连接杆3与弹紧机构;反锁旋钮2与连接杆3固定连接且可旋转的安装于门锁壳体1上,弹紧机构包括转杆41与弹性复位件,转杆41的第一端可旋转的安装于门锁壳体1上,弹性复位件安装于门锁壳体1与转杆41之间,使得转杆41抵接于连接杆3的周向表面上,此弹紧机构将一个持续的压力施加在连接杆3上,可避免反转旋钮在反锁或开启时出现的虚位问题;当反锁旋钮2处于第一工位时,连接杆3上的凸起31与转杆41杆体的第一位置抵接,凸起31与转杆41所呈角度中开口朝向转轴11的夹角为钝角;当反锁旋钮2处于中间工位时,连接杆3上的凸起31与转杆41杆体的第二位置抵接,凸起31与转杆41的延伸方向垂直;当反锁旋钮2处于反锁工位时,连接杆3上的凸起31与转杆41杆体的第三位置抵接,凸起31与转杆41所呈角度中开口朝向转轴11的夹角为锐角;上述门锁反锁旋钮装置中,反锁旋钮2在反锁或开启的旋转过程中,带动连接杆3旋转,连接杆3旋转时凸起31分别与转杆41杆体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抵接,而由于弹性复位件42的作用在凸起31与转杆41的不同位置抵接时弹紧结构施加在连接杆3上的压力不同,而通过弹紧机构施加在连接杆3上压力大小变化,可以避免旋转不到位,并且使得用户拥有好的手感。

具体地,设定反锁旋钮2的第一工位为门锁处于开启状态时反锁旋钮2的极限位置,第二工位为门锁处于反锁状态时反锁旋钮2的极限位置;如图2所示,反锁旋钮2所处位置可以为反锁旋钮2的第一工位,连接杆3上的凸起31与转杆41杆体的第一位置抵接,凸起31与转杆41所呈角度中开口朝向转轴11的夹角为钝角,在反锁旋钮装置反锁的过程中,反锁旋钮2带动连接杆3逆时针旋转,反锁旋钮2由第一工位旋转到中间工位时,连接杆3上的凸起31与转杆41所呈角度由钝角逐渐变化为直角,凸起31逐渐推开转杆41,弹性复位件42施加在转杆41上的压缩力逐渐增大,使得连接杆3受到弹紧机构施加的压力逐渐增大;当反锁旋钮2旋转到中间工位时,连接杆3上的凸起31与转杆41杆体的第二位置抵接,凸起31与转杆41的延伸方向垂直,转杆41旋转到距离连接杆3最远的位置,且此时连接杆3受到弹紧机构施加的压力最大;当反锁旋钮2由中间工位旋转到第二工位时,连接杆3上的凸起31与转杆41所呈角度由直角逐渐变化为锐角,弹性复位件42施加在转杆41上的压缩力逐渐减小,使得连接杆3受到弹紧机构施加的压力逐渐减小;当反锁旋钮2旋转到第二工位时,连接杆3上的凸起31与转杆41杆体的第三位置抵接,凸起31与转杆41所呈角度中开口朝向转轴11的夹角为锐角,实现反锁旋钮装置的反锁。在此反锁旋钮装置反锁的过程中,通过弹紧组件施加在连接杆3上压力大小的变化,感受不到虚位现象,并且通过连接杆3上受到的压力的变化,使反锁旋钮2运动到可以到达的极限位置,避免了旋钮旋转不到位的情况,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感受力的变化具有好的手感。而在反锁旋钮装置开启的过程中,反锁旋钮2由第二工位旋转到中间工位,再旋转到第一工位,也实现避免旋转不到位的情况,并且能够在使用中感受到好的手感。

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也可以设定反锁旋钮2的第一工位为门锁处于反锁状态时反锁旋钮2的极限位置,第二工位为门锁处于开启状态时反锁旋钮2的极限位置;反锁旋钮2的反锁过程为由第二工位旋转到中间工位,再由中间工位旋转到第一工位;反锁旋钮2的开启过程为由第一工位旋转到中间工位,再由中间工位旋转到第二工位。这种结构同样能够实现避免虚位现象、避免旋钮旋转不到位以及手感好的效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弹性复位件可以设置为扭簧42,参见图5,扭簧42套于转轴11上,且扭簧42的第一端421与门锁壳体1连接,第二端422与转杆41连接,扭簧42处于蓄力状态可以将转杆41抵接于连接杆3的周向表面。具体地,可以在门锁壳体1上设置一个弹簧柱12,扭簧42的第一端421通过固定于弹簧柱12上与门锁壳体1连接,如图1所示。

上述实施方式中,转杆41背离连接杆3的一侧形成有一个限位槽411,如图4所示,扭簧42的第二端422卡合于限位槽411内,实现了转杆41与扭簧42之间的连接。

上述实施方式中,转杆41的第一端形成有连接孔412,如图4所示,转杆41通过连接孔412穿设于转轴11上,实现转杆41与门锁壳体1之间的连接。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弹性复位件可以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位于转杆41背离连接杆3的一侧,压缩弹簧的第一端与门锁壳体1连接,第二端与转杆41连接,压缩弹簧处于蓄力状态以将转杆41抵接于连接杆3的周向表面。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弹性复位件可以为拉伸弹簧,拉伸弹簧位于转杆41朝向连接杆3的一侧,拉伸弹簧的第一端与门锁壳体1连接,第二端与转杆41连接,拉伸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以将转杆41抵接于连接杆3的周向表面。

在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反锁旋钮2的第一工位与第二工位之间间隔90度角,即反锁过程中连接杆3的运动轨迹为90度。具体地,反锁旋钮2的第一工位与中间工位之间间隔45度。

在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体地,反锁旋钮2上设置有旋钮轴5,连接杆3上沿轴心线方向形成有旋钮过孔,连接杆3通过旋钮过孔穿设于旋钮轴5上,如图1所示。

具体地,旋钮轴5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51,连接杆3的旋钮过孔中形成有与凹槽51一一对应的凸块32,旋钮轴5与连接杆3通过凹槽51与凸块32卡合连接,如图1和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门锁,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任意一种门锁反锁旋钮装置。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