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切软管下料机及其软管切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2517发布日期:2020-05-26 18:04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切软管下料机及其软管切管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生产制造领域,涉及军工制造等塑料管路零部件制造,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切软管下料机及其软管切管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拉线生产作业中软管的切割下料是用普通下料设备送料,结构设计存在一定缺陷且功能单一,在软管下料过程中需要对软管进行切割,以往软管切管方式有两种:第一种为剪刀式剪切,第二种为闸刀式剪切;这两种切管方式切出来的软管管口都不平整,刀片切割力作用在软管上以后会让软管发生形变,然后才可以切断软管,这样软管管口就不平整,形成梯形或者弧形,同时因为形变的原因导致切割尺寸不准确,不良率居高不下,无法满足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在软管不发生形变的状态下把软管切断,软管切口平整光滑且尺寸精准的全自动切软管下料机及其软管切管机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上述的全自动切软管下料机,其包括软管输送机构、匹配设置于所述软管输送机构的软管输出侧的长度测量机构以及匹配设置于所述长度测量机构的软管输出侧的软管切管机构;所述软管切管机构包括切管支架和切管组件;所述切管支架上匹配设置有软管导向管;所述切管支架在相邻所述软管导向管之间设有马达行走避让槽;所述切管组件安装于所述切管支架上,其包括切管马达、切管气缸和切刀片;所述切管马达滑动安装于所述切管支架上,其动力输出端匹配安装有切刀片;所述切管马达带动所述切刀片高速旋转,所述切管马达在所述切管气缸驱动下在所述切管支架上沿垂直于所述软管导向管的方向滑动位移,进而带动高速旋转的所述切刀片在所述马达行走避让槽内沿垂直于所述软管导向管的方向往返运动,实现对所述马达行走避让槽处对应的软管进行切割。

所述全自动切软管下料机,其中:所述切管支架为u型支架结构,其由水平布置的水平板和竖直连接于所述水平板水平方向两端的一对立板组成;一对所述立板的上部均匹配安装有多根所述软管导向管;其中一块所述立板的上部在每相邻两根所述软管导向管之间的区域均开设有所述马达行走避让槽;所述切管气缸驱动高速旋转的所述切刀片在所述马达行走避让槽内往返运动,对所述马达行走避让槽处对应的相邻两根软管进行切割。

所述全自动切软管下料机,其中:所述切管马达的下部安装有切管马达安装架;所述切管马达安装架滑动安装在设有所述马达行走避让槽的一块所述立板上;所述切管气缸匹配位于所述切管马达下侧,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切管马达安装架的下部连接。

所述全自动切软管下料机,其中:所述软管切管机构还包括切刀挡板;所述切刀挡板匹配安装在设有所述马达行走避让槽的一块所述立板的上端外侧面;所述切刀挡板与设有所述马达行走避让槽的一块所述立板的上端外侧面之间留有切刀运转空间;所述切刀片通过所述切管马达驱动在所述切刀运转空间内高速旋转。

所述全自动切软管下料机,其中:所述长度测量机构具有多个且匹配设置在所述切管支架上;所述软管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动力马达、由所述输送动力马达驱动的软管卷盘和软管输送导向组件;所述软管输送导向组件具有一组以上,以匹配不同尺寸软管。

上述的全自动切软管下料机的软管切管机构,包括切管支架和切管组件;所述切管支架上匹配设置有软管导向管;所述切管支架在相邻所述软管导向管之间设有马达行走避让槽;所述切管组件安装于所述切管支架上,其包括切管马达、切管气缸和切刀片;所述切管马达滑动安装于所述切管支架上,其动力输出端匹配安装有切刀片;所述切管马达带动所述切刀片高速旋转,所述切管马达在所述切管气缸驱动下在所述切管支架上沿垂直于所述软管导向管的方向滑动位移,进而带动高速旋转的所述切刀片在所述马达行走避让槽内沿垂直于所述软管导向管的方向往返运动,实现对所述马达行走避让槽处对应的软管进行切割。

所述的全自动切软管下料机的软管切管机构,其中:所述切管支架为u型支架结构,其由水平布置的水平板和竖直连接于所述水平板水平方向两端的一对立板组成;一对所述立板的上部均匹配安装有多根所述软管导向管;其中一块所述立板的上部在每相邻两根所述软管导向管之间的区域均开设有所述马达行走避让槽;所述切管气缸驱动高速旋转的所述切刀片在所述马达行走避让槽内往返运动,对所述马达行走避让槽处对应的相邻两根软管进行切割。

所述的全自动切软管下料机的软管切管机构,其中:所述切管马达的下部安装有切管马达安装架;所述切管马达安装架滑动安装在设有所述马达行走避让槽的一块所述立板上;所述切管气缸匹配位于所述切管马达下侧,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切管马达安装架的下部连接。

所述的全自动切软管下料机的软管切管机构,其中:所述切管支架还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沿设有所述马达行走避让槽的一块所述立板的内侧面成前后方向布置;所述切管马达安装架的下部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连接。

所述的全自动切软管下料机的软管切管机构,其中:所述软管切管机构还包括切刀挡板;所述切刀挡板匹配安装在设有所述马达行走避让槽的一块所述立板的上端外侧面;所述切刀挡板与设有所述马达行走避让槽的一块所述立板的上端外侧面之间留有切刀运转空间;所述切刀片通过所述切管马达驱动在所述切刀运转空间内高速旋转。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切软管下料机及其软管切管机构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运行稳定可靠,当需要切管时,软管切管机构的切刀马达高速运转,带动超薄切刀片高速运转,然后切管气缸往返运动,带动切刀片在马达行走避让槽内部往返运动,高速运转的切刀片接触软管的瞬间对软管快速切割,这样软管在被切割时不会发生形变,从而让切口平整光滑,尺寸精准,良率提高,生产出来的软管不需要在经过精修管口这道工序,可以直接压装软管接插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切软管下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切软管下料机的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切软管下料机的图1中b区域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切软管下料机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切软管下料机的图4中c区域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切软管下料机的后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切软管下料机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7所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切软管下料机,包括底板1、机架2、软管输送机构3、软管切管机构5、长度测量机构6和控制柜7。

该底板1置于地面,该机架2匹配设置于该底板1上,该控制柜7也匹配设置于该底板1上。

该软管输送机构3包括一对输送支板31、软管卷盘32、输送升降电机33、输送动力马达34、上输送导轮35、下输送导轮36、主传动皮带37、上传动轮38和下传动轮39;其中,该上输送导轮35、下输送导轮36、主传动皮带37、上传动轮38和下传动轮39组成了软管输送导向组件,该软管输送导向组件具有多组且用以匹配不同尺寸软管。

该一对输送支板31竖直固定于底板1一端顶面,该一对输送支板31彼此平行相对设置且彼此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该一对输送支板31彼此成相对的一侧面上均匹配铰接安装有一对成上下布置的软管卷盘32,该软管卷盘32是由输送动力马达34带动软管时被动旋转。每个软管卷盘32上均匀缠绕有待加工软管。该输送动力马达34具有多个且沿该机架2一端上部前后方向依次均匀分布,该输送升降电机33匹配设置于该输送动力马达34下侧;每个输送动力马达34通过线束电连接与控制柜7电连接,每个输送动力马达34的动力输出侧设置有马达安装支架341;该马达安装支架341的背面设有导向座3411;该马达安装支架341的下部匹配连接该输送升降电机33的动力输出端,上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一对上输送导轮35;位于一对上输送导轮35下侧匹配设置有一对下输送导轮36,该一对下输送导轮36也成水平布置且通过固定支架362固定安装于机架2上部,该固定支架362的背面竖直设有与导向座3411匹配对应的导向杆3621,该导向杆3621的上端活动套接设于该导向座3411内;该一对上输送导轮35彼此之间通过上输送皮带351匹配连接,该一对下输送导轮36彼此之间通过下输送皮带361匹配连接,该上输送皮带351和下输送皮带361的外带面中部均开设有软管限位槽,且上输送皮带351外带面的软管限位槽与下输送皮带361外带面的软管限位槽组合后形成软管输送通道;其中一个上输送导轮35的轴向一端同轴安装有上传动轮38,其中一个下输送导轮36的轴向一端同轴安装有下传动轮39;该上传动轮38的轴向一端与该输送动力马达34的动力输出轴匹配连接,该上传动轮38与下传动轮39位于同一侧且成上下布置,该上传动轮38与下传动轮39之间通过主传动皮带37匹配连接。

其中,在软管输送机构3在输送软管时,先通过输送升降电机33正向运转,带动马达安装支架341和一对上输送导轮35升起一定高度,由操作员将从软管卷盘32出来的软管穿插于下输送皮带36外带面上的软管限位槽内,然后通过输送升降电机33反向运转,带动马达安装支架341和一对上输送导轮35下降至设定位置,使软管夹持于上输送皮带351外带面的软管限位槽与下输送皮带361外带面的软管限位槽组合后形成的软管输送通道内,通过输送动力马达33驱动上传动轮3837和下传动轮3938运转,进而通过上传动轮3837带动上输送导轮35运转,通过下传动轮3938带动下输送导轮35运转,最终带动上输送皮带351和下输送皮带361同步运转达到输送软管的目的。

该软管切管机构5匹配设置于该软管输送机构3的软管输出侧,其包括切管支架51、切管马达安装架52、切刀挡板53、切管马达54、切管气缸55和切刀片55。

该切管支架51为u型支架结构且固定于机架2上部,其由水平布置的水平板511和竖直连接于水平板水平方向两端的一对立板512组成;该一对立板512的上端均匹配安装有多根软管导向管513,且该立板512上部在每相邻两根软管导向管513之间的区域均开设有马达行走避让槽510,该切管支架51在远离热烘烤箱43的一块立板512内侧面上还设置有滑轨514,该滑轨514沿立板512的内侧面成前后方向布置。

该切管马达安装架52的下部匹配滑动安装于该滑轨514上。该切刀挡板53匹配安装于设有马达行走避让槽510的一块立板512上端外侧面,该切刀挡板53与立板512上端外侧面之间留有切刀运转空间。该切管马达54匹配安装于该切管马达安装架52上部,该切刀片56匹配安装于该切管马达54的动力输出端并切刀运转空间内高速旋转。

该切管气缸55匹配位于该切管马达安装架52下侧,其动力输出端与切管马达安装架52下部连接。当需要切管时,切管马达54高速运转,带动切刀片56高速运转,然后切管气缸55往返运动带动切管马达安装架52和切管马达54滑轨514位移,进而带动高速旋转的切刀片56在马达行走避让槽510内沿垂直于软管导向管513的方向往返运动,对马达行走避让槽510处对应的相邻两根软管进行切割,高速运转的切刀片56接触软管的瞬间对软管快速切割,这样软管在被切割时因切割进给量超前于切刀进给量,所以软管不会受到压迫力,不会发生形变,从而让切口平整光滑,尺寸精准,良率提高。

该长度测量机构6具有多个且分别匹配设置在该软管切管机构5的切管支架51上;每个长度测量机构6匹配设置于每个软管导向管513一侧,其包括测量支架61、测量上从动轮62、测量下从动轮63和编码器64。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运行稳定可靠,能够在软管不发生形变的状态下把软管切断,软管切口平整光滑且尺寸精准,显著提高了软管良品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