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盖的开启机构及汽车的前盖锁机构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79338发布日期:2020-10-09 22:25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汽车前盖的开启机构及汽车的前盖锁机构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前盖的开启机构及汽车的前盖锁机构总成。



背景技术:

按照法规gb11568-2011要求,汽车必须具备前盖锁系统,为了防止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误操作打开乘客舱内的前盖主锁开关,导致前盖遮挡了驾驶视线引发安全事故,要求前盖锁系统应该具有第二锁止位置。传统的前盖次锁开启机构通常采用拨片式,集成在前盖锁本体上。存在以下问题:1.布置在前盖之下,位置较为隐蔽,在主锁开启后对前盖弹起的高度有限,顾客对前盖次锁开启操作较为不便。2.为避让次锁拨片开启相对运动,周边零件避让开缺口,前盖打开后裸露可见,影响汽车品质感。3.因次锁集成在锁体上,次锁拨扭因整车造型差异及布置位置差异,很难实现前盖锁完全共用,增加了零件开发费用及零件管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前盖的开启机构存在使用不便和开发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的前盖锁机构总成,具有使用方便和开发成本低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前盖的开启机构,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汽车的进气格栅上;

铭牌组件,所述铭牌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座沿着垂直于所述进气格栅的方向翻转;

拉索,所述拉索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铭牌组件的内侧,另一端与所述汽车的前盖锁机构的锁舌连接;其中,

当所述铭牌组件相对于所述固定座翻转时,所述铭牌组件带动所述拉索并联动所述锁舌脱离所述前盖锁机构的锁本体,以使所述前盖锁机构解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中的开启机构,由于该结构通过集成在汽车前车标上,布置在前进气格栅上,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翻转铭牌组件就可实现前盖的第二次开锁(即次锁机构开锁),操作便捷,给顾客带来一种全新的前盖开启体验。前舱饰板也不需要因避让次锁拨扭作开孔避让,提升了汽车第二表面品质感。另外,前盖锁因不需要集成在次锁主体上,布置位置更为灵活,也提高不同车型间的零件共用,减少了开发费用和零件管理费。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开启机构具有使用方便和开发成本低的优点。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前盖的开启机构,其中

所述固定座呈圆环状,外周表面固定连接于所述汽车的进气格栅,内周设置有第一转动连接部;

所述铭牌组件的枢轴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座设置为圆环状,通过这种方式的设置可使得固定座的结构与汽车的铭牌的结构更加适配,进而能够使得本实施方式中的开启机构的结构更加协调,进而能够提高开启机构的美观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前盖的开启机构,其中

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为设置于所述固定座内周的凸起,所述凸起上设置有轴孔;

所述铭牌组件通过转轴设置于所述凸起上,所述转轴的两端设置于所述轴孔内;

所述转轴上还设置有回位弹簧,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凸起上,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铭牌组件;并且

在所述铭牌组件没有翻转的初始状态下,所述回位弹簧具有预紧力。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通过在转轴上设置回位弹簧,回位弹簧能够使得铭牌组件在按下时自动回位,进而能够使得本实施方式中的开启机构操作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前盖的开启机构,其中

所述回位弹簧为扭簧,所述扭簧套接于所述转轴上;并且

所述转轴两端还分别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转轴的端部上、位于所述转轴的端部与所述轴孔的连接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回位弹簧设置为扭簧,由于扭簧能够产生较大的扭矩,其可靠性更好。

另外,在转轴的两端设置轴套,转轴通过轴套与轴孔连接,这种方式可使得转轴在转动过程中更加平稳。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前盖的开启机构,还包括覆盖件,所述覆盖件位于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铭牌组件之间;并且

所述覆盖件形成有安装腔、以及朝向所述固定部所在一侧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覆盖件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座连接,且所述铭牌组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覆盖件的设置可将固定座与铭牌组件之间的缝隙遮挡,不仅能够提高开启机构的密封性,还能够使得开启机构更加美观。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前盖的开启机构,所述覆盖件呈圆环形,且所述连接部为自所述圆环中心孔延伸而出的凸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覆盖件设置为圆环形,这种结构可使得覆盖件与铭牌组件的结构更加协调,连接部设置为自圆环中心孔延伸而出的凸缘,设置为这种结构,一方面可便于覆盖件加工,另一方面,凸缘与固定座的结构相匹配,其更加方便装配。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前盖的开启机构,所述转轴的至少一端还设置有卡簧,以限制所述转轴脱离所述连接孔。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前盖的开启机构,所述铭牌组件包括铭牌和安装板,所述铭牌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面,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第二转动连接部;其中

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以将所述铭牌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中的铭牌包括铭牌和安装板,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汽车铭牌与开启机构的集成性更好。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前盖的开启机构,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为自所述安装部的所述另一侧面突出的突起,所述突起与所述固定座内周的凸起对应设置,并且所述突起上设置有通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转动连接部设置为这种结构,可使得第二转动连接部的结构与第一转动连接部的结构相匹配,进而能够保证本实施方式中的开启机构的装配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的前盖锁机构总成,包括前盖锁机构,还包括上述结构的开启机构;其中,

所述前盖锁机构设置于所述汽车的舱体与前盖之间,以将所述前盖相对于所述舱体锁止或解锁;其中

所述开启机构设置于所述汽车的进气格栅上,并且所述开启机构的拉索的一端与所述汽车的前盖锁机构的锁舌连接;其中,

当所述开启机构的铭牌组件相对于所述固定座翻转时,所述铭牌组件带动所述拉索并联动所述锁舌脱离所述前盖锁机构的锁本体,以使所述前盖锁机构解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中的开启机构,由于上述结构的开启机构能够集成在汽车前车标上,布置在前进气格栅上,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翻转铭牌组件就可实现前盖的第二次开锁(即次锁机构开锁),操作便捷,给顾客带来一种全新的前盖开启体验。前舱饰板也不需要因避让次锁拨扭作开孔避让,提升了汽车第二表面品质感。另外,前盖锁因不需要集成在次锁主体上,布置位置更为灵活,也提高不同车型间的零件共用,减少了开发费用和零件管理费。

本发明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发明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汽车前盖的开启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汽车前盖的开启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汽车的前盖锁机构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汽车的前盖锁机构总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固定座;

110:第一转动连接部;

111:凸起;112:轴孔;

120:转轴;

121:回位弹簧;122:轴套;123:卡簧;

200:铭牌组件;

210:铭牌;220:安装板;221:第二转动连接部;

300:拉索;

400:覆盖件;

410:安装腔;420:连接部;

500:锁机构;

510:锁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发明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发明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发明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发明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发明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前盖的开启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

固定座100,固定座100固定于汽车的进气格栅上;

铭牌组件200,铭牌组件200可转动地设置于固定座100上,能够相对于固定座100沿着垂直于进气格栅的方向翻转;

拉索300,拉索30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铭牌组件200的内侧,另一端与汽车的前盖锁机构500的锁舌510连接(请参见实施例2中的图3和图4);其中,

当铭牌组件200相对于固定座100翻转时,铭牌组件200带动拉索300并联动锁舌510脱离前盖锁机构500的锁本体,以使前盖锁机构500解锁。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的开启机构,通过集成在汽车前车标上,布置在前进气格栅上,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翻转铭牌组件200就可实现前盖的第二次开锁(即次锁机构500开锁),操作便捷,给顾客带来一种全新的前盖开启体验。前舱饰板也不需要因避让次锁拨扭作开孔避让,提升了汽车第二表面品质感。另外,前盖锁因不需要集成在次锁主体上,布置位置更为灵活,也提高不同车型间的零件共用,减少了开发费用和零件管理费。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的开启机构具有使用方便和开发成本低的优点。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前盖的开启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座100呈圆环状,外周表面固定连接于汽车的进气格栅,内周设置有第一转动连接部110;铭牌组件200的枢轴转动地设置于第一转动连接部110上。

具体的,将固定座100设置为圆环状,通过这种方式的设置可使得固定座100的结构与汽车的铭牌210的结构更加适配,进而能够使得本实施方式中的开启机构的结构更加协调,进而能够提高开启机构的美观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前盖的开启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转动连接部110为设置于固定座100内周的凸起111,凸起111上设置有轴孔112;铭牌组件200通过转轴120设置于凸起111上,转轴120的两端设置于轴孔112内;转轴120上还设置有回位弹簧121,回位弹簧12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凸起111上,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铭牌组件200。

更进一步,在铭牌组件200没有翻转的初始状态下,回位弹簧121具有预紧力。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通过在转轴120上设置回位弹簧121,回位弹簧121能够使得铭牌组件200在按下时自动回位,进而能够使得本实施方式中的开启机构操作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前盖的开启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回位弹簧121为扭簧,扭簧套接于转轴120上。

更进一步,转轴120两端还分别设置有轴套122,轴套122套设于转轴120的端部上、位于转轴120的端部与轴孔112的连接处。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回位弹簧121设置为扭簧,由于扭簧能够产生较大的扭矩,其可靠性更好。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转轴120的两端设置轴套122,转轴120通过轴套122与轴孔112连接,这种方式可使得转轴120在转动过程中更加平稳。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前盖的开启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覆盖件400,覆盖件400位于固定座100与铭牌组件200之间。

更进一步,覆盖件400形成有安装腔410、以及朝向固定部所在一侧延伸的连接部420,覆盖件400通过连接部420与固定座100连接,且铭牌组件200位于安装腔410内。

具体的,覆盖件400的设置可将固定座100与铭牌组件200之间的缝隙遮挡,不仅能够提高开启机构的密封性,还能够使得开启机构更加美观。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前盖的开启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覆盖件400呈圆环形,且连接部420为自圆环中心孔延伸而出的凸缘。

具体的,将覆盖件400设置为圆环形,这种结构可使得覆盖件400与铭牌组件200的结构更加协调,连接部420设置为自圆环中心孔延伸而出的凸缘,设置为这种结构,一方面可便于覆盖件400加工,另一方面,凸缘与固定座100的结构相匹配,其更加方便装配。

更为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覆盖件400不仅限于设置为圆环状,也可以是设置为其他结构,其具体可根据固定座100和铭牌210的结构进行设定。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前盖的开启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转轴120的至少一端还设置有卡簧123,以限制转轴120脱离连接孔。

具体的,转轴120可以是一端设置卡簧123,例如,当转轴120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111时,只需在转轴120的另一端设置即可;

转轴120也可以是两端均设置卡簧123,例如,转轴120的两端均没有设置限位凸起111时,需要在转轴120的两端均设置卡簧123才能够对转轴120实现较好的限位,以避免转轴120轴向窜动。

需要理解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无论转轴120的结构如何,也可以是均在转轴120的两端设置卡簧123,以保证开启机构的工作稳定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前盖的开启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铭牌组件200包括铭牌210和安装板220,铭牌210固定连接于安装板220的一侧面,安装板220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第二转动连接部221。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转轴120穿过第一转动连接部110与第二转动连接部221,以将铭牌组件200可转动地设置于固定座100上。

更为具体,本实施方式中的铭牌210包括铭牌210和安装板220,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汽车铭牌210与开启机构的集成性更好。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前盖的开启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转动连接部221为自安装部的另一侧面突出的突起,突起与固定座100内周的凸起111对应设置,并且突起上设置有通孔。

具体的,第二转动连接部221设置为这种结构,可使得第二转动连接部221的结构与第一转动连接部110的结构相匹配,进而能够保证本实施方式中的开启机构的装配性。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盖的开启机构,包括:固定座100、铭牌组件200和拉索300;其中,固定座100固定于汽车的进气格栅上;铭牌组件200可转动地设置于固定座100上,能够相对于固定座100沿着垂直于进气格栅的方向翻转;拉索30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铭牌组件200的内侧,另一端与汽车的前盖锁机构500的锁舌510连接。使用过程中,请参见实施例2中的图3-图4,当铭牌组件200相对于固定座100翻转时,铭牌组件200带动拉索300并联动锁舌510脱离前盖锁机构500的锁本体,以使前盖锁机构500解锁。这种开启机构通过集成在汽车前车标上,布置在前进气格栅上,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翻转铭牌组件200就可实现前盖的第二次开锁(即次锁机构开锁),操作便捷,给顾客带来一种全新的前盖开启体验。前舱饰板也不需要因避让次锁拨扭作开孔避让,提升了汽车第二表面品质感。另外,前盖锁因不需要集成在次锁主体上,布置位置更为灵活,也提高不同车型间的零件共用,减少了开发费用和零件管理费。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开启机构的回位弹簧121的扭矩应具备以下要求;

开启力对应扭矩为回位弹簧121扭矩与锁舌510的转动扭矩,具体关系如下:

m开=m回位扭簧+m锁舌

或:f开*l开=m回位扭簧+f锁舌*l拉索

其中,m开为开启机构所需的扭矩(即按压铭牌210所需要的扭矩),m回位扭簧为回位弹簧121的扭矩,m锁舌为锁舌510的扭矩,f开为开启机构所需的开启力(即按压铭牌210所需要的力),l开为拉索300的拉力,f锁舌为锁舌510的扭转力,l拉索为拉索300的长度。

由此可知,在l开、m回位扭簧、f锁舌510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拉索300相对转轴120的距离,能控制处开启力f开在可接受的区间内;防止汽车在行驶中受空气阻力将车标翻转,车标为上下对称时,转轴120设计在上下对称面上。若车标上下非对称,则对称轴偏向面积大的一侧,以保证向下风阻力矩相对转轴120相对平衡。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的前盖锁机构总成,如图3-图4所示,包括前盖锁机构500,还包括实施例1中的的开启机构。

具体的,前盖锁机构500设置于汽车的舱体与前盖之间,以将前盖相对于舱体锁止或解锁。

更为具体的,开启机构设置于汽车的进气格栅上,并且开启机构的拉索300的一端与汽车的前盖锁机构500的锁舌510连接。

更为具体的,当开启机构的铭牌组件200相对于固定座100翻转时,铭牌组件200带动拉索300并联动锁舌510脱离前盖锁机构500的锁本体,以使前盖锁机构500解锁。

更为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的开启机构,由于实施例1中的开启机构能够集成在汽车前车标上,布置在前进气格栅上,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翻转铭牌组件200就可实现前盖的第二次开锁(即次锁机构开锁),操作便捷,给顾客带来一种全新的前盖开启体验。前舱饰板也不需要因避让次锁拨扭作开孔避让,提升了汽车第二表面品质感。另外,前盖锁因不需要集成在次锁主体上,布置位置更为灵活,也提高不同车型间的零件共用,减少了开发费用和零件管理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