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装置及门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47373发布日期:2021-09-25 01:10阅读:74来源:国知局
锁装置及门窗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锁装置及门窗。


背景技术:

2.作为设置于门窗的锁装置,例如有具备设置于框体的锁定销及设置于门窗扇的锁定单元的锁装置。在锁定单元配设有触发部件,其在配置于开锁位置时解除上锁状态,进一步地门窗扇的手柄与触发部件连结。在该锁装置中,若门窗扇相对于框体关闭,则在锁定销进入锁定单元的状态下,锁定单元处于上锁状态。若锁定单元处于上锁状态,则锁定销相对于锁定单元的移动被阻止,由此维持门窗扇相对于框体关闭的状态。若从上述状态对门窗扇的手柄进行打开操作,则触发部件配置于开锁位置,由此锁定单元处于开锁状态。由此,锁定销相对于锁定单元的移动被允许,因此能够使门窗扇相对于框体打开(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

14223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4.然而,有时为了维持框体和门窗扇之间可靠地的关闭状态在门窗中需要多个锁装置。例如,对于在强风区域设置的门窗,通过在框体和门窗扇之间设置多个锁装置,能够防止门窗扇意外打开的情况。此外,对于较大型门窗,为了维持门窗扇可靠地关闭状态,优选在框体和门窗扇之间设置多个锁装置。
5.但是,在设置了多个锁装置的门窗中,如果没有将所有的触发部件移动至开锁位置,则无法打开门窗扇。因此,在打开门窗扇时,必须对多个手柄进行打开操作,有可能使门窗扇的开放操作复杂化。
6.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门窗上设置多个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使门窗扇的开放操作复杂化的锁装置及门窗。
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锁装置包括:锁定单元,其通过单元主体设置于框体及门窗扇中的一方;以及锁定销,其设置于所述框体及所述门窗扇中的另一方,在所述门窗扇关闭的状态下所述锁定单元成为上锁状态,以阻止所述锁定销相对于所述单元主体移动,使所述门窗扇维持为关闭状态,另一方面,在设置于所述门窗扇的手柄从常规位置起被进行打开操作时,所述锁定单元的上锁状态被解除,以允许所述锁定销相对于所述单元主体移动,所述锁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作部件,其以与所述手柄的打开操作连动的状态配设于所述门窗扇,在所述锁定单元配设有触发部件,其用于在配置于开锁位置时解除上锁状态,在所述工作部件设置有释放部件,其在所述门窗扇关闭的状态下所述手柄被进行打开操作时使所述触发部件移动至开锁位置。
8.根据本发明,通过手柄的打开操作使工作部件连动,并通过设置于工作部件的释放部件使锁定单元的触发部件移动至开锁位置。因此,即使在门窗设置了所个锁定单元时,只要在共同的工作部件与多个锁定单元分别对应地设置释放部件,也可以通过对1个手柄
进行打开操作使多个锁定单元的触发部件同时配置到开锁位置,不需要复杂的开放操作也能够使门窗扇打开。
附图说明
9.图1为从室内侧观察适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锁装置的门窗的图。
10.图2a为表示图1所示的门窗的主要部分的图,且为门窗扇相对于框体关闭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横截面图。
11.图2b为表示图1所示的门窗的主要部分的图,且为门窗扇相对于框体打开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横截面图。
12.图3a为表示设置于图1所示的门窗的手柄的图,且为表示位于常规位置时的手柄的主要部分放大横截面图。
13.图3b为表示设置于图1所示的门窗的手柄的图,且为表示在进行了打开操作后的手柄的主要部分放大横截面图。
14.图4a为表示图1所示的门窗的手柄和工作部件的连结状态的图,且为从室外侧观察所连结的状态的立体图。
15.图4b为表示图1所示的门窗的手柄和工作部件的连结状态的图,且为图4a的分解立体图。
16.图5a为表示图1所示的门窗的手柄和工作部件的连结状态的图,且为从室内侧观察所连结的状态的立体图。
17.图5b为表示图1所示的门窗的手柄和工作部件的连结状态的图,且为图5a的分解立体图。
18.图6a为表示适用于图1所示的门窗的锁定单元的图,且为从室内侧观察的立体图。
19.图6b为表示适用于图1所示的门窗的锁定单元的图,且为从室外侧观察的立体图。
20.图7a为表示图6所示的锁定单元的上锁状态的图,且为表示单元主体内部的图。
21.图7b为表示图6所示的锁定单元的上锁状态的图,且为表示单元主体外部的图。
22.图8a为表示图6所示的锁定单元的开锁状态的图,且为表示单元主体内部的图。
23.图8b为表示图6所示的锁定单元的开锁状态的图,且为表示单元主体外部的图。
24.图9a为表示图1所示的门窗的手柄、工作部件及锁定单元之间的关系的图,且为手柄位于常规位置时的图。
25.图9b为表示图1所示的门窗的手柄、工作部件及锁定单元之间的关系的图,且为对手柄进行了打开操作后的图。
26.符号说明10 框体、13 纵边框、20 门窗扇、24 纵框、30 手柄、40 工作部件、50 锁定销、60 锁定单元、61 单元主体、64 锁定部件、65 钩部件、66 开放维持部件、67 触发部件、68 锁定弹簧、80 释放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涉及的锁装置及门窗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另外,以下为了方便,使用进深方向及主视面方向等用语进行说明。进深方向是指如图中的箭头a
所示那样,沿门窗的进深的方向。关于沿着进深方向的面,有时称之为进深面。对于如后述的上边框或上框等那样的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部件,主视面方向是指与进深方向正交的沿上下的方向。对于如纵边框或纵框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部件,将与进深方向正交且沿水平的方向称为主视面方向。关于沿着主视面方向的面,有时称之为主视面。
28.图1、图2a及图2b为表示适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锁装置的门窗的图。这里例示的门窗具备框体10及门窗扇20,其为以门窗扇20能够相对于框体10朝向室外打开的方式构成的通常所说的滑轴平开窗。框体10是由上边框11、下边框12、及左右的纵边框13、14组成四周框架而构成的。门窗扇20是在呈矩形的面材21的四周安装上框22、下框23、及左右的纵框24、25而构成的。作为构成框体10的边框11、12、13、14及构成门窗扇20的框22、23、24、25,例示了复合型边框及框,如以图2a及图2b的纵边框13及纵框24为代表进行表示的那样,其具备分别由铝合金等金属的挤压型材形成的室外侧的外侧部分13a、24a;以及由树脂的挤压型材形成的室内侧的内侧部分13b、24b。但是,作为边框及框并不限于复合型边框及框,可以是由金属单体形成或由树脂单体形成的边框及框。在图所示的示例中,门窗构成为在图1中的位于右侧的纵框24为门窗扇前端,该门窗扇前端的纵框24相对于框体10朝向室外突出。在该门窗中,门窗扇20的门窗扇前端的纵框24设置有手柄30、工作部件40、及多个锁定销50,另一方面在框体10的与门窗扇前端的纵框24对应的纵边框13设置有多个锁定单元60。
29.如图2a、图2b、图3a及图3b所示,手柄30具备手柄主体31及操作部件32,其通过手柄主体31安装于纵框24的朝向室内的主视面24a的与面材收纳槽24b对应的部分。面材收纳槽24b为用于收纳面材21的边缘部的凹处,通过设置从构成室外侧的外侧部分24a及室内侧的内侧部分24b的内周侧的部分分别朝向内周侧相互相对的支承臂部24c而构成。面材收纳槽24b的内底壁24d设置于外侧部分24a。操作部件32由手柄主体31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手柄主体31以沿上下的操作轴心为中心旋转且朝上下方向的相对移动被限制的状态。
30.在手柄30的手柄主体31设置有滑块33及回位弹簧34。滑块33以能够相对于手柄主体31沿上下移动的方式被支承,且具备从动倾斜面33a及连接钩33b。从动倾斜面33a为设置于滑块33的下端的朝向下方的平坦面,其以朝向室内侧逐渐升高的方式倾斜。连接钩33b从滑块33朝向室外突出后朝向下方弯曲,其穿过手柄主体31及内侧部分24b的支承臂部24c而向面材收纳槽24b的内部突出。回位弹簧34为位于手柄主体31与滑块33之间的压缩螺旋弹簧,对滑块33施加相对于手柄主体31始终朝向下方的力。
31.手柄30的操作部件32设置有上升驱动部32a。上升驱动部32a配设为:朝向滑块33突出,并在操作部件32相对于手柄主体31旋转时相对于滑块33接近或远离,并且其前端部具有驱动倾斜面32b。驱动倾斜面32b为以朝向室外而逐渐朝下方的方式倾斜的平坦面。该驱动倾斜面32b构成为:如图3a所示,在上升驱动部32a配置于离滑块33最远的位置时,其最下方的边缘部位于滑块33的从动倾斜面33a中最上方的边缘部的下方,并且如图3b所示,在上升驱动部32a朝向滑块33接近时,与从动倾斜面33a抵接。即,在不对操作部件32施加操作力时,如图3a所示,该手柄30通过回位弹簧34使滑块33维持在最下方的位置,由此在相互抵接的从动倾斜面33a及驱动倾斜面32b的倾斜作用下,维持上升驱动部32a配置于离滑块33最远位置的状态(手柄30的常规位置)。从该常规位置使操作部件32相对于手柄主体31朝向室外旋转(手柄30的打开操作),如图3b所示,则上升驱动部32a以接近滑块33的方式移动,
进而在相互抵接的从动倾斜面33a及驱动倾斜面32b的倾斜作用下,滑块33克服回位弹簧34的作用力而朝上方移动。如图3a所示,从该状态消除对操作部件32的操作力,则通过回位弹簧34的作用力滑块33朝下方移动,进而在相互抵接的从动倾斜面33a及驱动倾斜面32b的倾斜作用下,上升驱动部32a以从滑块33远离的方式移动,由此操作部件32恢复常规位置。
32.如图2a至图5b所示,工作部件40为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截面为矩形的长条状部件,其在上下可移动的状态下配设于纵框24的外周侧的进深面24e。在该工作部件40中在与手柄30的安装位置对应的部分设置有连接孔41。连接孔41为在主视面方向上贯穿且沿上下的大致矩形的长孔。在该连接孔41中嵌合有连接部件42的连接片42a。连接部件42用于将设置于手柄30的滑块33的移动传递给工作部件40。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件42构成为具有主视面方向延伸部42b、进深方向延伸部42c、以及连接片42a,主视面方向延伸部42b在纵框24的面材收纳槽24b内沿着内侧部分24b的支承臂部24c而配设,进深方向延伸部42c从主视面方向延伸部42b的外周侧的边缘部朝向室外侧弯曲且在面材收纳槽24b内沿着内底壁24d而配设,连接片42a从进深方向延伸部42c的室外侧的边缘部的中央部分沿着主视面方向朝向外周侧延伸。连接片42a经由设置于纵框24的未图示的缺口部从纵框24的外周侧的进深面24e朝向外部突出,且其突出端部嵌合于工作部件40的连接孔41。连接部件42的主视面方向延伸部42b,在其中央部分设置有连接用缺口部42d,且经由缺口部42d与滑块33的连接钩33b连接。该连接部件42经由与手柄主体31连接的操作导向件43能够沿上下移动地被支承。操作导向件43具有主视面方向导向部43a及进深方向导向部43b,主视面方向导向部43a沿着连接部件42的主视面方向延伸部42b延伸,进深方向导向部43b通过从主视面方向导向部43a的外周侧边缘部朝向室外延伸而沿着连接部件42的进深方向延伸部42c延伸,由此操作导向件43通过主视面方向导向部43a安装于手柄主体31。在进深方向导向部43b上下设置有滑动导向销44。滑动导向销44插通于在进深方向延伸部42c形成的长孔42e,其支承连接部件42以使其相对于操作导向件43能够沿上下移动。
33.在手柄30的操作部件32位于常规位置时,具有上述结构的工作部件40相对于纵框24配置于待机位置。从该状态对手柄30的操作部件32进行打开操作,则滑块33的朝上方的移动经由连接部件42传达至工作部件40,进而工作部件40相对于纵框24朝上方移动。若消除对手柄30的操作力,则工作部件40伴随着滑块33的朝下方的移动而朝下方移动,进而恢复到待机位置。
34.锁定销50分别在纵框24的外周侧的进深面24e上在相比于工作部件40靠室内侧的部分沿着纵框24的长度方向相互并列设置,且从进深面24e朝向外周侧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销50在其突出端部具有粗径的头部50a,其通过滑动导向部件51安装于纵框24。滑动导向部件51用于引导工作部件40相对于纵框24沿上下移动,其呈以从纵框24的进深面覆盖工作部件40的侧面及外表面的方式弯曲的曲柄状。锁定销50设置于各滑动导向部件51中安装于纵框24的部分。从图2a及图2b可知,在本实施方式的纵框24中,在室外侧的边缘部设置有盖臂部24f。该盖臂部24f相比于锁定销50更朝向外周侧突出,由此能够防止在门窗扇20处于关闭状态时从室外侧直接被窥视锁定销50及工作部件40的情况。
35.锁定单元60通过纵框24的锁定销50进行门窗扇20相对于框体10的开闭控制,与锁定销相同地沿纵边框13的长度方向相互并列设置。如图2a、图2b、图6a至图8b所示,各锁定单元60具备单元主体61。单元主体61构成为在呈大致矩形的基板部61a的上下两端部具有
安装板部61b。安装板部61b是从以基板部61a的上下两边缘部以各自大致成直角的方式朝向相同方向弯曲后,朝向相互分离的方向大致成直角地弯曲而形成l字形。该单元主体61以基板部61a朝向纵框24突出的状态,通过安装板部61b安装于纵边框13的内周侧的进深面13a。基板部61a从纵边框13的进深面13a的突出尺寸以在关闭了门窗扇20时锁定销50的突出端部位于基板部61a与纵边框13的进深面13a之间的方式设定。在单元主体61的基板部61a形成有销进入槽62及触发部件插通槽63。销进入槽62从基板部61a的大致中央的部分朝向室外侧在进深方向上延伸,且在位于基板部61a的室外侧的边缘部开口。触发部件插通槽63呈以后述的锁定部件64的旋转轴心为曲率中心的圆弧状,且为两端闭塞的缺口,形成于相比于销进入槽62靠上方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以随着靠近室外侧而逐渐朝下方的方式弯曲的触发部件插通槽63。在单元主体61的基板部61a的与纵边框13相对的部分设置有钩部件65、锁定部件64、及开放维持部件66。
36.钩部件65由呈圆筒状的支承筒部65a、从支承筒部65a的外周面延伸的锁定臂部65b及释放臂部65c、以及设置于支承筒部65a的端面的卡合部65d一体形成,并通过使设置于单元主体61的基板部61a的相比于销进入槽62靠室内侧且靠上方的部分的钩支承轴65e插通于支承筒部65a,配设成能够以钩支承轴65e的轴心为中心旋转。锁定臂部65b从支承筒部65a的外周面朝向径向突出后,突出端部大致成直角地弯曲。具体说明,如图7a所示,锁定臂部65b构成为在从钩支承轴65e朝向室外侧大致水平地延伸时,相比于基板部61a的销进入槽62配置于更靠上方,其弯曲的前端部横穿销进入槽62的开口端部(钩部件65的啮合位置)。如图8a所示,在使锁定臂部65b的前端部朝向上方旋转时,能够使销进入槽62的开口端部开放(钩部件65的非啮合位置)。如图7a所示,在钩部件65配置于啮合位置时,释放臂部65c从支承筒部65a的外周面的相比于钩支承轴65e稍微靠室外侧的部分朝向上方突出后弯曲,并朝向上方以逐渐朝向室外侧的方式倾斜。释放臂部65c的前端部构成为,在钩部件65配置于啮合位置时覆盖形成于基板部61a的触发部件插通槽63的上方部。卡合部65d从支承筒部65a的与纵边框13相对的端面朝向纵边框13突出,其在钩部件65朝向啮合位置旋转时前端的端部具有啮合齿65f。
37.锁定部件64呈外形为长圆形的平板状,其通过设置于一端部的锁定支承轴64a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基板部61a。锁定支承轴64a设置于构成呈圆弧状的触发部件插通槽63的曲率中心的位置,其位于相对于触发部件插通槽63的下端的垂直上方。在锁定部件64的另一端部设置有触发部件67。触发部件67呈截面为圆形的销状,其前端部从触发部件插通槽63贯穿单元主体61的基板部61a而向外部突出。如图7a所示,在钩部件65配置于啮合位置的状态下触发部件67配置于触发部件插通槽63的下端时,该锁定部件64的另一端部与锁定臂部65b的上表面抵接,能够阻止钩部件65向非啮合位置旋转。如图8a所示,从该状态,以使触发部件67沿触发部件插通槽63朝上方移动的方式使锁定部件64旋转,则锁定部件64的另一端部与释放臂部65c抵接,之后,锁定部件64旋转以使钩部件65朝向非啮合位置旋转。在触发部件67配置于触发部件插通槽63的上方部的状态下(触发部件67的开锁位置),钩部件65配置于非啮合位置。该触发部件67沿上下移动的距离设定成与对手柄30的操作部件32进行打开操作时工作部件40的朝上方移动距离大致相等。
38.如图可知,在这些钩部件65及锁定部件64安装有锁定弹簧68。锁定弹簧68以使钩部件65维持在啮合位置的方式施力,并且以使设置于锁定部件64的触发部件67维持在触发
部件插通槽63的下端的方式施力(触发部件67的上锁位置)。具体说明,锁定弹簧68的一端部68b以从弹簧支承轴68a经由锁定支承轴64a卡合于锁定部件64的方式延伸,该弹簧支承轴68a设置于基板部61a中相比于锁定支承轴64a靠室内侧的部分。锁定弹簧68的另一端部68c以从弹簧支承轴68a经由钩支承轴65e卡合于钩部件65的锁定臂部65b的方式延伸。
39.开放维持部件66通过设置于单元主体61的第1升降导向销70及第2升降导向销71配置于基板部61a的下方部,其相对于单元主体61能够上下移动。第1升降导向销70以从基板部61a朝向纵边框13突出的方式设置,其贯穿设置于开放维持部件66的沿上下呈长孔状的导向槽66a。第2升降导向销71从下方的安装板部61b朝向上方突出,其上端部可滑动地嵌合于在开放维持部件66设置的滑动孔(未图示)。在该开放维持部件66设置有卡合突出部66b及按压倾斜面66c。卡合突出部66b从开放维持部件66的上端的与钩部件65的卡合部65d对应的部分朝上方突出。如图8a所示,在钩部件65配置于非啮合位置的状态下开放维持部件66相对于单元主体61配置于上方时,该卡合突出部66b处于与支承筒部65a的端面相对的状态。从该状态,使钩部件65如图7a所示那样朝向啮合位置旋转,则卡合部65d的啮合齿65f会抵接,阻止钩部件65向啮合位置旋转。即,如图8a所示,在钩部件65配置于非啮合位置的状态下开放维持部件66朝上方移动,则卡合部65d与卡合突出部66b卡合,克服锁定弹簧68的作用力而使钩部件65维持在非啮合位置。在图示的示例中,卡合突出部66b构成为阶梯状,能够使钩部件65维持在非啮合位置和啮合位置之间的多个位置。按压倾斜面66c为在位于开放维持部件66的室外侧的上角部形成的斜面,以朝向室外而逐渐靠下方的方式倾斜。该按压倾斜面66c构成为在开放维持部件66配置于下方时相比于进入了基板部61a的销进入槽62的锁定销50位于更靠下方,另一方面在开放维持部件66配置于上方时,其突出至销进入槽62,并与进入了销进入槽62的锁定销50抵接。在该开放维持部件66和单元主体61之间以卷绕在第2升降导向销71的方式设置有对开放维持部件66施加朝上方的力的开放维持弹簧72。
40.具有上述结构的锁定单元60,以在门窗扇20相对于框体10关闭时设置于门窗扇20的各锁定销50能够进入形成于基板部61a的销进入槽62的状态,通过单元主体61安装于纵边框13。
41.如图2a、图2b、图4a、图4b、图5a、图5b、图9a、及图9b所示,进一步地,在该门窗中,在设置于门窗扇20的工作部件40上与锁定单元60的数目对应地设置有释放部件80。在门窗扇20关闭的状态下,在各锁定单元60的钩部件65配置于啮合位置且触发部件67位于触发部件插通槽63的下端时,释放部件80配置于从单元主体61突出的触发部件67的下方,在工作部件40移动至上方时,其将触发部件67朝向开锁位置朝上方按压。在释放部件80的与触发部件67抵接的部分形成有朝向室内侧而逐渐变低的弯曲凹面80a。
42.接着,对打开或关闭上述门窗的门窗扇20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并对本发明的特征部分进行详细说明。当前,假设门窗扇20处于相对于框体10打开的状态,且如图8a及图8b所示,锁定单元60的钩部件65配置于非啮合位置,卡合部65d与位于上方的开放维持部件66的卡合突出部66b卡合,以使钩部件65克服锁定弹簧68的作用力而维持在非啮合位置。
43.从该状态使门窗扇20相对于框体10朝关闭方向移动,则进入单元主体61的销进入槽62的锁定销50与开放维持部件66的按压倾斜面66c抵接。由此,如图7a及图7b所示,开放维持部件66相对于单元主体61朝下方移动,以使钩部件65的卡合部65d与开放维持部件66
的卡合突出66b的卡合状态解除,进而通过锁定弹簧68的作用力钩部件65朝向啮合位置移动,并成为锁定部件64的另一端部与锁定臂部65b的上表面抵接的状态。其结果,能够维持锁定臂部65b的弯曲的前端部以横穿销进入槽62的开口端部的方式配置的状态,并且能够阻止锁定销50从销进入槽62向脱离方向的移动,由此能够维持门窗扇20相对于框体10关闭的状态。如图2a所示,在门窗扇20相对于框体10关闭的状态下,设置于纵边框13的密封部件90不夹着夹物地被压接到纵框24的盖臂部24f,并且与纵边框13的内侧部分13b一体成型的密封部91不夹着夹物地被压接到纵框24的朝向室内的主视面24a,因此不会导致纵边框13与纵框24之间的水密性或气密性的问题。
44.另一方面,从上述的状态对手柄30的操作部件32进行打开操作,则如图9a及图9b所示,工作部件40朝上方移动,由此使多个释放部件80朝上方移动,进而设置于各锁定单元60的触发部件67沿着触发部件插通槽63同时朝向开锁位置朝上方移动。在触发部件67配置到开锁位置时,进行旋转的锁定部件64与锁定臂部65b的上表面分开的同时与释放臂部65c抵接,由此钩部件65克服锁定弹簧68的作用力而移动至非啮合位置。因此,销进入槽62的开口端部被开放,进而允许锁定销50向脱离方向移动,由此能够使门窗扇20相对于框体10开放。此时,若锁定销50从销进入槽62脱离,则开放维持部件66通过开放维持弹簧72的作用力朝上方移动,由此钩部件65的卡合部65d再次与开放维持部件66的卡合突出部66b卡合,使钩部件65维持在非啮合位置。因此,若使开放的门窗扇20再次关闭,则锁定销50进入基板部61a的销进入槽62,由此与先前相同地钩部件65处于啮合位置,由此不进行锁定操作也能够维持框体10与门窗扇20之间的上锁状态。
45.如上所述,根据上述门窗,将门窗扇20相对于框体10关闭,则不进行任何锁定操作也能够维持设置于门窗扇20的多个锁定销50进入了对应的锁定单元60的状态。因此,例如,在强风区域设置了门窗时,或者在门窗的尺寸较大时,不需要复杂的操作也能够维持门窗扇20可靠地关闭状态,进而不会导致门窗扇20意外打开的情况。另一方面,从门窗扇20关闭的状态对设置于门窗扇20的唯一的手柄30进行打开操作,则所有锁定单元60的上锁状态同时被解除(开锁状态),由此能够打开门窗扇20,而不需要复杂的操作。
46.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的是滑轴平开窗,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是门窗扇相对于框体能够开闭,不限于滑轴平开窗。这种情况下,也不需要以门窗扇相对于框体突出的方式开放的门窗。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框体设置锁定单元,而在门窗扇设置锁定销,但也可是在框体设置锁定销,在门窗扇设置锁定单元。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手柄及工作部件还应配设于门窗扇。进一步地,对于设置锁定单元、锁定销、工作部件、以及手柄的位置,并不限于纵边框或纵框等沿上下延伸的边框或框,只要设置于位于门窗扇前端的部件即可。例如,如果是以下框为门窗扇前端的滑轴上悬窗,可以将锁定单元、锁定销、工作部件、以及手柄设置于下边框或下框等沿左右延伸的边框或框。这种情况下,对于工作部件或触发部件的移动方向优选构成为左右方向(下边框或下框的长度方向)。此外,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框体与门窗扇之间设置多组锁定单元及锁定销,但是锁定单元及锁定销只要在框体与门窗扇之间设置1组即可。
47.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锁装置,包括:锁定单元,其通过单元主体设置于框体及门窗扇中的一方;以及锁定销,其设置于所述框体及所述门窗扇中的另一方,在所述门窗扇关闭的状态下所述锁定单元成为上锁状态,以阻止所述锁定销相对于所述单元主体移动,
使所述门窗扇维持为关闭状态,另一方面,在设置于所述门窗扇的手柄从常规位置起被进行打开操作时,所述锁定单元的上锁状态被解除,以允许所述锁定销相对于所述单元主体移动,所述锁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作部件,其以与所述手柄的打开操作连动的状态配设于所述门窗扇,在所述锁定单元配设有触发部件,其用于在配置于开锁位置时解除上锁状态,在所述工作部件设置有释放部件,其在所述门窗扇关闭的状态下所述手柄被进行打开操作时使所述触发部件移动至开锁位置。
48.根据本发明,通过手柄的打开操作使工作部件连动,并通过设置于工作部件的释放部件使锁定单元的触发部件移动至开锁位置。因此,即使在门窗设置了多个锁定单元时,只要在共同的工作部件与多个锁定单元分别对应地设置释放部件,也可以通过对1个手柄进行打开操作使多个锁定单元的触发部件同时配置于开锁位置,不需要复杂的开放操作也能够使门窗扇打开。
49.另外,在本发明的上述锁装置中,所述触发部件设置为,在所述锁定单元处于上锁状态时和在上锁状态被解除时,所述触发部件相对于所述单元主体的配置位置互不相同,并且其至少一部分始终露出到所述单元主体的外部,在所述门窗扇关闭的状态下在所述锁定单元处于上锁状态且所述手柄位于常规位置时,所述释放部件配置于能够对露出到所述单元主体的外部的触发部件朝向开锁位置进行按压的位置。
50.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单元主体的外部对触发部件及释放部件进行定位,能够使安装作业简单化。
51.另外,在本发明的上述锁装置中,所述锁定单元中,所述触发部件配设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单元主体上下移动,所述触发部件的开锁位置形成在所述单元主体的上方部,所述工作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门窗扇上下移动,且在所述手柄配置于常规位置时配设于待机位置,在所述手柄被进行打开操作时从所述待机位置朝向上方移动,而通过所述释放部件使所述触发部件朝上方移动。
52.根据本发明,在不对手柄进行操作时,能够使工作部件通过自重维持在待机位置,能够防止门窗扇意外打开的情况。
53.另外,在本发明的上述锁装置中,所述锁定单元包括:钩部件,其配设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单元主体旋转,在配置于非啮合位置时允许所述锁定销进入所述单元主体,另一方面在所述锁定销进入后的状态下配置于啮合位置时阻止所述锁定销的脱离移动;锁定弹簧,其以使所述钩部件维持在啮合位置的方式施力;以及开放维持部件,其在所述钩部件配置于非啮合位置时与所述钩部件卡合,由此克服所述锁定弹簧的作用力使所述钩部件维持在非啮合位置,另一方面,在进入所述单元主体的锁定销抵接时与所述钩部件的卡合状态被解除,允许所述钩部件向啮合位置旋转。
54.根据本发明,在关闭门窗扇时,锁定销进入单元主体使钩部件配置到啮合位置,由此不进行锁定操作也能够维持关闭门窗扇的状态。
55.另外,在本发明的上述锁装置中,所述锁定单元包括锁定部件,在所述钩部件配置于所述啮合位置的状态下,其与所述钩部件卡合时,限制所述钩部件向所述非啮合位置移动,所述触发部件设置于所述锁定部件,在朝向所述开锁位置移动时,通过所述锁定部件使所述钩部件移动,克服所述锁定弹簧的作用力而使所述钩部件移动至所述非啮合位置。
56.根据本发明,通过释放部件使触发部件移动至开锁位置时,锁定部件使钩部件移
动来使上锁状态解除,并由开放维持部件维持该状态。
57.此外,本发明涉及的门窗,上述锁定销设置于所述框体及所述门窗扇中的任一方,且所述锁定单元设置于所述框体及所述门窗扇中的另一方。
58.根据本发明,通过手柄的打开操作使工作部件连动,并通过设置于工作部件的释放部件使锁定单元的触发部件移动至开锁位置。因此,即使在门窗设置了多个锁定单元时,只要在共同的工作部件上与多个锁定单元分别对应地设置释放部件,也可以通过对1个手柄进行打开操作来使多个锁定单元的触发部件同时配置于开锁位置,不需要复杂的开放操作也能够使门窗扇打开。
59.另外,在本发明的上述门窗中,在所述框体及所述门窗扇中的另一方并列设置有多个所述锁定单元,与这些多个锁定单元对应地在所述工作部件设置有多个所述释放部件。
60.根据本发明,当对手柄进行打开操作时,设置于工作部件的释放部件使在多个锁定单元分别设置的触发部件同时移动至开锁位置,不需要复杂的开放操作也能够使门窗扇打开。但是,触发部件不需要同时向开锁位置移动,只要在手柄的打开操作结束时所有的触发部件移动至开锁位置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