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平移门自动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29863发布日期:2021-03-19 11:14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平移门自动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控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动平移门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平移门通常用于厂房、仓库和冷库等场所的空间隔离。现有的电动平移门通常配置有开、关门控制按钮,并且可以在门内、外侧双向控制。当人或车辆进出时,通常需要人工手动按动开、关门控制按钮,以实现电动平移门的开启以及开启后的关闭。

现有电动平移门开启后的敞开时间通常采用人工控制或者自动控制。当采用人工控制方式来控制电动平移门开启后的敞开时间时,容易出现开门之后忘记关门,以及门卫因嫌反复开、关门麻烦而使电动平移门一直敞开的问题。由此可知,对于上述人工控制方式而言,电动平移门的敞开时间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这不利于电动平移门应用场所的有效管控。当采用自动控制方式来控制电动平移门开启后的敞开时间时,需要采用相应的自动控制器。然而,现有的电动平移门自动控制器通常为芯片集成式,这种自动控制器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复杂的编程,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平移门自动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电动平移门控制存在的门敞开时间受人为因素影响大以及所使用控制器的操作难度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平移门自动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电动平移门的电动机正转、反转和停转,该电动平移门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开门限位开关、关门限位开关、光电接近开关和主控单元;

所述主控单元包括电源开关、第一开控制按钮、第一关控制按钮、第一停控制按钮、正转交流接触器、反转交流接触器、第一时间继电器、第二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第二开控制按钮、第二关控制按钮和第二停控制按钮;

所述正转交流接触器与所述反转交流接触器并联后与所述电源开关串联接入三相电网与所述电动机之间的供电线路;

所述第二停控制按钮的第一接线端经过所述第一停控制按钮接入所述三相电网的零线,所述第二停控制按钮的第二接线端同时与所述第一开控制按钮的第一接线端、所述第二开控制按钮的第一接线端、所述反转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关控制按钮的第一接线端、所述正转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一端、所述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关控制按钮的第一接线端、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一端、所述开门限位开关的常开触点的第一端和所述光电接近开关的第一常闭触点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开控制按钮的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二开控制按钮的第二接线端和所述反转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二端的公共端依次经过所述反转交流接触器的线圈和所述正转交流接触器的常闭触点与所述开门限位开关的常闭触点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关控制按钮的第二接线端、所述正转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二端、所述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辅助触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关控制按钮的第二接线端的公共端依次经过所述正转交流接触器的线圈和所述反转交流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点和所述关门限位开关的常闭触点与所述光电接近开关的第二常闭触点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二端均与所述中间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接线端相连;

所述开门限位开关的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接线端相连;

所述光电接近开关的第一常闭触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接线端相连;

所述开门限位开关的常闭触点的第二端、所述光电接近开关的第二常闭触点的第二端、所述中间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接线端的公共端接入所述三相电网的v相火线。

作为优选的是,所述开门限位开关用于对所述电动平移门进行开门限位,所述关门限位开关用于对所述电动平移门进行关门限位,所述光电接近开关用于在所述电动平移门关闭过程中实时检测是否有物体处于该门的平移面上。

作为优选的是,所述电动机通过所述正转交流接触器的三个主触点能够正相序地接入所述三相电网,所述电动机通过所述反转交流接触器的三个主触点能够反相序地接入所述三相电网。

作为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开控制按钮、所述第一关控制按钮和所述第一停控制按钮均面向进门者布置,所述第二开控制按钮、所述第二关控制按钮和所述第二停控制按钮均面向出门者布置。

作为优选的是,所述主控单元还包括箱体,所述第一开控制按钮、所述第一关控制按钮和所述第一停控制按钮均设置在所述箱体的控制面板上,所述电源开关、所述正转交流接触器、所述反转交流接触器、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和所述中间继电器均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

作为优选的是,所述箱体安装在所述电动平移门的连接墙的外墙面上。

作为优选的是,所述主控单元还包括盒体,所述第二开控制按钮、所述第二关控制按钮和所述第二停控制按钮均设置在所述盒体的操作面板上。

作为优选的是,所述盒体安装在所述电动平移门的连接墙的内墙面上。

作为优选的是,所述主控单元还包括电动机保护器,该电动机保护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用于在所述电动机堵转时切断所述供电线路。

作为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和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均为通电延时继电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平移门自动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一开控制按钮、所述第二开控制按钮、所述反转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辅助触点、所述反转交流接触器的线圈、所述正转交流接触器的常闭触点和所述开门限位开关的常闭触点构成开门控制回路;所述第一关控制按钮、所述反转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辅助触点、所述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辅助触点、所述第二关控制按钮、所述正转交流接触器的线圈、所述反转交流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点、所述关门限位开关的常闭触点、所述光电接近开关的第二常闭触点、所述开门限位开关的常开触点、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的线圈、所述光电接近开关的第一常闭触点、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一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所述第二时间继电器的的常开触点和所述中间继电器的线圈构成关门控制回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平移门自动控制系统,当所述电动平移门开启后,所述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所述电动平移门自动关闭。其中,可通过调节第一时间继电器的延迟时间来调整所述电动平移门开启后的敞开时间。因此,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平移门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所述电动平移门能够实现延时自动关闭,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电动平移门控制存在的门敞开时间受人为因素影响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平移门自动控制系统采用分立器件构成。与现有的芯片集成式控制器相比,该电动平移门自动控制系统在使用之前无需进行复杂的编程,使用方便。在使用时,只需通过调节第一时间继电器的延迟时间来调整所述电动平移门开启后的敞开时间,以及通过调节第二时间继电器的延迟时间来调整所述电动平移门进行防夹操作后的关门时间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动平移门自动控制系统的系统构成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动平移门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动平移门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单线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1中:

1、开门限位开关;2、关门限位开关;3、光电接近开关;5、电源开关;6、第一开控制按钮;7、第一关控制按钮;8、第一停控制按钮;9、正转交流接触器;10、反转交流接触器;11、第一时间继电器;12、第二时间继电器;13、中间继电器;14、第二开控制按钮;15、第二关控制按钮;16、第二停控制按钮;17、电动机;18、箱体;19、盒体;20、电动机保护器。

图2中:

4、电动平移门。

图3中:

u、u相火线;v、v相火线;w、w相火线;n、零线;pe、地线;km10、正转交流接触器的三个主触点;km20、反转交流接触器的三个主触点;km21、反转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辅助触点;km11、正转交流接触器的常开辅助触点;ka1、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辅助触点;t10、第一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t20、第二时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ls10、开门限位开关的常开触点;ps1、光电接近开关的第一常闭触点;km22、反转交流接触器的线圈;km12、正转交流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点;ls11、开门限位开关的常闭触点;km13、正转交流接触器的线圈;km23、反转交流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点;ls20、关门限位开关的常闭触点;ps2、光电接近开关的第二常闭触点;ka2、中间继电器的线圈;t11、第一时间继电器的线圈;t21、第二时间继电器的线圈;21、电动机的电源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下面结合图1至图3详细地说明本实施例。

本实施例所述的电动平移门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开门限位开关1、关门限位开关2、光电接近开关3和主控单元;

开门限位开关1用于对电动平移门4进行开门限位;

关门限位开关2用于对电动平移门4进行关门限位;

光电接近开关3用于在电动平移门4关闭过程中实时检测是否有物体处于该门的平移面上;

主控单元包括电源开关5、第一开控制按钮6、第一关控制按钮7、第一停控制按钮8、正转交流接触器9、反转交流接触器10、第一时间继电器11、第二时间继电器12和中间继电器13;

主控单元还包括第二开控制按钮14、第二关控制按钮15和第二停控制按钮16;

正转交流接触器9与反转交流接触器10并联,电动机17通过正转交流接触器9的三个主触点km10能够正相序地接入三相电网,电动机17通过反转交流接触器10的三个主触点km20能够反相序地接入三相电网;

电源开关5接入三相电网与电动机17之间的供电线路;

第二停控制按钮16的第一接线端经过第一停控制按钮8接入三相电网的零线;

第二停控制按钮16的第二接线端同时与第一开控制按钮6的第一接线端、第二开控制按钮14的第一接线端、反转交流接触器10的常开辅助触点km21的第一端、第一关控制按钮7的第一接线端、正转交流接触器9的常开辅助触点km11的第一端、中间继电器13的常开辅助触点ka1的第一端、第二关控制按钮15的第一接线端、第一时间继电器11的常开触点t10的第一端、第二时间继电器12的常开触点t20的第一端、开门限位开关1的常开触点ls10的第一端和光电接近开关3的第一常闭触点ps1的第一端相连;

第一开控制按钮6的第二接线端、第二开控制按钮14的第二接线端和反转交流接触器10的常开辅助触点km21的第二端的公共端依次经过反转交流接触器10的线圈km22和正转交流接触器9的常闭辅助触点km12与开门限位开关1的常闭触点ls11的第一端相连;

第一关控制按钮7的第二接线端、正转交流接触器9的常开辅助触点km11的第二端、中间继电器13的常开辅助触点ka1的第二端和第二关控制按钮15的第二接线端的公共端依次经过正转交流接触器9的线圈km13和反转交流接触器10的常闭辅助触点km23和关门限位开关2的常闭触点ls20与光电接近开关3的第二常闭触点ps2的第一端相连;

第一时间继电器11的常开触点t10的第二端和第二时间继电器12的常开触点t20的第二端均与中间继电器13的线圈ka2的第一接线端相连;

开门限位开关1的常开触点ls10的第二端与第一时间继电器11的线圈t11的第一接线端相连;

光电接近开关3的第一常闭触点ps1的第二端与第二时间继电器12的线圈t21的第一接线端相连;

开门限位开关1的常闭触点ls11的第二端、光电接近开关3的第二常闭触点ps2的第二端、中间继电器13的线圈ka2的第二接线端、第一时间继电器11的线圈t11的第二接线端和第二时间继电器12的线圈t21的第二接线端的公共端接入三相电网的v相火线v;

第一开控制按钮6、第一关控制按钮7和第一停控制按钮8均面向进门者布置,第二开控制按钮14、第二关控制按钮15和第二停控制按钮16均面向出门者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正转交流接触器9的三个主触点km10和反转交流接触器10的三个主触点km20均与电动机的电源端子21相连。

以下结合图3详细地说明本实施例所述的电动平移门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

当所述控制系统工作时,电源开关5处于合位,开门限位开关1的常闭触点ls11和关门限位开关2的常闭触点ls20均闭合,正转交流接触器9的常开辅助触点km11和反转交流接触器10的常开辅助触点km21均断开,正转交流接触器9的常闭辅助触点km12和反转交流接触器10的常闭辅助触点km23均闭合,光电接近开关3的第一常闭触点ps1和第二常闭触点ps2均闭合。

开门时,按动第一开控制按钮6或者第二开控制按钮14,反转交流接触器10的线圈km22得电,反转交流接触器10的常开辅助触点km21闭合,形成自保持使反转交流接触器10的线圈km22持续得电,反转交流接触器10的三个主触点km20持续闭合,电动机17持续反转,电动平移门4开启,直至开门限位开关1动作。

当开门限位开关1动作、其常闭触点ls11断开时,反转交流接触器10的线圈km22失电,反转交流接触器10的三个主触点km20断开,电动机17停转。与此同时,开门限位开关1的常开触点ls10闭合,第一时间继电器11的线圈t11得电,第一时间继电器11开始计时。在达到设定的时间后,第一时间继电器11的常开触点t10闭合,中间继电器13的线圈ka2得电,中间继电器13的常开触点ka1闭合,使得正转交流接触器9的线圈km13得电,正转交流接触器9的三个主触点km10闭合,电动机17正转,电动平移门4关闭,直至关门限位开关2动作,其常闭触点ls20断开,正转交流接触器9的线圈km13失电,正转交流接触器9的三个主触点km10断开,电动机17断电停转。

在电动平移门4开启的过程中,按动第一停控制按钮8或第二停控制按钮16,反转交流接触器10的线圈km22失电,反转交流接触器10的三个主触点km20断开,电动机17断电停转,电动平移门4停止开启。关门时,按动第一关控制按钮7或第二关控制按钮15,正转交流接触器9的线圈km13得电,电动平移门4自动关闭。

在电动平移门4关闭的过程中,如果按动第一停控制按钮8或第二停控制按钮16,正转交流接触器9的线圈km13失电,正转交流接触器9的三个主触点km10断开,电动机17断电停转,电动平移门4停止关闭。

在电动平移门4关闭的过程中,如果有行人或车辆通过,光电接近开关3动作,其第二常闭触点ps2断开,正转交流接触器9的线圈km13失电,正转交流接触器9的三个主触点km10断开,电动机17断电停转,电动平移门4停止关闭。当行人或车辆通过后,光电接近开关3的第一常闭触点ps1闭合,第二时间继电器12经过设定的时间后动作,第二时间继电器12的常开触点t20闭合,中间继电器13动作,中间继电器13的常开触点ka1闭合,正转交流接触器9的线圈km13得电,正转交流接触器9的三个主触点km10闭合,电动平移门4关闭。

本实施例的主控单元还包括箱体18,第一开控制按钮6、第一关控制按钮7和第一停控制按钮8均设置在箱体18的控制面板上,电源开关5、正转交流接触器9、反转交流接触器10、第一时间继电器11、第二时间继电器12和中间继电器13均设置在箱体18的内部。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8安装在电动平移门4的连接墙的外墙面上。

本实施例的主控单元还包括盒体19,第二开控制按钮14、第二关控制按钮15和第二停控制按钮16均设置在盒体19的操作面板上。在本实施例中,盒体19安装在电动平移门4的连接墙的内墙面上。

本实施例的主控单元还包括电动机保护器20,电动机保护器20设置在箱体18的内部,用于在电动机17堵转时切断所述供电线路。如此设置,能够有效地保护电动机17,防止电动机17因堵转而烧毁。

本实施例的第一时间继电器11和第二时间继电器12均为通电延时继电器。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动平移门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电动机17安装在电动平移门4的顶部,开门限位开关1和关门限位开关2分别安装在电动平移门4的两个侧门框上,光电接近开关3安装在门框的侧面,箱体18安装在电动平移门4的连接墙的外墙面上便于操作的位置,盒体19安装在电动平移门4的连接墙的内墙面上便于操作的位置。

本实施例所述的电动平移门自动控制系统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电动平移门自动控制系统采用常规的分立元器件构成,成本较低,在元器件故障时维护人员可自行替换,元器件的采购周期短,维护方便。

2、带有防夹功能:当所述电动平移门关闭过程中有行人或者车辆通过时,所述电动平移门自动停止关闭,当行人或者车辆通过后,所述电动平移门经设定时间后自动关闭,设定时间可手动调整,动作逻辑简单可靠,操作简单方便。

3、所述电动平移门内、外均可控。

4、进行防夹操作后,所述电动平移门自动关闭,减少操作,节约人工时间。

5、当所述电动平移门自动控制系统应用于冷库或其他冷藏系统时,能够有效地减少冷库或其他冷藏系统的能耗,节能环保。

在实际使用中,当应用场景内的电动平移门为双开门时,采用两套所述电动平移门自动控制系统即可。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