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户的自弹自吸开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90833发布日期:2021-03-30 21:16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窗户的自弹自吸开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涉及漂移窗(也叫平开推拉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窗户的自弹自吸开合装置。



背景技术:

漂移窗是是一种外观和平开窗有点类似的窗户样式,不过在开启方式上却大不相同,既不向外也不向内平开,而是平移内倒的方式,转动把手待窗扇开启后,直接向一侧推拉,实现平移功能,漂移窗相比其他类型的窗户,有节省空间和气密性好的优点。

比如申请号为cn201922359715.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吸关窗式开合机构,由l形开合机构、联动杆和香蕉形开合机构依次连接组成,l形开合机构包括l形摇杆、支撑轴和拨动轴,香蕉形开合机构的摇杆呈香蕉形,香蕉形摇杆的前端是窗扇轴,铰接在底板上,香蕉形摇杆的后端是支撑轴,在香蕉形摇杆与底板之间设置拉簧,底板上的拉簧钩在前、香蕉形摇杆上的拉簧钩在后,在底板上设有限定香蕉形摇杆旋转范围的底板限位器,当香蕉形摇杆旋转到底板限位器的两个端部任一端时两个拉簧钩的距离最短,联动杆的前、后端分别铰接在这两个开合机构的支撑轴上。但是该实用新型仅仅具备自吸式关窗,需要打开窗户时仍然需要手动将窗户拉出,用户在使用时打开窗户时窗体稳定性降低,无法使得用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仅仅提供关窗时自吸关窗,无法在开窗时自行弹出窗户,没有将自弹和自吸一体化,导致窗户稳定性较差。通过联动结构和弹簧储能,实现自弹自吸一体化。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窗户的自弹自吸开合装置,包括主动开合装置和从动开合装置,所述主动开合装置和从动开合装置通过连杆相连;所述主动开合装置通过拉绳转动连接件进行储能,通过上锁关锁过程连接长连板和短连板;所述从动开合装置通过长连板和短连板的联动效果,用于辅助主动开合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动开合装置包括固定板a和联动件a,所述联动件a铰连接在固定板a上,所述联动件a配合有限位柱a,所述限位柱a固接在固定板a上,所述联动件a中端固接有弹簧a和弹簧b,所述弹簧a另一端与连接件相连,所述弹簧b另一端与扭动件相连,所述连接件和扭动件均铰连接在固定板a上,所述扭动件位于连接件的上端,所述扭动件和连接件配合使用,所述连接件一端固接有长连板,其另一端还固接有拉绳,所述连接件配合有限位柱c和限位柱b,所述限位柱c和限位柱b均固接在固定板a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从动开合装置包括固定板b和联动件b,所述联动件b铰连接在固定板b上,所述联动件b上端铰连接有导杆,所述联动件b配合有限位柱d,所述限位柱d固接在固定板b上,所述固定板b与支撑件一端接触,所述支撑件的槽中设有短连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设有阶梯状挡口,所述扭动件一侧设有拨块,所述拨块与连接件的阶梯状挡口配合使用,所述连接件的底部还配合有扭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件上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与短连板配合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短连板一端设有弯折,其另一端上表面设有半球形凸起,所述长连板一端也设有弯折,所述长连板的弯折与短连板的弯折配合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联动件b上端底部设有锥形凸起,所述锥形凸起与短连板的半球形凸起配合使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联动件a和联动件b底端均设有扇形开口,分别于限位柱a和限位柱d配合使用,所述联动件b还配合有扭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联动件a和联动件b的上端均设有滚轮架,所述滚轮架上设有至少一个滚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联动件a和联动件b下表面上均设有柱状滚轮。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不仅在关窗时实现自吸效果,增加了窗户的密封性,还在开窗时实现自弹效果,快捷省力,增加了窗户的稳定性。给用户在使用窗户时带来半自动的窗户开合体验,更加适用于人们的生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处于开窗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处于关窗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处于开窗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处于开窗状态的后视图。

图中所示:1、固定板a;2、联动件a;3、限位柱a;4、弹簧a;5、限位柱b;6、连接件;7、扭动件;8、长连板;9、滚轮;10、滚轮架;11、弹簧b;12、限位柱c;13、连杆;14、拉绳;15、短连板;16、支撑件;17、联动件b;18、限位柱d;19、固定板b;20、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窗户的自弹自吸开合装置,由主动开合装置和从动开合装置通过连杆13构成。主动开合装置由底部的固定板a1固定,固定板a1上铰连接了联动件a2,联动件a2底端与限位柱a3配合,限位柱a3固定连接在固定板a1上;联动件a2中间还连接有弹簧a4和弹簧b11,弹簧a4的另一端与连接件6相连接,弹簧b11另一端与扭动件7相连接;连接件6和扭动件7同心铰连接在固定板a1上,扭动件7在连接件6的上方;连接件6还与限位柱b5和限位柱c12相配合,用来限制连接件6的转动范围,限位柱b5和限位柱c12固定在固定板a上,连接件6上端还连接有长连板8,下端连接拉绳14。从动开合装置也由底部的固定板b19固定,固定板b19上铰连接了联动件b17,联动件b17底端配合有限位柱d18,联动件b17的上端铰连接导杆20;固定板b19一侧还与支撑件16接触,支撑件16上方还放置有短连板15。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开合装置包括固定板a和联动件a,所述联动件a铰连接在固定板a上,所述联动件a配合有限位柱a,所述限位柱a固接在固定板a上,所述联动件a中端固接有弹簧a和弹簧b,所述弹簧a另一端与连接件相连,所述弹簧b另一端与扭动件相连,所述连接件和扭动件均铰连接在固定板a上,所述扭动件位于连接件的上端,所述扭动件和连接件配合使用,所述连接件一端固接有长连板,其另一端还固接有拉绳,所述连接件配合有限位柱c和限位柱b,所述限位柱c和限位柱b均固接在固定板a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主动开合装置在关窗状态转向开窗状态时,再经历上锁,解锁过程,可以具备将窗户一侧弹出的能力,并且在关窗时与从动开合装置联动顺势自吸关窗。

进一步的,所述从动开合装置包括固定板b和联动件b,所述联动件b铰连接在固定板b上,所述联动件b上端铰连接有导杆,所述联动件b配合有限位柱d,所述限位柱d固接在固定板b上,所述固定板b与支撑件一端接触,所述支撑件的槽中设有短连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从动开合装置在开窗时,当主动开合装置那侧窗户弹出时,从动开合装置弹出窗户另一侧,配合主动开合装置完成自弹窗过程,当关窗时,从动开合装置借关窗的力收进窗体。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设有阶梯状挡口,所述扭动件一侧设有拨块,所述拨块与连接件的阶梯状挡口配合使用,所述连接件的底部还配合有扭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弹簧b将力施加到扭动件时,扭动件可以给连接件施加力,从而达到与弹簧一的相互作用;扭簧用来维持连接件的正常工作状态和平衡作用力。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上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与短连板配合使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扭簧使得短连板不受力的情况下,有弯折的一端在始终维持压下的状态,不与长连板的弯折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短连板一端设有弯折,其另一端上表面设有半球形凸起,所述长连板一端也设有弯折,所述长连板的弯折与短连板的弯折配合使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短连板弯折一端翘起,把手上锁时,将长连板弯折端与短连板弯折端连接,起联动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件b上端底部设有锥形凸起,所述锥形凸起与短连板的半球形凸起配合使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联动件b底部的锥形凸起,利用坡度与短连板的半球形凸起相接触,并压下短连板的半球形凸起一端,翘起有弯折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件a和联动件b底端均设有扇形开口,分别于限位柱a和限位柱d配合使用,所述联动件b还配合有扭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地限制联动件a和联动件b的转动范围,既能正常开合,又能保证窗户开合的稳定性;联动件b的扭簧在联动件b在自吸时给联动件施加弹力,促使窗户成功自吸。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件a和联动件b的上端均设有滚轮架,所述滚轮架上设有至少一个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窗户与窗框之间的连接更顺畅,保证窗户自弹自吸的灵活性。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件a和联动件b下表面上均设有柱状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联动件a和联动件b分别与固定板a和固定板b的润滑度,保证自弹自吸的过程不卡顿。

具体工作方式:窗户上下安装本发明,通过滚轮架和滚轮与窗框连接。当窗户处于打开状态时,窗户把手是打开状态没有拉动拉绳,长连板和短连板未连接,窗户处于自吸状态。拉动窗户关闭,右侧从动开合装置先受力,联动件b在关窗的冲击力中通过扭簧收入,联动件b底部锥形凸起与短连杆一端半球形凸起接触,克服扭簧作用,翘起短连板的弯折端,连杆带动主动开合装置,窗户自吸入框。窗户关闭状态,把手未上锁,即拉绳未施加拉力,长连板和短连板未连接;把手上锁,拉动拉绳,给连接件施加拉力,连接件受拉力旋转,将长连板弯折端送去短连板弯折端处,长连板和短连板相连,窗户处于自弹状态。此时打开把手,拉绳对连接件的拉力释放,主动开合装置弹出,长连板和短连板仍相连,并和连杆拉动从动开和装置,促使从动开合装置打开,从动开合装置的锥形凸起离开短连板的半球形凸起,短连板弯折端翘起释放长连板弯折端,随后短连板弯折端继续被扭簧作用压下,窗户自弹成功,处于自吸状态。

本发明不仅在关窗时实现自吸效果,增加了窗户的密封性,还在开窗时实现自弹效果,快捷省力,增加了窗户的稳定性。给用户在使用窗户时带来半自动的窗户开合体验,更加适用于人们的生活。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不仅限于上述的实施例,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排列组合与变换,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对本发明进行的各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